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

明軍首次在戰場上投入使用的武器,在後世看來平平無奇,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劃時代的大殺器。

這種武器正是轉輪式多槍管加特林!

沈溪最初只不過是想改進步槍,但他發現進展太過緩慢,主要在於槍管的膛線很難進行工業化製造,同時鑄造子彈的銅這種金屬在這個時代幾乎就意味着貨幣,鑄造銅質子彈成本太大不說,冶金鑄造方面也達不到要求。

不過很快沈溪便受到製造左輪手槍的啓發,開始用大量人力物力來製造轉筒式加特林機槍。

從某種角度而言,這種機槍非常原始和落後,它使用紙質子彈,導致射擊時會出現漏氣現象,射程不遠,同時發射速度也沒到太過恐怖的地步,但一分鐘射出二百枚左右的子彈仍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需用手搖把進行發射,再在連續射擊出現高溫時更換槍管便可。

沈溪改造後的加特林機槍數量不多,全軍只有五十挺,但紙質子彈卻製造了很多,專門生產了近四十萬發制式子彈,爲的就是今天給韃靼人挖一個坑然後將其徹底埋葬掉。

戰局往沈溪預想的方向發展,在示敵以弱後韃靼人果然中計,悍然發動總攻,到這個時候沈溪終於把自己手上最大的王牌祭了出來,在這個特殊的時候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早在戰爭開啓前沈溪便訓練了一批專門操作加特林機槍的士兵,由荊越統率,自從出塞後就一直沒有動用過。

這種原始的加特林機槍,槍身上有一個可以拆卸的並帶漏斗形供彈口的鋼製供彈轉輪,將金屬外包殼包裹的紙質子彈放入漏斗內,射手搖動手柄會帶動槍管和供彈轉輪同步轉動,彈藥隨即會依靠重力的作用下落進入供彈轉輪的彈槽中,在供彈轉輪的某一個裝有彈藥的彈槽與槍膛同軸時子彈會被從轉輪送入槍膛,在旋轉到預定擊發的位置後撞針會擊發彈藥,並在槍管轉到另一個特定位置時將子彈的金屬包殼推出槍管,從而完成一個完整的發射過程。

但如此一來,完成射擊就不能再只依靠一兩個人,必須要有一個主射手專門進行瞄準和發射,還需要兩個人填裝和更換子彈,同時更換槍管也得配備專門的人手,再加上搬運彈藥箱的人,差不多一個機槍組需要六個人,

雖然只有五十挺加特林機槍,但沈溪訓練出來的專業人士卻足足有九百人,共一百五十個作戰小組,如此一來隨時可以進行輪換。

沈溪把前沿陣地的火槍手調到兩翼,主要目的便是誘惑韃靼人發起總攻,隨後從後續陣地補充來的火槍兵迅速填補空白,專門打那些加特林機槍沒有照顧到的漏網之魚,如此一來整個陣地前方可謂是腥風血雨。

“更換槍管!”

連續射擊了一分多鐘,沈溪明顯感覺到槍管溫度急速提升,隱隱有些發紅的跡象,當即命令道。

站在沈溪身前的主射手很有經驗,將面前的一個檔杆拉一把,槍管便自動脫落,馬上有兩名士兵把新槍管裝入固定的卡扣上,然後主射手只需要拉回檔杆,完成一次上膛動作即可。

而趁着這個間隙,供彈手已經麻利地將把打空的金屬外包殼取了下來,然後迅速將填裝滿紙質子彈的一條條金屬外包殼插入漏斗之中。

隨後,煥然一新的加特林機槍又可以連續不斷髮射。

“噠噠噠——”

射擊前後中斷的時間不到五秒鐘,接下來又能連續發射一分鐘,一次便噴射出大約二百枚以上的彈丸,恣意地收割生命。

……

……

戰爭本來是有來有往,你捅我一槍,我還你一刀,但隨着明軍新式火器投入使用,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

韃靼人射出的弓箭,在兩百步上的威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回回炮等攻堅武器,射程又沒有明軍的火炮遠,很難對明軍的防線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加特林機槍不斷地噴吐火舌,韃靼騎兵就像割麥子般一片片倒下,毫無還手的餘地。

後續突擊到前方的韃靼騎兵肝膽欲裂,慘烈地現狀逼迫着他們做出應對,老遠便從馬背上跳下來,然後以面前堆積成小坡的馬匹和同伴屍體爲掩護,朝着明軍營地進行拋射射擊,不管結果怎麼樣,總歸會有箭矢落進明軍防線,可以發泄一下心中的怒火,同時也給自己壯壯膽,至於能不能傷人又另說。

戰場局勢發生了根本性逆轉。

這場戰爭韃靼人原本以爲可以在付出巨大犧牲後取得一場慘烈的勝利,但現在看來,他們獲勝的機會正在逐漸變得渺茫。

明軍並不侷限於守在防線內,沈溪設計製造的加特林機槍,安裝在兩輪車軸上,跟目前明軍中裝備的火炮一樣可以在馬匹拉拽或者士兵推動下自由活動。

如此一來,就算韃靼人躲在機槍射程外不動彈,明軍也可以自如地推動着加特林機槍緩慢向前突進,由於有組成排陣的火槍兵以及部分盾牌手進行掩護,倒也不怕被韃靼騎兵接近身前。

戰鬥持續盞茶工夫,明軍龍旗不但沒有後撤,還開始逐漸往韃靼中軍方向緩慢移動,此時巴爾斯博羅特以及他統率的士兵感受到一種無形的恐懼,緊張得幾乎喘不過氣來。

最初韃靼人以一種一往無前的態勢開戰,甚至在進入炮火覆蓋區後仍舊前呼後擁地向前衝,但現在還未靠近明軍營地,韃靼人已經開始敗退,而明軍在戰場中段位置居然發動了反攻。

與此同時,巴圖蒙克親自率領的兵馬已經殺到巴爾斯博羅特所部身後,因爲是在平地作戰,後續人馬只能看到前方馬隊的屁股,對於前線發生了什麼瞭解不多。

巴圖蒙克只知道戰況非常慘烈,很短的時間數個千人隊已經消失,但就算知道明軍使用了新武器,他也沒法下令撤兵,問題就在於各路人馬同時發起攻擊,以戰場上混亂的現狀,他的命令很難在短時間內傳達到戰場各處,衝刺中的韃靼馬隊難以回頭。

“大汗,三王子敗退了!前鋒正在潰退中……”

在所有情報中,這個消息最讓巴圖蒙克震驚。

前線人馬如果只是大面積損傷,倒也沒什麼,現在最讓他不可接受的是居然前線人馬開始逃跑,這意味着明軍的火力壓制已經到了窮兇極惡的地步,否則以韃靼人的血性,絕對會用屍體往前堆砌出一條血路來。

“噠噠噠……”

巴圖蒙克的座駕距離明朝前沿陣地也不過才一里多遠,他面前黑壓壓全都是韃靼騎兵,巴圖蒙克能從馬蹄聲中聽到如同催命符一樣的火器發射的聲音。

“繼續衝,還等什麼?”巴圖蒙克根本來不及作出思考,甚至可以說他也不必要思考,目前的戰局對他來說想再多都是徒勞。

既然不能調度各路人馬回撤,那還不如一衝到底……

……

……

清晨時分,榆林衛城,三邊總督衙門。

謝遷又是一夜無眠,尤其是得知榆溪北岸開戰後,更是焦躁不安。

因爲這位當朝首輔知道,這將是韃靼人最爲兇猛的一擊,同時也很有可能是沈溪在這世間的最後一戰。

“韃靼人傾巢而出,不惜一切代價要跟之厚死鬥到底,一旦之厚兵敗身死,韃靼人就該舉兵往榆林衛城而來,挾大勝之機入侵中原!”

謝遷瞻前顧後,很多事在他這裡根本就想不通,比如說韃靼人爲何一定要跟沈溪死磕到底,遠遠避開明軍,保存部族實力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事情嗎?還有便是沈溪爲何在收到正德皇帝“棄三軍保一人”的聖旨後沒有返回榆林衛城。

謝遷心中不安,但也沒有走出院子,只是在自己的房間內來回踱步,不時地探頭往外看看。

一直到太陽從地平線上竄起來,他期待已久的王瓊才姍姍來遲,王瓊是以請安爲由來跟他說及榆溪河北岸的戰事。

王瓊把他知道的情況大概跟謝遷一說,當提到韃靼人不顧後路全軍出擊時,謝遷的臉色非常難看,坐在那兒,整個人顯得無比懊惱,喃喃自語:

“若非老夫一直堅持不出兵,韃靼人也不會如這般肆無忌憚……說到底還是老夫害了之厚那孩子!”

王瓊寬慰道:“謝閣老何出此言?韃靼之前兩戰的確是有試探之意,不過如今城外仍舊有韃靼兵馬上萬,以防備城內出兵馳援……是以就算城裡派出援軍,怕也是難以助河對岸的人馬過河,反而會因爲首尾失顧更易令全軍潰散!”

謝遷擡手打斷王瓊的話,不想跟對方探討出兵這件事的合理性,以及到底誰的責任更大。

謝遷用熱切的目光望着王瓊,顫抖着聲音問道:“那現在之厚,可還有生路?之前派去的人,是否把陛下的旨意傳到軍中?”

王瓊嘆了口氣,幽幽地道:“以之前回報的訊息看,消息應該已傳到沈尚書手中,但沈尚書怕是不能撤……他身爲出塞兵馬主帥,豈能棄軍而逃,獨自忍辱偷生?這也非沈尚書的爲人。”

謝遷好像突然找到胸中不良情緒的宣泄點,猛地一拍桌子,站起來道:“爲何不可?陛下要保他一人,也是爲大明長久考慮……韃靼人可以不惜折損上萬人馬來滅他這一路,目的是爲何?還不是要除掉他而後快?難道他不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

看到謝遷失態,王瓊多少有些始料未及,他心道:“之前謝閣老一直表明不肯出兵馳援,看來的確是出於公心,站在私人的立場,之厚是他的孫女婿,謝閣老還是希望之厚可以平安無事,哪怕做出獨自逃生名譽盡損的事情,也在所不惜。”

謝遷再度看着王瓊問道:“現在榆溪河北岸的戰事,到底進行到何等地步了?難道沒有任何出兵往援的辦法?”

王瓊不明白爲何到此時謝遷纔想起來要出兵援助,有些遲疑地說道:“之前沈尚書的來信中,可是未向三邊求一兵一卒……”

“那是他早就知道城內不肯出兵!”

謝遷焦躁不安地說道,“最初他派人回來跟老夫求援,老夫一口回絕了!唉,氣死老夫了,他這是想找死嗎?還是說他覺得自己有通天的本事,能夠力挽狂瀾,轉敗爲勝?”

王瓊安慰:“謝閣老切莫着急,我已經派人去前線,戰場上有任何變化,消息都會第一時間傳回來。正如您老早前所言,一切當以三邊安穩爲先!”

************

PS:春節過了,天子爭取每天兩到三更,求下訂閱、推薦票和月票鼓勵!謝謝!

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門(第二更)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一六二八章 來信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七五〇章 貢院出題(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二二六章 求畫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八十七章 畫中美人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一章 桃村有雨第六三四章 傲慢的兀良哈人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四四三章 歸寧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第一六四六章 毋須再議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一五二三章 裝神弄鬼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一〇六〇章 五體投地(第二更)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一五六六章 ****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六五三章 小丫頭不懂事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六十二章 新鋪子的選擇第一五四〇章 那賊子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一三一五章 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