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一章 宿將之哀

徐俌兵困青陽縣城,看起來暫時無憂,但隨着寧王主力逼近,徐俌不得不爲城防之事而擔憂。

青陽到底不是什麼大縣,根本無法跟安慶府城這樣的要塞型城市相比,城牆有很多地方年久失修,危機四伏。

江南已有一百多年未經歷戰亂,青陽縣軍民沒料到自己居然會跟一場爭奪皇位的戰爭扯上關係。

“公爺,您的奏請已送去安慶府城,不過現在陛下沒有回覆,看來陛下暫時不會計較您之前一戰得失,很可能會在戰後一起結算……”

城門樓上,徐俌站在二樓的露臺查看城外敵情,徐程在旁唸叨,每句話都不那麼中聽。

徐程到底是魏國公府旁支出身,說話沒有那種下屬對上司的畢恭畢敬和唯唯諾諾,基上本都是大實話,正所謂忠言逆耳,徐俌越聽越煩躁。

沒過多久徐俌便黑着臉問道:“那你的意思是說……老夫現在就等着挨宰咯?”

徐程趕忙解釋:“公爺誤解小人的意思了,小人的本意是說,一時勝敗與得失不算什麼,一切要以最終戰果來定,現在將功贖罪還來得及。”

徐俌面帶慍色:“這還用得着你來說?看看城外數萬寧王兵馬,老夫怎麼取勝?難道帶着城內兵馬出去跟他們死磕到底嗎?”

徐程無奈搖頭:“寧王兵臨城下一天一夜,但一直沒有發起攻城,料想是在等候什麼有利時機……”

“不過以目前的形勢看,寧王未必有膽量在安慶府城和青陽縣城之間做出選擇,只要他發起攻城,我們能堅守兩到三天,陛下派出的援軍便會抵達,那寧王的攻城計劃不僅會落空,還將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很有可能全軍覆沒。”

“唉!”

徐俌嘆了口氣,“話是這麼說,但若是寧王現在發起攻城的話,你覺得陛下有多大的概率會派兵前來援救?”

“怕是兩天後陛下才能得知消息,至於兵馬來援,則非要等五天後。而陛下是否會派出援軍另當別論!”

“若陛下和他統領的將領真的英明神武的話,也不會在過江作戰後眼睜睜看着我們在九華谷地吃敗仗。”

徐程想了想,最後苦笑着搖頭,道:“小人不過是就事論事,至於實際如何,可能真如公爺所言,全都是無用功……現在最關鍵的是要跟安慶府城保持通訊通暢,有消息要第一時間傳達。”

徐俌手按在城垛上,哀嘆道:“倒還不如趕緊把沈之厚調來,只有他才能讓這場仗順利結束,老夫不想一世英名葬送於斯……”

……

……

朱厚照調兵聖旨很快送到南京。

張永第一時間得知消息,趕緊將王倬叫來,要求王倬安排兵馬和糧草補給之事。

王倬道:“陛下要調沈國公上戰場?”

因爲消息的不確定性,王倬對此並不敢太確定,所以他見到張永後第一時間求證。

張永搖頭:“本是如此,但不知爲何,陛下隨即又下了讓沈大人就地準備的手諭,暫時不能帶兵西進……至於幾時啓程要等陛下御旨。”

王倬鬆了口氣:“如此一來,就沒那麼爲難了。”

張永皺眉:“王大人,咱家怎麼聽不懂你的意思?你是希望沈大人力挽狂瀾,還是不希望他出兵?”

王倬始終覺得張永跟沈溪的關係不一般,但這種時候他只能坦誠相告:“以在下看來,沈國公出兵暫緩一下爲宜……陛下不在南京,如今局勢尚在控制中,你說沈國公帶兵進駐南京城,天下局勢豈非爲一人所定?”

“這……”

張永略一沉吟,終於明白王倬的意思,驚訝地問道,“你是擔心沈大人造反?”

王倬道:“陛下和魏國公此戰雖有折損,卻也將戰局穩定下來,寧王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全殲朝廷一路兵馬的企圖落空,江淮大勢其實已定下來……如今魏國公和陛下都不會輕易犯險,只要拖個幾個月就能把寧王耗死,不是嗎?”

張永擺擺手:“陛下坐擁數十萬雄兵,難道要跟寧王打持久戰,成何體統啊?”

王倬苦笑道:“張公公,咱不過是就事論事罷了,南京局勢由咱們來控制最好,您希望沈國公出面快速了結戰事,沒什麼問題,但對於江南官場來說,其實更希望把這場戰事放緩了打,最好完結後皆大歡喜,陛下返回京城,沈國公也隨駕回京。”

張永皺眉,開始認真琢磨王倬話中之意。

王倬苦口婆心地道:“江南官紳也是如此想法,若將戰事擴大,那就會勞民傷財,沈國公一旦出馬,可能會給江南地界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官場也可能會被清洗一番,所以不如安於現狀。”

張永眉頭緊皺:“你這是替江南官場中人跟咱家說項,希望阻止沈大人出兵?”

王倬嘆息:“算是如此吧……只要江南官場能順利渡過這次劫難,就算損耗一些錢糧和兵馬也不在話下……就怕沈國公帶兵進南京,逆轉乾坤,咱們這班人就成大明的罪人。”

……

……

王倬走後,張永才徹底想明白對方話,不由嘀咕起來。

“看來沈之厚的確功高蓋主了,不但陛下猜忌,連大臣們對他也不信任,如此年輕便身居高位,還在於誰都知道只要他出馬便能力挽狂瀾,再困難的局面在他面前都不是事兒,就跟當初建立宋朝的趙匡胤一模一樣……當官到這地步真不容易。”

“張公公,徐老公爺派人來傳信,信使已在外,您是否接見?”就在張永琢磨如何應對皇帝調遣沈溪出兵之事時,下人進來通稟。

張永不由啞然失笑:“真是怪事,現在前線開戰,咱家這個後方不相干之人倒成了衆矢之的。”

隨即張永道:“信使就不見了,着人把信送進來,咱家看過便可。”

下人領命後出去,不多時便將徐俌親筆信函交到張永手上。

張永詳細看過,眉頭慢慢皺了起來。

“還讓調兵,除了沈之厚江南之地還能調別人的兵馬?真是給咱家出難題!”張永非常氣憤。

徐俌在青陽縣城感覺孤立無援,趕緊派人來張永這裡求援。

之前皇帝在安慶府城感覺危急重重時,便下旨讓江南各處籌備兵馬,現在徐俌戰敗後更是加緊催促。

但現在的張永根本不想趟渾水,馬上拿起筆來,將南京如今的“困難”詳細陳述一番,而後將下人叫來,一擺手道:“交給那信使,讓他回去報魏國公知曉。別說現在南京暫時沒有閒餘兵員,就算有,也要先給安慶府城那邊送去,他還是自求多福吧。”

……

……

青陽縣城、安慶府城和南京形成了一個怪異的三角形。

三方間雖然聯繫不斷,但沒有戰略上的安排和協同,更像是在互相推諉,各自爲戰。

正德皇帝的聖旨以最快速度傳到新城,兩份聖旨幾乎是同一時間送到了沈溪手上。

雲柳親自將聖旨送來,沒有傳旨的人,更像是朱厚照口頭上對沈溪的傳達,沈溪拿着兩份聖旨,神色似笑非笑,心中五味雜陳。

雲柳道:“大人,兩份聖旨顯然不是同時下達,可能是陛下先調您出兵,又考慮到出兵可能會帶來江南政局的變化,因而讓您只是抓緊時間準備好兵馬,而不用即時出兵。”

沈溪臉色冷淡:“你以爲有那麼簡單?以我估量,陛下下第一份聖旨的時候,連魏國公是生是死都不清楚,感覺自身非常危險,便調我出兵,渾然不顧面子有損;”

“但後來他知道徐老頭殘存部分兵馬在青陽縣城,寧王也因戰線拉得太長陷入戰略被動,在不能收回成命的情況下,只能改變命令,讓我先做準備。”

雲柳問道:“那大人到底是遵守哪一道聖旨,是否需要即刻出兵?”

沈溪搖頭:“陛下已改變主意,不想我出兵,讓我繼續等待……這個時候我如果表現得太過急切,匆匆領兵到南京,恐怕會天下側目,人心惶惶,所以這兩道御旨……我就當沒見到吧。”

雲柳有些擔心:“但陛下對江南形勢預估不足,萬一寧王那邊再有變化,只怕那時就算御旨到來,大人再想救駕時間也來不及了。”

沈溪搖頭道:“不能因爲怕未來戰局的發展對陛下、對朝廷不力,便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兵……開弓沒有回頭箭,本來我跟陛下的關係便有些僵,若再不謹言慎行,很可能會讓君臣間的關係越發惡化。”

雲柳理解沈溪當前的處境,也知他的心態,低頭不語。

沈溪臉色隨即顯得輕鬆起來:“不管了,總歸現在一切都在可控範圍內,其實我最好的選擇,是在不用自己出馬的情況下,採用一些方法幫助陛下取勝……這纔是化解君臣間隔閡的最好方法。”

雲柳抱拳行禮:“不知卑職該如何效命?”

沈溪再次微微搖頭:“你能做的,就是把前線情報調查好,這次戰事不同以往,這是皇家內部紛爭,很多大臣和將領其實都在隔岸觀火,錯不該陛下在江南,若陛下留滯京城的話,這一戰應該很容易解決……還有就是一個關鍵人物沒在江南……”

雲柳一怔,不知沈溪指的是誰。

沈溪沒有出言解惑,他此時想的便是歷史上幫助朱厚照解決寧王之亂的王守仁。

此時王守仁正在京城當兵部侍郎,比起歷史上的地位可高多了。

大明不知不覺已走向岔路口。

……

……

進入十一月後,江南氣溫陡降,大江南北居然下起了大雪。

安慶府城和青陽縣城駐紮的朝廷兵馬基本來自於南方,當初朱厚照備戰時想的是一鼓作氣拿下南昌府,並沒有準備過冬的衣服,如今遭受冰雪襲擊,一時間措手不及,將士們冷得瑟瑟發抖,士氣低迷。

徐俌於九華山谷地戰敗時,依然不惜一切代價護送糧草回縣城,但過冬物資終歸還是有所短缺,而南京又無法湊足安慶府和青陽縣城所需的物資,使得兩處大明主戰兵馬開始進入到冬天最難熬的日子。

時值小冰河期,江南大地冰封,低溫期超過歷史記錄。

連續下了兩天兩夜的大雪,讓青陽縣城和安慶府城周邊成了冰封世界。

徐俌憂心忡忡,下雪天沒法登上城頭,查知寧王兵馬沒有趁着冰天雪地攻城時,他才稍微鬆了口氣,不過在之後舉行的軍事會議上下邊的將領紛紛訴苦,跟他討要過冬的衣物,他才知道情況不妙。

不過徐俌並未妥協,會議上當衆罵了幾個將領。

“公爺,情況危急,寧王兵馬不攻城,只是跟我們乾耗,這幾天也沒聽說寧王主力往安慶府城方向調撥,他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軍事會議結束後,等將領們散去,徐程在徐俌面前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徐俌則漫不經心:“他不來攻城,這不是好事嗎?”

徐程道:“公爺,寧王在九華山之戰中表現出的軍事才能不低,這會兒他不着急,以小人想來可能是要醞釀一場大戰,很有可能是想找機會偷襲南京城。”

“呵呵。”

徐俌臉上帶着鄙夷的笑容,“寧王以爲自己是誰,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室宗親,奢望能贏得人心,攻克南京城,進而竊取大明半壁江山?沈之厚坐鎮新城,豈能視而不見?”

徐程試探都道:“關鍵是沈之厚……”

徐俌臉上的笑容淡去,仔細思索後,搖頭道:“暫且不可能,沈之厚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跳出來造反,倒是安慶府城最近沒動靜讓人意外。寧王選擇不撤兵,其實陛下最好的應對辦法是派出一路偏師進入江西地界,把寧王的後路給端了。”

“嗯。”

徐程點了點頭,沒多言。

徐俌道:“最近沒聽說湖廣、閩粵那邊有何動向,照理說湖廣和閩粵地方徵調兵馬,該動身往江西討逆纔是……寧王難道真不顧後路?還是說湖廣以及閩粵兵馬已爲其挾制?”

徐程分析道:“寧王新近沒發起什麼大的戰事,很可能就是在對付湖廣和閩粵兵馬,可惜江西地界情報很難傳到此處……咱西邊道路都已寧王兵馬封鎖,這纔是當前最棘手的問題。”

徐俌擺擺手:“不用緊張,就算寧王正跟湖廣和閩粵兵馬交鋒,也跟咱關係不大,別威脅到我軍便可。”

徐程道:“公爺,別忘了咱還要戴罪立功。”

徐俌神色不善:“老夫不用你來提醒,只要穩住,最後寧王伏誅,老夫便是大功臣……老夫可不想在這個時候輕敵冒進,爲了戴罪立功而遭遇更大的挫折,那是老夫給自己挖坑……接下來咱們只需穩固青陽縣城城防,拖住叛軍主力便可。”

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三九九章 相思夢中人(第九更)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二〇七五章 海老大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一三二二章 驚天秘密(第六更)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一七三章 畫娘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一三七四章 要錢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二八八章 大理寺丞(第七更)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二二四〇章 喪家之犬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三二六章 紅袖添香的少女第一二七九章 闔家團聚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機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一六一六章 回報第七十六章 新生意,新契機第一三二四章 今非昔比(第二更)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四五五章 請壽畫(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一〇三五章 是爲上策(第二更)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一五三章 金錢帝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八〇八章 好心好意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九六二章 將軍明鑑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