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眼前的情況就印證了這句話。顧振華搞屯田,大肆的殺人,這些都有人密信通報南京,親近東林黨的人全都動員起來,羅織罪證,想要對付顧振華。

可是偏偏對於斬首三千這種大勝只是隻言片語,語焉不詳,而且就連賣國的罪名那些士紳也不願意承認,只說是顧振華陷害。

當然這裡面也有顧振華的問題,他本來也沒有把南京放在眼裡,甚至忘了正式報捷。不過這個疏漏反而幫了顧振華。

當偏廂車的廂板撤去,散發着臭氣的人頭露了出來,在場所有人全都嚇傻了,足足三千顆腦袋,齜牙咧嘴,醜陋不堪。

馬士英和阮大鋮更是驚得張大了嘴巴,足足能塞進去一個饅頭!

“集之兄,快掐我一下!”

阮大鋮毫不猶豫的將手指掐在了大腿上,馬士英半晌沒感到疼痛,終於失望的搖了搖頭。

“集之兄,看來這是在夢裡啊!”

就在他回頭的一瞬間,卻看到了阮大鋮齜牙咧嘴,對着他笑道:“元輔,我掐的是自己!”

兩個人互相看了一眼,隨即就露出了狂喜之色,馬士英更是仰天大笑,似乎要把心中的憋悶都釋放出去。

他緊走了幾步,一把拉住了顧振華,瞪圓了眼珠子,雙手都格外用力,大聲的質問道:“顧老弟,你眼中還有沒有我這個老哥啊,這麼大的勝利,怎麼不早點報捷?”

“元輔,你可錯怪我了啊,給阮兵部的公文已經說了,打了一場,殲敵無數。”

阮大鋮這時候也想起來,老臉頓時羞得通紅。

“薊國公。你說殲敵無數,我,我還,還當……”

阮大鋮說不出來,但是馬士英已經瞬間明白了。大明朝的這些武將,都有虛報戰功的習慣。比如那位大名鼎鼎的袁縣令,就經常殺敵無數。結果拿不出人頭,反而說屍體被韃子搶回去了。

阮大鋮一看殲敵無數,只當是顧振華邀功的說辭,沒有當真,現在一看這些人頭,頓時就明白了。這位薊國公可是玩真的!

二十駕車,每一駕至少有一百多顆腦袋,算起來就有兩千多顆,這種大勝,在最近的幾十年幾乎沒有!

“國公爺,這種大勝是要祭告祖廟啊,您早點抱上來。元輔恐怕要出城十里迎接了!”

馬士英這時候也冷靜下來,笑着說道:“薊國公剛剛爲官不久,有些東西還不清楚,你們兵部以後可要機靈着點,如此大捷,就該早早的報告,振奮人心。”

他們在這邊有說有笑,沿街焚香叩拜的老百姓此時都被驚動了。原本他們是不情不願的來迎接顧振華。可是看到了這麼多腦袋,他們既害怕,又敬畏,看着顧振華和安國軍的目光全然不同了。

多少老百姓直接趴在了地上,磕頭作響。

“薊國公神威,安國軍萬歲!”

“薊國公神威,安國軍萬歲!”

不經意之間。連萬歲的口號都喊了出來,在場的衆人卻沒有誰敢質疑。三千顆腦袋就是最好的明證!

國破家亡,北庭覆滅,東林黨的這些人執着於黨爭。可是底層的老百姓並不傻。聽着往來客商的隻言片語,大家都知道事情很糟糕了,大明朝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這是最需要英雄,也最渴望英雄的時候,驟然看到了一支勝利的雄師,他們怎麼能不欣喜若狂。有人人把腦門都磕破皮了,也毫不在乎。

看着歡呼的百姓,顧振華的心也平靜了不少,無論到什麼時候,廟堂上的那些齷齪人物,總是比不上這些百姓單純!

“衆位鄉親,大家都起來吧。”顧振華主動走了出來,對着街道兩旁的百姓擺了擺手,這些人一看顧振華要說話,他們終於安靜了下來。

“這場戰鬥是在虞城打的,韃子正藍旗兩個牛錄,外加三千漢軍旗試圖劫掠糧食,我安國軍將士奮死力戰,負責押運的兩營士兵傷亡過半,終於保住糧食。隨後兩營騎兵殺到,趁着暴雨,圍殲清軍。一共斬殺韃子五百八十餘人,漢軍旗兩千六百出頭。這些腦袋就是安國軍的戰果!”

“威武!”

“威武!”

看着老百姓的歡呼,一直等着看好戲的東林黨衆人徹底歇菜了。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拍好的劇本,怎麼突然變了劇情,這顧振華怎麼一下子就弄出了這麼多的人頭,簡直匪夷所思!

“部堂大人,不會是殺良冒功吧?”袁繼鹹忍不住問道。

禮部尚書顧錫疇痛苦的搖了搖頭:“非也,你看頭髮茬,再看看面相,絕對都是真的,哎!這安國軍也太能打了!”

“哼,未見得是什麼本事。”易應昌忍不住說道:“他不是也說了吧,其中有兩千多漢軍旗,不全是韃子!”

謝學龍瞪了一眼易應昌,低聲說道:“早投降韃子的漢軍旗,戰鬥力並不比韃子弱多少,顧振華的確是個人物,決不可小瞧。”

東林黨這幫人在一旁嘀咕,別人根本沒心思搭理他們,目光全都落在了顧振華的身上。

顧振華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對着所有百姓說道:“歌舞昇平已經過去了,現在黃河以北之地,全都陷入了戰亂之中,這次韃子只派出了幾千人,下次就是幾萬,十幾萬。錦繡山河,億兆黎庶,可以說是危在旦夕。我中華上下傳承,綿延五千年,可是也並非沒有劫難。陸秀夫揹着南宋末帝在崖山蹈海而死,文天祥捨生取義,蒙元竊據中原,燒殺搶掠,惡事做盡。所幸我朝太祖起雄兵,掃大元,多少英雄,浴血奮戰,才恢復了漢家衣冠。

顧某不才,曾眼見得崇禎先帝以身殉國,吳三桂勾結韃子入關。以古鑑今。大明天下,漢家子孫,又一次處在了生死存亡的關頭,究竟和何去何從,我想每一個大明人,心裡都該有數。我們不願做奴隸,更不能屈膝降敵。眼下只有上下一心,整軍經武,文官不愛錢財,武將不惜命。萬民支持,將士用命,如此才能捍衛中華道統。否則蒙元之禍重演,在場的衆位文武都是罪人,國破家亡的苦果要所有百姓承擔!”

這話要是別人這麼說,非被扣上詆譭大明,詛咒亡國的帽子。可是顧振華先是救了太子,緊接着又打了大勝仗,功勳威望擺在了眼前。

從他的嘴裡說出來。每一個人都覺得入情入理,沒有什麼不妥的。

在場的不少百姓更是眼中垂淚,薊國公纔是真正的忠臣良將,想想自弘光立朝以來,朝中紛亂無比,大臣傾軋,不理國事,老百姓是看不到一點希望。

可是猛然出現了一抹亮色。所有人都欣喜若狂。

“國公爺,我們都願意加入安國軍,願意追隨着您陣前效力,殺敵報國!”

“對,求國公爺收下我等!”

頓時不少年輕的百姓都跪在了地上,不斷的磕頭請求。

顧振華急忙說道:“大家放心,凡是有志報國的青年。安國軍一律需要。如今河南山東等地缺官缺兵,江南的百姓,只要有一技之長,都可以報名。文人治國。武夫出戰,商人經商,農人耕作,匠人制器。只有各安生業,各盡其責,我們就能打敗韃子!”

顧振華朗聲說道:“有些人說什麼女真兵滿萬不可敵,以本爵之見,不過是一句屁話。當年戚繼光,李成樑等人,都能打得韃子屁股尿流,才幾十年時間,我們是變得矮小了,還是變得懦弱了?都沒有!結堂堂之陣,百鍊成鋼,每一個青壯都能成爲最好的戰士!”

顧振華擺了擺手,後隊之中,康樂笙帶着一哨人馬跑步向前。

一百六十個人,步伐如一,踏在了地上,整整齊齊,沒有一點雜音。從大臣們的身旁經過,人人側目。

馬士英和阮大鋮都懂一點軍事,一看這些兵,全都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好!

康樂笙他們到了顧振華的前面,停住腳步。

“向左轉!”

“稍息!”

所有人刀裁斧剁的一般,目光整齊的對着所有百姓。大明的百姓也不是沒有見過軍隊,邋里邋遢,破衣爛衫,一個個就像是土匪難民一般。

可是眼前這些年輕的軍人,身上的衣服整整齊齊,乾乾淨淨,每一個都神奇嚴肅,站在那裡,就像是廟中的天王一般,威嚴煞氣!

顧振華笑道:“這是新兵第一營,也是這次和韃子對抗的主力之一。在幾個月之前,他們只是普通的年輕人,絕大多數年紀不到二十,比起在場的,恐怕都要年輕。但是他們面對着韃子,不畏懼,不後退,就憑着手上的長槍,殺死上百韃子。他們能做到,大傢伙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

喊聲越來越響,自從顧振華亮出了人頭之後,越來越多的老百姓聞訊趕來,擠得滿滿的,路旁的房上,樹上,全都是看熱鬧的百姓。尤其以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居多,他們一看那些新兵,全都眼紅了,年紀差不多,憑什麼人家就這麼威風,憑什麼自己就朝不保夕的!

“國公爺,我們都跟着您了!”

老百姓的喊聲震天,顧振華十分的滿意,他笑着說道:“好!有這股心氣,有這股血性,大明的天下就穩如磐石!安國軍有規矩,本爵會盡快安排設立招兵點,進行考覈。還是那句話,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安國軍就有你發揮的舞臺!”

安撫了百姓,顧振華走到了那些鄉紳的面前,這幾百人已經跪在地上半天了。他們本來還想着向顧振華請願,可是眼看着情況變了。一下子成了安國軍誇耀軍功,展示武力的表演了。

他們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只能傻愣愣的跪着,雙腿都麻了。看到了那些人頭之後,更是渾身顫抖。和誰作對不好,非要選這麼一個煞星,這不是找死嗎!

這幫士紳從心裡往外害怕,一見顧振華大步流星的走過來,有人甚至都癱在了地上。

顧振華到了領頭的老士紳面前,微微一笑:“老先生,你們覺得本爵給南京百姓送來的禮物如何?”

“好,太好了,安國軍神威,國公神威……”

“哈哈哈,本爵見你們也準備了萬民傘,是不是也先聽說了戰事,故此道賀?”

這幫人一聽,全都一愣,隨即急忙說道:“國公爺說的極是,安國軍神威,天下皆知!”

幾個人勉強從地上爬了起來,把萬民傘,勞軍的禮單都送到了顧振華的手上。顧振華根本沒接,而是笑道:“大家的心意本爵領了,你們還是回去處理家事吧,本爵和衆位大人還有國事要談!”

這幾百位鄉紳早就沒了和顧振華對着幹的膽子,爲難一位大勝的國公,簡直是找死,他們聽了顧振華的話,全都低着頭,灰溜溜的跑了。

第86章 急先鋒(上)第252章 引蛇出洞第142章 燭影人影第315章 鬥智第191章 主動出擊第257章 捅破天第121章 酷刑鋤奸第219章 寶貴的情報第393章 太原暗涌第41章 燙手的山芋第76章 最大禍水第167章 站穩腳跟第286章 該殺人了第63章 成軍禮第345章 敲詐肥貓第197章 大炮擊敵第125章 後院起火第11章 亡國之君第410章 背後冒煙第4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4章 罪惡交易第340章 絕戶計第399章 入川第188章 驚敵第318章 急轉直下第439章 民心可用第321章 刨到祖墳第284章 逆死順生第423章 拉攏第224章 娘子領兵第319章 薊國公何在第455章 大決戰之序幕第316章 及時雨第325章 誘殺洪老賊第305章 脫身之策第82章 烹之第281章 死因第452章 還不甘心第232章 兵敗如山倒第211章 胸牆初顯威第240章 追擊逃兵第89章 開府將軍第286章 該殺人了第393章 太原暗涌第401章 西南之亂第294章 出奇制勝第338章 薊國公來了第一把四十五章 這個官不好做第263章 黯然收場第15章 鉢滿盆滿第342章 內訌第424章 給小皇帝上課第79章 南撤(中)第413章 遼王第418章 倭島財富第45章 有客第30章 伏擊第471章 新君第208章 真正的強者第348章 出大事了第420章 出乎預料第109章 銳不可當第240章 追擊逃兵第103章 拔劍西顧第449章 一塊硬骨頭第327章 老賊落網第444章 堅壁清野第159章 奴家要參軍第39章 晚了一步第331章 三大軍團第458章 進擊的娘子軍第85章 紛至沓來第33章 佈局第162章 大胃口第138章 東林之富第77章 鋤奸第169章 意外重逢第55章 冤家路窄第437章 白杆戰騎兵第8章 軍械第301章 後繼有人第346章 怎麼能榨出油第193章 天地會第283章 血濺街頭第一把四十九章 全城動員第161章 清軍來犯第357章 兵精糧足話北伐第241章 肥豬拱門第13章 託孤之臣第316章 及時雨第418章 倭島財富第282章 不共戴天第355章 天朝風物,西洋傾心第92章 意外重逢第219章 寶貴的情報第441章 步克騎 不客氣第20章 城門血戰第351章 什麼叫富可敵國第459章 大決戰之王對王第335章 全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