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

對於董承的行爲,高順一笑置之,即便受封魏王,一切都是虛的,強大的軍事實力纔是真的。

不過一些野心家卻不這麼認爲,聯名公開擁戴高順接受封王,特別是一些官職尚低的人,希望藉此得到高順的重視,在政治上佔有一席之地。

董昭公開吶喊,高君侯平定四方蠻夷,保北方几州免遭戰火屠戮,勞苦功高,理應接受封王。

當然了,大士族內部也因意見不統一而出現分裂,有人反對,有人支持。

事情越鬧越大,連各地的軍師也相互串聯,支持高順受封魏王。

高順對任何人的提議皆堅決推辭。

之所以是魏王,是因爲高順的政治中心在魏郡的鄴城。

皇帝劉協內心對高順非常痛恨,聽說高順堅辭不就之事,心中也起了波瀾,到底高順是心繫大漢呢?還是高順想一步到位代替大漢朝廷而直接稱帝?

確實如劉協所想,高順之所以不接受王位,是不想爲後世留下隱患,令後世之人效仿,想一步到位,直接稱帝。

事情越演越烈,連皇帝都派使者勸高順接受魏王之位。

皇帝劉協的心思很簡單,很單純,也是很無奈的做法,若是高順接受了王位,則依然爲漢臣,有義務解救朝廷,否則,可號召天下共擊之。

衆人擁戴,卻不明高順心思,令高順心煩。

不過到興平七年秋,各州牧、刺史都擁戴高順受封漢王,而董承和鍾繇一直住在鄴城不歸;這時,李強也建議高順受封爲魏王,而馬貴退了一步,建議可暫受魏公之位。

其實不管是魏王還是魏公,都已嚴重逾制。始自“白馬之盟”,異姓王即是非法的;始自王莽,“公”在漢代也是謀圖篡政的代名詞,是造反的前兆。

馬貴像是看透了高順的心思,直言,後事自有後人處理,沒有萬年的江山,不必顧慮太多。

最終,高順接受了衆人之勸,不過僅接受魏公之封;衆人皆大歡喜,不管是魏王還是魏公,只要高順接受,便是好的開端;董昭、荀攸等人更是高興;華歆等人更是以功臣自居。

董卓和劉協都很高興,各有各的打算。

興平八年春,高順進爵魏公,受封受九郡、九錫之賜,建立公國,設立百官。

董承傳旨後便高興的返回長沙郡交差;高順對其私下承諾,絕不攻打太師的地盤,與太師一世交好;高順認爲,北方穩定後,沒有了外部壓力,董卓內部必定會亂,其命不久矣,任何承諾都不影響他統一天下的進程。

而鍾繇則直接留在了鄴城。

最高興的莫過於江北百姓,只要高順不倒臺,他們的生活便會穩定,富足,沒有戰亂之禍。

鮮卑、匈奴以及韓遂皆派來了使者,祝賀高順受封魏公之位。

根據皇帝的詔令,魏公國可以設置直屬於封國的丞相以下羣卿百官,體制地位如同漢初各異姓諸侯王。

爲了加強對軍事的控制,高順首先拜曹山、趙雄、向榮和趙雲爲安東、安北、安南和安西將軍。

對於百官,高順希望慢慢完善,賈詡爲尚書令,陳宮、陳羣、鍾繇等爲尚書;審配被任命爲御史中丞;盧毓爲吏部郎;剩餘官職大部分爲系統高級文官擔任

若此,高順便可以效仿古之周召、太公、五霸等,用封國的名義打着藩衛帝室的旗號征伐四方。

由於關鍵崗位皆爲系統文官所擔任,所以,高順接受魏公之位,沒有遇到任何阻力;爲了避免爲後人效仿,高順對董昭、華歆等人並未重用,並決心永生不重用他們。

打壓士族是高順一貫的政策,首要的措施便是推出廉價的白紙,其次是印刷的書籍,讓貧窮的人用得起紙,讀得起書,這對士族來說,有釜底抽薪之效;當然了,價格不是一步到位的,是由高到低,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政治方面,給交州士燮施壓,必須讓出北部三郡的太守之位。

令水軍大都督高偉戰領海南島,將珠崖和儋耳兩郡設爲瓊州郡,建設港口,促進瓊州郡與內地的貿易和發展;沿島周邊設縣,加強控制,作爲佔領交州的前進基地。

令秦關進攻南海郡,迫使孫家投降,務必佔領南海郡。

若是佔領南海郡,則可順珠江,輕鬆進入蒼梧郡和鬱林郡。

天下之人不知秦關乃高順嫡系,還認爲高順受封魏公之後才如此跋扈,有人喜,有人驚。

不過孫權和士燮卻無可奈何,想反抗又不敢反抗,想放棄權利又不甘心。

後果是高順過於逼迫,使得孫權和士燮有聯合的傾向。

孫權最是着急,經過幾年的時間,他的官兵已完全退化成了農夫,毫無戰鬥力,若是秦關來攻,其必一敗塗地;所以他首先派人出使交趾郡,欲交好士燮。

而士燮希望拿孫權的南海郡爲擋箭牌,看看高順勢力準備如何對待孫權,並看看秦關實力如何,是否有抵擋的可能,便表面答應與孫權結盟。

董卓對高順的態度非常欣賞,一接受魏公之位,便開始新一輪攻伐,只是他沒想到,若是高順整合完交州,他則被完全包圍。

李儒大急,忙向董卓提議,勿使高順插手江南事務,並請求派使者出使江東,與秦關結成同盟,與高順劃江而治。

秦關是高順暗藏的最後一枚棋子,不能過早的暴露,便表面接受了董卓勢力的意見,暫時與高順劃江而治,不過高順送來的好處,不要白不要,爲接受高順的援助留下了伏筆。

董卓對秦關的態度非常滿意,感覺這黃巾賊出身的人,目光就是短淺,太好糊弄了;他內心還是非常慶幸與黃巾賊爲臨,現在有了與秦關共同的利益,結爲同盟,共同抵禦高順勢力南侵,劃江而治便成爲可能。

秦關提出,共擊交州,平分地盤。

李儒和董卓爽快的同意了,他們現在人多地少,急於擴大地盤,並承諾,擊敗交州後,董卓只要蒼梧郡和鬱林郡,剩餘地盤皆歸秦關。

雙方又達成同盟,決定於興平八年秋收後共同進軍交州。

第97章人員安排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177章平定冀州第468章袁術出兵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181章張讓獻策第220章見公孫瓚第473章劉表援兵第496章大戰將起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317章震驚帝都第225章李肅來投第58章馬邑徵兵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98章安排就緒第36章嚴陣以待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644章勝負已分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164章抵達青州第57章張遼現身第351章強勢袁術第600章益州暴亂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488章上虞朱家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408章收服趙雲第189章拜訪何進第48章匈奴贖人第445章高順心思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131章徐晃到來第262章董卓崛起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81章栽贓嫁禍第74章處理內奸第350章酸棗會盟第608章開發新大陸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242章幽州事務第443章修築潼關第49章王允之計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302章又是一年第288章強攻縣城(上)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167章轉變思想第302章又是一年第622章進軍埃及第588章謠言四起第189章拜訪何進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614章連滅四國第181章張讓獻策第588章謠言四起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535章連弩發威第39章巴豆立功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351章強勢袁術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200章到達寧城第186章程立拜主第187章收服典韋第23章戈虎拜師第106章寧城改革第401章中原局勢第95章衆人認主第120章呂布決定第617章貴霜帝國降服第468章袁術出兵第188章高順進京第74章處理內奸第588章謠言四起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99章杜邊歸來第594章施壓高順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99章杜邊歸來第266章瘋狂殺戮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488章上虞朱家第517章兵圍袁術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363章聯盟解散第228章暴亂四起第463章益州使者第312章和連斃命第55章立足縣城第102章代郡局勢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70章屠殺俘虜第126章異族之戰第128章精明蘇雙第45章戰後安排第302章又是一年第375章昌邑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