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

紫禁城擷芳殿內,張苑近來有些神思恍惚。

他的精神狀態很差,經常發呆,就算常侍太子身邊,也容易神遊天外,心中所想所念,都是當日張氏兄弟對他說的那番話。

張苑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一旦上了張氏兄弟的賊船,就下不來了,所以他現在必須要找到新的靠山,才能化解眼前的危機。

張皇后是提拔和重用他的人,本可作爲靠山,可惜張皇后對丈夫的諸多限制舉措,還有在張苑面前表現出對皇帝身邊其餘女人的那種狠辣,讓張苑感覺到張皇后是個極度危險的人物。

再加上張氏兄弟跟張皇后是一家人,張氏兄弟說過他能得重用完全是他們舉薦的功勞,這讓張苑心懷憂慮。

若是張苑跟張皇后坦誠張氏兄弟不軌的企圖,張皇后很難站在他一邊,因爲在張皇后眼中,自己只是奴才,張苑不能背叛主人,而他的主人中自然也包括張皇后的孃家人,也就是張皇后的兩個弟弟。

思來想去,張苑能投靠的其實只有皇帝或者太子。

天下都是皇帝的,他只是皇宮裡的一個閹人,皇帝就算信任,也是張永、蕭敬等一干有名望的老太監,他張苑年歲是不小了,可在宮裡的資歷實在太過短淺,他沒幫皇帝做過什麼實事,甚至皇帝察覺到他是張皇后派到身邊監視的人後,對他還有幾分成見,而後張皇后纔不得不將他打發來照看太子。

現在張苑能倚重的,其實只有太子朱厚照。

本來張苑對太子登基充滿期望,以爲能飛上枝頭變鳳凰,誰知最後關頭皇帝轉危爲安,讓他去弒君他沒那膽量,但又不知皇帝幾時會駕崩,心中愈發不安,因爲近來太子對他的態度很是冷漠。

朱厚照這些天心情同樣低落,每天上課都無精打采,東宮講官所講學問,他基本是左耳進右耳出,跟以前課堂上睡覺玩耍不同,這幾天朱厚照基本都是發呆,課後也無心玩耍,整個人突然變得沉穩起來,但其實是對未來感到迷茫。

“如果父皇真的駕崩了怎麼辦?我來當皇帝,以前覺得挺好,能管着全天下的人,讓他們聽我的,我想玩什麼玩什麼,可現在看起來根本不是這樣子。”

朱厚照腦子裡閃過諸般念頭,“我不會治國,什麼軍國大事我一概不懂,還有那個什麼韃靼人,並不是派出精兵良將過去就好像霍去病、衛青一樣趕着韃靼人像兔子一樣滿草原蹦躂,如果跟祖父一樣在土木堡失敗了怎麼辦?另外要是父皇駕崩,什麼國庫、六部、通政司衙門,我一概不明白啊……”

“劉少傅和謝先生他們是挺好,可父皇讓他們當顧命大臣,分明是管着我,好像是他們來把持朝政,如此一來我豈不成傀儡了,萬一劉少傅他們篡位我該怎麼辦?我跟母后可是孤兒寡母。宋太祖不就是陳橋兵變從後周柴家手裡奪取的江山?趙匡胤死後,卻又被他兄弟篡奪了皇位……”

朱厚照對於朝堂之事一知半解,對於朝中大臣誰忠誰奸根本就沒有概念,只是一味擔心老爹死了沒人撐腰,朝廷上下的事他心裡又沒底,以前一直想當皇帝,可這會兒卻沒了那底氣。

朱厚照畢竟只是個心智未成熟的孩子,就算偶爾對父母有所抱怨,真到父親臨終,他便醒悟過來……哦,原來我沒了老爹的庇護,就算當上皇帝也很危險啊。

“太子,這篇文章,您昨日回去可有溫習?”

當天上課的是左諭德楊廷和,當楊廷和問出問題時,朱厚照只是傻愣愣地擡頭望了他一眼,就好像傻掉一樣,低下頭繼續發呆。

楊廷和對此一籌莫展,以前太子在課堂上不睡覺已是很給面子,現在好歹在聽講,只是聽沒聽進去另當別論。

既然太子不想跟他互動,楊廷和只能繼續講下去。

對於東宮講官來說,自說自話早就成爲習慣,要說課堂上朱厚照跟哪位講官互動比較多,經常熱心聽講,也只有在沈溪所上《二十一史》的課時。因爲沈溪所講大多數不是歷史,而是白話文故事,講的內容都是朱厚照喜歡聽的。

後來靳貴等人嘗試用沈溪的方法來講述,可惜不得要領,因爲他們所學跟沈溪的知識體系根本就不一樣。

沈溪自打接觸歷史,學的就是編年史,而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這時代的人學的歷史多爲紀傳體,歷史內容很少能連貫成線,更別說是知道太子想聽什麼,或者是什麼內容能引起小孩子的興趣。

這天上完課,楊廷和與擷芳殿的東宮侍從官,一同從東華門方向出宮,朱厚照則繼續坐在課桌前發呆,唉聲嘆氣,侍立一旁的常侍張苑也是魂不守舍,以至於擷芳殿後廡氛圍極爲詭異。

“太子殿下,陛下派老奴過來傳召,請殿下前往乾清宮,陛下要考校太子學問。”剛接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蕭敬,親自帶人過來傳話,請朱厚照到乾清宮。

朱祐樘就算在病榻上,也沒疏忽兒子的學業,他在病情稍微好轉後,第一件事就向首輔劉健交待,讓劉健去對東宮講官囑咐,無論乾清宮發生什麼,哪怕他真的駕崩,兒子登基後學業也不能有所耽誤。

若非劉健如今年老體邁都快走不動路了,朱佑樘都有讓劉健再當兒子講官的打算。

可惜弘治皇帝也意識到一點,他那些負責任的先生,現在已經是一朝重臣,輔佐他成就如今的太平盛世,兒子的學業,還有兒子將來江山的安穩,只能寄希望於兒子那些講官能跟劉健等人一樣負責和有能力。

但不是人人都是劉健、李東陽和謝遷,這三位,在弘治皇帝眼裡那是絕無僅有的大賢,這會兒朱佑樘不由懷念起程敏政來,如果程敏政沒死的話,此時內閣和東宮講官也不會如此人才凋零。

其實朱祐樘的擔心純屬多餘。

刨除沈溪這個歷史的意外因素,而今他看不上眼的東宮講官,未來也出了靳貴、楊廷和、樑儲等人,這些人雖然未作出太大成績,但至少也完成正德與嘉靖兩朝的交接,未令大明盛世的下坡路走得太快。

朱厚照以前對老爹的考覈非常牴觸,就好像後世,像熊孩子這樣平日不好好學習的學生,當然不希望參加考試,因爲經常會答不出題目乾瞪眼。

要說朱厚照表現最好的時候,也只有沈溪在的那段時間,沈溪會給熊孩子進行考前的突擊練習,然後教給他一些備考方略,讓他感受到這種臨時抱佛腳的樂趣。

可在沈溪走了後,朱厚照的學習再次變得刻板機械,枯燥而無趣,學了也記不住,乾脆就得過且過。

不過,經歷弘治病危一事,這會兒皇帝老爹讓他去考覈,熊孩子反而有些期待,想去看看老爹的病情如何了。

沒有朱祐樘的傳召,朱厚照這些日子必須留在擷芳殿,連坤寧宮那邊都不能去。

最近一段時間,張皇后基本沒回過坤寧宮,都是住在乾清宮,衣不解帶地照顧丈夫,張皇后偶爾會讓兒子過來請安,但她不想讓兒子擔心丈夫的病情,只有在朱祐樘精神好些的時候,纔會讓人把兒子叫來。

至於別的時候,朱厚照就只能留在東宮讀書,因爲朱厚照脾性頑劣,張皇后自己也不放心。

朱厚照帶着張苑等人來到乾清宮外,與以往相同,依然是等蕭敬先進去傳報。

朱厚照有些煩惱,自己要見父母,居然讓個沒/卵的太監進去傳報?我可是父皇唯一的兒子,將來的天子!越想越不爽,熊孩子沒等蕭敬回話便徑直進到乾清宮,只見老孃坐在外間的椅子上,臉上帶着疲憊瞪着他。

朱厚照正要上前行禮,張皇后一擺手,指了指裡間,熊孩子這才知道原來老爹正在接見大臣。

這次朱祐樘所見大臣只有一人,且是君臣之間的單獨會見,這個人對朱厚照來說不陌生,他甚至對這老傢伙很有好感,因爲跟李東陽和劉健那些老臣不苟言笑不同,這位老臣每次見到他都是面帶笑容,偶爾還會跟他說兩句話開個小玩笑。

朱厚照對這老臣頗有好感,因爲此人是他一向很喜歡的“沈先生”的嶽祖父——東閣大學士謝遷!

雖然朱祐樘跟謝遷是在裡面說話,不過裡外只是隔着一道門,門又沒關,裡面說什麼,能清楚傳出來。

朱厚照沒多少見識,又不是從開始聽,大致聽了一下,感覺是他老爹有求於人,居然在對謝遷苦口婆心勸說什麼。

但聽朱祐樘道:“……謝先生,朕也知曉,派沈卿家往西北,會令他身處險境,但爲大明江山着想,這樣的冒險是值得的,百姓的安危和朝堂的穩固比什麼都重要……朕如今時日無多,但求謝先生能夠體諒。”

“朕也知沈卿家乃是先生的孫婿,而沈卿家在娶謝氏小女之前,便已娶得妻房,朕便下旨賜予沈門謝氏爲平妻,一切用度皆與正妻無異。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相較熊孩子的皇帝老爹,謝遷的聲音低沉許多,朱厚照就算把頭都快湊到門板上,也沒聽清楚謝遷在說什麼。

這會兒朱厚照心裡開始嘀咕:“父皇說的沈卿家,莫不是沈先生?他不是去東南沿海打海盜去了嗎,怎麼又要去西北?而且還會‘身處險地’?”

“不好,如果沈先生死了,那誰陪我玩?以後我當了皇帝還想讓他什麼事不幹天天給我寫武俠小說,若他死了,等我登基後誰給我寫?”

************

ps:第四更到!

旅遊回來狀態小有恢復,天子求訂閱、、和鼓勵!

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二四〇〇章 無能爲力第二三九七章 後知後覺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二四二〇章 去打架的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一九〇三章 狼來了第八章 啓程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六三二章 知情不舉(第四更)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一一六三章 誘敵深入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六十二章 新鋪子的選擇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二三六一章 買賣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四三二章 大婚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二四〇三章 人來瘋第五四八章 並不般配(第五更,送書友)第六十四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九〇九章 時間差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八四四章 喜事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二一五章 還有一個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八一二章 誰跟你講道理(第一更)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二二五一章 搶位第一三八三章 反感的種子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六章 爭奪第二〇二八章 倒張苑聯盟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