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的駕崩,給人以措手不及的感覺,然而,就當還沒讓該反應的人反應過來,新皇登基,朝局變動,就在一夜之間完成了(漢明大黃袍455章)。
細雨下,楊帆緩緩步入侯府,福伯正站在門口張望着,一看到楊帆回來了,便道:“侯爺,宮裡邊來人,等了有些時候了,您趕緊進去瞧瞧吧。”
楊帆遞過傘,道:“來了多少人?”
“幾個太監,還有幾個侍衛吧,聽開門的石頭說,是來傳聖旨的。”
“恩,明白了。”楊帆匆匆往大堂內趕去。高潛在王府坐了許久,終於看到楊帆回來了,臉上的笑,也並不怎麼多,畢竟朱由檢駕崩,自己若是表現地太過歡喜,難免被人嚼舌根。
“楊侯,深夜造訪,也是迫不得已。聖上駕崩,二皇子登基,這遺詔和聖旨您還是接一下吧。”高潛從袖口拿出兩卷黃稠。聖旨並不一定是黃的,根據等級、規格來劃分,但若是黃的,必定就是最高等級了。
高潛宣讀完兩代皇帝的聖旨,基本上後邊那捲就是抄前邊那捲的,敕封楊帆爲護國公,授光祿大夫,進上柱國。若是放在前朝,這樣三個封號,那真是無比的榮耀,而在大明朝,無論護國公、光祿大夫還是上柱國,那都是虛銜,換句話說,朱由檢給楊帆帶上了一頂無可挑剔的冕冠,就差將皇冠摁在他頭上了,然而就是不給他一個朝政位置,意思就是很明確,楊帆要改革,要干涉朝政,還是得讓新登基的皇帝來下旨。
朱由檢對於楊帆還是留了一手的,這一手,對楊帆,對新登基的小皇帝都是有益的。等到小皇帝有獨立的政治能力時候,也不會因爲楊帆把持朝政而棘手,因爲只要小皇帝不聽楊帆的話。那麼這個上柱國就等於形同虛設。
但是如此的一個六七歲的小皇子,又能有多少主見?朱由檢挑選周延儒、楊帆以及洪承疇選擇輔國大臣,也是很有遠見,楊帆的遠見、周延儒的正統儒學、洪承疇的統兵。三者各司其職,卻又互相牽制。然而周延儒和洪承疇僅僅多了輔國大臣的名號,只有楊帆,加官進爵。護國公,這是何等的榮耀?
“楊國公。接旨吧。這宮裡還有很多事情料理呢。先皇駕崩,宮裡很多事情料理,就不在國公府逗留了。”高潛傳完旨,便離去了。
沒過多久,徐驥便趕到國公府上來了。國喪三日,常朝也取消了,徐驥的臉色顯然很難看,還沒等通報引見,便直接跨入了堂上,指着楊帆。氣得嘴脣都發青了,道:“你……你知道昨夜死了……死了多少人?呵,你贏了,對!你贏了!”
“時尚書、韓尚書、張御史……這些人雖然對你恨之入骨,但是都是忠心耿耿之臣,對大明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因爲他們違揹你的理念,就得去死嗎?啊?就得去死嗎?你告訴我!”
徐驥在那昏暗的皇極殿內,度過了他半輩子最恐怖,也是最膽寒的一晚上。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有這麼多大臣被賜死殉國。楊帆也聽高潛說了夜裡的大清洗,很明顯朱由檢想通過這手段來告訴自己,道路已經替自己清理完畢,大明靠着他來重興了。
楊帆靜靜地聽着。他明白自己的老岳丈今夜是受了刺激。纔來這邊發泄一通。
“岳丈大人,今日是公事還是私事?”
“公事!老夫有心思管你的私事?”徐驥鬍鬚上撅,眼色帶些血絲,“今夜,昭告天下,那是自殺殉國。然而清楚的都知道,那是清洗!清洗!你如今貴爲上柱國、護國公,然而明眼人都明白,先皇是借駕崩替你肅清政敵!”
“然後呢?”楊帆坐下來,道:“岳丈大人這一通責罵,小婿就不解了。這些人是小婿殺的?還是說是小婿點名道姓讓聖上殺的?您認爲小婿有這個本事,讓聖上都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
徐驥臉色鐵青,指着楊帆,當然不能說什麼冒犯朱由檢的話,道:“人在做天在看!你有沒有從中作梗,最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楊帆冷笑道:“我有何對不起良心的?我也送岳丈大人一句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好!好!好一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希望你做得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大明江山,不然往後口誅筆伐,遺臭萬年了,老夫就當沒有你這個女婿。”
楊帆眼色一擡,這算是威脅麼。他站起來,送徐驥出了府,還好自己的宅邸夠大,在後邊睡着的徐蓉沒有驚醒,不然看到翁婿兩人又鬧上了,準又要發愁。
……
……
宮中縞素滿掛,東宮迎來了新主。二皇子封太子,也就意味着大皇子是生是死,即使回來了,也無法繼承大明的皇位。國喪三日,新皇登基還需三日之後,白衣緩緩步入東宮,見到自己的侄孫正和宮女玩着繡球,女子一見到朱啓來了,便立馬停住了,跪在地上不敢說話。朱啓走過去,他帶着朱慈烺時間久,對於這個六歲的慈煥,不曾重視。
“皇……皇爺爺……”
“慈煥啊,三日後你就是大明的皇帝了。你明白作爲皇帝,需要多少的能力?”朱啓摸着那細軟的頭髮,道:“你的大哥,即使我教了這麼久,還是沒有那本事,你的父親,說實話,也做得不夠好,但你父親坐了皇帝之後,皇爺爺就從來沒有批評過他。”
“煥兒不貪玩了,煥兒要做什麼?”
“學。”
“學?煥兒會背三字經,會背百家姓……還會……”他見到朱啓搖頭,便不再言語下去。
朱啓道:“那些誰都能學,你要學的比這更多。最重要的便是作爲明君應該有的眼光和度量。你先皇欽點的輔國大臣,在你十七歲之前,但凡國家大事,都要悉數聽他們的,但這不代表這十年你能夠荒廢。每一決策,你都要過腦子,爲什麼要這麼做,這樣做對於江山社稷有何好處。想不明白就問,別問我,問楊帆,問周延儒都可以。但要記得一點,學會明君應該有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