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

張國維聞聽先是一愣,而後恍然,點點頭道:“你說得對,若吳爭聽聞如此鉅變,還按兵不動,確實與方、王無異,如此之心,不去也罷。那若吳爭已經出兵,你又要去哪裡?”

張煌言向東指了指道:“吳莊。若吳爭出兵,哪怕再艱難,也會去吳莊的,我就在那等他。”

張國維沉默了一會,然後點點頭道:“也好,由他看着他,我放心。”

張煌言突然道:“張大人何不與我同路。”

張國維愣了愣,然後微笑起來,搖搖頭道:“老夫……老了,你還年青……去吧!”

錢肅樂和張國維在臨別之時,都說這句話。

並不代表着他們真的老了。

張國維時年才五十一歲,錢肅樂更是隻有四十一。說老,還真夠勉強的。

但其中的意味待人尋味。

人未老,心老。

老到不想改變。

其實也難怪,爲之奮鬥了大半輩子的朱家皇朝,在二人心中,是不可替換之重。

二人都明白,真要是朱以海去了杭州,受制於人,是不可避免的。

不管吳爭是不是忠臣,這一點無法躲避。

這不是他們對吳爭有偏見,他們對王之仁的態度也是如此。

君弱臣強,任何時候都是朝廷的悲哀。

就象山就在那,你繞不過去。

所以,這二人明知朱以海逃去海上,是一步錯棋,可就是不去阻止。

死,並不可怕,可怕地是不知道爲何去死。

朱以海是皇室,按大明的規矩,可死不可俘不可降。

二人,及二人背後的衆多官員,就是這麼一個統一的認識。

但錢肅樂和張國維與那些官員,也有不同。

他們也知道朱以海確實不是明主,他們也想改變。

可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限制了他們做些徹底的改變,於是二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讓張煌言走。

去杭州,看着那小子,看着他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二人對吳爭是既愛又恨,愛其狂浪不羈、天馬行空。

恨其……不同道。

這不同道指得不是反清,而是復明。

這復明指得不是復大明,而是朱明。

道不同不相爲謀,便是訣別。

……。

朱以海乘坐的船離開碼頭時。

岸邊嚎哭聲一片。

至少上萬百姓涌至江邊,跪在地上,哀求朱以海留下,哀求朝廷不要捨棄他們。

就連追隨朱以海離去的官員們,也無不以袖遮臉,慚愧而無奈。

朱以海終究是走了,他也不忍心,可在不忍心和自己的安危面前,他選擇了逃離。

不爲罪,是爲過。

大明立國三百年,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由來已久。

大明亡了,此例也破了。

當然,也不能說完全破了,除了潞王那廝主動獻降杭州府,至少還不曾有登基的朱家皇室主動投清。

就連被世人詬病荒淫無度的朱由崧,也是在逃命路上,戰至最後被亂兵劫持獻給了清軍才被殺害的。

從這一點上來說,朱以海棄城而逃,確實無罪。

可紹興府百姓悲慟萬分,纔剛剛振奮了幾天時間,就遭遇如此橫禍。

怪只怪紹興府太小了,沒有絲毫的戰略縱深,連迂迴的可能都沒有。

百姓都明白,從這一天起,他們就是無國之棄民。

從今日起,他們也得象江北百姓一樣,稱大明爲故國。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

朱以海還是走了。

……。

紹興府,故魯王府內院。

此時已是一片清冷。

朱媺娖的神情一如平常,絲毫沒有因朱以海的離去而悲哀、憤怒。

這個才十六歲的少女,遠比她的年齡更堅強,更有城府。

跟隨她已經很長時間的鄭叔,終究是忍不住低聲勸道:“殿下,錢大人說得有理,紹興府乃敵軍覬覦重地,賊兵必至……殿下還是渡江去杭州吧,哪怕去定海,也遠比待在這強啊。”

朱媺娖聞言輕輕一嘆,頭也沒回地道:“鄭叔啊,你也是一路隨我倉皇南下的。所聞所見之事,難道還不明白嗎?”

說到這,朱媺娖的眼中有一滴清淚滴落,“你難道就忘了在路上驚聞的南北太子案?天下雖大,再沒有我兄弟姐妹容身之所。”

鄭叔聞言臉色驟變,他曲膝跪下請罪道:“奴婢勾起了殿下傷心事,請殿下降罪。”

南北太子案,就是個謎。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上吊自盡。

李邦華、史可法及姜曰廣進言朱慈烺到南京監國,可因北京外城被攻破就沒了結果。

後想送朱慈烺到朱純臣家暫避,但北京內城也被攻破,李自成率先一步已找到他。

李自成當時嚇唬他,讓他下跪。

時值十六的朱慈烺毫無懼色,怒懟道:“我豈能受此屈辱?”

李自成又厲聲喝問道:“你父皇現在何處?”

朱慈烺答道:“父皇已經崩於南宮。”

李自成又問:“知道你家爲何丟了天下嗎?”

朱慈烺答道:“我怎麼知道,你該去問朝中文武百官纔對。”

李自成見朱慈烺有些膽魄,微笑起來:“就算你父皇沒死,我也會尊養他的。”

朱慈烺反而不解了,問道:“你不殺我?”

李自成答道:“你無罪。”

朱慈烺道:“既然是這樣,就請你儘快禮葬了我的父皇和母后。”

李自成答應了,將朱慈烺送至劉宗敏營監護,後封朱慈烺爲宋王。

在李自成敗退,從東門離開時,臣民皆見朱慈烺跟隨在李自成身後離去。

吳三桂準備奉他還京,建年號義興,可朱慈烺此時卻在亂軍中失蹤。

世人都以爲朱慈烺已經蒙難。

弘光帝朱由崧登基後,追諡朱慈烺爲獻愍太子,魯王朱以海監國後,追諡他爲悼皇帝。

這事本也就告一段落了。

可年初正月,北京城中就出現了個太子朱慈烺。

宮中內監、錦衣衛大都認爲是真太子,可文武舊臣大部分都認爲是西貝貨。

由此事就鬧大了,文武百官和內監、錦衣衛爲此吵得不可開交。

清廷攝政王多爾袞下令,參與此事者皆收監,後盡殺。

不久,這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太子無疾而終。

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四百二十八章 多鐸兵臨福州城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