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

人心複雜、易變。

統帥一百人、一千人乃至數千人,可以做到全部、或者大部分人忠誠於自己。

可一旦人數上萬、十萬、百萬,根本做不到所謂的控制和忠誠。

許多士兵恐怕連吳爭的臉都沒見過,何談忠誠?

自古皇帝再昏饋、暴虐,但對天子腳下百姓,還是相對優渥的,爲何?

爲得就是掌握京城人心。

就連山賊、強盜都明白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道理。

吳爭終於理清了一個思路——掌控人心。

再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了。

自己這兩年多的時間,一直領兵打仗,扮演着一個救火隊長的角色。

雖說手下有了一支不可輕侮辱的虎賁,但對於民心的掌控,是缺失的。

以至於在面臨前後兩次政變時,都無法以一個勢不可擋的姿態參與其中,甚至在象陳子龍、錢肅樂等人眼中,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地方武臣兵權再強,也很難參與京城政變,除非與京城重臣勾連合謀。

自古以來皆如此,因爲地方武臣,缺少對政局的把握和掌控。

吳爭想明白了。

……。

王之仁心中,對吳爭確實有些內疚。

但他不後悔。

他認爲,吳爭確實有些能爲,加上宗室身份,假以時日,定能有大作爲。

這也是王之仁能一次次配合吳爭、甚至縱容吳爭“胡作非爲”的原因,包括這次水師上岸進攻儀真之戰。

但,這一切,在“太子”這二字面前,轟然崩塌。

再近的宗親,還能強過太子去?

何況朝中重臣,民間大儒、學子,無不推崇太子,說他有明君之相。

王之仁能爲了吳爭這座小廟,去放棄一尊大菩薩?

結果可想而知。

當然,錢肅樂代表太子許諾,冊封王之仁爲異姓王,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既然有了這個決定,王之仁自然要與吳爭劃清界線。

政治嘛,通俗的說,就是站隊。

做錯事不可怕,站錯隊那就是滅頂之災,從崇禎朝到弘光朝,再到魯監國,最後是公主監國,無處沒有黨爭。

王之仁太清楚站隊的重要性了。

雖說談成重兵權,可大義名份還是很要緊的,而且兵權,自己不是掌控着三營水師嗎?

至少在王之仁看來,吳爭是不具備造反可能的,不是吳爭麾下軍隊戰力不足,而是……吳爭太年青,年青到王之仁不知道該用怎樣的姿態去面對吳爭。

長輩?下屬?朋友至交?

都不對。所以,與其難決,不如脫離!

如今很輕鬆了,那就是“同僚”。

但,王之仁是經過宦海打滾的,是人都明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道理。

有道是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

王之仁做了兩個決定,一是知會他的心腹親信賀老三,發動了一場下克上的“兵變”,將大軍滯留江都,這其中又有兩個打算,一是如有可能佔穩江都,那麼對自己就是一張足夠沉重的底牌,其次,王之仁能坦然面對吳爭,因爲這支水師他沒有佔爲己有,而是按吳爭的意思,派往江北營救儀真錢肅典殘部了,至於撤不撤的回來,那是另外的問題了。

爲了這,王之仁是動了不少心思的,一是要對朝廷交待得過去,二是還要保存住這支水師不被清軍圍剿,造成重大損失。好在江都與長江離得不遠,有水師艦船縱橫於江上,還能對王一林部起到支援的作用,至少打不過跑,還是可以的。

但這個違抗詔令的命令,是萬萬不能由主將王一林來下的,這樣的話,傻子都知道是王之仁在背後授意,讓士兵由下至上,發動一場請願,這就可以把自己和侄兒王一林給撇清,當然,王一林的領導責任,那是橫豎跑不了的。

可這已經不重要了,只要自己不到,王一林哪怕罷官去職,成了一個大頭兵,自己隨時都能再將他提升至指揮使,誰叫自己手中有三營水師呢?

哪怕太子,不也得容讓自己三分嗎?

第二個決定,那就是將吳爭曾經爲新建第三營水師支付的錢財,分文一少地退給吳爭,這也算是有始有終、好聚好散吧,王之仁的意思非常簡單,這支水師我訓練的,你花的錢還給你,不但還給你,我還多給二萬兩,從此之後,你我橋歸橋路歸路,誰也別記恨誰,這支水師,你也就別想染指了。

王之仁現在不缺錢,他侄兒王一林劫掠江都,那可是幾十船財貨啊,雖說分成了三份,那也不是一筆小數字。

說到底,王之仁終究還是在心裡忌憚吳爭,否則,以他能與方國安在紹興府截留浙東六府七、八十萬兩夏稅的手段和狠辣,這筆錢是斷不會還的。

王之仁的算盤確實打得“啪啪”響,可他終究不能預料,有長江之隔的江都,究竟會上演出怎樣的一出大戲。

如果他能有先見之明,必定追悔莫及。

……。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個意外。

臨安伯夏完淳帶傷返回太平府,這才知道他的恩師陳子龍假借他的名義,調走了一半建陽衛。

夏完淳心急如焚,生怕對吳爭不利,於是集結了一千人,迅速北上。

吳爭在得知密報後,立即派人前往夏完淳來路報信。

得到吳爭密信時,夏完淳正打算強行通過大勝關,若吳爭的信使稍遲一個時辰,怕是夏完淳真會攻大勝關了。

好在消息到得及時,夏完淳正式打出擁戴太子登基的旗號。

於是,朝廷下旨,臨安伯忠勇有加,爲世人楷模,大軍駐囤大勝關南,待新皇登基之後,論功行賞!

除了朱慈烺,怕是所有閣臣都猜得到夏完淳此來要幹什麼。

可誰會去捅破他?

先不說夏完淳是臨安伯,掌控一萬建陽衛(原本有二萬,此戰建陽衛在丹徒傷亡巨大),就說與吳爭的關係,誰敢與吳爭過不去?

連鎮國公都改變了立場擁戴太子登基了,能把事太太平平地辦了,誰吃飽了撐着去捅破這個簍子,引來一場內訌?

最主要的是,首輔陳子龍,是夏完淳的恩師。

陳子龍都不說話,誰敢說話?

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誰能保證新皇登基之後,首輔是不是能一手遮天?

於是,所有眼睛、嘴巴都閉上了。

應天府,一片詳和!

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誰敢?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