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

沈溪提出的現代辦學理念,與這個時代有着衝突。

有宋以來,除了府學和縣學這樣的官辦儒學外,一個私塾只有一位先生,教授一堆弟子,那是定例。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先生,通常會有教學方式、方法上的衝突,反而會導致學生無所適從,無法安心學習,這是世人的共識。

惠娘儘管覺得沈溪說得有道理,但她還是不敢違背約定俗成的習慣。

惠娘一再回絕,沈溪見勸說不得,只好暫且放下此事,靜觀其變。

馮話齊因爲要搬場地,之後幾日都很少留在學堂認真教授學生,連沈溪找人做好的黑板也無暇顧及。

三月二十三,馮話齊把剩餘學生的家長都請到學塾,當衆把遷址之事說明,其實馮話齊此時已經沒能力再創業辦學,他委婉地表示,會退還部分束脩,讓學生另投他門。

沈明鈞不在,周氏只能獨自去學塾,她沒什麼主見,當着那麼多家長的面,也沒單獨跟馮話齊說什麼話。

在領到退還的束脩後,周氏帶着沈溪回到藥鋪,因爲事前沒有準備,沈溪得另找學塾讀書。

對於沈溪來說心情無比沮喪,他對馮話齊可是很欣賞的。

難得在這個封建閉塞的年代,碰到個開明的先生,就這樣斷送馮話齊的教學生涯,令沈溪無比惋惜。

惠娘晚飯時察覺沈溪的落寞,放下飯碗:“小郎,上次你說的事,我認真考慮過。那時馮先生還在尋找出路,咱不便叨擾。現如今他連學塾都停辦了,我想……把他請回來,單獨教導你讀書做學問。”

周氏驚訝地道:“妹妹不可,請個先生回來要花費不少銀子呢。”

“姐姐毋須擔心,費用我來出。小郎是姐姐一家人的希望,妹妹也想看到他早日成材,既然小郎喜歡跟馮先生讀書,咱把他請回來就是,每年束脩不過一二十兩銀子,以咱現在的能力,足以應付。”

沈溪滿臉唏噓哀嘆之色:“姨,你沒明白我的意思,其實……我是覺得以馮先生的能力,應該廣育英才,而不是爲一時失勢所屈。之前我說的辦學塾辦法,若姨不答應,那請馮先生的事情就算了吧!”

周氏罵道:“混小子,真是不識好歹,你喜歡跟馮先生讀書,讓馮先生單獨教你一個,不是更好……你說說,你的榆木腦袋是怎麼想的?”

“姐姐別埋怨小郎,小郎所想跟咱不一樣,或者他想多幾個同窗一起讀書吧。”惠娘起身來到櫃檯前,拿起賬本仔細看了一遍,似乎下定了某個決心,重重點頭:“這幾個月來,咱幾家鋪子盈利不少,既然小郎說要開私塾,那就應了他,再請幾個先生回來也未嘗不可。姐姐以爲呢?”

周氏氣得直搖頭:“總不能事事都由着這臭小子吧?”

惠娘卻笑道:“姐姐,你說是小郎的學業重要,還是姐姐一口氣重要?”

周氏氣呼呼不應聲,不過現在沈溪也犟着口氣,面對兒子的前途,周氏只能點頭表示同意。

與以往沈溪提議成立商鋪和作坊不同,這次辦學塾,惠娘和周氏都屬於被迫答應,因爲她們有自知之明,覺得不該把銅臭沾染到志向高潔的讀書人身上。

可惠娘在商會開會時,把創辦私塾接納商會子弟讀書之事一說,卻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商會中人大多數都是識字的,他們也希望自家子弟能夠出人頭地,從社會地位低下的商人變成功名在身的讀書人,既然是商會辦學,對於商會子弟還有優待,比他們請先生回去要划算得多。

最後一合計,單單在場各家呈遞上來的子弟便有五六十名,歲數從六七歲到十五六歲不等,若真是讓馮話齊一個人來教,顯然力所不及。

“那我就多請一些先生回來,諸位沒異議吧?”惠娘當着商會中人的面,把之前沈溪提出的辦學理念籠統說出來。

因爲惠娘沒有言明“多請幾個先生”是怎麼回事,各家商鋪的掌櫃理所當然地選擇同意,在他們看來,先生多了,就不會發生僧多粥少的事,對學生有益。

“既然事情是會長親自提出,那就交由會長辦理吧。”

與會的商鋪東家和掌櫃都精明無比,要辦學,肯定得要花銀子,現在讓惠娘來做這些,那銀子自然由惠娘墊付。爲惠及商會子弟,回頭還要減免學費。各家想的是,把子弟送到學塾讀書,一文錢都不出那纔好呢。

惠娘本來擔心的就不是花銷問題,而是別人是否贊同全新的辦學理念,現在有這些商會中人支持,她在辦私塾這件事上就少了後顧之憂。

之後惠孃親自去見了馮話齊,此時馮話齊退掉大部分學生的束脩後,窮困潦倒,連房租都交不起了,正準備搬到城外的農舍住。得知惠娘要成立一傢俬塾,請他回去當先生後,一時老懷大慰。

“馮先生,實不相瞞,這次請您回去當先生……跟以往不太一樣。”惠娘坐下來,臉上滿是難爲情。

馮話齊帶着幾分詫異,問道:“有何不同?”

惠娘把沈溪之前提議的辦學理念詳細說明,根據年齡層分班,私塾不但要教授《四書》《五經》,還會開琴棋書畫等方面的課程,另有專人傳授八股破題,由馮話齊擔任學塾的教諭,也就是“校長”。

“校長”統籌各方,同時也教授學生某一方面的學問。惠娘準備讓馮話齊教授《五經》,因爲沈溪目前正在讀《五經》。

“倒是很新穎。”

馮話齊聽完介紹後,開懷一笑,“陸夫人,實不相瞞,在下也曾有過類似的想法,可惜人單力薄,單憑老朽一人,如何能當得起如此多的差事?若陸夫人可將此事落實,倒是了卻某生平一願。”

惠娘大感驚奇,本來她擔心馮話齊聽了這些“荒唐之言”會勃然變色,沒想到馮話齊答應得不但爽快,而且似乎還挺高興。

惠娘心想,果然是什麼樣的先生教出什麼樣的弟子,她甚至懷疑,沈溪所提的怪異辦學點子,原本就是馮話齊的主意。

“那馮先生,籌備學塾之事,要由您來負責,在下一介婦人,許多事不懂也不方便出面。”

惠娘在馮話齊這樣有身份有學問之人面前,顯得很謙卑,“至於銀錢方面,小婦人會提前支與先生,若是不夠用,另行知會便是。”

說完,惠娘讓秀兒把手上抱着的木匣子拿過來打開,裡面全都是上好的銀錠。銀錠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沈溪的學費,另一部分是給他辦學租場地和置辦桌椅、案頭甚至是文房四寶所用。

馮話齊見到惠娘出手如此闊綽,老臉有些掛不住,到底讀書人注重氣節,不齒於爲銀錢折腰。可現實不由人,眼前正是他困窘之時,這麼多銀子卻是他生平僅見。

“若先生不棄,我們商會總館後巷有幾間寬敞乾淨的院子,先生不妨先過去落腳。”惠娘左右看看,發現馮話齊正在收拾東西準備搬家,便主動提議。

馮話齊緊忙行禮:“多謝,多謝。”

馮話齊突然從人生巔峰跌落谷底,卻沒想到得到惠孃的大力支持,當然他也知道這背後主要是沈溪在出力。

馮話齊帶着夫人和兩個幼子搬到新家,馬上開始張羅創辦學塾。場地和擺設方面說是馮話齊出面,但很多事惠娘能幫上忙,有商會龐大的關係網在,馮話齊做事如有神助,城中士紳不給他這個讀書人的面子,也會照顧商會和惠娘面子。

至於另請先生之事,就要惠娘找人談了。

惠娘打聽到城中一些落魄文人的住址,親自上門拜訪,說是請人回來,其實也是去考察一下這些人是否有爲人師表的做派,並願意與其他先生一同教書。

到三月底,惠娘已經找到六七位學問和爲人處世都挺不錯的先生。

這些人普遍年歲都不大,從二十歲到四十許不等,年歲最大的反而是馮話齊。而他們中大多數都是秀才,有育人子弟的經驗。那些出口之乎者也,欺負惠娘一介婦孺什麼都不懂的,她聽了就煩,乾脆送上一點禮物然後告辭。

遇到中意的先生,惠娘還要跟人家詳細講明學塾的教學模式,免得對方不願紆尊降貴。

隨着馮話齊租到辦學場地,而惠娘這邊也把先生招募齊全,學塾開學就剩下置辦擺設和招募學生這兩方面。

置辦擺設,對惠娘來講非常容易,有錢好辦事,找木匠定製一批桌椅、案頭,幾天就能送貨上門,經營文房四寶的店鋪,光是商會內就有好幾家,內部出售都是成本價,物美價廉。

惠娘第一次到府城時給沈溪買塊徽墨都是假的,眼下她是商會會長,若再有店鋪以次充好,那這家鋪子就不要想在汀州府立足了。

招募學生方面,之前商會中各家已經呈遞名單上來,惠娘回頭跟商會的人一說,他們都表示只要學塾開學就把自家子弟送來。

三月二十九,馮話齊作爲學塾“校長”,第一次面見“同事”。雖然這年頭讀書人普遍有文人相輕的毛病,這些先生對馮話齊並不是很敬重,但在表面上,互相之間還算客客氣氣。

馮話齊是學塾東主陸孫氏欽點的教諭,就連以後發工錢,也由馮話齊負責。這改變了以前學塾先生靠“束脩”過活的傳統,改爲每月領固定的月錢,在收益上遠比他們自己開班授徒收到的束脩多得多。

************

ps:這是爲新盟主三舍堂2大大加更!

有人說本書每天一更是什麼鬼?天子從早上七點起來碼字到現在,中間也就吃飯耽擱了點兒時間,每天都碼足15000字並及時更新,以天子每小時1000字的手速,五更已經算是敬業了好吧?

天子誠摯地求訂閱、、和鼓勵哦!

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一一二五章 “馬雷”(第三更,求月票)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三八二章 嚴嵩是個暴脾氣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六五七章 血戰(上)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二三八九章 各有技術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二九章店招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一二四六章 極大的諷刺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一〇八章 大腳丫鬟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二二五一章 搶位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二一〇四章 貿易談判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一三〇四章 家宴謀劃(求月票)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六二〇章 有後(第七更,謝書友)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三九七章 不省心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二四二五章 大勢所趨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一七〇六章 有求必應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二八三章 辱沒先師,罪不容赦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七八三章 是劉瑾,還是張苑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一四二章 來自京城的謝家千金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