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

沈溪心裡非常清楚,沒必要跟沈明文置氣,他們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沈明文是秋後的螞蚱,沒幾天好蹦躂了,歲考結束後他還是要被關回小黑屋繼續讀書到五六月份,這纔會前往省城福州參加鄉試。

沈明文回房溫書後,沈永卓有些慚愧道:“七弟,還是你寫的好。爲兄曾拜讀你府試和院試的範文,比我寫的好很多。”

沈永卓臉皮比他老爹薄多了,他讀過沈溪的文章,知道以自己的水平是拍馬也難以企及的,但他父親非要說他的文章更好,讓他無地自容。

沈溪笑了笑,道:“大哥作的文章也很好,今年的府試一定能過。”

沈永卓輕嘆:“希望如此吧。”

在沈永卓跟沈溪一起考府試時,很多人都覺得沈永卓丟臉丟大了,蒙學比沈溪多六七年,結果兄弟二人考一樣的題目,作爲兄長卻落第了。現在沈溪的境界早已超過他,甚至沈家的頂樑柱沈明文也要跟沈溪同場考試,無形中嚴重打擊了大房在沈家的地位,沈明文就算爲人迂腐懦弱,對沈溪還是抱有一定敵意的。

沈溪對沈永卓是真誠幫助,就算沈明文和王氏對他不好,可沈永卓到底爲人忠厚坦誠,沈溪也希望這個沈家大郎將來有出息。

轉眼到了二月初二,距離歲考只剩下兩天,沈溪跟沈永卓仍舊在書房裡一起讀書,說是有不懂的互相探討,但其實只有沈永卓問沈溪的份兒。

沈永卓有沈溪這樣一個弟弟當先生,非常高興,自從前年考府試歸來,他便再未去過學塾,以他的資質光靠死記硬背很難取得進步。

可王氏在外面卻很得意,一家人聚在一塊吃飯時,總是吹噓,看看我相公,每天過來輔導兩個小的學問,看看我兒子,每天指導沈溪備考。

在王氏親疏有別的思想裡,總覺得丈夫和兒子是最好的,沈溪中秀才完全是撞大運,連帶她也想把這種觀念傳遞給沈家上下所有人。

可沈家滿門都不是盲從之輩,尤其是二房沈明有的媳婦錢氏,她一直氣憤老太太對大房的偏心,加上丈夫不在身邊心理扭曲,以前不敢跟大嫂頂撞,但現在沒事就鬥嘴:“你男人能耐,還不是跟七郎一樣考舉人?”

王氏一聽就火了:“小幺子才幾歲?就算僥倖中個秀才,能跟我家相公相比嗎?他今年的歲試還不知能考幾等,別考個六等,剛進學,就把他給刷了下去,那時候看咱沈家的臉往哪兒擱!”

惱怒之下,王氏連小七或者七郎都不喊了,直接稱呼沈溪的小名。這話說得相當刻薄和陰毒,別人都希望沈溪繼續進學,爲沈家增光添彩,而王氏卻在設想沈溪怎麼被“刷下去”。

“大嫂,娘好像提過,連小七都不能亂叫,更何況是小幺子?如今七郎可是秀才公,不能胡亂稱呼。”

四房媳婦馮氏吃着飯,善意地提醒道。

在五房人中,三房和四房的人相對低調,四房兩口子中,馮氏精明賢惠,但這些年就算沈家搬回縣城住,爲照顧祖產,她卻不得不跟丈夫留在桃花村。這次她進城來是爲看望讀書的兒子,也就是六郎沈元,不想攙和進大房和二房的爭吵。

王氏憤憤然:“叫他小幺子怎的?那段時間,咱幾個不是都無所出嗎?他當了那麼長時間的小幺子,我現在這麼稱呼他,是疼他。”

馮氏笑了笑,心想:“這種疼人的方式還真沒聽說過。”

李氏不在,沈明堂和沈明鈞也不在,一羣婦孺圍着飯桌就好像上了戰場,不分出個勝負來不會善罷甘休。

以前錢氏總是憤然甩袖而去,不知何時起,錢氏突然開竅了,知道再不爭她在沈家就沒地位了。丈夫下落不明,又不確定是死是活,無法改嫁,再說就算沈明有真的死了她也不準備改嫁,一來是膝下兒女多,屬於“拖油瓶”,更重要的是現在沈家吃得好穿得好,又不用幹重活,我給沈家生了三個兒子,憑什麼走?

錢氏正要嗆王氏幾句,旁邊她女兒,今年已經十五歲的沈婷婷道:“娘,大伯母,別吵了,二哥和三哥都要娶媳婦了……”

錢氏即將脫口而出的話,頓時嚥了回去。

隨着沈家兒女逐漸長大,如今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娶妻和嫁人。

大房那邊,大郎沈永卓已經娶了呂家小姐回來,沈家長孫女沈芊也在頭年底嫁了出去,因爲她父親是廩生,大哥是讀書人且過了縣試,而沈家又新出了個秀才,家勢蒸蒸日上,沈芊就算陪嫁的嫁妝不多,夫家家境不錯不說,對她也很好。

而二房這邊境況就不太妙了,二郎沈永福已經十九,三郎沈永瑞也已十七歲,但媳婦都還沒有着落。倒也不是說沒人願意把女兒嫁過來,卻是沈家在這兩個子孫的婚事上有些“高不成低不就”。

沈家如今家境變好,女兒嫁過來不說吃香的喝辣的,但至少不會遭罪,加之沈家讀書人多,以後很容易出當官的,那嫁到沈家算得上是飛上枝頭當鳳凰了。

可問題是沈永福和沈永瑞本身是白丁,做力氣活,二房這邊連主事的男人都跑了,沈家難保不會在老太太李氏過世之後分家,所以大戶人家看不上沈家二郎和三郎,而沈家又看不上那些小門小戶的閨女。

沈婷婷一句話,頓時令錢氏緘口不言。

因爲在給兒子娶媳婦這件事上,她尚有求於人,李氏也讓大房的王氏通過孃家那邊給張羅一下,畢竟呂家小姐也是王家介紹最後敲定的。

這下王氏氣勢又起來了,但錢氏不搭話,她自己一個人說便沒什麼意思,飯桌上突然沉默下來。

兩個喜歡挑事的人都不說話,別人更裝啞巴。

吃過飯,小的相繼離開飯桌,馮氏起來要過去給在書房讀書的沈永卓和沈溪送飯。

就在此時,沈明鈞跟李氏匆忙從外面回來,看樣子他們剛出去做了一件要緊的事情,而且母子二人還沒商量妥當:“……娘,您真準備讓小郎娶莊家小姐?”

王氏和錢氏一聽,這才知道老太太依然沒死了給沈溪定親的事,錢氏那裡有些氣不過,她的兩個兒子都到了娶媳婦的年歲,也沒見老太太這般緊張親自去張羅。

就聽老太太道:“以前那些也就算了,這位莊小姐,父親是舉人,聽說馬上要調往湖廣當知縣,人家可是官宦之女,歲數只比小郎大一歲,畫像你也見了,模樣俊俏,總比娶個來歷不明的野丫頭強。再者說了,這是咱高攀,以後小郎若有出息,有這樣一個岳丈幫襯,不是挺好的嗎?”

李氏在頭年裡進府城看望沈溪時,因爲惠娘一句話,讓她暫時打消了給小孫子定親的念頭。

但這次聽媒婆說隔壁縣有戶姓莊的大戶人家,不但家裡出了舉人,女兒正好又跟沈溪歲數相當,想定下一門親事,且對方指名道姓要跟沈溪聯姻,李氏就坐不住了。

這對李氏來說可是絕好的機會。

在她的設想裡,沈家子弟能中個舉人她就心滿意足了,她可沒奢求兒子和小孫子能中進士,這麼一來她對於跟舉人家聯姻相當滿意,這樣無論以後沈明文還是沈溪是否中舉人,都對他們的前途有幫助。

沈明鈞不知道該怎麼說纔好,其實在他看來,兒子本本分分就成,林黛平日裡看着也很中意,並不求非要高攀個官宦小姐讓沈溪去仰人鼻息。

王氏走上前,故意提了一嘴:“娘,別總想着七郎啊,家裡不是還有四郎、六郎?他們的婚事也沒着落呢。”

王氏這話明顯是在反嗆剛纔與她爭吵的錢氏,她故意說四郎、六郎,因爲一個是三房的,一個是四房的,就是不說二房的三個兒子。

老太太瞥了王氏一眼:“莊家是官宦人家,除了七郎,他們能看得上咱家別的孩子?”

王氏不敢正面頂撞,但還是小聲嘀咕:“不是還有大郎呢?大郎以後不比小幺子有出息?”

老太太帶着沈明鈞進到正堂,一臉堅決地道:“七郎這兩天備考歲試,先別跟他說。莊家的意思,等七郎考完歲試,就把女兒送過來,讓兩個小的見上一面……”

王氏忍不住又插話:“婚姻大事,向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孩子家家的懂什麼?”

老太太道:“咱這是高攀莊家,人家有這意思,難道我能回絕?再者說了,七郎又不是麻子瘸子,模樣也周正,以後是頂天立地的男兒郎,還怕出來見人?”

王氏再次嘀咕:“尖嘴猴腮的……”

沈明鈞有些着急:“娘,這事情是不是寫信跟荷兒商量一下?”

老太太嘆道:“老幺啊,你有些時候就是太慣着你媳婦了,看看她平日拋頭露面惹來多少閒言蜚語?外面那些難聽的話不是說她,而是在說你啊!可你倒好,一點兒都不在意,這當男人的若是不能鎮內,怎麼安心出來做事?指不定什麼時候,她心就野了。”

沈明鈞支支吾吾:“娘,荷兒她不是那種人。”

老太太又道:“你可別什麼都聽你媳婦的,她跟着個寡婦在外面合夥做生意,學得那叫一個精明圓滑,你爲人太過憨厚,很容易受她矇騙。就說上次你姐姐、姐夫……唉,算了,不說了。”

沈明鈞一張臉憋得通紅,他想給自己的妻子申辯兩句,但又不知從何說起。

但回頭一想,兒子的婚事似乎更加重要,周氏在他出發之前曾有交待,讓沈溪回寧化怎麼都好,兩件事不能答應,一個是沈溪不能留在寧化縣讀書,再者就是沈溪的婚事。

特別是婚姻大事,周氏一再表明必須要由他們夫妻倆做主,沈明鈞本身沒什麼主意,換句話說,兒子的婚事應由周氏說了算,李氏說什麼都不算!

但現在老太太突然來這麼一出,打了沈明鈞個措手不及,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辦纔好!

************

ps:第四章到!

最後幾個小時了,大家的再不投就浪費了!看在天子如此勤奮的面子上,大家幾張鼓勵下吧!

求訂閱!求!

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八十三章 一層窗戶紙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七〇五章 誰愛管誰管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五五三章 陷阱已挖好,請跳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七八三章 是劉瑾,還是張苑第一三六三章 鬥法(求月票)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七十三章 老爹的秘密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三二〇章 沒錢裝大爺(第七更)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賄賂第二〇八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二五六六章 奇襲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一六一四章 誤打誤撞第一三六二章 捐贈所得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四三二章 侯府請柬(第三更)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一四五三章 迴光返照第一三六章我是她的男人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一四九一章 孤獨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六四章 撤兵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一四四九章 官場一家人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一四二四章 暗中較勁兒第八三一章 自己送上門(第二更)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