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

來自三邊前線的消息很少,無論是宣府,還是京城,都很難得到關於平叛的更爲詳盡的戰報。

京城內,朱厚照仍舊每天召見劉瑾,所問內容基本跟安化王叛亂有關,至於朝事則依然由劉瑾一手把控。

如今謝遷更好像是給劉瑾打下手的,內閣權力基本被架空。

六月二十六。

距離叛亂髮生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就連沈溪出兵也已有十多天時間,劉瑾跟往常一樣一早便把自己瞭解到的情況整理好,準備去跟朱厚照啓奏。

張文冕和孫聰站在劉瑾身後。

劉瑾把衣服整理好,回頭看着二人,道:“都在這兒候着,咱家從豹房出來,若沒事,會派人知會你們一聲,屆時自行散去便可;不然的話,咱家會直接回府,商議事情。”

劉瑾對面聖沒多大自信,朱厚照非常喜歡給他出難題,當劉瑾左右爲難時,便會求助於張文冕和孫聰。

“公公只管去,我二人在這裡恭候。”張文冕恭敬地道。

劉瑾收拾心情,帶着隨從出了門。

劉瑾剛進豹房,便見小擰子早已等在門後。

關於小擰子屢屢在皇帝跟前打他小報告的情況,劉瑾已經查明,心中很是窩火,早已做好誅除小擰子的準備。

不過現在安化王叛亂在前,皇帝盯得他很緊,纔沒機會痛下殺手。

小擰子對劉瑾非常恭敬,見劉瑾前來,主動走上前行禮:“見過劉公公。”

“哼!”

劉瑾在小擰子跟前顯得極爲倨傲,也是因爲彼此均成爲了對方的眼中釘肉中刺,沒有必要再假裝一團和氣。

小擰子心裡一沉,但依然笑眯眯,心底卻提高了對劉瑾的警惕,他很清楚,就算自己不在朱厚照跟前說小話,因一山難容二虎,劉瑾也斷容不下他這個皇帝跟前的新貴。

劉瑾問道:“陛下可已準備漱洗入睡?”

小擰子回道:“陛下剛見過司馬真人,問了一些修仙和養生的事情。陛下用過早膳,便會接見劉公公……劉公公,請至書房等候。”

劉瑾跟在小擰子身後,往書房走去。

豹房這邊所謂的書房,不過是朱厚照平時在豹房內接見臣子的場所。朱厚照非常愛面子,想要在臣子前體現出自己身在豹房也並未忘國事,也就設下這個好似背景板一樣的書房,以示自己平日勤奮好學。

劉瑾瞪着小擰子的背影,心道:“你這傢伙居然敢在陛下面前說咱家壞話,看回頭咱家怎麼收拾你!”

“炎光說得不錯,要對付這小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些手段不知不覺把他除掉,神不知鬼不覺……最好是下毒,讓陛下覺得他是病死,或者吃了什麼不乾不淨的東西!”

正思忖間,劉瑾和小擰子到了書房。

小擰子恭敬地道:“公公,您在這裡稍候,陛下過會兒便到。”

“嗯。”

劉瑾點頭,目送小擰子離去,身影消失在了後堂門口,嘴角浮現一抹獰笑。

此時已經是盛夏,書房內很是悶熱,劉瑾把隨身所帶摺扇拿出來扇風,反正這會兒皇帝不在……朱厚照做事大大咧咧,每次都從後堂現身不說,遠遠還能聽到腳步聲,能給他足夠的時間把摺扇收起來。

就在劉瑾愜意地閉目養神時,突然感覺背後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他連忙睜開眼,轉頭看去,驚愕地發現不知何時朱厚照站到了正門口,而之前進了後堂的小擰子此時正跟在朱厚照身後。

“陛……陛下!”

劉瑾沒想到朱厚照會從正門進來,趕緊把摺扇收起。

朱厚照沒多言,跨步走到書桌後坐了下來,道:“說吧,昨日寧夏鎮有何戰報?還有便是沈尚書、楊巡撫的出兵消息,一併道來!”

……

……

關於前線的消息,劉瑾基本都是從兵部獲取。

曹元這個兵部尚書沒什麼能力,地方上奏什麼,他就告知劉瑾什麼,劉瑾想從其他渠道得知消息,實在是難上加難。

又是一天沒事,劉瑾的奏稟,讓朱厚照很不滿。

不過朱厚照已經習慣劉瑾報喜不報憂,沒過多計較,等劉瑾奏稟結束後,一擺手道:“劉公公,你先退下吧,再有消息定要第一時間來稟告。”

“是,陛下!”

劉瑾對在面聖時輕鬆過關,顯得很是欣慰,馬上行禮告退。

劉瑾走後,朱厚照臉上多有不滿,以小擰子的聰慧自然能讀看得出來,朱厚照對之前劉瑾等候面聖時拿出扇子來扇風顯得很生氣。

朱厚照問道:“小擰子,這兩天天氣很熱嗎?”

小擰子不知該如何回答,以他瘦弱的身子骨,不太能感覺到炎熱,而朱厚照因爲每天吃丹藥,又縱情酒色,身體更是虛浮,大夏天都不出汗。

劉瑾就不同了,當上大明“二把手”後,劉瑾吃喝用度都是最好的,每天人蔘、鹿茸、海蔘、燕窩補着,氣血旺盛,這一兩年明顯發福。再加上之前劉瑾一身厚重衣衫趕路到豹房,當然覺得炎熱難耐。

小擰子可不管什麼客觀原因,能找到機會攻擊劉瑾,自然是不遺餘力地添上一把火,當下躬身道:

“回陛下,這幾天剛下過雨,很是涼快,奴婢並不感覺有多熱。”

“是啊。”朱厚照往額頭上摸了一把,“頭上汗都沒有,劉瑾跑到朕面前來扇扇子,算幾個意思?”

小擰子神色尷尬,想了想道:“陛下,或許是劉公公……真的很熱吧,劉公公平時走路多,就算是寒冬臘月也會帶一把扇子在身上。”

“是嗎?”

朱厚照眉頭緊皺,他之前從未留意過這等事。

小擰子眨了眨眼睛,道:“陛下,您忘了年初藉田時,您累了,劉公公拿出把扇子來給您扇風的事情?”

朱厚照“哦”了一聲,終於回想起來,點頭道:“是有這麼回事,不過他現在愈發放肆了,就算是熱一點,忍一忍不就過去了?每天來給朕所奏都是陳年舊聞,膩味透了……哦對了,這兩天你可有打探到什麼消息?”

小擰子回道:“以奴婢所知,固原總兵官曹雄之前派人馬去寧夏,已渡過黃河,而之前傳言投敵的仇鉞和楊英,已在跟曹總兵暗中聯絡,準備裡應外合,直撲安化王府……情況好像是這樣的。”

“什麼?”

朱厚照驚訝地站了起來,用一種匪夷所思的神色打量小擰子,喝問,“小擰子,你可知道在朕面前信口胡說是什麼罪名?”

小擰子跪下來磕頭,道:“給奴婢一百個膽子,奴婢也不敢欺瞞陛下。”

朱厚照聞言坐下,皺着眉頭道:“也是哈,你哪裡有膽子欺騙朕?不過……劉瑾膽子可真不小……若前線情況真如你所言,那這些消息他應該早就知道了纔對,爲何到現在遲遲不啓奏與朕知曉?”

小擰子跪在地上不說話,他可不敢隨便攻擊作爲內監之首的司禮監掌印,畢竟劉瑾在朱厚照心目中地位非同小可。

“算了!”

朱厚照一擺手,道,“你打探到的消息,有可能只是道聽途說,還是等具體戰報傳來後再說吧。再就是跟朕盯着,看看沈尚書是否有奏疏傳來……別人的話朕輕易不會採信,但沈尚書的話卻可充分信任,朕也相信,只要沈尚書出馬,寧夏這一戰可輕易獲勝!”

……

……

朱厚照去睡覺了。

朱厚照習慣了晝伏夜出的生活,對於他身邊這些常侍來說,也要習慣這種作息習慣。

小擰子從書房出來,滿頭大汗,心裡還在嘀咕:“這劉公公掌握的權力實在太大,陛下就算知道他有諸多不法罪行,輕易也不會治罪……那我該怎麼辦纔好?”

本來小擰子要去休息,但此時他心裡不安,便趁機找了個由頭離開豹房,說是回宮取東西,但暗中卻去見謝遷。

日上三竿謝遷纔到文淵閣坐班,這邊屁股還沒焐熱,小擰子便來求見。

謝遷趕緊收拾心情,把小擰子帶到文華殿一處偏殿……他不想讓人知道自己跟小擰子暗中有往來。

“……謝大人,您之前跟小人所說那些事,看來不奏效啊,陛下對劉公公所犯罪行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此番也知道劉公公有軍情隱瞞不報,還是沒有追究……”

幽閉的房間裡,小擰子好像是倒苦水一樣,跟謝遷說出自己的難處。

到最後,他近乎用哀求的語氣道:“謝大人,您可要幫幫小人,現在劉公公看小人的眼神都不對了,若是安化王謀逆之事不能讓他倒臺,那小人很可能會被他迫害致死!”

謝遷面色謹慎:“擰公公乃是陛下跟前紅人,量劉瑾也沒膽量加害。”

小擰子苦着臉道:“奴婢哪裡是什麼紅人,只是個打雜的罷了,劉公公纔是紅人,陛下不想做的事情悉數交與他,聽說朝中御史言官上疏彈劾劉公公,都被劉公公找藉口下獄……那些資歷深厚的文臣都如此,小人有什麼本事跟他鬥?”

謝遷看小擰子渾身發抖,不由出言安慰:“你儘管放心,安化王謀逆之事一定會讓劉瑾吃不了兜着走……哦對了,這幾日陛下跟前可有發生什麼事情?”

小擰子突然想到什麼,道:“倒是有件事,今日陛下對劉公公在書房內扇扇子很不滿……”

“哦?你且說來聽聽!”謝遷一臉好奇。

小擰子立即將劉瑾平時扇子不離身,今天又在朱厚照跟前扇扇子的事情說了。

謝遷聽到後,眉頭緊鎖:“這天氣可不涼快,他扇個扇子也不至於有罪……所以,陛下並沒有當面沒指責他,而是私下發牢騷?”

小擰子點點頭,同意了謝遷的說法。

謝遷再看着小擰子,道:“擰公公,你回去安心等候消息便可,安化王謀逆乃是打着清除閹黨的旗號,若此事爲陛下所知,劉瑾豈能逃脫干係?不過一切要等平叛結束,功臣凱旋迴京後,纔好揭發……記住,有些事切不可操之過急!”

“您一直都說要忍耐忍耐……若沈尚書和楊巡撫不回京呢?”小擰子問道。

“不會的!”謝遷道,“就算劉瑾阻撓,陛下也定會讓這二位回朝,此乃劉瑾大限將至之時!”

……

……

沈溪所率人馬於六月十四從宣府出發。

六月二十,兵馬過大同,六月二十六抵偏頭關。

偏頭關內簡單整頓,大軍於次日渡河,最終在七月初六抵達榆林衛,此時前面戰場傳來消息,安化王叛亂已被平息。

從榆林衛到寧夏,本來費不了多少時日,差不多十天左右可到,但沈溪所率人馬一路急行軍而來,早已人困馬乏,沈溪沒有急着出兵往寧夏,而是先等地方上的奏報。

倒是楊一清那邊自行前往寧夏,不過以行進速度來說,楊一清所轄人馬每日行軍要比沈溪部慢很多,以至於沈溪後發先至。

因爲楊一清沒到榆林衛來,所以沈溪暫時沒法與其取得聯繫。

沈溪抵達榆林衛當晚,地方上用非常隆重的禮數歡迎。

雖然沈溪不是以三邊總制之身前來,卻有着帝師以及朝廷欽差的身份,再加上沈溪掛着兵部尚書、左都御史銜,可說比當初任三邊總制時地位絲毫不弱,而且地方上很多是沈溪“舊部”,聽說老上司來,總歸是要表示一下。

因大明正德二年朝廷剛罷三邊總督之位,以至於現如今榆林衛的最高統帥是右僉都御史、延綏巡撫黃珂。

卻說黃珂雖然也是朝廷派駐三邊負責治理屯田的官員,但此人並非閹黨成員,劉瑾倒臺後曾做到南京工部尚書,也可說是錚臣。

聽說沈溪前來,黃珂不敢怠慢。

沈溪地位實在太過尊崇,乃是以從一品大員的身份督撫宣大,而黃珂則是以從三品撫延綏,彼此地位相差懸殊。

當晚,黃珂在延綏巡撫衙門爲沈溪設宴,除了沈溪外,連自己衙門的屬官都沒邀請,更別說是延綏鎮的武將了。

本來沈溪帶了王陵之一道赴宴,這會兒也不得不讓王陵之在外等候。

“之厚遠道而來,在下沒什麼好東西,便以薄酒相待,也是爲慶祝寧夏鎮順利平叛……”

黃珂是成化二十年進士,比沈溪更早做官,只是他的晉升之路沒沈溪那麼順,他本來跟謝遷平輩論交,現在沈溪面前,卻沒敢以長輩自居,便好像老友見面,擺宴也是以家宴的形式。

沈溪道:“在下也是到榆林後,才聽說寧夏叛亂已平,賊首已束手就擒,但也不敢有絲毫懈怠,兵馬依然會起行往寧夏,宣召地方,安撫民心。”

黃珂笑着點頭:“之厚身負皇命,這些都是題中應有之意。”

二人坐下來,黃珂親自爲沈溪斟酒,道:“卻不知陛下如今身體是否康泰?”

沈溪驚訝地道:“在下並非自京師而來,從何得知陛下身體狀況?”

黃珂多少有些意外,顯然榆林衛這裡地處偏僻,基本是半封閉狀態,對於京師的消息所知不多,搖頭道:“本還以爲之厚是從京師而來……”

這話說出口,沈溪有些彆扭,心想,難道黃珂不知他是以宣大總督的身份出征寧夏鎮?還是說黃珂覺得他應該在出徵前回朝面聖?

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九〇三章 狼來了第一五〇二章 糧食危機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二五〇章 君子之論(第三更)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一三九九章 各有追求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一〇七六章 錯估形勢(第三更)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一五一八章 包在我身上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二〇七章 府試(第八更)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六十四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一七四〇章 主動權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八二八章 地震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八六三章 以茶換鹽(第三更)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三六七章 拜見謝鐸(第四更)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見(第五更,送書友)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一八八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二八二章 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