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〇四章 貿易談判

因爲前任總督跟沈溪簽訂的是城下之盟,盧蘭達談判時並沒有多少自信。

不過首先還是得確定明朝這邊是否想空手套白狼,結果盧蘭達一詢問,沈溪把商品價格定得太離譜了,比如說市面上才三十文錢一斤的新茶,到了沈溪嘴裡賣三錢。至於絲綢,則是五十兩銀子一匹,瓷器也比市面上價格高三到五倍不等。

在盧蘭達看來,沈溪簡直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不過因沈溪態度強硬,且沒有大明朝廷準允地方上根本沒人敢私自賣貨物給他,就算能從一些秘密渠道搞到一些貨,也無法讓他把運來的幾船銀子花出去,不得不接受沈溪開出的條件。

不過弗朗機人從沈溪這裡得到一個承諾,那就是獨家經銷權,也就是說,除了大明商賈外,不會再有人經海路把貨物運到歐洲大陸進行販賣,至於陸地上是否有人運送,另當別論。

色目人從絲綢之路運送貨物到歐洲已有上千年曆史,歐洲很多技術都跟色目人傳播中土文化有關,盧蘭達就差跟沈溪說,讓沈溪阻斷色目人跟大明做買賣的途徑。

經過兩個時辰的脣槍舌戰,盧蘭達暫時退下,找了個房間與手下協商,沈溪則帶着輕鬆的心情與胡璉一道至驛館後院休息。

胡璉神情振奮:“沈尚書跟這些洋鬼子談買賣,簡直不要太輕鬆,沒想到他們連如此離譜的價格也能接受,實在大快人心……咱們或許能從他們手上賺取足夠的銀子,解決當前軍費不足的問題。”

沈溪道:“重器兄所想跟陛下差不多,陛下也是如此安排。不過咱們跟紅夷做買賣還是小心爲上,誰知道他們是否真的帶着誠意而來?現在他們只說手頭有銀子,咱們卻沒人真正見過,一切尚是未知數。”

胡璉笑道:“這倒是,要是咱們知道他們的船隻停靠在哪兒就好了,直接派水軍去把他們運銀子的船隻給搶過來,如此不知可避免多少麻煩……跟這些外夷根本不必講什麼原則。”

沈溪發現,胡璉很多想法跟朱厚照共通,甚至說話語氣都很像,佛郎機人在他們眼裡就是愚鈍的代名詞,這跟佛郎機人看待明人的態度相似。

沈溪心道:“或許每個文明國家,都在對外交往時不自覺帶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心理,自然而然看不起人。”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沈溪回到談判桌上,這次佛郎機人回來得比較晚,一個個現身時神色不佳,看來對之前談判的結果不是很滿意。

盧蘭達有些沮喪地道:“大明的商品比我們預估的價格高許多……這些貨運回里斯本,我們的國民未必有有那麼多錢購買,到時候或許我們會面臨虧本的風險。”

沈溪笑道:“難道你只想在佛郎機國內販賣?就不能變通點兒,分出一部分貨物到其他國家賣掉賺錢?比如西班牙,又比如法國、尼德蘭、神聖羅馬帝國、英國等等……相比於銀幣,你們佛郎機人更喜歡金幣吧?”

“如果我說,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改變,讓我們的商品更符合你們西方人的審美觀,比如餐具和絲綢,有更符合你們品味的花紋圖案,你覺得如何?”

盧蘭達聽不懂沈溪說的這些話,直到等翻譯把話逐一解釋後才大概明白過來:“你是想……讓我跟別的國家再做買賣?”

沈溪笑着點頭:“我敢說,你從大明運走這些商品,可以讓你一船銀子變成一船金幣,到那時你將比肩阿爾梅達總督,成爲佛郎機國新貴。我們的商品在我們國家是滿足普通百姓日常所需,但到了西方,只有貴族才配享用吧?貴族的錢可比普通百姓的錢好賺多了,而且你擁有絕對壟斷權,價格不是你一言而決麼?”

沈溪給盧蘭達灌輸的,是類似於飢餓營銷的概念。

雖然這時代成型的經濟理論不多,但以盧蘭達這種擁有環球航海經驗、跟各色人種打過交道,有着豐富閱歷的人來說,一點就透。

盧蘭達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沒有回答沈溪的問題。

沈溪趁熱打鐵,又道:“瓷器和絲綢都可以長時間保存,就算茶葉,完全曬乾並密封后也可保存多年,可以在高價位慢慢銷售,而且我知道一種特殊的工藝,可以使得茶葉完全發酵,沏泡後帶有一種紫赤湯色,香氣充足,非常符合你們歐洲人的口味,或許你可以憑此大賺一筆。”

“奧斯曼人攻佔君士坦丁堡後,陸路絲綢、瓷器和茶葉買賣基本斷絕,如果你不派船隊過來,暫時不會有下一批貨物運到里斯本,甚至是歐洲,那時候這些貨物價格將會呈幾何倍數攀升,到那時候怕是你們國王都要給你幾分面子吧?”

盧蘭達臉上的陰沉之色一掃而空,笑着道:“曼努埃爾陛下英明神武,正是在他領導下,我們佛郎機一躍而成爲歐巴羅最強大的國家,教宗大人親暱地稱呼他爲大衛王,甚至準備在羅馬建造一座永久雕像,把陛下納入《聖經》的歷代賢王中……我可不敢忤逆陛下!”

沈溪心想:“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們說是佛郎機國子民,但自主權很強,離開佛郎機國境,立馬變成打着國家旗號的海盜,連你們國王都要巴結你們,不然一言不合你們就有可能叛國,同時哪裡有源源不斷的財富運回里斯本?”

盧蘭達笑呵呵道:“不知道我們需要的貨物,什麼時候可以運到?我們得做好準備才行……我們奉行的原則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們不會拖欠貨款,但你們也不能延遲交貨,因爲我們還要運送回佛郎機國。”

沈溪在心中大概估算一下,數據數額是惠娘和宋小城提供的,還有就是他自己對於市場能收購來的貨物的預估,然後朗聲說道:“第一批瓷器、茶葉和絲綢等貨物很快就可以交接,不足部分則由我方籌措半年內送到泉州,你們可以在那裡接貨……不過你們得先把錢款結清,因爲我不可能跟你們到泉州去……”

“不是當場交易嗎?”

盧蘭達一聽,馬上站起來抗議,“既然第二批貨是在泉州交接,那錢財也應當是在我方拿到貨後,在泉州進行結算。”

沈溪搖頭:“你們所有錢財都在一起,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湊齊,但我們不行,因爲我們的貨物需要自全國各地籌措……我們將以國家信用作爲這次貿易保證,你們有何可擔心的?再說了,你們運那麼多銀子來,一次購買的量也運不完不是?接下來,我會帶你們到京城,參見我國陛下。你也知道我國皇帝金口玉言,從不違諾,有何可擔心的?”

盧蘭達聽到這話,神情扭曲,連連搖頭:“不行不行,就算是有國家信用擔保的貿易,不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也不行,兩國距離太遠,我們的船隻需要一年多才能打個來回,不算清楚怎麼行?”

胡璉有些不耐煩:“你的意思是說,我們會賴賬不成?”

盧蘭達見胡璉又跑出來說話,他沒有跟胡璉爭辯,只是一直搖頭,顯然無法接受沈溪的提議。

如此一來胡璉着急了,因爲他知道佛郎機人手上這筆銀子的重要性,這直接關係到大明是否有足夠的錢用來對草原用兵,這可比讓民間商人籌措軍費輕鬆多了。

沈溪問道:“如果,我們以銀鏡工藝來進行交換呢?”

沈溪拿出一面鏡子,這是他見佛郎機人前準備的幾樣“高科技”產品,就好像面對西域商人時一樣,拿出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來進行誘惑。

見盧蘭達一臉震驚的表情,沈溪又拿出一樣東西,道:“還有這個,望遠鏡,你們在海上航行,應該很清楚這東西有多重要吧?”

盧蘭達看到銀鏡後已挪不開眼睛,這面鏡子比他見過的威尼斯人制造的鏡子更加清晰,而且面積更大,僅僅眼前這面鏡子放到歐洲價值就有四五百枚金幣,而對沈溪來說,好像根本不足一提。

至於沈溪拿出的單筒望遠鏡,他不知道是什麼,沒有去碰。

“別光顧着看鏡子。”沈溪揚了揚手裡的望遠鏡,笑着說道,“你可以拿着這東西,到窗口去看看風景,然後再回來跟我好好洽談。”

沈溪顯得很自信,盧蘭達有些疑惑地接過望遠鏡,先是湊到眼前看了下,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他搖搖頭,起身走到窗戶前,對着遠處的風景看了看,先是驚呼一聲,然後用力地湊近眼睛,仔細看了一圈才放下,回到沈溪身前,一臉不可思議地問道:“這不會是用東方世界魔法制成的法器吧?”

沈溪道:“這可不是什麼法器,而是跟火銃、火炮一樣利用科學技術製造的器械。銀鏡製造技術我可以教給你們,作爲這次貿易的額外贈品,這樣你們在里斯本就可以就地製造銀鏡,獲取暴利。”

“所有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們要把銀子結清,好讓我們知道該準備多少貨物,至於你手中的望遠鏡……暫時只能賣給你幾部,至於工藝你們可以自行慢慢摸索,等下次見面的時候,要是你們還沒搞清楚,或許我會把製造流程交給你。”

盧蘭達回頭看了看幾名隨從,那些人非常好奇,不明白兩件東西爲何能引起盧蘭達如此大的反應。

等那些人從盧蘭達手裡接過望遠鏡,到驛館二樓窗前往外看了一遍,都一臉震驚,叫過盧蘭達交頭接耳討論起來。

胡璉好奇地問道:“這些洋鬼子在說什麼?”

“鬼才知道。”

沈溪聳聳肩道,“總之只要他們肯把銀子運到天津衛,別的事情都好說。”

半晌後,盧蘭達回來,重新坐回談判桌前,道:“我們的意思是先付一半貨款……既然此行我們只能拿到第一批貨,那就先付一半,以表達我們的誠意,你看如何?”

沈溪問道:“一半是多少?”

盧蘭達肯定地回答:“以你們大明計量單位來說,至少二十萬斤,一半,也就是十萬斤,一百六十萬兩!”

盧蘭達說的這個數字,讓在場的大明官員不可思議。

對於外行來說,一百六十萬兩銀子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對於沈溪和胡璉這樣明白大明國庫收入的人來說,更清楚這數字的分量。

總的來說,就是大明銀價騰貴,全國各行省收入加起來也不過折白銀兩三百萬兩,而這筆生意總的數字高達三百二十萬兩,大概相當於大明一年的收入。

胡璉驚訝地站起來,認爲佛郎機人吹牛,怎麼可能有人擁有那麼多白銀?

沈溪卻沒感到如何驚愕。

沈溪對於佛郎機人在大航海時代的收益有一定了解,哥倫布帶領船隊第一次到美洲時,就已能帶上百噸級的大帆船,而這次佛郎機人爲了防止被路上的海盜和大明的水軍掠奪,同時爲了裝更多的貨物,帶了二十多條大船而來,旗艦就是百噸級的大帆船,剩下的船隻差不多五十噸到一百噸不等。

按照西方人的度量衡,二十兩爲一公斤,所以總共三十二十萬兩也就是一百六十噸,這麼多船運不到兩百噸白銀到大明,簡直不要太輕鬆。

數字大概沒問題,沈溪要顧慮的就是大明市場容量了。

沈溪明白,如果把這三百萬多萬兩銀子全投到民間,銀價必然急速下跌,帶來的結果就是國家通過外來白銀稀釋民間財富,儘管民間所有藏銀數量可能高達數千萬兩,但對於流通領域來說,衝擊會很恐怖。

沈溪點頭:“可以,你們要在十五天內,把銀子送到我指定的地方……哦對了,你們的運銀船停靠在直沽口外海,是吧?”

盧蘭達問了翻譯沈溪這話是什麼意思,然後斷然搖頭:“不對,不對,我們的運銀船不在天津外海,至於具體停靠在哪裡,不能告訴你們,你們的海疆很不安全,有很多不知哪兒竄出來的海盜,所以我們只能把船隻停靠得遠一些,免得被海盜劫掠。”

沈溪心想:“你們本身就是海盜和殖民者,居然也怕別的海盜來搶?說出去有點丟人吧!”

盧蘭達道:“我們可以在半個月內,把銀子送到你們京城,不過需要你們安排人接收清點……我只相信沈大人,對於你們國家其他人……我不能放心,而且我們必須把所有貿易細節都寫在協議中,如果誰違反約定……後果會很嚴重。”

胡璉不解地問道:“他這話是什麼意思?”

沈溪解釋道:“就好像締結國書一樣,事前先把做買賣的細節列下,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說清楚,然後以後就按照協約辦事……在雙方實力對等的情況下,西方人把貿易協議當作金科玉律,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胡璉不理解西方人的契約精神,也就不再多問,他對沈溪越發敬佩,不費吹灰之力就從佛郎機人手上賺到一百六十萬兩銀子,後續還有更多銀子到賬,不過他心裡隱隱有些擔憂:“雖然賣給佛郎機人的貨價格定得很高,我們會大賺特賺,但一時間從哪裡籌措那麼多商品?”

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四九六章 預留乎?(第九更)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學的毒(第三更)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一二七三章 外行管內行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一一二章 進內廷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一〇九一章 騾車陣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一八六七章 新年舊氣象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二〇八七章 賴上門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一七六章 你安心去吧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一〇五章 彩色連環畫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二九章店招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二一一一章 當官很容易第二〇八九章 畫虎不成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五八二章 鎮守太監(第二更)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