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

沒過多久,放火燒刑部大牢的案犯被人押送進沈家正堂。

等人進來後,張鶴齡和張延齡都愣住了,押進來的不是旁人,正是張延齡的左膀右臂張舉。

張鶴齡看到來人,這一驚不老小,心裡突然有些懊悔。

壞了壞了,我一定是被二弟給騙了……唉,虧我還在太后和皇上面前幫他說好話,結果他明着一套暗地裡又是一套,連在我面前都不說老實話,放火燒刑部大牢的事情既然是他派人做的,那刺殺沈之厚的罪名也就跑不了了!

張舉進來後不明就裡,他可不認識朱厚照,但見自己依靠的兩位主子就在眼前,趕緊求助:

“大老爺二老爺,你們快救救小人啊……小人被這羣不知哪兒來的刁民給抓住,就算小人提及兩位侯爺的名字也無濟於事,他們分明是藐視咱們張家啊。”

朱厚照怒道:“混賬東西,狗屁不通……說,你是誰?”

何鑑喝道:“大膽狂徒,在陛下面前還敢如此無禮,是想被株連九族嗎?”

張舉一聽傻了眼,跪在那兒不停磕頭,忽然意識到自己可能說錯話了。

朱厚照忽然反應過來,衝着張延齡冷笑不已:“朕本想問他是誰,誰知道答案就在他對你們的稱謂中……壽寧侯、建昌侯,現在不用朕再問了吧?他難道不是你們府上的人?還有什麼不肯招的?”

張鶴齡趕緊道:“陛下,這件事臣完全不知情,陛下要問,就問我這不爭氣的弟弟吧!”

到了這會兒,張鶴齡已經意識到想給張延齡脫罪太過困難,他心裡也異常失望,自己一心幫忙,結果弟弟很多事都隱瞞他。

張延齡用一種匪夷所思的目光打量張舉,問道:“本侯幾時讓你去放火燒刑部大牢了?”

張舉一臉冤枉:“二老爺,小人今日奉命出城爲您辦事……不想城南莊園失火,人貨皆不可尋,到處搜索無果正感茫然之際,不是您傳令讓小人回城,繼續執行之前交待過的放火燒牢房的命令嗎?城門還是你叫人開的,不然大半夜的小人怎麼進城來啊?”

“哈哈!”

朱厚照幾乎笑出聲來,揶揄道,“建昌侯,瞧瞧你栽培的走狗,居然都不知道替你掩蓋一下罪行……你不會想跟朕說,你根本不認識他,火燒刑部大牢的命令也不是你下的,是嗎?”

張延齡非常懊惱,而且他也非常難以理解,明明不是自己做的事情,爲何屎盆子就這麼扣在頭上來了?

朱厚照喝道:“建昌侯,如此說來,刺殺沈先生的事情也一定是你做的咯?”

“下臣冤枉,沒叫人殺沈之厚啊……張舉,你違背本侯命令放火燒刑部大牢,除此之外你可還做出旁的僭越之事?”張延齡怒氣衝衝地喝問。

張舉越發吃驚了:“二老爺,不是您親口吩咐,要小人到外面找人把沈尚書給做了?小人聽了您的話,花重金聘請了殺手,只是現在還沒消息……”

張鶴齡聽到這話,破口大罵:“二弟,這就是你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說事情不是你所爲?”

張延齡傻住了,不知爲何張舉會這麼“老實”,當着皇帝的面有什麼說什麼,腦子一片迷糊:

“我沒喝醉啊,怎麼不記得派人通知張舉回城來縱火燒刑部衙門?另外城門那邊是怎麼回事?難道有人假借我的名義行事?”

就算張延齡想到這層,自個兒也覺得太過匪夷所思,說出來也沒人會相信。

朱厚照看着目瞪口呆的張延齡,嘆了口氣道:“今日兩樁案子都是你指使,那強搶民女,還有草菅人命等罪行自然也坐實了……唉,還需要朕繼續審案嗎?何尚書、張尚書,你們覺得,應該定建昌侯什麼罪?”

朱厚照把臉別向一邊,似乎不想再聽張氏兄弟說話,大有要捨棄兩個舅舅的意思。

何鑑雖然想說“死罪”,但還算能保持理智,心想:“怪不得於喬不想摻和進這案子來,實在是關係重大,背後牽扯的勢力太多,這案子不好了結啊!”

何鑑低着頭道:“陛下,此案最好是朝議時再做定奪。”

朱厚照怒道:“朕要懲罰兩個罪犯,難道還要在乎大臣們的看法?沒錯,建昌侯是朕的親舅舅,朕一向知道他恣意妄爲,但也沒料到居然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不過念在他是國戚……來人啊,將其押進刑部大牢!”

“是!”

馬上有御前侍衛,把失魂落魄的張延齡給拖了出去。

朱厚照對張子麟道:“張尚書,這次你不會再讓刑部出什麼狀況吧?”

張子麟一張老臉漲得通紅,行禮道:“微臣定維護好刑部安穩……微臣這就告退返回刑部衙門坐鎮。”

“還不快去!”

朱厚照怒着說了一句,目送張子麟離開,他又打量張舉好一會兒,搖頭道,“照理說你主動坦白,爲朕解開心中疑惑,應予輕判。但你賣主求榮,不忠不義,有何顏面存於世間?一併押進刑部大牢,等候朕處置!”

隨即又有侍衛進來拿人。

最後只剩下張鶴齡跪在那兒,朱厚照黑着臉道:“大舅,朕現在對張氏一門還算有點兒感情,到底你是朕的親舅舅,雖然你沒做出草菅人命的事情,但要說你對此事全不知情,朕也是不信的……”

“你先回府,哪裡都不許去,至於你手上京營兵權,暫時交出來,朕不需要你來替朕打理京畿兵馬!”

張鶴齡跪在那兒,磕頭道:“陛下,臣自知罪孽深重,但臣並未做出叛逆之事,臣還想繼續爲陛下守土御疆。”

“你的心意,朕心領了,但有些事朕要對天下人負責。”朱厚照神情疲倦,揮揮手道,“這件案子,朕還會親自過問,最終會做出恰如其分的處置……你記好了,如果你想做出什麼不軌之事,那你跟建昌侯的下場一樣!”

張鶴齡繼續磕頭,臉上帶淚,有口難言。

在張延齡的問題上,他自己也很無語,甚至覺得荒唐可笑,自己完全被戲弄於股掌之間,甚至在張舉進來前一刻他還相信弟弟。

或者說,這會兒張鶴齡爲了保全自己,已經狠下心來要捨棄弟弟。

朱厚照道:“來人,護送壽寧侯回府……從今日起,壽寧侯府由御林軍看管,不得任何人進出……至於府上用度,一律由內監相應衙門負責,若有人從府中私逃,不問是誰,一律格殺!”

張鶴齡在不甘中被人拖了下去。

等事情差不多了結後,朱厚照把周圍兵士屏退,只留下何鑑和小擰子二人。

朱厚照對何鑑道:“何尚書,這次沈尚書傷重不能理事,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未來朝堂上的事情,就要倚重你了,這案子暫時也由你來接手,朕準備找個時間舉行朝議,定壽寧侯和建昌侯的罪……朕累了,去看過沈尚書後,也要回宮去休息了。”

……

……

朱厚照從沈府出來之後沒有回宮,而是坐上馬車在御林軍保護下前往豹房。

辛苦半晚,這會兒天都矇矇亮了,馬車顛簸中,朱厚照捂嘴打了個哈欠,感覺眼皮子開始打架。

跪坐一旁的小擰子問道:“陛下,今日中午要舉行朝會嗎?”

朱厚照搖頭:“朕只是說回頭朝議時再定壽寧侯和建昌侯的罪,但沒說是今天……說起來就算有些疲乏,但朕還是覺得很過癮啊。”

說到這裡,朱厚照居然露出興奮之色,得意洋洋,小擰子看到後心裡一陣發怵。

朱厚照樂不可支道:“這可比看戲聽戲有趣多了,朕親自過了一把青天大老爺的癮。不過此案了結後,估計朕沒多少機會再親自審案了,朕到底是九五之尊……值得慶幸的是,沈尚書的病情沒什麼大礙,連建昌侯也被朕親自問罪,朕終歸還是做了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小擰子苦着臉道:“陛下,奴婢走的時候問過宋太醫,他的意思是……沈大人的病情不容樂觀。”

“不是說血已經止住了嗎?還不容樂觀?你不會是在嚇唬朕吧?”朱厚照板起臉來。

小擰子道:“奴婢哪兒有那膽子?按照宋太醫的說法,沈大人傷口寬而深,現在止住血只是說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但不代表就此沒事,因爲傷口隨時可能惡化……奴婢說不清楚,但宋太醫說了,幸好現在是冬天,如果換作夏天的話會非常兇險。”

朱厚照本來心情不錯,聽到這話馬上臉色沉了下來。

“朕就知道沒那麼簡單……該死的建昌侯,朕只是安排沈先生查案,他就痛下殺手,朕明年還要靠沈先生輔佐平定草原呢,如果沈先生有個什麼三長兩短,朕把他千刀萬剮都不爲過。”

隨即朱厚照看着小擰子道,“之前太后派戴公公來找朕,當時朕沒加理會,回頭你代表朕去跟太后說一聲,把今日案情詳細講給太后聽,讓太后知道朕做事不是率性而爲,一切都有章可循,依法辦事。”

小擰子應道:“是。”

朱厚照又道:“本來朕還想盡快把建昌侯的罪名給定下來,但現在看來還是先拖一陣,看沈先生恢復情況如何……如果沈先生死了,那就把他殺了陪葬,如果沒事的話,或許朕會放他一馬……哼,以後誰再跟他一樣背地裡算計朕的人,朕要他好看!”

小擰子問道:“奴婢去見太后,真要如此說嗎?”

“朕說什麼,你去後後按照朕所言告知便可。”

朱厚照道,“暫時朕不打算見太后,在這件事上,太后太過包容她孃家人,險些讓朕在大臣面前丟面子,另外再派人去查查這案子還有什麼內情……”

小擰子眨眨眼,有些迷惑地道:“奴婢不是很明白。”

朱厚照道:“算了,你什麼都不懂,朕回頭讓錢寧去辦事……”

聽到這裡,小擰子立即明白過來,朱厚照不是想伸張正義,而是起了壞心思。

顯然朱厚照對涉案的那些女子感興趣了,或許會讓錢寧挑選幾個送到豹房,小擰子不敢再多問,一陣寒風襲來,不自覺打了個寒顫,掀開車簾叫停馬車後進宮見張太后去了。

……

……

何鑑在天亮前離開沈府。

朱厚照安排何鑑接手案子,屬於臨危受命,一時間他有些六神無主,便琢磨着去見謝遷。

何鑑有些自責:“……看來於喬說得沒錯,這案子本就不該鬧大,無論建昌侯做了什麼,到底是太后的親弟弟,這是讓陛下左右爲難,而且註定會成爲皇室的醜聞……”

何鑑直接去了謝府。

到了謝府敲門後,知客引何鑑進門。

等何鑑到了謝遷書房後才知道,原來謝遷也是一宿沒睡,一直在等候消息。

“……於喬,你這是……一直都在這裡等着?”何鑑非常意外。

謝遷黑着臉道:“之厚那小子被人刺傷,難道我就不着急?只是不能去探望罷了!聽說陛下也去了,還在沈家問案,之後建昌侯便被押送到刑部天牢去了?”

何鑑搖頭苦笑:“看來什麼事情都瞞不住於喬你。”

謝遷問道:“之厚傷情如何?”

何鑑無奈搖頭:“大概把血止住了,但聽太醫的意思,要保住性命也不容易,接下來一段時日纔是關鍵。”

謝遷喘了一口粗氣,道:“我早就讓這小子別逞強,外戚是那麼容易招惹的嗎?他把對付地方官的那套拿來對付皇親國戚,沒有比他更膽大妄爲的人了!”

“於喬,怎麼你現在還怪罪之厚?他在這件事上何錯之有?”何鑑有些埋怨。

謝遷道:“無論最後結果如何,我都不會覺得這小子做得是正確的選擇,但願他能撐過去……經歷此事,希望他有所收斂,這小子自打參加科舉便一路順風順水,無論是當官還是打仗,他就沒遭遇過挫折……如果這次能讓他有所警醒,就算是在鬼門關前走一遭也值得。”

何鑑苦笑:“於喬你這想法,讓人實在難以琢磨。”

謝遷打量何鑑,問道:“關於案子,陛下是如何安排的?”

何鑑這才把朱厚照斷案前後發生的一幕幕告知謝遷,甚至連皇帝要舉行朝議定壽寧侯和建昌侯罪行的事情也一併說了。

謝遷聽完後若有所思,道:“就算陛下剛開始很憤怒,但到最後他也有所覺悟,不能隨便殺張氏族人,所以纔會做出轉圜,要在朝議時定罪……如此一來,建昌侯必然不會被處死。”

“死不死其實無關緊要,只要不再禍害大明百姓便可……這案子到現在也算是沉冤昭雪,功德圓滿了。”何鑑評價道。

謝遷問道:“賠上一個沈之厚,值得嗎?”

這下何鑑回答不出來了,在他心目中,自然認爲沈溪比建昌侯重要多了。

沉默半晌後,謝遷才道:“現在陛下要問外戚的罪,只是爲堵天下悠悠衆口,不過也算是成全了沈之厚吧,如果他這次能平安脫險,朝中對他的清議會好很多,尤其士子更會以他馬首是瞻。”

何鑑嘆道:“如果只是爲了外人的評價,之厚根本沒必要這麼做,希望他福大命大,能逃過一劫……這次辦案,老朽會秉承他的理念,力爭把案子查清楚……”

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四四五章 狀元夫人(第二更)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一二三九章 英勇無畏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四九〇章 被休沐(第三更)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八六〇章 是時候出手了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一七三五章 殺回京城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一五九一章 初體驗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二四四九章 庸人何必自擾第四三五章 謝恩日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一四六八章 麻煩人一雙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一五〇〇章 體貼的男人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二二七〇章 偏向虎山行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五六五章 憨娃兒要回來了(第一更)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二五七四章 藉口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