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早春

從湖廣向東,楊帆沒有帶上陳王廷(漢明大黃袍401章)。在自己身邊,陳王廷永遠都是一個護衛的身份。他之前將七山十二水與朝廷的這根橋,交由陳王廷做,就是給他一個機會,若是有本事,能在湖廣立足,那就放開手腳讓他幹。當然,陳王廷也沒有辜負楊帆對他的期望,將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

朝廷的人,大抵不愛和那些山寨土匪打交道,自詡有身份,但對於陳王廷,又是另一種態度。一來是給楊帆的面子,尤其是這次大捷之後;二來是給盧象升面子,楊帆不可能始終呆在湖廣,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但是陳王廷可以。他就像是楊帆的一個話事人,在這裡搭起這條防線。

這次大捷,陳王廷自然也是功不可沒。只要不犯錯,後邊的路楊帆自然會幫他鋪平。而這些寨主、首領也樂得如此,拿着楊帆的錢,又有朝廷庇護,何樂而不爲呢。

楊帆四人出湖廣時,盧象升還沒回到荊州,而在夔州嚴守的秦良玉也是有些吃驚。當她聽到幾萬的起義軍,竟然被一朝殲滅了,也暗吃了一驚。沒想到盧象升不在,這天雄軍的威力是更加大了。她這幾千白杆軍,也無功而返。不過無功而返,總比城池失陷要好。

剛從京師傳來的聖旨,以及還在半路上的盧象升,都沒有想到,楊帆就這麼離開了。走得悄無聲息,也只有陳王廷知道這個消息。

這種交通靠走,信息靠喊的年代,幾個人悄悄的走了,更加是神不知鬼不覺,誰也沒想到,頭號大功臣,就這麼低調的離開了。

等回過神來,已經懷着小激動的盧象升已經到了荊州,在滿城找楊帆的時候,天雄軍的諸將領來反應過來。楊帆不見了。盧象升還好,找不到大不了一封奏摺送到京城,就了事了。

可隨後來的傳旨太監,可愁得頭髮都要掉了。他出京時。朱由檢明確說過,要將楊帆帶到京城來,不能就聖旨一甩,自己拍屁股走人。也就是說,楊帆找不到了。這傳旨太監也別想回京師了。

杭州的早春,迎春已經悄然綻放。春寒,西湖邊枯柳還未抽出新芽。楊帆和絮兒一道划船遊湖。他們來餘杭,已經有幾日了。江南的水鄉,對於剛剛經歷瞭如此多崎嶇坎坷的楊帆來說,確實是個放鬆神經的好去處。

划船到了湖心,楊帆便不再劃,而是躺下來,看着船尾的王絮兒,那筆輕撥湖水。

“蘇先生死了。”

畫筆一顫。落入了湖中。

稍稍竄入之後,又浮了上來。

“那年你還在京師,躺在病牀上,就是那場大雪,蘇先生就靜悄悄的走了。那時候你身體弱,就沒和你說。後來一直沒有什麼好的機會,也就沒告訴你。”

王絮兒抹了抹淚,沒有說話。她那細手浸入了冰冷的湖水中,抓起了那隻筆。雖然蘇先生和她是師徒關係,但更多的時候。更像是自己的祖父一般和藹。

楊帆側過身子,彎曲的手墊在頭下邊,並沒有安慰王絮兒。生離死別,這是人生必定要經歷的事情。別難過,只能是口頭的敷衍,若是這樣就真的不難過了,那這情感也太淺薄了一些。

時間,只有時間,才能讓這種思念和緬懷淡去。

“夏伯會呆在金陵。你也呆在金陵吧。那裡有咱們自己的莊園,老鋪街被朝廷給佔了,只有利民當,回去也是傷心地。”

“那楊大哥你呢?”王絮兒沒有看楊帆,而是低着頭,小泣着。

“我?還得回去一趟。等事情都辦妥了,就立馬回來。你留在金陵可好?”楊帆是不想王絮兒再去趟京師那趟渾水的。

“我聽楊大哥的,只是有一件事情,以後有什麼事情,別再瞞着絮兒了,好嗎?”

楊帆直起身,握着漿,朝湖邊劃去,淡淡道:“我瞞着絮兒最大的秘密,都告訴你了。楊大哥答應你,以後讓你永遠都快快樂樂的。”

在餘杭小住了幾日,那綿綿的細雨,煙雨江南,多半又讓人生出許多的離愁別緒,古街老鄉,這一次楊帆送走了羅一飛、王絮兒和夏末書,真的就剩下自己一個人了。本也是順路,但楊帆還想在這裡小住幾日,就讓三人先行回了金陵。

餘杭的橋、磚、巷,怎麼走,都那麼有詩情畫意。一把傘,打街巷走過,兩旁瓦礫上落下的水滴,打在水窪上,濺起的小水花,渲染開幾圈漣漪。煙雨濛濛,楊帆坐在河道邊的長廊上,聽着說書先生那新編的曲子,又花了半錢銀子,買了份報紙,細細地看起來。

報上的消息,讓楊帆不禁有些驚訝。似乎新稅的推行,格外的順利,順利得連他都有些不相信。街上識字的不多,那些賣弄的才子,也沒有那個雅興,花這錢買份報紙看看。也就幾個閒着沒事的富家翁,遛鳥下棋的間隙,坐在迴廊上,笑着讓楊帆說些報紙上的事情給他們聽聽。

當聽到從今年起,農課稅減半,商稅、茶葉、礦稅要加重的時候,嚇得他連鳥籠都忘記拎回去,趕緊回家。準備明年改種水稻和土豆去了,這麼大個消息,得虧問了個明白人,不然這錢,又得花出去了。

開春很關鍵,一年之計在於春。

什麼打算計劃,都得想好了。這樣的事情,當然得想明白了。

在這個早春,江南的富商們,似乎迎來了寒冬,加重的商稅,讓他們原本送給某些人,來得以壟斷庇護的銀子,不得不用來繳納賦稅。這讓那些個體戶們,都感覺到了生意難做,紛紛花了錢,多買了田,僱來了佃戶,重操舊業,開始種田。

對於他們來說,種出來的糧食,自己可以吃,還能賣給朝廷,自然是划算的。這一招,纔是楊帆感到驚訝的。既暫時緩解了佃戶和地主之間的尖銳矛盾,也解決了江南毀田種桑的普遍現象,增加了朝廷糧食的緊缺。(。)

第146章 吊炸天的胖子第80章 跨越近三百年的卦象第108章 壁咚第98章 總有人在混江湖第404章 冬青第260章 聽聽這冷雨第231章 清客第501章 破城(中)第148章 瘋狂掃購第179章 迷第41章 半城煙沙半城血第128章 詰問第52章 徹底瘋了!第283章 不器書院第462章 父與子第67章 一戰封伯第29章 豆腐渣工程第443章 枯木逢春第427章 共商國是(上)第106章 天橋下的警惕第353章 放不下第380章 傳國玉璽第21章 速度第368章 談笑風生第367章 利弊第90章 楊帆的怒火第91章 吹出一片天第284章 不器而立第86章 品酒第336章 情誼第54章 看小自己,眼界就大了第101章 審死官第335章 軍中兒郎第282章 請老農第158章 歷練第340章 匯於江湖奏朝堂第106章 天橋下的警惕第154章 馬六甲變故第153章 讓炮彈飛關於爲袁崇煥平反章節修改第518章 終點,也是起點第89章 你這是在找死第404章 冬青第437章 國考二試第374章 合格的狙擊手第40章 大明沒有一個是孬種!第76章 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下)第507章 聲名起第300章 文比(下)第203章 圍城(上)第434章 讀書人,向權看第234章 守墓人第383章 驚變第222章 說他個滿城風雨第474章 都是故人第52章 徹底瘋了!第193章 齋內出奇物(下)第324章 悍兵第162章 種田在澳洲第115章 拜訪第353章 放不下第508章 良人歸第125章 計將安出?第442章 人蠢就回去多讀書第131章 雪夜沁園春(中)第139章 人心第110章 開業大吉第213章 詰問(上)第254章 賽詩會(上)第468章 死得其所第398章 一江湖水(上)第483章 義從赴西平(下)第459章 時勢第172章 宦海沉浮第438章 閱卷第503章 初見只道如故人第14章 千里姻緣一紙牽第215章 詰問(下)第431章 磋商(上)第180章 甦醒第374章 合格的狙擊手第167章 不服?第262章 訪董府(下)第275章 賭債賭還(中)第164章 羽織來犯(上)第201章 燙手的令牌第205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188章 見鬼了第128章 詰問第33章 戰爭與和平第100章 風雪夜殺人第161章 來由第366章 與虎謀皮第112章 天字陸號大康酒業第246章 中秋月(下)第210章 夜殺第70章 怒衝冠第54章 看小自己,眼界就大了第501章 破城(中)第360章 人亡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