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

沈溪從小院出來,連夜登謝府門求見謝遷。

謝遷原本已睡下,大半夜被吵醒,得知沈溪登門,心裡非常惱火,不過他還是整理好衣衫從後院出來,到書房等候沈溪進來會面。

沈溪見到謝遷後迅速將自己來意說明,謝遷當即站起,喝問:“你小子說話可要講證據,你是說……王伯安已投奔閹黨?”

沈溪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揣測他在宣府被閹黨掣肘,爲求自保,不得不虛以委蛇,將領兵和調兵權限交給了孫秀成和劉瑾。”

謝遷難以置信:“你有證據嗎?”

沈溪道:“具體證據沒有,只能從一些細節判斷……如今宣大總督孫秀成不敢跟韃靼人交戰,劉瑾迫切想得到軍功,想方設法讓孫秀成幫他達成心願,而王守仁有兵不調……這跟我之前給他的作戰計劃完全違背。”

“這算什麼證據?他不聽你的並不意味着屈從閹黨,你這有點兒扣屎盆子的意思啊!”謝遷擺擺手。

沈溪輕嘆:“謝閣老對王守仁信任有加沒有任何問題,但應看到一個情況,那便是王守仁在宣府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劉瑾以司禮監掌印屈尊到宣府出任監軍,無異於將孫秀成等人虛報戰之事被擺到明面上,若孫秀成投敵,引韃靼人過宣府……不知謝閣老可能承擔這後果?”

謝遷冷冷地望着沈溪:“你不會是想說……孫秀成想造反吧?”

沈溪道:“孫秀成不敢跟韃靼人正面作戰,又怕這次無法將功抵過,以之前虛報戰功之罪,怕是戰後要被誅九族,在這種情況下,鋌而走險不是什麼稀奇事,而王守仁遲遲沒有動作,說明孫秀成一直沒有放權,現在王守仁不過徒有主帥的名頭罷了。”

謝遷長吁口氣,道:“你這麼說,倒也有幾分道理。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

沈溪顯得很謹慎:“我想請閣老去拜見一個人。”

“嗯?”

謝遷一臉疑惑,問道,“你所說之人不會在京城吧?京城這邊連陛下都無法干涉孫秀成行事,還有誰有這能力?”

沈溪肯定地點了點頭,道:“有,這個人便是王華王學士!”

謝遷露出恍然之色,終於明白沈溪上門來的用意。

沈溪繼續解釋:“如今王守仁在宣府,若當機立斷,將孫秀成等人軍權剝奪,完全可以杜絕邊軍投敵或不抵抗的狀況出現。但王守仁置身險地,不想冒生命危險,這個時候只有王學士能讓王守仁振作起來!”

謝遷皺眉:“你這不是強人所難嗎?都知道孫秀成虛報戰功,王伯安在孫秀成的地界,不過是個空有名頭的主帥,你既已知曉,還指望他做什麼?”

沈溪道:“我原本以爲王守仁抵達宣府後立即出示皇命,撥亂反正,果斷將孫秀成等人下獄,未曾想他居然明哲保身……我已下令甘肅和延綏等處兵馬往援,若此時宣府出現亂子,那胡璉帶去的人馬也很可能會被韃靼人圍困,此番出兵計劃將因此徹底失敗!大明內關和京師也將告急。”

“唉!”

謝遷苦着臉哀嘆,“你不是事事都考慮周詳麼?怎會出如此大的亂子?還要讓王德輝勸說他兒子果斷行事……虧你想的出來!”

沈溪帶着些許歉意:“若非事情緊急,我也不會請謝閣老去見王學士,說明其中利害關係。”

謝遷道:“既然你這麼說了,那老夫就厚着臉皮去一趟王德輝府上,不過先跟你說明,就算王德輝同意勸說他兒子,你也不能讓其犯險親自去宣府……哦對了,信函你確保能送到王守仁手上?”

沈溪堅定點頭:“嗯。”

謝遷看着沈溪,翻了翻白眼:“你如此篤定,老夫不跟你爭辯,看來這次王守仁在宣府的使命不輕,若這一戰得勝,他的功勞絕對不能被埋沒!”

“這是自然!”沈溪再次點頭允諾。

謝遷看了沈溪一眼,顯得很疲倦:“這大半夜的……你們這些年輕人,做事太過激進,現在你更是要把這份激進帶給別人,也不知是好是壞。”

“也罷,誰讓老夫舉薦你,讓你逐漸在朝掌控大權?不過你要做好萬全的準備,若王守仁治不了孫秀成和劉瑾,不但他要丟命,怕是會逼得孫秀成鋌而走險,到那時,你就是大明的罪人。”

……

……

宣府遲遲沒有捷報傳來,朱厚照偶爾想起便焦慮不安。尤其是他暫離聲色,獨自一人閒坐沉思時,最能體現出這種惶恐與擔憂。

“唉!朕是否太過相信沈先生了?雖然他以前確實取得一系列勝利,甚至締造土木堡之戰以少勝多的奇蹟,但他到底是個人,不是神,朕不能確保他所做每一個選決定都是正確的……”

朱厚照難得地多愁善感起來,開始對自己以往所作所爲進行反思,比如說在信任沈溪一事上,就生出許多疑竇。

“……張公公,你怎麼看待此事?”

不但反思,而且朱厚照還喜歡徵詢別人的意見,試着接納別人的觀點。

但他所問之人,就有些不對路了。

若是聖明君主,必然會組建一支很有頭腦的顧問班子,或者在朝議時,或者在平時批閱奏本時,將班子成員叫進來,大概詢問一下意見,就算私下裡問詢,對君王也會形成比較大的影響。

但朱厚照根本不喜歡處理朝事,他平時能問的只有身邊隨從。

張苑能力一般,畢竟是市井小民出身,無論是學問,還是爲人處世的經驗,又或者是他的情商,都沒有任何可稱道之處,相較而言劉瑾要強他太多。

朱厚照詢問這個問題時,剛剛看過一場南戲。

在沈溪指點下,張苑找人排了一出《霸王別姬》,是以前沈溪給韓五爺所寫說本改編,因戲班子裡有人曾在南方看過演出,這次改編非常順利。

一場戲下來,前後情節雖有些脫節,但基本把故事給完整展現出來,看完後朱厚照或許是受項羽烏江自刎的悲憤情緒影響,居然開始思考自己是否用對了人。

“你沈之厚太過自負,以爲陛下對你完全信任,誰想現在只是遭遇一點小小的挫折,陛下就對你產生懷疑!你說不需要我在宮裡幫你,哼哼,若沒人爲你說話,遲早你要步劉健和李東陽的後塵,爲陛下厭棄。”

張苑心裡這麼想,嘴上卻道:“陛下,奴婢認爲,沈尚書所做決定,至少現在看來還是比較穩妥的,韃子未對宣府腹地造成任何影響,長城內關和京畿之地穩如泰山,這一戰獲勝可期啊。”

朱厚照斜眼看着張苑,問道:“你真這麼想?”

張苑慚愧一笑,道:“陛下,奴婢所言均發自肺腑,陛下怎會認爲奴婢虛言?”

朱厚照沒好氣地道:“本以爲你們這些當太監的,對朝中大臣都會有比較大的意見,或者說你們仗着朕的信任,逮住機會就會說朝臣的壞話,看來也不盡是如此。”

“沈先生之前請調延綏等處兵馬回援,朕應允了,到現在沒什麼消息,你有時間多去兵部衙門過問一下,朕希望隨時能夠了解前線的情況。”

對於朱厚照的要求張苑非常樂於接受。

多去兵部詢問沈溪這個天子近臣,會突顯他的地位,距離升任司禮監掌印太監也更近一步。

“奴婢遵旨。”張苑行禮。

朱厚照感嘆地說道:“唉!朕這些年信任的人不多,你張苑算是其中一個,朕之前還跟沈先生談及誰來擔任司禮監掌印,沈先生提到蕭敬蕭公公,朕倒覺得你有幾分本事,可以擔當此大任。”

張苑很激動,但拼命壓抑心中的覬覦,伏低身子,道:“陛下,奴婢可不敢當。”

朱厚照笑道:“有本事就不怕人說,劉公公走後,你安排的事情確實有些不盡如人意,但始終還是盡心幫朕做事,就好像今日這齣戲,朕便覺得很過癮,回頭你給多安排幾齣。”

“朕有些乏了,今日就不進內苑,先去休息了,明日朕想去軍事學堂看看,說起來朕有好些日子沒去那邊走動了……”

說完,朱厚照意興闌珊離開,張苑愣在那兒,一時沒明白朱厚照爲何要誇他。

“陛下沒來由爲何要提到司禮監那個懸而未決的差事?說出來就爲了吊人胃口?難道真如我那侄子所說,這位子就是爲劉瑾所留,旁人休想染指?”

儘管心頭有很多問題想找朱厚照問個明白,但顯然他沒那資格,懷揣着疑惑,只能去求助沈溪。

……

……

夜色深沉,張苑並不介意在外奔波忙碌。

若是普通夫妻,恩愛有加,自然會心懷牽絆,平時想着早些回去團聚。

張苑本身是閹人,而錢氏性格潑辣,張苑發現就算在朝中取得再大成就,回去後也沒法在氣勢上壓制自家婆娘。

偏偏他要巴結錢氏,畢竟自己是閹人,平時少有在家,生怕錢氏跟人跑了。

張苑有時候想早些回去跟錢氏團聚,但見面後便會有種不自覺的自卑感,少年夫妻,到年老後感情已經很淡漠……其實這些年錢氏已有了外遇,經常拿張苑的錢去補貼小白臉,但現在張苑非常需要有個感情寄託,其餘事情對他來說無關緊要。

張苑年屆不惑,心裡一門心思所想就是在朝更進一步。

現在他有資格走出宮門,甚至走出豹房,更願意趁着幫朱厚照辦事時假公濟私,獲得一些實際的好處。

張苑從豹房出來,想借着傳達皇帝來日要去軍事學堂視察這件事,趁機跟沈溪說說司禮監掌印太監懸而未決的問題。

“陛下如今就是不提司禮監掌印太監人選,看來對劉瑾有所眷顧,想讓其歸來後繼續掌權……我這侄兒提醒是對的,他讓我奪得西廠和內行廠的權力,提前剪除劉瑾的勢力。他提議讓蕭敬當司禮監掌印是幫我而不是坑我,這樣的侄兒打着燈籠都找不到啊!”

原本張苑還對沈溪嫉恨無比,但隨着他逐漸掌握朱厚照的真實態度,又開始對沈溪的作爲推崇起來。

也是他現在根本沒人可商議,自己也知道,張鶴齡和張延齡只是利用他,根本不是真心實意扶持他上位,就算扶持他上位,也要幫張氏兄弟做事。

他此時迫切想利用沈溪,擺脫外戚黨對他的控制。

他要去見沈溪,卻不知何處能找到人,便先去了軍事學堂。

此時軍事學堂內只有幾名侍衛值夜,得知沈溪不在,張苑徑直去了沈溪府宅,到沈家門前一問,沈溪不在家。

張苑有些泄氣,但還是馬不停蹄趕往兵部,這一路將他折騰得不輕,等到了兵部衙門,方知沈溪依然不在。

“嘿,這小子到底去了何處?難道他在京城裡還有別的窩不成?”

張苑心裡多了幾分好奇。

照理說沈溪只能在這三個地方歇宿,但他想到京城一些官員,都在東、西長安街上有自己的臨時宅邸,小聲嘀咕,“沒聽說我這侄兒有什麼別的住所,這可稀罕了,除非他在外面養了外室,這會兒正逍遙快活呢。”

想到這裡,張苑心裡不平衡了,因爲沈溪擁有並享受的東西他卻無法消受,就算有了權力很多事也無法改變,心裡自然不爽。

本來他應在兵部這邊留個話,人直接回去,但他覺得不忿,想到夜已深,回家後指不定錢氏在何處風流,反倒惹一肚子的閒氣,便失去歸家的心思。

“這會兒,那婆娘多半不會安安分分留在家中等我,指不定在外面誰的屋裡,我別自討沒趣了,不如待在兵部衙門等我那侄兒過來……我倒是想當面問問他,到底還有什麼地方可去!”

張苑賭氣留在兵部衙門等候,反正他打着皇帝使節的名頭,說代天子找沈溪傳話,沈溪不在,他非賴着不走,也沒人敢過來驅趕。

張苑本來坐在大堂等候,不知不覺倚着椅子打起了瞌睡,後來實在受不了,於是叫人扶着他去了供兵部官員休息的簡陋房間,將就對付一晚上。

等第二天清晨知道沈溪到衙門點卯後,張苑翻身起牀,連衣服都來不及整理,便找沈溪“算賬”。

此時沈溪神清氣爽,正如張苑猜想的那樣,他剛從惠娘那邊回來,前一夜根本就沒回府宅。

沈溪見到張苑,多少有些好奇,他沒想到張苑居然會留在兵部衙門這邊等他。

張苑彷彿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故意湊上前,不無詫異地問道:“沈尚書這一夜未歸,怕是尋歡作樂一晚上吧?”

身爲一個太監,心裡不爽,可不會試圖遮掩什麼,就算是當着兵部一些官員的面,他也絲毫不客氣,說話透着一抹陰陽怪氣。

沈溪上下打量張苑,不想聲張,一擺手道:“想不到張公公駕臨……這一大清早就遇到貴人了。”

張苑冷笑不已:“貴人可不敢當,在你眼中別是賤人就好。咱家本是替陛下前來傳旨,結果到處都尋不到你人……沈尚書,咱可要進內堂好好說道說道。”

沈溪板起臉來:“張公公有什麼話,在這裡直說便可,若陛下有什麼旨意讓你傳達,這會兒見面了你還敢有意怠慢不成?”

“你!”

張苑本以爲自己拿住沈溪的小辮子,可以肆意妄爲。

但他卻不知,越是他囂張得意,不可一世,沈溪越不想跟他糾纏太深,最好是敬鬼神而遠之。

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三三一章 我是魔鬼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一五八章 他們是要私奔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八八八章 針鋒相對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二〇八四章 口無遮攔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一二七三章 外行管內行第一〇〇六章 儲相第一七四章 才女的情懷第一六一七章 地方日常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一七〇六章 有求必應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二五一八章 無果而終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二三八章 你奈我何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二五六一章 宿將之哀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八六六章 皮扒兩層(第三更)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糞,我是鮮花(求贊)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二六四章 撤兵第六九九章 潛移默化(第一更)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第二三九七章 後知後覺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