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

夜深人靜。

新城官衙後院,辛勞一天的唐寅正在吃飯。

他手裡捧着碗白米飯,面前擺着兩個簡單的小菜,“吧嗒”“吧嗒”地吃得很香,好像餓了許久。

臨時接過警察局長職務的張侖,巡查完治安,見到唐寅正在吃東西,不由走過來坐到了桌子對面。

唐寅擡頭看了他一眼,並未將碗筷放下,繼續對付面前的飯菜。

“軍師好像很久沒這麼痛快吃飯了。”

張侖笑着說了一句。

唐寅將嘴裡的飯菜嚥下,拿起茶杯,緩緩喝了一口,這才幽幽嘆道:“前幾日都在忙着迎駕事宜,這不陛下離去,沈尚書又回來了,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放下……無事一身輕,現在終於可以坐下來,安安心心吃頓飯了……堯臣,需要爲你準備碗筷麼?”

張侖笑着擺擺手:“不用了,晚上吃得很飽,完成差事前來跟軍師見過後就要回去休息……不知沈大人現在何處?”

唐寅叫下人去添飯,聞言搖頭:“沈尚書有事出去了……我本以爲他會去追陛下,勸陛下回來,有他領兵平叛……不過現在看來……唉!”

或許是唐寅意識到在張侖面前對沈溪這個上司評頭論足不妥當,話說了一半便停下,正好這時下人拿着盛滿米飯的碗過來,他接過後繼續埋頭吃起來。

張侖道:“軍師若想去見陛下,好好表現以獲得陛下賞識的話,不妨去跟大人請示一下,現在追還來得及。不然的話,過幾天到南京城去見陛下也是可以的。軍師您看……”

“罷了,還是不要了。”

唐寅道,“陛下從來不拿正眼看我,我去了也是徒勞……再說了,沈尚書有他的安排,他既然覺得我去不妥,那我還是不摻和了……留在這邊正好可以幫沈尚書做事,好好鍛鍊一下我的施政能力,或許這纔是我現在要做的……”

……

……

翌日清晨,朱厚照很早便起來。

昨夜睡得早,起來後正德皇帝的精神不錯,把張苑叫來問了下,得知沈溪並未追來,而只是送來一份勸諫的上奏。

朱厚照對沈溪的奏疏未加評價,不過張苑卻明顯察覺皇帝對沈溪的忌憚。

“今日天沒亮時,南京那邊來人……是魏國公派來的人,主要涉及接待陛下以及關於江西地方情況的呈奏,陛下請看。”

張苑對朱厚照親自領兵平亂非常支持,也是他打心眼兒裡瞧不起寧王這樣當作豬圈養的藩王,覺得可以輔助皇帝建立武勳而證明自己的價值,從而更添寵信。

朱厚照拿過徐俌的奏章,卻沒心思詳細看,隨便瞟了一眼便放下來:“嗚嗚泱泱這麼多字,也不知斷開句式,朕哪裡有心思瞧?現在寧王已造反了嗎?”

張苑這才知道這份上奏需要皇帝自行理解和總結。

張苑想了下,這才說道:“江西尚未有地方叛亂奏報。”

朱厚照愣了一下,隨即道:“那就打他個措手不及,總不能每次都是別人佔據先手而讓我們被動還擊,這次我們要爭取主動!把寧王的謀逆行爲扼殺於搖籃中。”

迎着朱厚照那灼熱的目光,張苑暗自嘀咕:“怪不得我那大侄子不來,估計他也知道實在是勸不動。”

張苑請示:“陛下,現在是否要派人去南京徵調人馬?沒有您的節令,南京方面不敢隨便調派人馬,或者可以等您進南京城後再找魏國公商議調兵之事。”

“那時怎麼來得及?調兵要趁早。”朱厚照皺眉道,“拿着朕的手諭去調兵,派江彬吧,叫他早些把人馬整頓好。這次先鋒官就交給江彬了,他以前就領過兵,作戰經驗還算豐富,這次就以他來打頭陣。”

張苑不以爲然,心裡琢磨開了:“姓江的傢伙也有資格領兵打頭陣?那將王家小子擺在何處?看來陛下對我那大侄子麾下將士還是不太信任。”

……

……

當天朱厚照繼續行程,不過卻多出不少麻煩,便在於新城鋪設的水泥路官道修到這裡便戛然而止,接下來都是土路,而且河流上沒有架設木橋,過河的時候很不方便。

朱厚照沒什麼準備,兵馬基本都是北方兵,從新城調撥來的那批人馬也沒帶輜重,本都以爲跟着皇帝出征是非常榮幸之事,結果才過一天就知道原來皇帝不着調,行軍連起碼的準備工作都沒有,遇到麻煩事需要自行想辦法解決。

這跟以前沈溪早早便把一切安排妥當,有專人負責後勤、架橋、鋪路、準備船隻等事項完全不同。

朱厚照自己也非常鬱悶,尤其過河的時候,由於渡口準備的船隻沒法裝載鑾輿這麼大型的車輛,需要就地拆卸成零部件,分批運過河後再重新安裝,嚴重耽誤行程,朱厚照一張臉耷拉得老長,誰都不敢上前去跟他搭茬。

好在地方府縣、巡檢司衙門得知情況後,主動提供工匠、民夫和民用船隻等幫助,不至於大軍第二天便拋錨。

但當天晚上駐紮後,朱厚照已是筋疲力盡,連見人的心思都沒有,一頭扎進皇帳裡便不出來了。

江彬得了諭令要在當晚先一步趕去南京,原本計劃跟朱厚照見上一面,結果到了皇帳外被阻攔,他以爲是張苑在搞鬼。

可惜再三確認,還通過親信侍衛打探情況,江彬才知道皇帝確實心情不好,這個時候強行去見駕很可能會觸黴頭,只好帶着手下星夜兼程往南京趕去。

……

……

經過五天星夜兼程趕路,朱厚照終於抵達南京。

本來朱厚照雄心壯志,準備過南京而不入,直接帶兵去江西,但經過這幾天折騰後,朱厚照已是筋疲力竭,尤其最後一天趕路不斷舟車換乘,他非常疲累,大隊伍直至子夜時分才進城。

朱厚照根本就不理會站在聚寶門城門處迎駕的文臣武將,還有士紳代表,鑾輿直入皇城,從頭到尾都沒露面。

張永和徐俌會同南京小朝廷的文臣武將,跟着鑾輿到了洪武門,卻吃了閉門羹。

一行在宮門前等候半個多時辰,張苑出來傳話:“諸位請回吧,陛下旅途勞頓需要休息,看來今天不會賜見了。”

在場文臣武將少有跟張苑熟識的,聽到傳話後議論紛紛。

徐俌走上前:“張公公,陛下之前安排的出兵事宜……”

張苑打斷他的話:“陛下怎麼吩咐的,你怎麼做就是,等陛下休息好了,便會接見諸位臣僚,然後領兵親征……你們別誤正事就行。”

說話間,張苑特意往旁邊一直默不做聲的張永看了一眼,目光中多少有些挑釁的意味。

張永沒有跟張苑做任何爭執。

張苑傳話結束,轉身進入宮門。

等候在這裡的人們齊刷刷往徐俌和張永身邊圍攏過來,畢竟南京朝廷最有話語權的就要數這兩位。

徐俌擺擺手:“陛下聽聞江西地方叛亂,御駕親征,途徑南京,我等只管做好分內之事便可。兵部官員留下來,剩下的人可以回去了。”

一衆官員、將領很快散去,徐俌跟張永帶着南京兵部幾名要員到了白虎街的五軍都督府,此時已經是丑時了。

閉門會議開到寅時三刻才結束。

兵部官員散去,徐俌邀請張永到中山王府做客,二人各自乘坐轎子,到了徐府門前,早有人出來迎接。

徐俌請張永到了自家正堂,坐下來後,徐俌道:“張公公,這幾天可有沈之厚的消息?照理說陛下領兵,沈之厚不可能不過問。”

張永此前一直沉默寡言,徐俌意識到可能張永已知曉什麼,或者是有什麼重要情報因爲皇帝到來而不能當衆說。

張永語氣生硬:“聽說沈大人派人去軍中送了上奏,勸阻陛下出兵,司禮監那位轉告陛下後,陛下未做任何安排,之後幾日行軍便未受任何阻礙,就這麼一路到了南京。”

徐俌道:“之厚平時對軍中事務多有過問,作爲兩部部堂,尤其兵部管着軍事,他豈能只上一道奏疏便不聞不問了?難道他不該親自去軍中勸諫陛下?”

張永瞄了眼徐俌:“聽徐老公爺的意思,你要阻止陛下去江西平叛?”

“並無此意。”

徐俌笑道,“陛下過境南京,對江南仕林來說是大好事……可惜適逢藩王謀逆,實在是掃興……但既然陛下決意出兵,我等只管配合便可。”

張永非常窩火,搖搖頭道:“就怕陛下出徵之事雷聲大雨點小……想當初陛下滿懷雄心壯志,與沈尚書一道領兵前往宣府,征討韃靼人,但沒過多久便沉溺逸樂,不問軍政,短短的路程一再耽擱,沈尚書迫不得已只好提前跟陛下分開,輕車簡從前往大同領兵,按照計劃冒險出塞,準備把韃靼兵馬引入大明預設的包圍圈,合而殲之。”

“對此陛下居然大爲不滿,一邊責怪沈尚書未帶上他,一邊繼續慢慢悠悠到宣府,還拒不遵從沈大人制定的作戰計劃,險些釀成大禍。昔日我作爲沈尚書監軍,親歷草原,種種驚險歷歷在目,至今心有餘悸。此番陛下出徵江西,沈大人不在身旁,就怕陛下故態復萌,再次把軍國大事當做兒戲……”

“陛下野心勃勃,想在不依靠沈尚書的情況下,獨自領兵平息藩王叛亂,沈尚書估計也知道很難勸回陛下,所以只能從其他方面想辦法,只是我們不知具體計劃罷了。不過,我還是希望陛下能總結經驗教訓,多傾聽建議,或可一戰而定江西。”

“但願吧!”

徐俌不好評論皇帝得失,道,“回頭讓兵部那邊多準備幾套作戰計劃,讓陛下自行選擇……張公公不妨在府上稍事休息,明日一早一起去面聖,或可助陛下順利平息藩王之亂,我等也可謀得一份功勞!”

……

……

朱厚照到了南京,非但當晚沒接見南京朝廷的官員和將領,第二天依然閉門不出。

外人不知朱厚照出了什麼事,猜測聲不少,不過都沒法一探究竟,而跟皇帝相對緊密的幾人都不露面說明情況。

第二天上午,南京朝廷的官員基本都聚集在皇宮門口,等候召見,但到日落時分也沒動靜,相繼怏怏不樂散去。

到天黑後困得不行的張永才見到小擰子。

小擰子行色匆忙,跟張永會面時顯得很不耐煩,劈頭蓋臉道:“陛下路上感染風寒,龍體有恙,怕是要暫緩一段時間才能領兵前往江西。”

張永道:“陛下好端端地怎突然病了?”

小擰子搖頭:“這江南氣候跟北方不同,溼冷異常,陛下這幾天休息得不好,日夜趕路,躬體有恙有何稀奇?別讓外面的人瞎傳,要穩定軍心,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

張永點了點頭,再問:“那是否要爲陛下染恙之事做些準備?比如送一些補品,或者從外面找大夫?”

小擰子白了張永一眼:“宮裡當差這麼多年,你怎麼連點規矩都不懂?宋太醫早就去看過,說陛下龍體無大礙,只需幾天時間靜養……對了,陛下在宮裡有些煩悶,找點樂子也是應該的……戲班子、雜耍什麼的,只管往宮裡送去。”

張永爲難道:“這些本在陛下南下時準備,但這次得知陛下只是過道應天府,關心的是軍國大事,未及做準備。”

小擰子聲音瞬間提高八度,“那也要做準備,今晚就送到宮裡,你來南京有些時候了,怎麼,你的準備甚至不如剛到的江彬或張苑?要在陛下跟前立功,可不需要在戰場上表現有多好……誰能討得陛下歡心便是大功一件!”

張永雖然很爲難,卻還是點頭:“放心,鄙人這就去安排,半個時辰後定能把人送進皇宮,需要擰公公你接應一番。”

小擰子仍舊有些不耐煩:“趕緊去準備,咱家不能在此待太久……其實陛下到南京是好事,所有能讓陛下開心的玩意兒都去準備好,這裡是你的地頭,安排什麼比別人更方便。你別告訴我這裡的人都不給你面子,那咱家便當看錯人了。”

張永尷尬一笑:“擰公公請放心,到這裡就跟到家一樣。”

小擰子擺擺手:“女人暫時別送了,皇后……一直在陛下身邊,陛下做任何事都需要避諱。”

張永略一沉吟便醒悟過來,新進宮的沈亦兒是個“妒婦”,不過他可不敢亂說話。

小擰子又補充道:“不過要盯着張苑和江彬那邊,多布眼線,再就是儘量把江西地方亂事誇大了說,整理出來後讓咱家跟陛下呈奏。這次寧王謀逆,是咱家最先提出來的,正是你我建立功業的好機會,千萬別耽誤了。”

……

……

朱厚照的確病了,但不是很嚴重,但因爲他實在太過疲累,便有意誇大病情,如此也可以耽擱一點御駕親征的時間。

朱厚照最擅長的便是紙上談兵,經過沈溪教導的他非常清楚捕捉戰機的重要性,但具體落實到實處,就爲難他了,不管是行軍還是打仗,總是一再延誤,這跟他吃不了軍中的辛苦有關。

連續趕路是朱厚照最難接受的,就算坐馬車,一天下來身體都快顛散架了,要是騎馬或者步行,更是難爲他。

朱厚照最希望的是一種一邊玩樂一邊打仗的氛圍,把行軍作戰看作是有趣的遊戲,這種心態跟真正戰場上的殘酷格格不入。

朱厚照躲在南京皇宮裡,白天還能耐住性子,到晚上就不安份了,趁着小擰子進來給他送湯藥的時候,大發雷霆喝問:“怎麼回事?南京如此繁華,竟不如沈尚書造的新城?皇宮裡居然如此黑暗?”

小擰子道:“陛下,這皇城許久都沒人住了,平時只有一些奴才負責清掃……這裡也算是您的家,可惜好久沒迎來主人。”

朱厚照這纔想起南京皇宮裡很多東西都因京城北遷而跟以前不同,朝廷有銀子也會花在京城皇宮上面,南京皇城算不上年久失修,但在華麗程度上卻跟京城皇宮無法相比,若論新奇好玩的東西,跟新城也相去甚遠。

朱厚照在新城時還不覺得,入住南京皇宮後才發現從天堂掉進了地獄,什麼都不方便,簡直從文明社會倒退到原始社會。

就在朱厚照準備繼續傾瀉怒火時,小擰子腦袋瓜機靈,趕緊道:“陛下,張永張公公爲您準備了一些解悶的東西,找了些戲班子……可是沒有您的吩咐,奴婢不敢通傳,您發一句話,戲班子就能進來,不用半個時辰就能在戲樓上演出。”

朱厚照嘆了口氣:“朕到南京乃是領兵路過,行伍中豈能輕言逸樂?弄什麼戲班子嘛……不過到底是張永的一片心意,朕領他的情,但朕這身子骨……不好,哪裡敢頂着寒風到戲樓那邊欣賞……唉!”

小擰子試探地問道:“陛下,要不讓戲班子直接來乾清宮大殿演出?”

朱厚照想了想:“乾清門後邊不是有一大片空地嗎?安排人手去搭建戲臺,這樣朕不用出房就可以看到外邊的演出,再去坤寧宮把皇后請過來,陪朕一起看戲……說起來今天朕還沒見過她呢。”

小擰子道:“陛下,奴婢聽說皇后也是鳳體抱恙,過來的話有些不方便。”

“是嗎?”

朱厚照臉上滿是關切之色,“朕跟她真是同病相憐,不過誰叫咱是夫妻呢……想來也是,若她不生病的話,知道朕病了,應該會過來探望的。”

朱厚照臉上滿是笑容,好像生病也是幸福的事情,卻忽略了沈亦兒從來都懶得搭理他,纔不會管他是否生病。

朱厚照道:“這樣吧,朕親自過去看看她的病情,跟她商議下是否要一起看戲。你趕緊去安排,以最快的速度把戲臺搭建好,讓南京二十四衙的人幫忙,有什麼開支一律記在賬上。”

“奴婢遵旨。”

小擰子臉上滿是欣然,爲討得皇帝歡心而慶幸不已。

在這件事上,他顯然比江彬和張苑更快一步,不是另外兩人沒花費心思,而完全是因他近水樓臺先得月,手裡擁有的資源因張永這個地頭蛇的存在而最爲豐富。

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一三二七章 水到渠成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十九章 底蘊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第一七八〇章 隱忍不發第一三二一章 變着法送禮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總督”(第三更)第六四四章 諂臣(第三更)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六章 爭奪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一七四〇章 主動權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三五八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更)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六一三章 宴無好宴(第五更,再謝書友)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二八三章 辱沒先師,罪不容赦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五十七章 神秘的小蘿莉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一二九章店招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