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敕封

朱由檢繼續把玩着那方傳國玉璽,道:“當初太祖建國,一直在尋找這方傳國玉璽,如今終於到了朕的手上,是時候利用一下這方玉璽了(漢明大黃袍410章)。對了,朕已經給你準備好了朝服,明日早朝,記得穿上。”

“是。”

“如今朝局啊,自從有了你給朕的那些耳目,再也不是那些站着說話不腰疼的儒臣說了算了。朕已經命人準備了祭典,土豆、金薯都已經宣傳的差不過了。等到回暖了,就可以在江南、湖廣以及關中施行第一波推行了。”

楊帆道:“這土豆和金薯,短時間依舊不能解決最關鍵的飽腹問題,所以,只能用以安民心,要想解決大災荒和冰凍期,只能一個法子。”

朱由檢摸着手頭上的這封信,呢喃道:“朕知道你想說什麼。你先解決好了漢蒙聯合問題,能夠說服朝臣,朕再作考慮。”

“這好像應該是聖上要說服的是吧。”

“呵,你可是蒙古特使,再說這若是不聯盟,估計建奴也該西征了吧。”

楊帆躬身一禮,道:“那在下就告退了。”

“楊帆?”

“聖上您說?”

“這麼久了,你從來沒有在朕面前稱臣,這是爲何?”朱由檢有些玩味地看着楊帆,道:“是不是因爲有個神秘的師父,就傲慢到連臣都不稱了?”

“聖上說笑了。在下空無名銜,何來臣之說?自稱在下,已是有些過分,若是聖上准許,請允許在下自稱草民,您看可好?”

“哈哈。你還是再怪朕沒能給你真正的權力是吧。等着,明日朕讓你明白,一直以來,朕都是信任你,只不過時機未到罷了。”

“那。在下就告退了。”楊帆躬身一禮,走出宮門。朱由檢呢喃道:“朕要你挑大樑,你可別辜負朕吶。”

這一夜,很多人都睡不好。

春眠本該不覺曉的。然而,屋外即使是細雨無聲,也讓某些人心生煩躁。最煩躁的莫過於剛剛候補的戶部候補郎中方溢儒了。沒想到,本來已經是傳來死訊,他都在自家老爹墳前哭告大仇得報。而這楊帆竟然又活了回來。聽同僚談起,似乎這次好像還是大功而歸。

他的臉色,簡直可以擰出苦水來。

砰!

桌子一震,筆架順勢倒了下來。他看着燭光怔怔出神。

司禮監大太監高潛,親自端着衣帽,在乾清宮前候着。見到楊帆出來,躬身道:“恭喜侯爺了。”

“等等,侯爺?”

高潛眯着眼,笑道:“蟒袍加身,您榮華富貴。可別忘了咱家。”他跟着楊帆,一直出了宮。馬車邊上,楊帆拱手道:“公公留步吧,時候也不早了,就不勞煩您送了。”

馬車朝鴻臚寺駛去,楊帆入府之後,纔看清楚,確實是件蟒袍,紫底金線,十分惹人眼。這樣的服侍。很不多見,即使楊帆都嚇了一跳,這悶騷紫的,穿了那還不人見人揍。不過眼下。他可沒功夫去想這些。自己再不睡覺,就該起牀了。做京官,最可憐的,就是沒有睡懶覺這一說。

楊帆確實有些驚訝到了。這侯爵,要擱到宋明以前,那就是一方土皇帝了。到了明朝也就是個虛銜。但即使是虛銜,卻也是極其少見的。明末作爲朝廷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吳三桂,也僅僅是封了個伯爵,可見活着封侯有多麼難。

這楊帆封侯一事,朱由檢並沒有通知任何朝臣,明日上朝,直接下令。這是通知,不是商量。

還有睡不着的,莫過於徐家的家主,徐驥了。徐有容白日掙扎着要出府見楊帆,被他直接鎖在了府中,只是到了飯點,才讓紅玉送了點吃的進去。

徐夫人端着碗蔘湯入書房。這些西洋參,是利瑪竇送給徐驥的。這幾日,徐驥略感風寒,又公務繁忙。還要處理徐蓉的婚事,實在有些忙不過來。

“老爺,喝點茶湯。”

“咳咳。蓉兒怎麼樣了,還鬧嗎?”

徐夫人搖了搖頭,道:“你也真是的。這婚事有必要這麼急嗎。這麼快就交給了於家,這……這要是直接退婚,那不是打於家的臉嗎?”

“你當初不是也答應了嗎?這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誰知道這人說死就死,說活就活,還回到京城來的。總不能讓咱們女兒還沒成婚,就替他守活寡吧。”

徐夫人也有些糾結,道:“那你說怎麼辦。這婚書不拿回來,於家的人來迎娶,老爺你倒是嫁還是不嫁?”

“我嫁!”徐驥站起來,道:“於家的三子有什麼不好的。知書達理,去年還中了進士,門當戶對,嫁!這楊帆,如今是蒙古特使的身份,這是個敏感的身份,不知道滿朝大臣,有多少人恨得他牙癢癢。因爲他,又有多少人的腰包嚴重縮了水。今年湖廣蘇杭,稅制已改,國庫是可能充裕了,但這一層層的打點,估計少了近乎一半,我看啊,有楊帆受的。我就不明白,這於生哪裡不好了,嫁他會吃虧嗎?於家也是清白家底,清流一派。於老和先父又是古交。”

他說的,就好像自己嫁過去似的,一點都沒有考慮徐蓉的感受。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古代婚姻,都是如此。男女雙方成親之前,都是沒見過面,都靠着媒人牽線搭橋。

“你是願意,可是蓉兒她不願意。你也清楚,蓉兒和楊帆……我們當初也不曾攔着,現在這樣騎虎難下,我看你如何是好。”徐夫人往旁邊一坐,生着悶氣。當初對於這婚事,她就不太願意,但是徐驥做得主,她哪裡敢反駁。

徐驥脖子一擡,一口氣就將參茶咕嘟近了喉嚨裡,“那就走一步看一步。若是楊帆真的東山再起,於家又不肯放手,老夫只能給他去賠罪了。”

夜雨瀟瀟,徐蓉躺在牀上,似乎難以入眠。她在想,那個人,爲何今日沒來,是不是忘了她,還是說已經不再牽掛她。女子的思緒容易飄散,容易猜疑,想着想着,多愁善感的她,便輾轉反側起來。(。)

第362章 歸家(上)第374章 合格的狙擊手第298章 還比大儒大一點第503章 初見只道如故人第227章 找人(上)第421章 婚事(中)第377章 向死而生的藥方第466章 長白山上有仙女第501章 破城(中)第412章 臨朝第104章 莫染江湖氣第233章 埋伏第204章 圍城(下)第235章 揪賊第171章 天子門生第228章 找人(中)第429章 共商國是(下)第414章 被遺忘的利器第295章 糟心的驚喜第432章 磋商(下)第41章 半城煙沙半城血第396章 追風少年第407章 進京人第44章 大掃蕩第181章 山裡貨第298章 還比大儒大一點第447章 一人之力第362章 歸家(上)第133章 難斷第301章 晚風起第13章 神壇上的人第255章 賽詩會(中)第434章 讀書人,向權看第270章 夜探賭坊第503章 初見只道如故人第134章 出海第139章 人心第353章 放不下第1章 楊帆第161章 來由第38章 死亡的勝利第450章 本心第336章 情誼第322章 臥聽蚊第129章 語出驚人第132章 雪夜沁園春(下)第17章 東北望,射貪狼第125章 計將安出?第220章 強行賣地第69章 買櫝還珠,要發財?第80章 跨越近三百年的卦象第148章 瘋狂掃購第291章 苛捐雜稅(中)第510章 秘辛第332章 寧靜第486章 黃教喇嘛第259章 秋寒雨第359章 一人故第391章 請神問第339章 桌上談判(下)第515章 黃袍之戰(上)第100章 風雪夜殺人第475章 遼地風雲(上)第339章 將戰第65章 花樣作死(上)第468章 死得其所第168章 部落大戰第61章 莫欺少年窮第294章 人艱不拆(下)第104章 莫染江湖氣第70章 怒衝冠第268章 就地還錢第36章 起霧了第474章 都是故人第345章 江中談第92章 誰敢與吾輩煮酒第39章 戰爲大明!第267章 漫天要價第440章 多餘的解釋第315章 尋冢第371章 波瀾第1章 楊帆第127章 天橋下的施粥第315章 尋冢第193章 齋內出奇物(下)第400章 不一樣的活法第485章 脣槍舌劍第291章 苛捐雜稅(中)第491章 飛天相第483章 義從赴西平(下)第518章 終點,也是起點第316章 棺上刻吾名第278章 落幕第415章 不再見第249章 單篙過大江第221章 豆腐腦兒話書人第73章 三杆槍,震朝綱(上)第318章 落幕第13章 神壇上的人第340章 匯於江湖奏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