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

“那你現在想好沒有,是入江湖,還是戰沙場?”楊帆看着陳王廷,佩服他的身手,如果到了軍中,絕對拔擢得飛快。

陳王廷看向楊帆,道:“我想跟着爵爺,不知爵爺您看不看得上我這身手?”入了沙場,終究還是籍籍無名。哪個男兒不想功成名就,但又有多少人,到最後能夠萬人景仰,舉世無雙?少得可憐。大將霍去病、衛青,驚豔了整個漢王朝,身後扎堆的將軍,又有幾人,爲人熟知?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是說說的。

死後名,活着沒活好,卻總想着死後的名聲。有些可笑,又有些可嘆罷了。陳王廷看得通透,與其混江湖,戰沙場,倒不如在楊帆身邊異界星巫最新章節。他不是個蠢人,混個錦衣衛千戶的,也被楊帆差來使去,就是孫毅、李鬱歡這樣的官宦子弟,都對他敬重有加,那他何必要捨近求遠呢?

“跟我?你可想好了。”楊帆對於這樣的高手,自然不會有什麼拒絕理由,“我可不能給你加官進爵,但有我楊帆一口吃的,絕對餓不着你陳王廷。”對於這樣能在不知情的黑夜,出手相救,江湖口碑又好的高手,楊帆自然不會嫌礙事。

陳王廷長笑一聲,道:“在下是不是已經賣身給爵爺了?”

楊帆淡然一笑,轉了轉春秋大刀,“我可不會給銀子。”

“哈哈。”兩人相視一笑。

……

……

江湖如一張網,恩怨牽扯,總能拉扯到一塊兒。金州一處營寨,迫近日落。便有不少的守軍扛着長槍,往營寨中走去。秋風送來的不是爽,是蕭條。大淩河之戰後,野豬皮稍有了收斂,但小規模的衝突還是偶有發生。今日你埋伏几個小隊。明日我殺幾個哨兵,都是小打小鬧。東江軍在遼南算得上是大明最後一支勁旅。

青衣書生身後的十人,帶着斗笠,沉默不語地站在箱子邊上。稍時,幾騎飛來。十個錦衣衛稍稍揚起斗笠,看向那個鐵衣邊將。來人仔細盤問。青衣書生便一一回答,然後將手中的令牌遞了上去。

騎馬將軍看過令牌,點了點頭,隨後掃視了一眼青衣書生後邊帶着斗笠的十人,狐疑道:“你們幾個。帶着斗笠作甚!”

青衣書生一滯,連忙賠笑道:“將軍見諒,這幾個人,還有其他事要辦,不便露面,所以……”馬上之人眉頭一皺,喝道:“還有何事?”

青衣書生眼珠一轉,笑道:“在下幾趟過來。都是侯將軍接應。這次舵主說了,有一筆買賣,要和金州的將軍們分上一杯羹。特地命在下與諸位商量則個。”

“哦?上頭怎麼沒說起這個事?”

青衣書生訕訕一笑,道:“在下說了,只是單純舵主想和將軍們做筆生意。侯將軍也清楚,歷年這每一趟,將軍抽成不過這個數,此次舵主給將軍們的卻是這個數再翻上一番總裁我hold不住了!閱讀。所以……”

小鬍子將軍眼珠一轉,怦然心動。道:“什麼生意?老巖溪要和我們金州的幾個人分,才能吃得下來?如果行。我侯勇一人便吃下來。”今日執哨的,都是侯勇的心腹,這個營寨門口,空無一人。等到夜裡,野豬皮便會派人過來,交易火器。

青衣書生上前,示意侯勇湊近點。侯勇扯了扯肚子上的腰帶,俯身下去。青衣書生在他耳邊碎語幾句。聽得侯勇呼吸都急了起來,勒馬翻下身來,抓着青衣書生的肩,道:“此話當真?”

“在下有幾個膽子,敢騙將軍?”

侯勇定了定心,放開青衣書生,冷哼道:“諒你也不敢。這麼筆單子,我確實吃不下。就按老巖溪說得辦。今夜我會派人通知金州的線人,不會對你們有什麼阻礙的。”

“那邊謝過將軍了!”

侯勇拍了拍青衣書生的肩,笑道:“謝我作甚?賺銀子罷了。唉,你這臉上的傷是怎麼回事?”剛纔揹着光,侯勇沒看清青衣書生的臉,這次湊近看仔細了,便問道。

青衣書生拿手遮了遮,憨憨一笑,道:“哦,這傷啊。說出來怕將軍笑話,還是不說了。”

“怎麼?”侯勇臉色一變,問道。

“登州城裡的娘們抓的,將軍,都是男人,你懂的。”青衣書生胡謅道。侯勇仰天一笑,拍了拍青衣書生的肩膀,道:“你啊,這瘦竹竿的身板,就不怕那些婆娘把你吸乾了?哈哈,這次撓花臉,下次別傷着腰就好。汝等且在此地稍候,待會兒自會有人過來接你們!”

“那就勞煩將軍了。”青衣書生躬身一禮。

侯勇翻上馬,緩緩離去。

夕陽灑在這片營寨上,戰爭與和平,此刻交融了。站在那個青衣書生身後的錦衣衛這才擡起頭來,口中呢喃道:“金州千戶,侯勇。”

……

……

四月不落雨,五月不沾水,六月河牀幹,七月龍王走,八月魚翻眼,到了九月,龍王還未歸財色兼收。顆粒無收,整個山西,成了個烤饃,乾癟得水都擠不出來。陝西的戰事去年剛剛平息,然而農民起義又延綿到了山西。

御史張宸極上書朝廷說:“賊寇是從陝西來的。陝西將領曹文詔素有威名,士紳百姓爲他編歌謠稱讚說:‘軍中有一曹,西賊聞之心膽搖。’,而且他曾經在山西立過功,陝西的賊寇已消滅殆盡,應該下令讓他進入山西幫助圍剿賊寇。”於是朝廷命令山西、陝西的各位將領一同受曹文詔指揮。

朝廷軍打泥腿子,還是可以的。太原的泥腿子,不出兩個月,便被平定了。接下去,便是移兵討伐。這時候的李自成,還未成氣候,自然不是朝廷的對手。農民軍啥樣子能打贏,十打一,用人數上的巨大優勢,纔打得贏朝廷的軍隊。在山西的時候,一個個佔山爲王,少的五千人,多的不過萬餘人,那曹文詔剿滅他們,還不跟切菜一樣。

甭管你是混世王也好,還是滾地龍也罷,名字氣得霸氣點,還真當你是天神下凡了?照樣死的死,被攆着跑的還是得跑。錦衣衛的兩路探子,到了太原府,便各自分開去了。

太原府,縣城裡甭管亂世當頭,還是太平清明,該做生意的晉商依舊開門做生意。相比較泥腿子,商人們還是對朝廷的官兵好感多一點。雖然平日裡,孝敬、打點的銀錢總要有一點,但至少他們不會搶啊。

泥腿子一來太原城,就跟土匪似的。見着好東西就搶,看見大姑娘就擄,這年頭,造反迫不得已,但迫不得已成了習慣,那就是自然了,到後來某些混世魔王,走到哪裡搶到哪裡,甚至沒人覺得這樣子做反而是將苦難蔓延開來。那些以替天行道自居,幹得和土匪沒兩樣的匪類,在北邊討不到好,便逐漸地往南退着。

朝廷的軍隊也在曹文詔的帶領下,朝南追趕,準備在河南剿滅這股農民軍。山西戰亂漸漸平息,中原地區,似乎如同蜂窩一樣,千倉百孔。這邊叛亂,那邊造反,朝廷軍隊一方面要堅守山海關,一方面又得鎮壓叛亂。然而天災又不斷,除了南邊稍安穩點,整個大明朝已經開始動搖起來。

劫後餘生的太原縣城,稍稍得到了一絲喘息。九月裡,青幫來了單大生意。不是官家的,卻是塊肥肉,肥得流油那種,對與剛剛被攪黃了好幾個月的青幫來說,無疑是塊肥肉。

只不過肯不肯得下,還得看本事了。()

第18章 商議第165章 羽織來犯(下)第375章 天花第209章 天涼好個秋第123章 顧家的挑釁第341章 聲東擊西第466章 長白山上有仙女第330章 天高皇帝遠第455章 一國之柱第403章 刀不修第480章 舊地換新顏第315章 尋冢第216章 醞釀第500章 破城(上)第195章 赴山西第109章 開業打擊第345章 江中談第198章 凌雲志(下)第413章 剛正面第495章 看不見的死亡第6章 算學幻方第47章 哪路大神?第141章 夜襲第160章 漢人?第187章 生意人與失意人第81章 四老來襲第313章 龍虎大真人第232章 三槍拍案第345章 江中談第470章 迷人眼第266章 收鋪子第94章 陰陽人的三通鼓第337章 將起第45章 鳥銃的貓膩第312章 負海擔山第41章 半城煙沙半城血第244章 錯過第466章 長白山上有仙女第473章 原來是你第100章 風雪夜殺人第73章 三杆槍,震朝綱(上)第472章 畫面有些美第379章 約定第25章 強悍的大白第145章 鄭芝龍的野心第219章 僧與道第256章 賽詩會(下)第493章 傳奇炮第237章 疲憊第292章 苛捐雜稅(下)第72章 一把傘,登朝堂第365章 局勢第457章 春種第309章 後天境?第202章 引雷第144章 兩條路第336章 情誼第24章 水泥、玉米、土豆第485章 脣槍舌劍第31章 兩地雙皇第447章 一人之力第238章 就是這麼任性第429章 共商國是(下)第243章 股第405章 裝第428章 共商國是(中)第25章 強悍的大白第117章 小巷風波第34章 圍城第342章 驚變第338章 將夜第216章 醞釀第357章 一枚舍利第335章 軍中兒郎第417章 隔窗望第259章 秋寒雨第241章 行之第446章 變故第241章 行之第449章 一抔灰第158章 歷練第194章 承運第395章 樑上君子第81章 四老來襲第267章 漫天要價第216章 醞釀第119章 各懷鬼胎第343章 失蹤第219章 僧與道第10章 徐家有蓉第317章 衣冠現第386章 臥龍擒虎第108章 壁咚第220章 強行賣地第263章 等一人歸第9章 三文錢的道義第124章 應對第289章 神交之談第23章 山下的釘子戶第222章 說他個滿城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