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

王謀的一番話令伏泉沉思良久,最終還是決定用他的計謀,這番做法雖然冒險,但是收效的利益卻是最大。不然自己這次平了廣漢縣蠻亂,其他蠻兵得了消息,此時恐怕早已守株待兔,等着自己軍隊前去平亂,他不能如此被動,必須佔據主動,而王謀的話計策便是最好的能讓自己佔據主動的計策。

翌日,大軍於廣漢縣外漢軍大營集結,伏泉站在臨時建造的木製點將臺上,目光一一掃過衆軍,最終停留在新調來的蜀郡三千兵馬身上。

看着他們精神飽滿的樣子,伏泉暗暗點頭,看來未與蠻兵交手,這些蜀郡兵倒是不慫,只是不知道一旦兩軍對戰,他們還有多少戰力。細細思索一番後,伏泉決定將這支蜀郡郡兵調入自己中軍,畢竟蠻兵悍勇,其他與蠻軍戰鬥過的兵馬完全有經驗,倒不至於抵抗不了,而蜀郡兵馬,沒有戰鬥過蠻軍,若是被蠻兵搏命般的樣子嚇到,說不得會全軍崩潰,爲了將一切隱患驅除,伏泉還是決定保險些將這隻軍隊納入自己的中軍,先在後方接觸了戰場氣氛再說。

“出兵!直搗閬中!”

一聲令下,漢軍近三萬人馬出發直奔閬中,向着板楯蠻人的老巢而去。櫻紅的流蘇在他們頭頂兜鍪上的隨風而起,一隊隊披甲執銳的兵卒陸續出了漢軍大營,雖然精神面貌不錯,但總是讓伏泉感覺缺了一股勁,一股悍勇的肅殺之氣。

閬中,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衝”之譽,是巴郡板楯蠻聚居的主要地點之一,漢軍打算先克閬中,之後以閬中爲跳板,將巴郡內,例如巴中、充國等板楯蠻的聚居地一一攻克,板楯蠻人知道老巢被漢軍抄了,不愁他們不回軍救援,畢竟他們的妻兒老小全在後方。

漢軍一路平穩前進,不快不慢,同時伏泉令人四處放話,言道漢軍欲直入蠻人後方,大軍一路招搖之下,數日後便到了充國地界。

充國縣,地如其名,先秦時候便是古充國的地界,與當時的巴國打的難解難分。後來古蜀國和充國結盟,兩國共同侵犯巴國。巴國向秦國求救,秦惠文王派著名謀臣張儀、大夫司馬錯、都尉墨獾等領三十萬大軍入川援助巴國,秦、巴聯手,先後滅掉了充、蜀兩國,之後,秦國背信棄義,趁巴國慶賀一統之際,順手滅掉了盟友巴國,統一了巴蜀之地。後來,秦國依仗“天府之國”作爲經濟大後方,國力日漸強盛,又取得了長江上游有利地勢,爲日後擴張進攻楚國打下了堅定基礎。

這些暫且不提,充國境內板楯蠻人較多,因爲先秦時候充國時常受到閬中的賨人的騷擾掠奪,賨人便是板楯蠻的祖先。他們從小生活在川東大山裡,擅長奔走與獵射,卻不會種糧食,每到秋收糧食時,居住在山裡的賨人就會集結人馬,前來掠奪秋糧食,帶回大山裡過冬,充國百姓苦不堪言。後來,充國設計抵抗賨人成功,賨人遲遲劫掠不到糧食,最終沒有辦法投降充國,從此賨人也成了充國人,掌握了農耕技術,慢慢被同化了同文同語。

如今板楯蠻叛亂,充國縣裡的蠻人在聽到漢軍主力集結向充國進發後,紛紛北逃,逃往充國緊鄰的閬中地界。伏泉帶兵趕到時,充國除了被劫掠一空,任蠻人肆掠完的縣城,也就是滿臉悲愴,等待王師救援的漢家百姓而已,一股蒼涼的氣氛油然浮現在漢軍兵卒面前。

命手下文吏出榜安民,取出兵糧救濟縣內百姓,蠻兵使出了堅壁清野的政策,縣內幾乎一點糧食都不剩,幸好蠻人還有良心,可能充國也是他們的聚居地,是他們的家鄉,所以只是劫掠走錢財物資,沒有大肆破壞。

伏泉想來,若是板楯蠻離去時破壞了充國的所以水源,再一把火將充國縣城燒燬,恐怕自己這三萬兵馬,還沒到閬中就要撤退了。沒了水源,充國縣城又成了一堆廢墟,充國一縣就成了雞肋,駐紮此地根本沒用,反而要擔心大軍缺少淡水的可怕後果。

入了縣城,伏泉再次嚴明軍紀,令手下諸將管好自己的兵卒,違紀者斬,又令人整修城池,這才入城。州事勞頓幾日,先讓兵卒休整,積蓄體力,這樣出兵才能萬無一失,只能事先派出的斥候傳來消息,便可兵伐閬中。

兩日後,斥候來報,閬中有似乎蠻人數萬,多爲老弱婦女,能戰蠻兵不多,具體數量不明。伏泉得了消息,當即大喜,下令出兵閬中,獨留徐晃爲主,田猛、易固爲副,統蜀郡郡兵三千鎮守充國縣,同時護衛己方糧草。

因充國與閬中距離近,所以充國縣被伏泉定爲大軍的屯糧所,畢竟是一縣縣城,城池高大,防守的好地點,而且又有徐晃這已經慢慢展現出他後世魏之“五子良將”的風采了。至於蜀郡郡兵,伏泉最終還是沒有帶他們出征,幾日觀察,這些人防禦有餘,真要出城與蠻兵野戰,還是差了幾分火候。

軍隊出城一日,將要走進一處不知名山林中時,前方氣氛便微妙起來。作爲大軍先前的關羽遣斥侯來報,前方兩側林中,似有敵蹤。伏泉不敢怠慢,便命全軍戒備,集中精神,慢下速度,緩緩結陣而行。

行不多時,果然便有小股蠻人呼喝怪叫着在兩側樹林出現,然後弩矢、羽箭、竹矛便不要錢似的,一陣陣的如雨拋下。每次蠻人忽然的在大軍左右閃現出來,漢軍軍陣便不由的出現一陣騷動,幸好有軍將隨後約束衆軍,不然說不得漢軍會就此大亂。

蠻人如此出現十數次,大軍走走停停,這才安然過了山林,伏泉看着後方此時早已沒了人影的山林之地,嘴角翹起一絲微笑。看來閬中的蠻兵部隊不會太多,不然這些蠻人爲何要用“游擊戰”呢?還不是爲了拖延自己行軍的速度?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爲先。……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摘選自《三國志》

第一百四十章 可願通漢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二百七十四章 冬至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聽而途說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何不行伊霍之事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六百八十章 徵西域第二百七十章 願往五斗米教祈願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四百二十四章 追何進只爲白鹿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聲壯烈送行爾第八十四章 對峙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三百五十五章 類似官渡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第三十章 外戚士人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宗城內賊已動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四百零六章 敢問交好幾世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崗鴉渡來第五百零五章 襲擾後方逼決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並非禽獸第八十五章 外放幽州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城賊子如蟻附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相移民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陳平可不是容易做的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六百七十四章 監者瀆職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紛亂又多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成爲大將軍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六百零九章 朝中危機陰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