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修得個通天大道!

ps:這不是仙俠。

“這個故事,還得從南宋年間說起。我教開派祖師王重陽,以“三教合一”、“全黃老之真”和“苦己利人”爲宗旨,去鬼道而歸老莊,並逐漸包容合併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從那時候起,儒、釋、道三家漸漸殊途同歸。

唯獨麻衣一派,認爲三教教義不同,不可混爲一談,而當時大合流趨勢已經很明顯了。麻衣一派勢單力薄,無奈只好分出道教,另立門戶。從這個時候開始,兩個道家派別便老死不相往來,正所謂道不同不相與謀。

道家修爲,和其他門派一樣,也有先天后天之分。重陽子仙逝之後,全真七子播下道統,散佈在中原各地。後經歷王朝更替,門派興衰,早已不復全真鼎盛之景。但是,不管是麻衣還是全真一派,都分俗士子以及修士子。說白了,一類是傳教護道統的,另一類便是像我一樣修道的。”

卜算子講到這裡,便看向一邊正在嗑瓜子的楊帆,喝道:“我講這麼賣力,你聽進去沒有?”楊帆應道:“聽着呢。”他不清楚卜老道給自己將這些有什麼用,全當聽書一樣,聽過就算了。

“我們全真龍門派,是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祖師傳下的道統。到了嘉靖年間,龍門派早就衰弱。先師趙復陽收有二入門弟子。我是修士子,我的師弟,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是俗士子。王師弟與我不同,他先參的道。中年時拜入龍門派。我師父在挑子弟的時候格外謹慎。畢竟道統衰敗,若擇人不慎,道統傾覆。那就是愧對先師了。

我從小便在龍門派長大。師祖便言根骨奇佳,可爲修士子。然而生性放蕩不羈,更不適合擔任律師一職,所以交由了王師弟作爲掌門人。所幸,我也沒辜負師父對我的期望,四十歲破後天,踏入宗師行列。九十歲修得先天上境,笑傲江湖。”

“然後呢?”楊帆這個不合時宜的問題,似乎略帶着輕蔑的意味。卜道人眉頭一挑。冷笑道:“然後?老道一生縱橫江湖,你告訴我然後?難道你聽完這一些,不應該心生敬仰嗎!”自戀的卜老道牽了牽鼻子,冷冷一笑。

“先天境火銃打得死嗎?”楊帆弱弱地問道。

老道眉頭一挑。“打不太死。不過能打傷。”

“那拿炮轟呢?”

卜老道直接一個巴掌呼過來,扇在楊帆的腦門上,怒道:“你當是大羅神仙啊,拿炮轟還有不死的嗎?”聽到這話,楊帆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這要是連炮都轟不死,楊帆真有立馬山上修道的想法了。

卜算子看出了楊帆那些小心思。冷冷一笑,道:“不過轟不轟得中。那就不一定了。”楊帆隨口dǐng嘴道:“百門大炮,加上一千火槍營,還轟不中?”老道話語一滯,這小子怎麼就知道擡槓呢?太不懂事了。

他平下心來,道:“那到不用那麼誇張,別說一千火槍營,就是一千弓箭手,在比較近的距離內也是夠嗆。畢竟內力、武功不是什麼可修得金剛不壞之身的奇術。”

“故事講完沒?若是前輩沒什麼事了。這該喝的酒也喝了,該講的廢話也講了,沒事我真的要回了。”

卜老道桌子一拍,道:“聽我講完!”

“少時我也問過師父這個問題。既然修道練武,連槍炮都扛不住,那還修什麼道,練什麼武?師父告訴我,修道,一個是修心境,第二個便是修長生。開始我以爲,兩者是不同的,直到後來才發現,其實都殊途同歸。心境得以大圓滿,這先天大圓滿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是真正能夠大圓滿的人又有幾人?即使是先天大圓滿,也逃不過生死輪迴。師父告訴我的最後一句話便是,修得個通天大道,便可以證道長生。也不知什麼時候,此話傳到了嘉靖爺耳朵裡,便要在西苑修道。家師接到聖旨,回了封書信,心中對於嘉靖爺修道加以勸阻,當皇帝就要以國事爲重,怎麼能夠荒廢江山基業呢?

不過後來,嘉靖爺還是修了道。莫要以爲史書上流傳,受方士矇騙,嘉靖爺沒那麼傻,在西苑修道二十年,難不成連真假都分不出來嗎?從仁宗以來,歷代大明皇帝壽命極短,所以嘉靖爺纔想修道來得長生。然而窮盡二十年,也不過是後天大圓滿,最後依舊不得長生。

自隆慶爺登基之後,不論朝廷,還是我們道教,對於修得通天大圓滿的說法,都是三緘其口,不敢再提。嘉靖爺倒是個聰慧的明君,即使在西苑修道,也是勤於政事,並沒有以此荒廢國事,也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楊帆疑惑道:“民間流傳,世宗是服砒霜、硃砂過多而死,難道也有秘辛?”卜老道笑了笑:“讓你吃硃砂你吃不吃?嘉靖爺的飲食都由專人負責驗毒。這砒霜一遇銀針發黑,便知有毒,那些方士哪敢真的給皇帝吃着玩意兒?大抵是用一些人蔘、何首烏等補品代替,研磨成粉,製成丹藥罷了。”

自明成祖以後,這明朝皇帝短命的事情,楊帆是知道的。短的二十來歲就死了,長的也不過四十來歲,只有到了嘉靖皇帝,纔有一個活過六十歲的皇帝。六十歲,就是放在歷代所有皇帝之中,也算是個比較大的年紀了,不算做短命。難不成這還真跟修道有關係?這特麼也太邪乎了吧。

不過卜老道接下來的這番話,讓楊帆更加感覺到毛骨一悚。

“不要以爲嘉靖爺活過了六十歲,就是修得了後天大圓滿的功勞。告訴你,未入先天,壽命根本不會發生什麼變化,更何況如同嘉靖爺那樣,一邊料理政務,一邊修道,心境怎麼可能有所提升?當中的秘辛,天底下不超過五個人知曉。”

對於這種吊胃口的行徑,楊帆通常採用冷面相對的方式。你越想知道,表現得越焦急,有些賤人就越不告訴你,在一邊賤笑着,等着你開口求他。

第203章 圍城(上)第420章 婚事(上)第512章 帝師第422章 婚事(下)第194章 承運第176章 秋、刀、魚第22章 建高爐第376章 種痘第401章 早春第265章 招兵買馬第482章 義從赴西平(上)第343章 失蹤第493章 傳奇炮第336章 情誼第161章 來由第69章 買櫝還珠,要發財?第507章 聲名起第356章 一盤棋第22章 建高爐第101章 審死官第150章 再起航第31章 兩地雙皇第287章 牛人課堂(上)第193章 齋內出奇物(下)第282章 請老農第476章 遼地風雲(下)第54章 看小自己,眼界就大了第377章 向死而生的藥方第185章 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第483章 義從赴西平(下)第323章 暗殺第96章 三堂會審第425章 花燭夜(上)第339章 將戰第66章 花樣作死(下)第212章 先殺爲淨第73章 三杆槍,震朝綱(上)第226章 長談第462章 父與子第144章 兩條路第393章 夜魘第410章 敕封第219章 僧與道第36章 起霧了第508章 良人歸第9章 三文錢的道義第342章 驚變第450章 本心第181章 山裡貨第70章 怒衝冠第142章 暗棋第310章 小僧來借棺第494章 洛陽大順第211章 博弈第512章 帝師第425章 花燭夜(上)第18章 商議第483章 義從赴西平(下)第465章 就按江湖辦第165章 羽織來犯(下)第353章 放不下第133章 難斷第273章 變故第347章 名利從來比情堅第337章 征夫跪第373章 狙殺,威懾第194章 承運第19章 楊帆的野望第76章 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下)第128章 詰問第7章 我怎麼就是登徒子了?第221章 豆腐腦兒話書人第491章 飛天相第448章 坐兩人第357章 一枚舍利第346章 嶽靈甫第286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455章 一國之柱第349章 夜刀歌第236章 辭帝京第445章 炸了第432章 磋商(下)第363章 歸家(下)第81章 四老來襲第157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180章 甦醒第218章 雷天大壯第94章 陰陽人的三通鼓第9章 三文錢的道義第454章 恩斷義絕第193章 齋內出奇物(下)第412章 臨朝第34章 圍城第411章 寧國侯第479章 孫承宗(下)第158章 歷練第106章 天橋下的警惕第249章 單篙過大江第372章 叛亂第478章 孫承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