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炎熱,兩天的時間,屍體已經出現了一些臭味,看得人忍不住皺眉。可是就在這時候,顧振華親自帶着雎州的文武官員,一個不差,親自到了城外,迎接戰死士兵的遺體。
早在得到戰報的時候,顧振華就已經下令,連夜趕製棺材,同時在城南選擇一大片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劃爲安國軍將士公墓。上千名勞工挖掘了數百個大墓穴,整齊的排列在半山腰。另外顧振華又向全城公佈了勝利的消息,所有的民衆都格外的振奮。
等到屍體運回來之後,漫長的人羣,從城門一直延續到了墓地,人山人海,不光是饑民,城中的百姓也幾乎都出來了,大家圍在了一起,一種莊嚴肅穆的範圍,在所有人之中瀰漫。
顧振華帶領着城中所有官員,來到了裝滿遺體的馬車前面,恭恭敬敬的舉起了右手。老百姓這些天也清楚了,這是安國軍的新式軍禮!
一個堂堂國公爺,超品的高官,竟然親自給陣亡的將士敬禮,這份禮遇,絕對是前所未有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歷來的名將都只在乎勝利,士兵不過是消耗品,可是在顧振華這裡,士兵似乎更加重要。
敬了軍禮之後,顧振華轉向了在場所有的百姓,用着深沉的聲音說道:“諸位鄉親父老,在兩天前,大家已經知道了勝利的消息。在這裡我要再次告訴大家,韃子想搶奪糧食,想把大家救命的糧食搶走!就是這些士兵他們奮勇作戰,以至於犧牲了性命,才保住了二十萬擔糧食。”
顧振華說着,目光掃過了在場百姓,尤其是那些饑民聽到了二十萬擔的數字,全都有些頭暈,他們或許從來都不敢想這麼多糧食究竟是什麼概念。
“安國軍救濟災民。安撫百姓,靠的是什麼,就是這些糧食。換句話說,你們吃的糧食,都是這些小夥子,這些士兵,用生命換來了的!沒有了他們。這些糧食被韃子搶走,等到韃子吃飽喝足之後,就會再來搶走你們的妻兒,搶走土地,搶走祖宗墳塋,搶走你們擁有的一切!”
顧振華的話音越來越高。在場的百姓情緒也越來越激昂。血性的漢子全都把拳頭攥得咯咯響。說些大道理或許沒用,但是眼前最簡單的道理擺在他們面前。
糧食是他們救命的東西,韃子搶糧食,就是搶他們的命!而這些士兵保護糧食,就是保護他們,讓他們能活下去!
這就是殘酷的生存法則,沒有人能逃避!
想到了這裡。再看向這些屍體,大家突然有了一種崇高的感覺,這似乎不是簡單的一羣人,巍峨如山,高山仰止!
“鄉親父老,我提議大家爲這些犧牲的將士默哀!”
說着顧振華低下了頭,身邊的人也都依次跟着。那些老百姓也都有樣學樣,全都低下了頭。數萬人鴉雀無聲。風吹過樹叢,葉子嘩啦嘩啦的響着,在這個時候,沒有人敢發出任何喧譁。灼熱的太陽照着,汗珠滾落,也沒人敢擦拭一下。
大約過了三分鐘,顧振華纔再度擡起了頭。經過了這短短的一瞬。全場百姓的情緒又大不相同了。場面的節奏似乎都落到了顧振華的手中,每一個老百姓都在看着這位國公爺,想要聽聽他的說法。
“大明朝長久以來,重文輕武。把武人貶低的一錢不值,在這種輿論之下,人人恥於從軍。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捻釘,這幾乎成了共識!可是大家想過沒有,這不是太平年月,這是內憂外患的末世!你們想要活下去,就需要有一批軍人去犧牲,去奉獻,去捨死忘生的戰鬥!
當然也會有人說,吃糧當兵,天經地義!但是我希望大家捫心自問,爲了吃糧,你們願意把命交出來麼,光是爲了那點錢糧,到了生死關頭,這樣的兵還能奮死力戰嗎?當年岳家軍愛民如子,傳頌千古,在眼下,也請大家將這份尊重放到爲了你們犧牲性命的士兵身上,大家覺得對嗎?”
“對,太對了!”
“安國軍就是當世的岳家軍。”
“沒錯,雎州百姓想要安居樂業,就要靠着安國軍!”
顧振華也玩了小手段,在老百姓之中安插了幾個領頭的。現在他們鼓動,全場的情緒就跟着沸騰了。
“鄉親們,安國軍的每一個戰士,也都是從普通人之中而來。大家恐怕已經承受了太多的痛苦,爲了能得到安居樂業,爲了能抗擊韃子的入侵,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安國軍之中,自己的親人,要靠自己的雙手保護!”
提高軍人地位,就是爲了鼓勵更多的人從軍,顯然已經有些人開始動心了。這時候顧振華又大步流星走到了一駕馬車的前面,用大槍挑起了一顆人頭。
“大家看看吧,這就是所謂的金錢鼠尾,大家覺得像什麼?”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這顆人頭上面,在後世辮子戲當中,全都是剃一半留一半的陰陽頭,看多了似乎不那麼彆扭。可是那只是清末的情況,在清初,陰陽頭可是要被砍腦袋的,標準的髮式前後都要剃乾淨,只有在頭頂心留下一小撮,編成小辮,要能穿過銅錢眼。
這種髮式在後世的戲曲之中,還能看到,比如雙簧當中的小丑,就頂着一根小辮子。換句話說,在清初,滿清推行的髮式,就是讓所有國人當小丑,其中的羞辱意味實在是太濃厚了。
“豬尾巴!”有老百姓喊了出來。
“都說滿清韃子是禽獸,果然這樣,好好的人頂着這麼一個玩意,還怎麼見人啊。”
“不光不能見人,怕是死後都沒臉見祖宗!”
這回可不是顧振華安排的人,光是老百姓自己就議論紛紛了,信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老百姓,對於剃髮易服有着強烈的牴觸。
“這就是韃子入侵之後,要求剃的頭髮。在京津等地,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滿清已經舉起了屠刀,要麼屈從他們。要麼就被殺掉。他們這麼幹,就是像馴服所有人,讓大家都變成他們的奴隸,你們願意嗎?”
“不願意,不願意!”
“那該怎麼辦?”
“聽國公爺的,殺光韃子,殺光韃子!”
“好。我中華從來不缺熱血健兒,安國軍這次砍了三千顆人頭,下次就能砍五千顆,一萬顆,只要大家踊躍參軍,你們就會成爲最強大的戰士。再也不用擔心韃子會欺凌到你們的頭上!從明天開始,在雎州就正式招收新兵,希望一切有志青年,能投軍報國,保衛家園!”
顧振華這番話是既有恐嚇,又有鼓勵,還有利誘。把事實擺在了所有百姓的面前,就不愁他們不熱烈參軍。
講完之後,顧振華帶頭,和其他人一起扛着棺材,到了士兵的遺體之前,幫着士兵整理遺容,用安國軍的紅旗裹着身體,放入了棺材之中。然後再由顧振華親自擡着。到公墓下葬。
國公擡棺,這份天大的殊榮,讓在場的年輕人都熱血沸騰,怪不得這些士兵敢和韃子拼命呢!能跟着這麼一個愛惜士兵的人,誰也不會當懦夫!
除了顧振華之外,安國軍的大小頭目,雎州的知名士紳。全都行動起來,每個人都負責一具遺體,大家也顧不上氣味,也顧不上骯髒。在太陽落山之前。全部犧牲的二百八十三位將士全都安葬在了公墓之中。
僧道番尼,一起念着往生經文。湯若望這些洋和尚也加入了其中,顧振華的啓發或許有了作用,湯若望格外的賣力氣,卯足了全力。手握着十字架,不斷給每一個死者祈福,播撒淨水,吹奏西洋樂器。安魂樂曲,低迴婉轉,幽怨哀聲,聽到了每個人的心中,都不由自主的悲傷起來。
湯若望的首秀成果相當不錯。不少士兵,甚至老百姓都對這些洋和尚有了不錯的看法。
莊嚴肅穆的安葬儀式結束了,顧振華也部署了招收新兵的工作。這次戰鬥不得不讓新兵營上去,也突顯安國軍兵力不足的弊端。
隨着新兵第一營的優異表現,從天津招募的新兵距離進入戰鬥序列,已經不遠了。十營人馬,能極大的補充安國軍的戰力。當然這點人馬還不夠。顧振華計劃着要在徐州招募七營新兵,在歸德一帶招募十營。另外在山東還要招募三營士兵。
歸德招兵工作顧振華親自負責,徐州的則是交給了孫誠和陸勇,至於山東的則是交給了李旭。
方劍鳴親自帶着顧振華的命令,一路來到了虞城。和李旭一見面,方劍鳴就把顧振華主持安葬儀式的事情說了一遍。
李旭一聽也格外的感動,眼中淚珠轉動。忍不住說道:“古往今來,說是愛兵如子,可是有哪位名將能真的替士兵想想,爲了普通士兵爭取榮譽和尊嚴!國公爺是第一人,能跟着國公,也是我們的福分!”
方劍鳴也笑道:“沒錯,國公爺辦事出人意表,看似不合規矩,但是仔細一想,又入情入理。弟兄們拋頭顱,灑熱血,用命給老百姓換太平,憑什麼還有人瞧不起他們,簡直豈有此理!”
方劍鳴說着,將一份命令送到了李旭的手上。
“國公爺讓將軍進入山東境內,一是爲了擴充戰果,二是爲了監視滿清,防止報復。國公交代,不需要佔領太多地方,我們人馬也不夠,只要控制了曹縣,單縣等和河南接壤的地區就行了。到了這些地區之後,最主要的就是招兵搶人,把老百姓送到河南。”
“嗯,我心裡有數,前番國公爺來命令的時候,我已經派了士兵了,康樂笙帶着兩百新軍已然搶佔了曹縣!”
“好!”方劍鳴笑道:“我聽說這小子在戰鬥之中表現不俗啊?”
“的確,有主見,有決心,也敢下手,是個好苗子,就是他提議爲了防止糧食落到滿清手裡,鑿沉了十幾艘船!”
嶽破虜在旁邊突然笑道:“還誇他啊,就是他害得我們還要一點點把糧食撈起來,把船移開,恢復航路,費了多少事!”
方劍鳴笑道:“不一樣,此一時,彼一時。國公都親自說了,他的做法值得嘉獎,新兵第一營的營長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康樂笙還不知道他已經悄然升官了,成了安國軍新銳一代的表率。此時的康樂笙正在搜查曹縣縣衙。
清軍攻擊糧船,就是從這裡出發的,在縣衙之中,還遺留不少往來信件和公文。康樂笙的文化水平比起一般的新兵都強很多,他拿過來看了幾份,頓時就把眉頭皺了起來。
“混賬,怪不得狗韃子能找得這麼準呢,原來早有了內奸,快,給國公爺送信,把這些證據全都送過去,挨個抓人,爲犧牲的兄弟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