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恐遲暮

早朝,不再是一家獨唱,更像是你方唱罷我登臺(漢明大黃袍344章)。重新啓用的周延儒將自己過去半年見到的實聞一一闡述,痛數稅制弊端。其中重點例數商礦稅低、農課稅南北同一的弊端。引用實例加以論證,說得那些東林羣臣啞口無言。

人家都用實例了,事實擺在眼前,那還有什麼好辯的。要不怎麼叫實幹興邦。過去六月,除了去登州解決楊帆的事情外,周延儒一直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在山東、河南、江南等地勘察。朱由檢只和他說了一句話,你看到的如果和朕在奏摺看到的一樣,就別來京師了。周延儒明白這是自己東山再起的一個絕佳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上欲政通,而下不達。這就是最頭痛的。周延儒將一些地方百姓對於當初的稅改的認識講了出來,當時就震驚了朝堂。大多數的平民百姓,都不清楚究竟是改了什麼稅,只知道稅收要上調,就紛紛怨聲載道。殊不知,商礦稅的增加,等於是對農課稅的減負。只要國庫充盈了,對於農稅自然依賴就少了。

當聽聞其中的貓膩之後,朱由檢大爲惱火,當即就責令錦衣衛請溫體仁去烤火喝茶,所以也就有溫體仁失蹤的傳聞。

言官自然死死咬住祖制不肯放口。他們當中,大抵並不是爲了什麼個人利益而這樣駁回的。很多都是腐朽、愚忠之人。而當初被重用的東林羣臣,出身江南士族,自然不希望這樣的稅改,紛紛獻言,稱稅改乃是捨本逐末,猛藥多餘毒之舉,爲了長久江山着想,不應該如此行事。

這樣脣槍舌戰了接近半個時辰,原本鐵了心要稅改的朱由檢,又一次猶豫起來。生怕自己做的大膽決定成了斷送江山的昏君。

下了朝,朱由檢難得有閒情雅緻,坐在後花園的亭中,風有些冷。他加了件披風,看着跪在亭外的那個老者。

“老學士身體健朗,甚幸。”

“託聖上的洪福。”骨瘦的來宗道雖說已經不再任職,但虛銜仍在。

陽光灑在朱由檢那張有些方正的臉上,有些白皙。他喝了口茶。道:“坐吧,朕啊。這次叫你進宮,就是想聽聽你的意見。”

來宗道一禮,恭敬地站在一旁,道:“敢問聖上,是關於哪些方面的意見?”雖然自從退隱以來,他就很少出現在朝廷之中,但是這分寸還是拿捏的準的。當初,他就是深諳進退,不結黨。然而就是因爲不結黨。即使他在天啓年間和魏黨那種似牽非牽的關係,以及後來與東林黨那種欲結黨而不結的圓滑,朝中彈劾他的人也不在少數。非黑即白,容不得他這樣左右逢源的人存在。所以,即使他最後那挽留錢溢謙的手筆,也沒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卻使自己全身而退,也落得個不算太慘的結局。

朱由檢道:“這稅改,當初天啓年間也搞過。你這‘清客宰相’也不是白喊的,說一說這稅改到底改還是不改?”

這下輪到來宗道沉默了。天啓年間的稅改。說白了,就是魏忠賢斂財和填國庫的手筆,當時什麼個情況他自然知道。如今魏黨殲滅,這朱由檢還要問起天啓年間的稅改。來宗道難免要好好思量一番了。

朱由檢看着冬日的陽光,呢喃道:“當年朕說過,要名利,朕可以給他。只要不是太過分,誰沒有個私利心呢。杜如海就是太重利,吞了太多。最後自己就沉下去了。朕,知道你進退有道,所以纔會問問你,這稅改,行還是不行。”

“可以說行,自然也可以說不行。”來宗道弓着背,一副老態龍鍾的樣子。他的雙手插在袖子中,恭敬地一動不動。

朱由檢擡頭,問道:“此話何意?”

“聖上說行得通,那天下何人敢說行不通?即使有反對的聲音,只要聖上心裡認定的是行得通,那便行得通。反之,若是聖上自己都模棱兩可,拿捏不準。那麼就像趟水過河,這前邊是深是淺,自然要試一試才知道。”

亭中語靜,香茗飄然。

過了很久,朱由檢才站起來,負手而立,看着那萬里無雲的天,道:“那便試上一試吧。只是,朕擔心會不會太晚了一些?”

來宗道叩拜,道:“空遲暮,那便還不遲。”

……

……

二龍山上,大軍天一亮就開始掃蕩被包圍的整座大山。山上殘存的幾百餘匪衆,統統被帶到了山下。錢七夜臉色難看的拿着張畫紙,從一排排匪衆的前邊走過去。

“見過這個人沒有?”

“沒……沒有。”

錢七夜喪氣地拉下畫像,繼續問着。楊帆的失蹤,無疑是最不好的消息。盧象升臨走之前,就叮囑過,一定要保證楊帆的安全,沒想到僅僅半個月,這人就這樣失蹤了,還怎麼和盧象升交代。

早就看楊帆不順眼的高風,一聽說楊帆失蹤了,樂得從營帳中蹦出來,趕緊來打探這消息是否屬實。看到一遍又一遍在搜山的大軍,高風揹着手,不疼不癢地晃來晃去,道:“這剩餘匪寇都逮找了,還搜個什麼勁,也該收兵回去了。”

“高監軍,楊院長失蹤了。”韓琦披着盔甲剛剛從山上找了一圈。

“呀,楊院長不見了啊,是不是被這匪寇給殺了,嘖嘖,沒想到這用兵如神的楊院長竟讓就這麼犧牲了,真是可惜啊。”老太監酸溜溜地說道。他假裝一臉惋惜,然後擡頭道:“既然失蹤了,那找不到就按陣亡報上去吧。哦,對了。”他掩嘴驚訝道:“這楊帆楊院長不在軍籍中啊,嘖嘖,看來也用不了上報了。”

“高監軍,你可別忘了。這楊院長可是當初聖上身邊的紅人,如果真的就這麼不了了之,萬一聖上怪罪下來,你我可都要吃不了兜着走啊。”

高風臉色一變,道:“這剿匪楊院長失蹤,難道還要怪我等嗎?你們愛如何找就如何找,不過本監軍在奏報上一定會闡明這一情況並非我等過失的。”

錢七夜冷着臉走過來,看到那陰陽怪氣的背影,一臉厭惡地道:“老韓,都找過了,沒有。屍體也沒有發現,如果是,只可能是那幾十具焦屍了。”(。)

第134章 出海第8章 小學水平,鑑定完畢第324章 悍兵第490章 一棋定江山(2)第86章 品酒第449章 一抔灰第401章 早春第145章 鄭芝龍的野心第71章 雨沾裳第357章 一枚舍利第250章 斬盡滿園黃花(上)第355章 送佛西第356章 一盤棋第211章 博弈第25章 強悍的大白第476章 遼地風雲(下)第377章 向死而生的藥方第247章 秋晚山滿楓第355章 送佛西第210章 夜殺第422章 婚事(下)第45章 鳥銃的貓膩第269章 事情緣由第166章 話不多就是幹第188章 見鬼了第127章 天橋下的施粥第314章 登崖墓第56章 入關登城樓有些事第317章 衣冠現第43章 我們都是游擊隊!第20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265章 招兵買馬第190章 修得個通天大道!第251章 斬盡滿園黃花(中)第178章 二關公第268章 就地還錢第503章 初見只道如故人第445章 炸了第401章 早春第190章 修得個通天大道!第518章 終點,也是起點第42章 狙殺!又起霧了?第333章 再別過客第414章 被遺忘的利器第272章 簡直爆炸第168章 部落大戰第291章 苛捐雜稅(中)第302章 絮將落第271章 出老千?第447章 一人之力第174章 楊帆歸來第299章 文比(上)第61章 言官唾迎第273章 變故第418章 碑文完美有誰看第48章 葬屍白玉山第134章 出海第92章 誰敢與吾輩煮酒第338章 桌上談判(上)第450章 本心第400章 不一樣的活法第416章 撕破臉第30章 嚇唬人誰不會?第360章 人亡政息?第465章 就按江湖辦第296章 花招爲誰耍第29章 豆腐渣工程第71章 雨沾裳第262章 訪董府(下)第22章 建高爐第337章 征夫跪第90章 楊帆的怒火第235章 老人們第494章 洛陽大順第242章 仗義多爲屠狗輩第488章 湖畔姑娘第201章 燙手的令牌第208章 場面(下)第194章 承運第387章 江湖魚龍燴第236章 辭帝京第335章 軍中兒郎第51章 皇極殿內的瘋狂第120章 良人歸第58章 搭救第291章 苛捐雜稅(中)第104章 莫染江湖氣第337章 征夫跪第205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61章 言官唾迎第89章 你這是在找死第500章 破城(上)第70章 怒衝冠第281章 院門開,人歸至第67章 一戰封伯第424章 三十而立第110章 開業大吉第276章 賭債賭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