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

最終,沈溪沒有把見洪濁的事告知謝韻兒,不然會影響夫妻間的和睦。

在一家人搬到謝家老宅後,謝韻兒的心情轉好,但她目前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每天下來只是把家裡的賬目算了又算。

沈溪瞧出來了,之前忙碌了七八年的謝韻兒,如今幾乎快閒出病來了,或者真的應該給她找點兒什麼事情做。但她作爲朝廷命官的妻子,不太適合出來拋頭露面,開藥鋪賣狗皮膏藥終究不太合適。

眼看到了八月,天氣逐漸涼爽,沈溪小日子過得舒舒服服,在東宮當差終於不用每天都汗流浹背了。

這天沈溪將記錄好的太子起居的冊子送到詹事府,卻見詹事府內人聚集了不少,都在跟一位朝廷大員打招呼。

沈溪定睛一看,卻是老熟人謝遷,作爲內閣大學士,謝遷無論走到哪裡都是別人恭維和巴結的對象。

沈溪心想,莫不是來找我的吧?

沈溪本想把記錄的冊子上交,悄無聲息出門,這樣跟謝遷就不用照面,也就不會給自己招惹麻煩。

但謝遷的眼睛賊尖,或許他本就有意等沈溪,見到沈溪,老遠便打招呼:“這不是沈狀元嗎?”

沒辦法,沈溪只能上前見禮。

謝遷臉上的笑容帶着幾分狡猾,將沈溪上下打量一番,點頭道:“這才幾天不見,沈狀元看起來又精壯了些。”

沈溪頓時腹誹不已……這是看人,又不是看牲口,稱讚人有稱讚“精壯”的麼?但當着內閣大學士和一衆同僚的面,他只能把禮數盡到,藉口回家剛要轉身離開,卻被謝遷叫住,道:“有件事,要麻煩詹事府的人處置一下。”

詹事府的衆官員頓時謹慎起來,內閣大學士駕臨絕不會是來閒話家常,早就猜到謝遷是有事前來,但謝遷先前就是不說,旁人又沒法問,現在終於知道是何是由了。

謝遷從懷裡拿出本小冊子,問在場之人:“誰看得懂這個?”

那冊子,小而厚,不似大明朝奏本的樣式,甚至不似書籍,沈溪仔細打量一番,如果在外面加上個紅皮套,就可以捏着出去振臂高呼了。

詹事府的人把冊子看過,沒一個人說出個所以然來,這讓沈溪感到有些驚訝……裡面到底是什麼高深莫測的內容?

有人問道:“謝閣老爲何不去翰林院問問?”

“上個月便去過,從頭到尾傳了一遍,居然沒一個人識得,這不往詹事府來求教麼?難道我大明朝,連識得此番邦文字的人都沒有?”謝遷臉色不太好看。

沈溪大概聽懂是什麼事情了。

似乎是達延部的使節進呈了一份典籍,竟然沒人認識上面是何文字,這事聽來有些稀奇,要說典籍無非是用蒙文記錄,通常蒙古人自己就會配上漢文的翻譯,就算不翻譯,大明內閣誥敕房中書舍人也會將相應的文字翻譯出來進獻皇帝。可現在居然遇到蒙人的典籍無法翻譯的窘況。

沈溪官品不高,那冊子傳了半天也沒送到沈溪手上。

倒是謝遷主動把冊子接過去,環視一圈,最後單獨呈遞到沈溪面前,問道:“沈狀元年少博學,可有見過這上面的內容?”

沈溪拿過來打開一看,不禁啞然失笑,要說這文字對他來說並不陌生,不就是英文嗎?大明如今跟蒙古、西藏以及波斯都有貿易往來,唯獨跟歐洲國家沒有交往,整個大明朝認識英文的人屈指可數。

而這份其實算不得什麼“國書”,而是基督教《聖經》的部分節選,還有些編者傳教時的心得體會。

沈溪擡起頭來,看了看在場詹事府的官員,有些人奇怪爲何謝遷會單獨問他,沈溪此時有些尷尬,他如果說認得,似乎有些託大,說不認識那就是推卸責任,讓他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

謝遷好似看出點什麼,把冊子拿回去,順手揣到袖子裡,然後對在場之人道:“若無人識得,老夫這就去了……沈狀元,你跟我出來一趟。”

幾乎是在翰林院時的翻版,表面上是讓沈溪相送,實則卻是有話交代。不過沈溪恰好完成公事,送謝遷出門的同時也可順道回家。

出去時謝遷沒話說,一直到了東華門大門前,謝遷才若有所思:“沈溪啊,你之前進呈的洪武末年的典章,陛下看了非常滿意,準備讓你繼續兼顧修撰《大明會典》,你看如何啊?”

能讓皇帝賞識,這是多麼大的榮幸!

但沈溪不這麼認爲,他現在陪太子功書已經夠辛苦的,難得工作一天休息一天,若兼顧修書,他的生活就太忙碌太枯燥乏味了。

沈溪趕緊謝絕:“回謝閣老的話,學生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謝遷冷冷地瞥了沈溪一眼,大概的意思是,別人得了皇命哪個是拼着晚上不睡覺也會把差事做好?現在只是讓你擠出一點休息時間修書,就這麼推三阻四!當下沒好氣地道:“不修書也可以,那你告訴老夫,這上面到底寫的是什麼?”

沈溪道:“若學生真的認識,謝閣老可會免去在下修書的差事?”

謝遷大感詫異,再次細細打量沈溪一番。

這小子,居然敢跟內個大學士講條件,莫非不想活了?又或者是想遭到貶斥,就此打到冷板凳?

沈溪卻知道把握分寸。

要說遇人做人事,遇鬼做鬼事,沈溪幾乎將謝遷的性格給看透了……內閣三位大學士中,劉健和李東陽都屬於那種古板刻薄之人,絕不會允許跟他們講條件,唯獨到了謝遷這裡,便“凡事好商量”。

謝遷苦笑着搖了搖頭:“那就看你認識多少了……實不相瞞,這是蒙古使節進獻的玩意兒,說是可以延年益壽的修行經典,這些日子老夫找了不少人,沒一個認識上面的文字。你小子若不認識,可別胡來,這不是記錄太子的日常起居,要是出現偏差,小心你腦袋不保。”

聽謝遷的話,沈溪大概明白了,前段時間太子讀書被弘治皇帝抽查的事已傳到內閣,謝遷老奸巨猾,哪裡能不知道詹事府應付皇帝的那一套?

沈溪道:“學生的確認識上面的文字,若謝閣老通融的話,學生倒可知無不言。”

謝遷捋着鬍子,笑問:“飽學的鴻儒都一籌莫展,你小子居然識得?那好,隨老夫回府,將這上面的內容翻譯出來,陛下正急着看上面的內容呢……若是你打誑語,我第一個不饒你。”

謝遷不帶沈溪去別的地方,而是去他家裡,顯然是想爭功!

弘治皇帝朱佑樘要看延年益壽的經典,別人翻譯不出,偏偏他謝遷找人翻譯出來了,這可是樁不小的功勞。

跟着謝遷回府,沈溪多少有些彆扭,無緣無故去謝遷府邸總歸會讓人覺得他是在巴結權貴。

但既然謝遷堅持,他不好推辭,只好跟等在東安門外的唐虎吩咐一聲,自己則與謝遷一同乘坐官轎往謝府而去。

到了謝家門前,謝遷和沈溪先後下了轎子。謝遷心急火燎進門,門子有些驚訝:“老爺回來了?”

“我不會待太久,派人把書房收拾一下。”謝遷語氣冷淡地吩咐。

作爲內閣大學士,而且上了些年歲,謝遷不怎麼顧家,像他這樣勤奮的大學士固然是個好臣子,但未必是盡職的丈夫或者慈祥的父親、祖父,越是忠直的大臣往往越忽略家人。

門子趕緊道:“小的這就去通知夫人……”

“都說了讓你通知人收拾書房,聽不到嗎?”謝遷瞪大眼睛,火氣騰騰地躥了起來。

門子心裡一驚,趕緊去通知人。謝遷帶着沈溪一路過了正院,邊走邊道:“寒舍簡陋,你可別見怪啊。”

沈溪心想,這樣的院子若叫簡陋,那自己的家就是十足的狗窩了。

謝遷到底是內閣大學士,他在京城住的是官家府邸,雖然沒有裝修得金碧輝煌,乍一看稀鬆平常,但比之普通人家的院落寬敞不少,沈溪初略觀察了下,這是個複式的帶着江南園林風格的院子,南北向四進,東西向還各有偏院,其中包含有花園、假山、魚池、亭子等建築,比起目前沈溪入住的謝家老宅,起碼大了一倍有餘。

一想起建築格局,沈溪自然想到謝府後院假山旁那一池子魚,不知在他的“餵養”下,那羣魚現在長大點兒沒有?

謝遷帶沈溪到了書房,還沒進門,就見一名貌美如花的少女怯生生抱着本《女訓》站在書房門口,見到謝遷似乎有些害怕。

“你怎麼在這裡?”

謝遷好奇打量少女一眼,少女低下頭,訥訥地回不上話來。

卻說這少女,一身書卷氣息,瓜子臉龐,清麗絕倫,明亮的眼睛中,那漆黑的眼珠靈活無比,聰慧至極,小模樣看起來不過十二三歲,卻已有顛倒衆生之態。

沈溪知道,這纔是真正養在深閨裡的千金小姐,平日絕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待到花骨朵成熟,從一道門,用花轎擡到另一道門,一輩子都會由高牆與外面的世界隔絕,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好了,你先回內院去。”

謝遷顯得有些着急,也不詳問爲何少女會在此,又對沈溪招了招手,“還杵着作甚,進來!”

沈溪被催促,只好往書房行去。

那天仙化人般的少女微微擡起頭來,仔細打量沈溪一眼,眸子清澈若碧波潭水,或許是沈溪的到來引起少女的好奇,凝神關注他好久,美絕人寰的小臉上滿是新奇。

沈溪不知道少女的身份,估計是謝遷的女兒,又或者是孫女,他畢竟對謝遷家庭結構不甚瞭解。

進到房裡,謝遷把懷裡的小冊子重新拿出來,不過卻沒讓沈溪直接將文字翻譯記錄,而是讓沈溪把大概意思講給他聽。

沈溪拿過冊子,一擡頭,正好瞧見那少女還在院子裡,遠遠往書房看着,沈溪有些奇怪,難道說這豪門大戶家的小姐沒見過生人,對他這個不速之客感到好奇嗎?

又或者,之前兩人曾經照過面?

這種感覺讓沈溪有種芒刺在背的不適!

沈溪很快收斂心神,把小冊子的大概意思說了一遍,謝遷蹙眉:“這算勞什子延年益壽經?”

經文的內容畢竟不同於一般書籍,謝遷光聽沈溪翻譯出來的內容,便知沈溪不似信口開河,但這經文畢竟太過晦澀難懂。

但怎麼說還是要整理出來,沈溪大致翻譯全文後,再將內容逐一進行解說,他說一句,謝遷便記錄一句,用了不到一個時辰,一部千餘字的《聖經》讚美詩和傳道筆記便記錄好了。

謝遷拿着寫好的東西,一頭霧水。

************

ps:第五更送上!

昨天確實是沒法,發小是天子的初中、高中同學,大學時又天天湊一塊兒玩,還是家裡女兒的乾爹,實在推辭不得。

和發小一家吃過飯,強拉着去唱歌,死活不讓走,等到十一點二十,我瞅了空偷跑,終於在凌晨十二點前回到家中。

天子向所有書友致歉,現在趕緊把章節補上!請大家不拋棄不放棄,繼續訂閱、、和支持!

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七〇四章 出宮容易回宮難(第二更)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一五一章 大病是災,小病是福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一九四一章 雙管齊下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二六四章 私會敗露第二九五章 火速馳援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五十五章 不顧家的老爹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七四一章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一八二〇章 失策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二一一二章 進內廷第一八八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一八二〇章 失策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二四五一章 斷糧道第二五四二章 一團糟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奪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二二五章 前恭後倨(第六更)第二五七四章 藉口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一一八二章 天經地義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六二九章 多方找尋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六章 爭奪第一六七四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見(第五更,送書友)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