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

謝遷黑着臉從乾清宮出來,他對張皇后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內閣非常不滿,按照如今他在內閣的地位,這意味着許多事情脫離掌控。

謝遷原本準備出宮,回家後悄悄舔抵傷口,此時李東陽走了過來,招呼道:“於喬,若無要事,請先回文淵閣!”

謝遷打量李東陽,想問回內閣去做什麼?但到最後也沒問出來,因爲他有些“做賊心虛”,之前朱佑樘安排他找人去西北,這件事已經落實,除了他和弘治皇帝、蕭敬知曉外,再無他人清楚。

現在皇帝病重,張皇后將軍政大權悉數交託給內閣,但事前朱佑樘卻主張在西北和議,這件事謝遷不知道該怎麼跟劉健和李東陽開口。

帶着滿腹疑慮,謝遷往文淵閣行去,從奉天門出來,剛穿過會極門,便見馬文升和劉大夏已等候在內閣門口,張懋則從崇樓那邊過來。

劉健和李東陽並未請張氏兄弟和六部其他人過來,弘治朝最著名的賢臣此時都雲集於文淵閣,幾人稍微寒暄後到值事房坐下,謝遷神色有些陰晴不定,看到留在內閣坐班的王華指揮太監將茶水送上後坐下來,心裡七上八下,但始終不敢將皇帝的授意和盤托出。

劉健率先發言:“西南邊境與交趾之戰已進入收官階段,西北則因長城和一些邊塞堡壘尚未修築完畢,韃靼人很容易便侵入榆林和寧夏腹地,導致邊患頻頻……陛下龍體有恙,我大明不可能在西南和西北兩個方向同時用兵,今日必須做出個取捨!”

劉健說話大致上保證了客觀公正,但他第一句便說西南邊境方向作戰已進入收官階段,其實已經先入爲主,告訴大家西南那邊沒什麼事了,現在應該重點關注西北方向的韃靼人。

謝遷聽了眼前一亮,暗忖:“按照劉少傅的說法,沈溪小兒已可退兵?這倒是好事,只要離開邊境,脫離與交趾兵馬接觸,那他的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證。至於地方上的叛亂,全是些小魚小蝦,不足爲懼!”

謝遷心情終於有所好轉,但想到西北之事又不由皺起了眉頭。因弘治皇帝單獨跟他商議與韃靼和議之事,甚至連西北前線的急報都沒有傳達給朝臣知曉,一旦這時候他說出來,會加深與劉健、李東陽的隔閡。

隨着劉健打開話頭,劉大夏和馬文升先後發言,李東陽和王華不時做補充。謝遷則坐在那兒發呆,腦子裡不斷地權衡得失,最後想:

“西北之事其實與我關係不大,我計較那麼多幹什麼?陛下單獨召我商議事情,做出和議的決定,其實是在坑我,讓我跟劉少傅和賓之的關係更加疏遠。現在陛下病重,不會主動站出來說事兒,蕭公公那邊估計也是三緘其口,那我出來挑頭做什麼?”

謝遷終於打定主意,現在不說話更符合他的利益,而且這會兒劉健和李東陽大權在握,也根本不會在意他的建議。

……

……

文淵閣中的會議一直持續了兩個時辰,到黃昏時才宣告結束,拿出兩個結果——沈溪退兵,西北靜觀其變。

謝遷基本沒怎麼說話,比起作會議記錄的王華都要少,最後的結果讓謝遷覺得內閣的辦事效率太低了。

“不過是兩個簡單的決定,卻需要兩個時辰來商討,說了半天不跟沒說一樣?簡直是浪費我的時間!”

謝遷嘀咕着從文淵閣出來,正要準備出宮,突然李東陽在身後叫住他。

謝遷好奇地看向李東陽,問道:“賓之,有事嗎?”

李東陽交給謝遷一份奏本,謝遷微微一愣,不明白李東陽是何用意。

李東陽鄭重其事地道:“於喬,剛從通政使司衙門轉到內閣的奏本,你且看看,這件事回頭再言!你回家後再看吧!”

謝遷滿心好奇,不明白這到底是怎樣的奏本。

李東陽搖搖頭便直接離開,謝遷拿着奏本出了宮門,沒等他上馬車,便迫不及待將奏本打開細細觀看,看完後驚駭莫名。

這是南寧知府高集狀告沈溪霸佔其兒媳婦在地方上胡作非爲的奏本,雖然只是一份謄錄本,但以奏本的情況看,上面附有南寧府幾十名士紳的聯名,證實這件事確有發生。

這份奏本跟沈溪在西南取得大捷的戰報幾乎前後腳送達,李東陽沒有直接把事情說明,而是將奏本交給謝遷,這在謝遷看來李東陽已經非常給他面子了。

“壞了壞了,沈溪小兒不會真做出如此愚蠢之事吧?他要女人,地方上士紳都會搶着送,怎會稀罕一個有夫之婦?這件事如果傳開,一定會大大影響他的聲譽,怕是沒那麼容易收場!”

謝遷原本準備打道回府,看完這奏本後他已經沒心情歸家,認爲應趕緊找人商議此事,在消息傳開前把事情壓制下去,最好能讓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老爺,可是要回府?”車伕問道。

謝遷一邊爬車,一邊沒好氣地喝斥:“回什麼府,去馬文升……馬尚書的府邸,快走!”

之前謝遷心情低落,但此時精神卻莫名亢奮起來,沈溪遇到了大麻煩,雖然他也感到擔心,卻突然發現自己的人生有了意義,他遠在京城,終於可以幫到沈溪,沒有比這更能讓他振作的事情了。

謝遷馬不停蹄到了馬文升府上,才知道馬文升還沒回來。

“馬負圖不會又是要先將劉時雍請來,纔跟我商議事情吧?”

原本謝遷可以留在正堂或者書房等候,但怕馬文升耽誤時間,直接來到府門前等候,反正他知道即使馬文升先回吏部去交待事情,也一定會回家來,於是乎,堂堂當朝閣老,親自在馬文升府門前充當起了迎賓,一直到上燈時分纔將馬文升等到。

馬文升正準備下馬車,見到謝遷坐在自家的門檻上,驚訝莫名,問道:“於喬,你這是唱的哪一齣……”

謝遷站起身來,苦笑着說:“馬尚書,如果不是急事我也不會到你府門前堵人,沈溪小兒在西南遇到麻煩,有地方知府狀告他強搶民女,且有數十士紳聯名……”

謝遷把事情簡略說了一遍,馬文升便感覺事情沒那麼簡單,如果只是地方知府上奏,朝廷大可不加理會,但現在問題是有幾十名士紳聯名上書,按照慣例,朝廷甚至可以先將人就地革職,再行徹查。

這件事說起來非常嚴重,朝廷委派的封疆大吏在地方強搶民女,還是知府的兒媳,且其丈夫正在京城備考,參加來年會試……

凡此種種結合在一起,馬文升知道,沈溪這下麻煩大了。

馬文升下了馬車,見謝遷一臉焦急,想了想安慰道:“於喬,進去說話……你先莫着急,沈溪剛在西南立下大功,這件事斷不至於有多大影響……”

謝遷頓時急了:“馬尚書,聽你的意思……莫非是懷疑沈溪小兒真在地方做出此等齷蹉事來?雖然他身邊未帶女眷,但若他真想要女人,豈會去覬覦一個有夫之婦?這件事,怕是他觸動了地方士紳的利益,有人伺機栽贓陷害,你作爲吏部尚書,可不能先站在偏頗的立場看待事情!”

馬文升搖頭輕嘆:“於喬,你說我看問題偏頗,難道你自己對此事不是先入爲主?”

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四九七章 貓哭耗子(第十更)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三五八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更)第一二三九章 英勇無畏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一二五章驚魂旅途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二五八章 蛇蠍心腸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六六三章 歷史軌跡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一〇一九章 老而彌堅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二八七章 豪華陣容第四二三章 畫中倩影(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一九六章 英雄歸來(第五更)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二六八章 拜訪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二一九章 心服口不服(第六更)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一〇〇八章 執迷不悟第二一六〇章 聯合告狀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一四七四章 兩條路徑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