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〇章 縣試

天放亮,卻是晴空萬里。

葉名溯將第一題四書文的考題寫到紙上,再將考題糊在木牌上,一式兩份,派人在場地中巡迴展示。

這對靠近正堂的考生多少有利,能及早看到題目就能早一步思考、答題。

沈溪的甲子號考棚正好在靠近轅門的地方,距離正堂那邊比較遠,衙役在考場各通道轉了個圈,最後才轉到沈溪這邊。

衙役好像擔心沈溪眼神不好看不清楚,還特別往這邊靠了靠,停頓了一會兒才走。

無論哪個衙役見到沈溪,臉上都掛着笑容,沈溪感覺自己好像是考場中的明星一樣。

四書文的題目是“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語出《孟子·公孫丑章句上》,按照字面意思,是施行仁政來治理天下,沒有誰能夠抵禦。論的是“仁政治國”,算是中規中矩的考題。

四書不過四本書,寥寥幾萬字,千百年的科舉,每年全國那麼多府縣的考試,想從中挑出些花頭來實在不容易。

從明朝中葉開始,在考試中用“截搭題”的方式來考學生,即從不同的典著中節選一句或幾句話,拼湊在一起出題,那是千奇百怪,花樣迭出。

但這次葉名溯出題,算得上是“良心題”。

四書文必考,學生沒有選擇的餘地,這句話只要學過《孟子》的人大概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要把自己的觀點貫徹到文章中,那就要靠學問了。

題目公佈後,所有考生都在閉目冥想,有的乾脆搖頭晃腦,像是在那兒默背書本一般。

沈溪把墨研好,情不自禁打了個哈欠,也是昨夜晚睡早起,精神有些萎靡不振。

因爲選考的五經文差不多要到中午纔會放題,沈溪想的是,先把文章寫好,趴下來稍微眯一下,養足精神,不然以他現在所處考棚的位置,到中午以後陽光正好照射過來,被春天暖薰薰的陽光一曬,必然困頓不堪。

沈溪提起筆,開始寫他科舉考試的第一篇八股文。

題目很容易,不需要做太多的考慮,遵照馮話齊的意思,縣試裡引經據典不能引用得太深,適可而止是最好的。

一篇文章,不得少於三百字,試卷每頁以紅線爲界,以黑線爲直格,每頁紙差不多能寫一百字左右。一共十四頁考卷,後面還要寫五經文,洋洋灑灑寫個七八百字的四書文,那後面肯定沒地方寫五經文了。

沈溪把握得很好,以仁政治國,就以如今弘治帝爲例,拿古孝賢君王來作比,以他十歲的腦袋瓜,寫起歌功頌德的文字恰到好處,不刻意歌功,婉轉之中,還帶着對歷史上各朝君王功過的檢討。

寥寥不到四百字,沈溪前後用了不過半個時辰。檢查好,抄寫與卷子上,慢慢把卷子合上,用鎮紙壓好。

隨即沈溪伸個懶腰,趴在桌上小寐。

別的考生多半還都沒下筆,沈溪已經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科舉文章,別人見到沈溪趴在那兒,只當沈溪一個孩子不會作答,趴在那兒冥思苦想。

沈溪睡了大約一個時辰,隨後被春日裡一股寒風吹醒。等他清醒過來,五經文的題目尚未公佈,沈溪可以繼續想別的事情。

到中午時,五經文開始放題,一共五道題目,分別出自《五經》,考生可以選擇其中一題來作答。

沈溪跟馮話齊主要學的是《春秋》,但先走到沈溪這邊展示的題目卻出自《尚書》,“其爾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

語出《尚書·湯誥》,是商王成湯在滅夏桀之後回來對各方諸侯說的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們萬方諸侯有過錯,原因在我一人身上;若我過失,與萬方諸侯無關。

歷史傳下來的《尚書》版本多樣,但以僞古文孔本尚書爲官方定本。

沈溪在學塾只是將《尚書》背熟,馮話齊連經義和集註都沒有給他講全,好在沈溪前世專門研究過幾種版本的《尚書》,並結合朱熹對《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差別的論述,對此並不陌生。

沈溪不想弄得太複雜再去看《春秋》的題目,他覺得這道《尚書》題不錯,跟之前四書文“仁政治國”算是一脈相承,都是論述君王治國之道。

沈溪提筆破題,直接以“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不善之國必有餘禍”來破題,以論述君王對於天下興亡有所承擔的重要性。

這次沈溪覺得有種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感覺,反正他年歲小,就算過了這次縣試,他也不能馬上去府試、院試,甚至是鄉試和會試,他對於這次考試並非十分看重,本着重在參與的精神,他寫起一些話來也沒太多顧慮。

一篇文章作下來,沈溪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但篇幅所限,必須要收尾。

在八股文中,對於頭尾的要求很高,等沈溪完成後,仔細審讀一遍,覺得沒什麼差錯,再往正捲上抄寫。

一切完畢,時間纔剛剛過正午,距離下午交卷尚早。

沈溪上午補了一覺,精神尚可,這會兒沒有睡意,便坐在那裡發呆,偶爾側目看看別的考生奮筆疾書,便有種怡然自得的感覺。

吃了點米團,肚子不是很餓,他端坐那兒,等着太陽落山。

到未時末,已到日頭西斜的時候,沈溪全身都被陽光包裹。此時葉名溯在正堂前坐得久了,下來巡視考場,順帶看看學生的答題情況。

在縣試中,儒學署的人雖然是監考者,但他們不能隨便觀看學生的考卷。主要因爲儒學署的人跟城中的許多童生都認識,尤其是那些考了幾屆的老童生,在縣試不進行“謄卷”的情況下,怕因此而從中有私相授受的事情發生。

但知縣作爲主考官,要看考卷,雖然說於理不合,但也沒人敢阻攔。葉名溯一路巡查考場,中途走到沈溪面前,但見沈溪坐在椅子上,只有小半個身子露在桌子上,而桌上的筆墨擺放整齊,連考卷都已經合上,當下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想伸手拿沈溪的考卷一觀。

“縣尊大人,此舉怕是不妥……”

旁邊跟隨的儒學署的訓導小聲提醒。

葉名溯要探頭去看看考生的答題情況是完全可以的,但若是拿起學生的考卷仔細端詳,不但會引來考官不公的嫌疑,還會影響學生答題。

葉名溯微微頷首,左右瞥了一眼,離開沈溪旁邊,心裡卻在想爲何沈溪如此淡定。

日落西山前,考場將分批進行“放排”,即把轅門打開,讓答完卷子的考生出考場。考試到天色昏暗下來放排即告結束,畢竟考場內不供應蠟燭,若真到天黑了還沒寫完,摸着黑也沒法寫。

沈溪選擇在第一次放排時出考場,與他一起出考場的人不多。等衙役把卷子收上去,沈溪收拾好考籃,把筆墨和沒吃完的米團收好,施施然出了考場。

走出考場後,遊目四顧,並沒有見到沈永卓的身影,沈溪只好耐心等候。

考場外面的空地上,有不少同窗或者同鄉子弟湊在一起討論剛纔的考試內容,有的人說簡單,有的說挺難,其中以說難的居多。

很多參加縣試的學生都是靠“押題”來試圖通過考覈,背誦以前見過的優秀時文,把八股文當成是背書來考,一輩子若有一次撞上,還真有通過的可能,否則就只能在考場裡隨便應付,等待來年再撞大運。

到第二次放排時,沈永卓也出來了,沈溪看到沈永卓臉上容光煥發的樣子,揣測他考得應該不錯。

“七弟,你五經選的哪一篇?”

畢竟是在城裡,就算沒有家裡人來接,二人也熟悉回去的路。走在半途,沈永卓終於打開話匣子。

“《尚書》題!”

沈溪這個時候才覺得肚子有些餓了,把中午沒吃完的米團往嘴裡塞,隨口問道:“大哥,你呢?”

沈永卓目光及遠:“蘇先生教的是《周易》,我就選的《周易》題,感覺蘇先生教授的很多都能用上。”

沈溪點頭應是,心裡卻不以爲然。

現在要寫的是八股文,光靠先生教的那些可不行,需要用生平所學,加上一些獨到的見解,才能作好一篇中規中矩的文章。他料想沈永卓做八股文的方式,大約是引用之前背誦的押題文,再加上一些個人的理解,畢竟很多題是屬於那種模棱兩可,內容跟君王如何休養和治國有關。

走出不遠,沈明鈞匆忙從印刷作坊的方向趕了過來,手上提着燈籠。

顯然沈家人怕沈永卓和沈溪兩兄弟要考到天黑後纔出來,讓沈明鈞做好了準備,但沒想到二人提前出了考場,一時間有些措手不及。

“你們……回家再說吧。”

沈明鈞非常關心沈永卓考試的情況,就好像關心自己兒子一樣。

對沈明鈞來說,只要沈家人考得好,無論是不是自己兒子都行,這也是老太太李氏平日對他洗腦的結果。

回到家,沈家人全都聚到門口來迎接,好像歡迎凱旋的將士一般。

老太太李氏和大房的王氏拉着沈永卓的手,問東問西,而沈永卓臉上滿是笑容,讓人一見便知他第一場通過的機會很大。

沈溪這邊,則沒什麼人理會,李氏只是讓他進去好好溫習,等過兩天第一場成績公佈,再決定後面作何安排。

***********

ps:第十一更,同時也是滿720票的加更!

這章寫得沒什麼狀態,感覺對考試的氣氛還是渲染得不足,嗯,大家將就着看吧!天子繼續求訂閱、和鼓勵!

第一四二四章 暗中較勁兒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四七四章 兩條路徑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一三二二章 驚天秘密(第六更)第一五三七章 刁婦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六九一章 飯桌交鋒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一〇〇九章 不後悔第五四五章 不受待見的副使(第二更)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一〇一一章 誰替代誰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二四七六章 識香念舊人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十二章 進城(求收藏)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七五四章 雙簧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二五二四章 行程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七〇三章 老子有錢(第一更)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