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

京城,東長安街,謝遷的小院。

謝遷正在招待來客,乃是近日京城中活動頻繁的楊廷和。

“……之厚從江南歸來,先在南京卸了魏國公職務,又取道中原災區救災,沒等幾日,便動身前往臨清州。據說陛下派出賑災的欽差司禮監掌印張公公都未見到他人,現在張公公還在災區未回,他卻先一步跟隨陛下回京,不知作何謀劃……”

楊廷和對沈溪多有意見,看似句句說得公允,但無不是在謝遷面前提及沈溪不守規矩,是在擾亂朝綱。

謝遷沉默以對,有關沈溪之事,他不想過多評價。

楊廷和又道:“以臨清傳回的消息,陛下北上後,加快行進速度,預計五六天後便可抵達京城。”

“陛下能早些回來,再好不過。”

謝遷說了一句不痛不癢的話。

楊廷和覺得謝遷的態度太過平和,這不是其一貫的風格,急忙道:“謝老莫非認爲此番陛下歸來,不會有問題?”

謝遷道:“陛下南巡,老夫本就不支持,現在回來,還把之厚一併帶回,朝廷穩固,老夫應該覺得有問題嗎?”

謝遷言語間竟表現出幾分不耐煩,像是對楊廷和有所排斥。

楊廷和感受到來自謝遷的壓力,不再用咄咄逼人的口吻讓謝遷表態,轉而聊起民間風聞:“陛下跟沈皇后之間,有諸多傳言流於市井,說他們夫妻不和,陛下鬱鬱不樂,日漸消瘦。”

“嗯。”

謝遷點頭,“沈皇后年歲太小,入宮太過草率,此番跟隨陛下南下巡幸,有稍微不睦可以理解。”

楊廷和實在忍不住了,警示道:“謝老,現在朝廷要變天了。”

謝遷有些詫異,問道:“有什麼天可變?數年間,朝廷對外用兵連連奏凱,四夷臣服,內閣和六部、寺司衙門人員變動極少,吏治清明,若說今年中原水災已算是較大的天災,但之厚到了河南,快刀斬亂麻,目前抗洪救災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大明整體上還算國泰民安。”

楊廷和苦笑:“在下擔心的是……陛下對之厚太過寵信,很容易導致朝綱混亂無度,奸佞橫行。”

謝遷搖頭道:“介夫,很多成見該放下了……連老夫都能放下的事情,怎麼到你身上就不行呢?”

“唉!”

楊廷和重重地嘆了口氣。

謝遷道:“老夫在朝沒幾天了,此番陛下回來,老夫就要請求致仕,以後這朝堂就是你們年輕人的,非要讓老夫臨走都不得安寧嗎?”

楊廷和心想:“若是你臨走前能把接班人定下來,同時召集文官集團開會,定下打壓沈之厚的策略,也不至於像現在這般朝中人人自危,擔心成爲陛下清洗的對象。”

心裡如此想,嘴上卻不能直言,楊廷和非常清楚謝遷跟沈溪之間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謝遷拿出一封書信來。

“這是之厚去災區前給老夫的來信,他在信上說明陛下長久在外不還朝,對大明社稷的危害,請求朝廷調撥銀兩賑災,還提出從民間借糧的建議,現在看來,每一條都切中要害,取得不錯成效。”

楊廷和道:“可是……這樣做不合規矩。”

謝遷道:“規矩怎樣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解決問題,以前老夫對之厚有諸多成見,現在想來,或許是老夫太過固執……如今朝野都在稱頌他的能力,每次他辦事,都能順利完成,就算他是年輕人,論資排輩輪不到他上位,但他還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沒有辜負先皇跟當今陛下的信任!”

謝遷大肆誇讚,爲沈溪說話,楊廷和聽到耳裡,心中非常難受。

謝遷再道:“所以介夫,老夫是這麼想的……老夫退下去後,你輔佐叔厚打理內閣,如此老夫也能放心把朝廷大小事項交託出來,讓老夫走得安心。”

楊廷和一聽心中越發懊惱。

此前謝遷一直沒表態內閣由誰來接班,讓楊廷和覺得自己有機會,畢竟他背後有張太后的支持。

但現在謝遷明確表示讓他輔佐樑儲,意味着下一任內閣首輔是樑儲而不是他。

做不成首輔,那就意味着楊廷和將來沒資格跟沈溪正面相鬥,首先級別上就差了一截,更別說沈溪還有世襲勳貴的身份。

楊廷和心中滿是失落,但還是強顏歡笑,恭敬地道:“在下明白。”

謝遷拿出對後輩欣賞的態度,道:“若非叔厚入閣比你早,或許真該讓你來繼承首輔之位……奈何規矩就是規矩,老夫一輩子都循規守矩,不想臨致仕前還改弦易轍……希望你能理解。”

楊廷和心想:“在沈之厚身上,論資排輩的事就可以跳過,到我和樑叔厚的問題上就需要嚴格遵守?你老偏心也不是這麼個偏心法!”

謝遷又拿出一份手稿交給楊廷和:“接下來一段時間,內閣的事老夫便交給你們了,李公公那邊老夫已打過招呼,他不會多加爲難,有懸而未決的大事,等陛下回來後再行商議。之厚到底是能臣。”

……

……

謝遷退出朝堂之前,表現出對沈溪的推崇,幾乎到了不加掩飾的地步。

甚至楊廷和在想:“若不知道的,還以爲內閣首輔要由沈之厚來接任。這大明綱常,到了沈之厚身上便蕩然無存,區別對待也太明顯了吧?”

以前楊廷和對沈溪的成見沒那麼大,但隨着沈溪逐步崛起,對內閣的威脅逐漸提高,如今又跳過內閣管束成爲皇帝跟前最受信任之人,於公於私,楊廷和都不服氣,覺得沈溪真實能力不過如此,所有一切成績都源自於前後兩任皇帝的寵幸。

內閣首輔接班人問題上,楊廷和未得到謝遷支持,但他沒有放棄,頻頻在朝中奔走,但凡能見的權貴他都見過,如果皇帝召集朝議討論繼任首輔人選,他將得到諸多老臣、勳貴的舉薦和支持。

但之前他最希望的是通過這種走動贏得民意,從而獲取謝遷的提名權,卻未料觸及謝遷底限,對楊廷和產生了戒備心理。

楊廷和見過謝遷後,覺得自己現在面臨的障礙實在太大,但他絲毫也不含糊,直接回內閣找樑儲。

樑儲正在擬定票擬,見到楊廷和不明所以,因爲對方已有多日未到閣部應卯。

樑儲對楊廷和沒有太多苛求,他在內閣身居次輔,但在翰苑中聲望卻不及楊廷和,若非早一步入閣,甚至覺得自己本就該給楊廷和打下手,很多他處理不了的事情,比如說遇到疑難奏章,楊廷和基本都能搞定。

“介夫這兩日可是身子骨不適?朝中積壓了一些奏疏,你先看看?”

樑儲見楊廷和回來,很是欣慰,畢竟可以多一個人來分擔朝事,他也能輕省不少。

內閣四位大學士,平時謝遷少來,甚至不來,楊廷和最近又一直藉故不來,使得所有的差事都壓在樑儲和靳貴身上,而靳貴資歷又淺,很多事情做不了主,使得所有事情都需要樑儲費心。

楊廷和坐下來:“我剛去見過謝老。”

“哦?”

樑儲親自端了一杯茶過來,放到楊廷和麪前,道,“謝老有何囑咐?”

楊廷和目光如炬,望着樑儲道:“謝老讓我以後好好輔助你,打理好內閣之事。”

雖然語氣平靜,但話語中明顯帶着濃濃的妒忌。

連樑儲都能聽出對方言語中的不滿,就像是原本屬於楊廷和的東西被樑儲奪走。

樑儲並不想評價誰來繼任內閣首輔之事,因爲在他看來,規矩始終是規矩,他樑儲就是入閣比楊廷和早,若是想他讓賢,除非是就此退出朝堂,而樑儲自認爲身康體健,尚能爲朝廷效命幾年。

樑儲道:“謝老春秋鼎盛,實在不該輕言離開朝堂,朝堂需要他這樣的能臣輔佐。”

楊廷和道:“叔厚,你真如此看?”

被楊廷和如此質問,樑儲面子稍微有些掛不住,道:“介夫,很多事還是冷靜下來處理爲妥。”

樑儲把楊廷和當朋友,不想因此而跟楊廷和交惡。

以後同殿爲臣,需要互相扶持,至少樑儲不認爲要跟楊廷和產生對立,這對朝堂的穩定不利。

楊廷和顯得很憤慨:“令我不能心平氣和的,是謝老對之厚前後態度的不一……之厚太過年輕氣盛,所做之事皆肆意妄爲,今日或許他取得一些成績,令邊疆穩定,四海稱頌,甚至朝中上下也受其矇蔽,但長久來說,如此一個年輕氣盛的重臣,再有一個整日只知吃喝玩樂的帝王,將把大明帶進何方?”

“啪!”

樑儲突然一拍桌子,厲聲喝斥道:“介夫,你這話就過了!這是作爲臣子應該說的話嗎?”

楊廷和苦笑道:“或許在叔厚看來,之厚所爲之事都是對的,但在我看來,這是大錯特錯,或許我不該留在朝廷。近日我會跟謝老一起上奏請辭,回鄉頤養天年。”

說完,楊廷和起身便要走。

樑儲喝止:“站住。”

楊廷和駐足回望,問道:“叔厚,你還有事?”

樑儲無奈道:“若只是因爲謝老提議內閣首輔繼任之人,在下可以去跟謝老和陛下提出建議,能否推你上位。你不必因之厚還朝而心灰意冷,這還沒發生什麼事,之厚也沒做出禍國殃民之舉,你便先給他定了性,你讓朝中人如何去看待此事?”

楊廷和狂笑道:“叔厚,你這是將我看作小肚雞腸之人,非也非也,我這是厭倦了朝堂的紛爭煩擾,想過幾天清靜日子。我從不做強人所難之事,以後這內閣事務便交給叔厚你了,拜謝。”

言罷,楊廷和大踏步離文淵閣大門而去。

……

……

樑儲沒辦法,只能把楊廷和的反應告知謝遷。

本來樑儲希望謝遷能出面說和,不想卻越發堅定了謝遷不以楊廷和爲自己接班人的態度……一個名利心如此重的人,是無法承擔引領大明的重任的!

這件事在京城興起一陣狂風巨浪,一些元老大臣前來勸說,甚至一些早已致仕的老人也來找謝遷,希望謝遷能好好安撫楊廷和。

哪怕這些人沒明着提出讓楊廷和替代樑儲作爲繼任首輔人選,但謝遷心裡卻很清楚,這些人不但是爲楊廷和說項,也是爲張太后奔走張羅。

此事不到一天時間,便傳到沈溪耳中。

此時御駕一行已深入北直隸地界,距離京城日近,只是朱厚照懶惰心態作祟,每天行船時間不長,粗略一算大概還有三天左右抵達京師。

這已是在沈溪一再催促下的結果,若是由着朱厚照的性子,每到一個地方都想下船遊玩,說是領略風土人情,但其實就是胡鬧。

“……楊大學士提出請辭後,謝閣老並未挽留,現如今奏疏已發到司禮監,大概一日內便會送至陛下跟前。”

雲柳將京師所得到情況告知沈溪。

有關政治上的事,沈溪沒法讓馬九刺探,雲柳需要兼顧這些事,也跟雲柳文化水平相對較高,能完成更多事項有關。

沈溪道:“楊介夫此舉,根本是在向謝閣老施壓,但恐怕結果只會適得其反……現在就看謝閣老態度是否堅定……有些人謝閣老可以一口回絕,但有些人他卻未必可以。”

雲柳稍微思索一下,問道:“大人所說是太后娘娘?”

沈溪點頭道:“太后想以楊介夫爲內閣首輔,以此穩定張氏的地位,現在太后的計劃被打亂,怎會不出面跟謝閣老提出?”

雲柳道:“但這些事,始終是陛下才能做決定的啊。”

“話是這麼說,但很多時候也跟前一任首輔的態度有關……若是有人能把樑學士勸退,那楊介夫便是第一順位……規矩就是這麼定的。現在問題的關鍵不是謝閣老是否想讓楊介夫當首輔,而是看謝閣老是否要給樑學士施壓。”沈溪道。

雲柳這才明白其中的訣竅,趕緊問道:“那大人,咱們是否要有所動作?楊大學士對您素有成見,之前學子圍攻您府宅之事跟他有直接關係,若他上位後跟張家、夏家的人聯合起來……對您有莫大威脅。”

沈溪搖頭道:“朝堂上的事情,終歸還是要以朝廷規矩來解決。現在我左右不了謝閣老的態度,此事我不想過多參與,無論是樑叔厚當首輔,或者楊介夫上位,都跟我無關。我不在內閣任職,作何要干涉內閣事務?”

“可是大人……”

雲柳還想說出她的看法,卻被沈溪擡手打斷。

沈溪道:“你要知道,我干涉的事情越多,反彈也會越大……現在陛下或許不覺得怎樣,但日後陛下慢慢就認定我是權臣,猜忌日甚。還不如從一開始便淡然處之,你當陛下對此沒有自己的主見嗎?”

雲柳低下頭,不敢再爭論,心中還是帶着幾分遺憾,覺得這個關鍵時刻,沈溪不該隔岸觀火。

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一九二八章 一片忠心第一九一五章 倉促變招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二二七〇章 偏向虎山行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一一〇九章 贖人的條件(第三更)第四八五章 勞有所償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五十七章 神秘的小蘿莉第一二一三章 注意你的言辭第二六二六章 大航海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一四七四章 兩條路徑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一〇四六章 監軍張永(第一更)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四七四章 經筵議事(第二更)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一八三章 籠絡第一七五四章 雙簧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一三六二章 捐贈所得第一二三五章 旌麾南指第一八三六章 韶華易逝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變鳳凰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五三八章 有心無力(第三更,賀盟主)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二二八三章 遇到對手了第九七一章 知遇之恩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一〇四三章 臨危授命(四更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