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

王一林一怔,而後啐道:“就這話,你也敢稱是一樁功勞?義興朝亂了嗎?鄭芝莞癡心妄想罷了……呃,鎮海侯,誰家的鎮海侯?”

陳藜搖搖頭,答道道:“……他沒說。當時我也以爲這只是酒後亂語,聽過也就算了,但這次鄭芝莞令我率艦隊出海劫掠商隊,臨行前特意囑咐我,劫貨之後也須……殺人。”

王一林眉頭皺了起來,沉聲道:“劫貨也就算了,爲何定要殺人?”

“我當時也奇怪,往常我水師假冒海盜出海,除非商船反抗激烈,否則儘可能不害人命……所以我就問了。”

“他怎麼說?”

“鄭芝莞答得很含糊,只說,不如此,何以使得延平王答應,我水師北上。”

“什麼意思?”王一林聽了一時頭有些暈乎,腦子不太夠用了。

陳藜猶豫了一下道,“大人,我水師早在昨日,就察知這次商船船隊是掛了北伐軍旗幟南來的。”

“是。”王一林點點頭道。

“鄭芝莞明知是北伐軍旗下商隊,卻依舊執意劫掠,還在臨行前特意囑咐我,劫掠之後殺人。”

“……。”

“吳大人難道還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嗎?”

王一林漸漸會意過來,鄭芝莞這是在存心挑起鄭家與吳爭之間的仇恨啊。

可王一林一時還是想不明白,這爲了什麼?

兩家陸路不通,就算髮生衝突,也只在海上,就算鄭家水師再強大,也無法登陸作戰,真要在浙東登陸,就眼下鄭成功不足十萬人,哪怕傾囊而出,也不夠北伐軍打的。

再說難聽點,就算舟山、吳淞二水師不敵,也可避入杭州灣,以岸炮阻擊鄭家水師,以鄭成功的閱歷,難道想不明白這是根本行不通的?

既然鄭成功不可能同意與吳爭開戰,鄭芝莞爲何執意而爲?對他有什麼好處?……好處?

王一林突然會意過來,一把拽住陳藜道:“你說半年前左右,鄭芝莞就說過,義興朝內亂起時,便是鄭家水師北上之日,到時他便是鎮海侯這話?”

陳藜默默點頭。

鎮海侯,這顯然不是永曆朝許諾的。

鄭成功年前剛封延平郡王,如果再將他的叔叔封爲鎮海侯,這非常不妥當。

倒不是說,一家不能同時封王侯。

而是鄭成功的郡王封號——延平,其藩地與鎮海侯的封號是衝突的。

這不是無端挑起鄭家內亂嗎?

那麼,還有誰有權力去封鄭芝莞鎮海侯的爵位呢?

義興朝可以,但會嗎?

或許鄭成功歸附義興朝,義興朝會封。

可鄭成功有可能歸附義興朝嗎?

絕對不會,除非永曆朝滅亡了,不,就算永曆朝滅亡,鄭成功也不會歸附義興朝。

其實道理很簡單,鄭成功先是隆武之臣,可隆武朝滅亡後,鄭成功沒有選擇義興朝,而是宣佈效忠比義興朝還要晚的永曆朝,從這就可以看出,鄭成功心中的打算,那就是效仿他爹鄭芝龍,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當時義興朝勢大,永曆朝勢小,鄭成功如果選擇歸附義興朝,或許義興朝實力就會更大,但不容置疑,鄭成功會被吳爭壓制,這道理更簡單,吳爭在義興朝經營數年之久,加上有大將軍之銜。

就算義興朝皇室與吳爭不太對付,也不會說鄭成功一來,將吳爭的大將軍位黜落,讓於鄭成功吧?

所以,不管鄭成功實力再強,一旦歸附義興朝,必在吳爭之下。

這就是鄭成功不選義興朝而選永曆的關鍵原因。

道理其實和孔明不選勢力強大的曹操,而投無立錐之地的劉備一樣。

只有反其道而行,化腐朽爲神奇,才能彰顯出孔明的能耐來。

事實上,原來歷史也是如此,鄭芝龍奉朱聿鍵以明朝疏藩即位稱帝,可朱聿鍵曾是高牆中的罪宗,既缺乏自己的班底,又沒有足夠的名分,這一先天弱點,使他不能不依賴倡先擁立的閩實權人物鄭芝龍、鄭鴻逵兄弟。

朱聿鍵即位後就以擁戴之功,加封鄭芝龍爲平虜侯,鄭鴻逵爲定虜侯、鄭芝豹爲澄濟伯、鄭彩爲永勝伯,整個朝堂,鄭家一家差不多佔了一大半了。

鄭芝龍降清之後,鄭成功效仿他爹,先奉隆武,隆武朝亡,鄭成功做爲國姓爺,做了什麼,打了哪幾仗,立過什麼功?

按理如果他確實沒有私心,隆武朝亡,就該直接去投永曆,可鄭成功沒有,他明裡權衡,暗附紹武。

紹武(隆武的親弟弟)朝才存在了半年時間就亡了,鄭成功當時做什麼了?

在南澳募兵,紹武亡之後,鄭成功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

搞笑的是,這國姓,還是隆武封的。

而紹武一亡,他也沒有投了永曆,隆武朝亡於1646年,永曆元年是1647(永曆由監國登基是1646,次年改元)他依舊沒投,一直到永曆二年,他都沒投。

這是奇貨可居、待價而沽啊。

果然,永曆撐不住了,冊封鄭成功爲“延平郡王”,於是鄭成功立即改旗易幟,宣佈改奉永曆年號爲正朔,但事實上,兩個勢力中間隔着十餘萬清軍,鄭成功依舊是聽調不聽宣,不,事實上,不聽調也不聽宣。

甚至最後永曆朝亡,鄭成功都沒有派兵前往救援,雖說中途遙遠,可其心,也是路人皆知的。

王一林將陳藜所交待的事,大致串連起來,也猜測到了一部分事實。

那就是鄭家果然有人通敵,至少鄭芝莞已經可以確認。

王一林悚然而驚,這是多大的一個局!

半年前,鄭芝莞已經暗通清廷,已經揣摩到義興朝內亂起時,就是鄭家水師北上之日。

也就是說,鄭芝莞在半年前,就知道義興朝會亂,而事實上,義興朝今年已經夠亂了,先是大戰,後錢莊弊案,暴發慌亂,連皇帝都換了,而遜帝自盡了。

而鄭芝莞說這話的當時,五、六月的那場大戰尚未暴發,義興朝天子還是朱慈烺。

這怎能不讓王一林驚悚。

他緊皺眉頭,臉色陰沉得可怕。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承受的代價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權爭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權爭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