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秋天的黃金樹”投的月票。
十二月初五,被期盼了三年的艦隊終於到達了港口。
這十艘風帆戰艦(二艘74門和八艘64門炮的三級艦)和六百門大小火炮,耗費了吳爭十九萬英鎊(約一百三十萬兩銀子)。
戰艦龐大的身軀,幾乎遮擋了整片目力所能及的海面。
隨船而來的是二百個經過三年留學的海員和三百在西歐學習的鑄造工匠。
看着這五百已經褪去稚氣的臉,吳爭有了一種劍在手,問天下是誰是英雄的豪邁。
港口人頭如潮。
幾乎聽聞消息的民衆,都在往港口涌聚。
看西洋鏡,這是此時民衆爲數不多的娛樂之一。
但在真正看到這些龐然大物時,心中的震撼和敬畏,不可遏止地升起。
在那一刻,數萬人的港口,是無聲的。
可當北伐軍旗,在十艘戰艦上升起的那一刻,民衆心中涌動的自豪感,瞬間迸發。
“大將軍府萬歲!”
“會稽王萬歲!”
“北伐軍萬歲!”……。
在民衆震天的歡呼聲中,吳爭內心中有着濃濃的遺憾,這要是有首國歌,再配個軍樂隊,就更美妙了。
在歡迎艦隊回國的儀式上,吳爭宣佈了新年元日,在大將軍府前,仁和、雨縣交界處大街,舉行大將軍府第一次閱兵,由軍校遴選三千士兵參加。
舟山水師一分爲二,王朝先依然爲舟山水師總兵,張名振受命組建新水師——吳淞水師,受命成爲吳淞水師第一任總兵。
看到這些巨大戰艦,張名振是激動的,幾乎說不出話來,他單膝跪在吳爭跟前,拱手泣聲道:“若不能克敵,卑職無顏見王爺,唯求一死。”
吳爭伸手攙扶,佯怒道:“本王已有軍法,軍人行軍禮不得再遵行舊時跪禮,你這是明知故犯啊?!”
張名振連忙解釋道:“卑職心中激動,一時失態,還請王爺治罪。”
吳爭拍拍他的手背道:“好好幹,有一天,你會成爲一代名將。”
張名振抿嘴,用力地點點頭。
他是見過鉅艦的,大明水師的前身是元末的巢湖水師。
顧名思義,還真是水師,與海軍根本扯不上一絲關係。
但朱元璋和張士誠、陳友諒爭奪天下之後,就發現了水師的好處。
於是,大明有了真正的水師,到鄭和下西洋時,到達了巔峰。
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在二萬七千人以上。相當明朝軍隊五個衛,人員主要是來自沿海衛所。
但戰鬥卻不多,主要有過兩次,一次是打擊沿海的海盜,當時陳祖義盤踞在馬六甲近二十年之久,聚集萬人之衆,戰船百艘。雄霸於日本、臺灣、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過往船隻達萬艘,攻打五十多座沿海鎮城。
原本朱棣也沒打算去搭理陳祖義,可讓朱棣無法忍受的是,陳祖義不但搶西洋諸小國的船,連明商的船也搶,到了後來對朝廷的使船也搶。而且,他的手段極其惡劣,實行的是三光政策,搶光殺光燒光。
於是,大發雷霆的朱棣,爲此懸賞五十萬兩白銀捉拿陳祖義。
最後鄭和海上一戰全殲陳祖義近五千人衆,把陳祖義押回國後,當衆將陳祖義斬首示衆。
而明朝水師真正的對外戰爭,也就是鄭和下西洋時,在錫蘭的那一次,不過那一次無非是被動防禦戰,雖然勝利,但不具有海戰的代表性,基本上是陸戰。
不過,明朝水師將領的戰術思想,還是比較先進的。
他們並沒有以陸戰的戰術思想,去看待海戰。
抗倭名將俞大猷認爲,“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
戚繼光也一樣認爲,“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倭船自來矮小如我小蒼船,故福船乘風下壓,如車碾螳螂。鬥船力而不在鬥人力。”
大明水師的戰艦,主要以福船爲主,蜈蚣船、三桅炮船、海滄船等爲輔。
福船主力艦,樹二桅,艙三層,船面設樓,旁有護板。艦首備大口徑貢炮、舷側設千斤佛郎機六門、碗口銃三門,迅雷炮二十門,火油噴筒六十個,嚕密銃十支,弩箭八百支,火藥弩十張,火箭三百支,火磚二百塊塊,及冷兵器上千。
三桅炮船仿製荷蘭戰船,樹三桅,主桅高四丈,船長二十丈,艙五層,可容三百多人,配紅夷炮八門,千斤佛郎機四十門。
大明水師在巔峰時,僅沿海一帶的戰船就有五千艘左右,戰艦有二十多種,除福船和前代已有的樓船、蒙衝、鬥艦、海鶻、走舸、遊艇等外,還有封舟、蜈蚣船、海滄船、赤龍舟、蒼山船、車輪舸、鷹船、連環船、子母船、火龍船、網梭船、趕繒船、四百料戰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等。
世人都說明朝腐朽,可真正的明朝,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或者是在文化上,都是清朝無法比擬的。
世人都說,華夏發明了火藥,生生將它研發成爆竹、煙花,可事實上是,明朝在中後期,對火藥在戰爭中的利用,已經到達了巔峰。
譬如延時水雷、絆線地雷、虎蹲炮、九連銃、二十四連銃、二級火箭等等。
而這些成就,一直領先於西方,並保持到黃火藥的出現,期間有整整二百年。
因爲黑火藥和黃火藥,本身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黃火藥的出現其實與華夏根本無一絲一毫的關係,要將這二者硬生生地扯在一起對比,就象蒸汽機和內燃機的對比一樣,雞同鴨講。
滿清僥倖得天下,大都繼承了大明的歷史遺產,直到清末甲午戰爭爆發,清軍使用的大部分還都是用的明制火炮和火槍。
如果說,明末火器、鑄造,只是落後西方一、二十年的話,那麼可以說,滿清的近三百年統治,單就武器這一塊,就生生落後了西方二百年,平心而論,滿清中期的繁榮,僅僅是因爲民心思安,它在軍力上,幾乎是停滯不前,甚至是倒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