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

今日,當伏泉率領大漢馬步四萬大軍,再次在涼州對以羌人爲主的叛軍舉起屠刀時,這場戰事就已經註定。

大漢自前漢武帝將匈奴人打敗以後,就從未在和異族對戰中,雖有不少敗績,但還從未輸掉戰爭的結果,而這場關乎涼州局勢的大戰,同樣如此。

當漢軍抵抗過了最初的叛軍衝鋒,用弓弩消耗了叛軍的銳氣,並且帶走了數千叛軍的生命後,關羽、孫堅、李傕、張濟、徐晃、嚴顏、甘寧、張繡、胡封等驍勇之將,率領兩側漢軍鐵騎,直撲叛軍中軍時,戰局就已經結束了。

只能說天亡叛軍,若是在其他軍隊,關羽、孫堅這類猛將,有一個基本就能讓一支軍隊爆發,更何況是李傕、張濟這些沙場奇兵宿將。可是現在,漢軍軍隊裡有一堆這種將領,再配合戰力非等閒可比的漢家兵卒,叛軍能抵抗得住,那就是奇蹟了。

對於戰事,伏泉其實是早有所料的,只是,唯一令他有些詫異的是這一戰的首功,竟然不是其人,而是他沒有想到過的甘寧。究其原因,卻是因爲甘寧竟然在亂戰之中,衝入敵軍陣營,將叛軍主將無戈好劍斬於馬下。

這倒是令人措手不及,畢竟年紀輕輕的甘寧,現在可是和正值巔峰的關羽、孫堅搶人頭啊,更何況還有李傕、張濟、徐晃、嚴顏這些身經百戰的將領,他們之中哪一個人,按理來說都該比甘寧希望大才是,可是最終斬下無戈好劍首級的人卻是甘寧,真是出乎意料。

此戰,漢軍大敗叛軍,斬叛軍主將無戈太劍以下兩萬五千餘人,其餘皆潰敗而逃,自身僅死傷三千有餘,其中多爲步卒列陣,承受叛軍衝鋒時,被叛軍騎兵攻破陣型所亡。

三日後,臨羌縣縣署,原本被叛軍攻佔的漢家故土裡,再一次換回了漢家風格的裝飾,那些在羌人控制時,所增添的胡族裝扮物,盡皆被漢軍拿下。

縣署大堂裡,伏泉正聆聽麾下文吏報告,他們在將大敗無戈好劍時的有功人員的戰功,考覈後,一一報給伏泉,由他決定功勞排名,隨後送至京師。

“漢升此戰雖未參戰,然其先前已大敗無戈太劍,削減叛軍實力,後又駐兵武威,監視韓賊,所立功勞亦不小,故將其功勞列入前十即可。”

聽完彙報,伏泉向着堂下一衆文吏命令道,關於各將功勞排名,其實他們排的很嚴謹,不過伏泉覺得若是黃忠因爲爲了保護馬鐙、馬蹄鐵的秘密,錯過這次大戰立功的機會,那反而就不好了,所以強制給黃忠塞了功勞。

畢竟,按理來說,這一戰之後,伏泉麾下諸將基本會有不少人升任中郎將,而像關羽這些老人,又隨伏泉建立過平定太平道的大功的,肯定也要積功至雜號將軍,甚至於封列候。若是黃忠因爲此戰沒有主要參與,而不能和關羽並列的話,那不只是黃忠丟臉,說不得伏泉這個上官也要被人非議,落一個識人不明的污點。

故而,保險起見,爲了不出意外,伏泉也只有把功勞改一下來,終究黃忠所爲也的確是爲這場戰鬥,提供了不少的勝算。

ωωω◆ Tтka n◆ C〇

“諾!”堂下衆人皆是皺眉,雖覺伏泉強給黃忠加功,有些不妥,但還是齊聲同意,左右他們還是要給黃忠報功的,既然伏泉非要把幾件事做成一個功勞,那他們自然反對不了。

“踏踏踏……”

堂外傳來沉穩有力的腳步聲,衆人聞聲望去,卻見正是他們剛纔談論的主要人物黃忠,只見身着一身戰甲的他穩穩走入大堂,而後向伏泉行禮道:“末將見過使君!”

“免禮!免禮!”伏泉疑惑道:“不知漢升此來所爲何事?”

黃忠回道:“啓稟使君,末將已將封神醫請至臨羌!”

聞得此言,伏泉眼前一亮道:“快!快!請至大堂!”

“諾!”

眼看黃忠行禮離去,伏泉這才轉頭對堂內一衆文吏道:“若無它事,爾等便退下。”

“諾!”

堂下衆人對視一眼,明白伏泉一定是有重大事情,才和那個所謂的“封神醫”見面,不敢打擾伏泉要事,連忙行禮離開。

那些從巴郡時候便跟隨伏泉的益州文吏,心中皆是好奇“封神醫”是何人,只有原本涼州本地的文吏,聽到“封神醫”之名,卻是若有所思,心裡面也在嘀咕莫非是那隴西郡道人?

使君爲何要見他?莫非其身患重疾?可這也不對,傳聞使君心腹於忠,乃是中原神醫華元化高徒,又和南陽神醫張仲景有舊,醫術實力不凡,難道使君得了連於忠這樣的神醫高徒都束手無策的兵了嗎?

其實,伏泉當然沒患重病,他招呼那“封神醫”來,自然有他的目的的,而且這個目的卻是和現在涼州屠殺羌人之後的環境有關。

隨着黃忠又一次回到大堂,伏泉望着他身邊,那穿着一身道袍的“中年人”,也是不由感慨這位外界盛傳已有六十高齡的神醫,僅僅憑着這副賣相,他的養生保養的醫術,就不是其他人能比的,端得是“童顏鶴髮”之態。

面前老者名曰封衡,字君達,號青牛道士,隴西狄道人也,其早在幼年時期,就入了道家門第,同時傳言其那時就已經立下爲民解除病痛的鴻鵠之志,專心研習醫學。

據說,封衡曾在隴西郡渭源縣鳥鼠山一帶採藥,並根據他所研究的醫學只是,就在鳥鼠山中學道習醫,踏晨露上山採藥,披星月崖洞研醫,精心研製丹、丸、散等奇效良藥。

但有疾求醫者,封衡遇見,便即取腰間竹管內的藥物治療,多有藥到疾除者,而封衡救人後,也不取任何報酬。這種高明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贏得隴西郡漢羌各族人民的愛戴和崇敬,,封衡也因此被隴西郡人譽爲“神醫”。

後來,封衡爲學醫四處遊訪,他探訪到長樂道人魯女生在嵩山得到玉女所授《五嶽真形圖》和修煉之訣,於是便去尋訪魯女生,想向他學習醫術。

魯女生當時隱居在華山,封衡找到了他,跟從魯女生許多年,這時間魯女生觀察測試了封衡很久,才問其來意。封衡隨後請求魯女生收己爲徒,並傳授《五嶽真形圖》,魯女生見封衡心誠,又是有緣之人,便給他傳授了《五嶽圖》,詳細告知他修煉之訣,和修煉中各階段的注意事項。

至於魯女生誰人,他也是本朝神醫,而且是華佗的好友,兩人經常交流醫學,能和華佗爲友,討論醫學,可見其醫術實力。

傳聞魯女生隱居於華山上的白鹿龕,而華佗經常來到山上探望,在華山上,華佗每日除了踏山採藥,就是和魯女生一起,練習“五禽遊戲”的強身運動。此外,華佗還經常穿上魯女生的道袍,戴上方巾,背上藥葫蘆,下山去給羣衆看病。

而封衡得到魯女生傳授後,又歸隱鳥鼠山修行,封衡得師傳,修煉於此,服黃精五十餘年,經常入山採藥,煉製丸藥,施捨世人。有時遇到病死之人,如倘未僵硬,便從腰間掏出個小小竹筒來,傾出數粒丹丸,讓家人灌服,死人很快便復活病癒;有時也不施藥,用一根金針刺入穴位,病疾應手便愈。隨後,封衡名聲傳得大了,求藥人常常蜂擁而來,封衡長長隱而不見,只留下空屋冷竈,但是與求藥者不期而遇時,卻隨手施救。

正是因爲封衡這般行醫,治病救人不要錢財,也不管對方是漢人,還是羌人,或者其他胡人,使得他在涼州的名聲很大,當地人對他十分信服和尊敬,伏泉此番命黃忠前去請封衡來,就是需要他在羌人之中的威信。

畢竟,伏泉平定羌人,已經和當初段熲屠殺羌人一樣,讓無數羌人恨其入骨,特別是那些漢軍俘虜的羌人婦女,要想徹底讓這些婦女融入漢家,就必須要讓她們放棄仇恨,最終在她們和漢人生兒育女後,徹底忘卻本來的民族仇恨。

而且,還有一點,如今羌人男丁已經被漢軍屠戮大半,不算那些逃入深山密林的,在涼州的羌人男丁,其實也不多了,基本數代之間,很難組織起有效的兵力反叛了。

自從漢軍大敗無戈好劍後,接手臨羌、歸義、建威等見叛軍失勢,主動開城投降的羌人,漢軍其實並未執行屠戮政策。畢竟那些城裡,都有不少原本的漢人,伏泉一方面礙於害怕屠戮會誤傷原本被迫爲羌人服務的漢民,另一方面也是知道,在野外殺俘和直接屠城的影響,所以並未採取滅種的政策對待那些城中降卒。

並且,那些降卒男丁多數都是老弱病殘,威脅不大,所以只是將其押解各地,而伏泉又準備在涼州屯田,學習塞北長史府的法子,解決涼州軍後勤不足的問題,終究他還對那西域之地眼饞。而真要率兵遠征的話,絕對不能完全依靠三輔或者中原的供應,那樣的話,不說朝廷不能答應,就是伏自己也不會選擇,因爲那樣只會把大漢拖垮,從中原運糧供應數萬大軍去西域,其中靡費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恐怕十石糧運去,到地方後能不能有一石都成問題。

因此,擺在伏泉面前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要讓這些恨其入骨的羌人歸順,爲他屯田,而要這麼做的話,無疑要找個在羌人裡,令人信服的人做說客,讓對方成爲大漢的代言人,將這些亡族之人徹底洗腦同化,讓他們甘願成爲漢民。

就像後世,元清一統中原,其中所造殺戮一個比一個更甚,但在他們統治下,依舊有大量的憾人,願意做順民,爲他們種地交稅一樣。元清都爲此同化了漢族數百年,直到王朝腐朽而破滅,伏泉現在用的也是這樣,他需要一個有威信的人去做門面,讓所有的羌人放下原本的恨意和懼意,從此甘願爲漢人奴役,而封衡,無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見過伏涼州!”大堂內,封衡行禮道,語氣裡,似有不滿,伏泉對此並不在意,他自然知道什麼原因,作爲一個以治病救人爲志向的人,見到一個在涼州沾滿鮮血的屠夫將軍,沒有一些微辭都不可能。

當然,最讓伏泉在意的是封衡行禮的樣子,因爲這和其他人給伏泉的觀感不同,或許是修身養性太好的緣故,封衡話語裡卻是自帶一股子仙氣,配上那身道袍,真是有種仙風道骨的感覺。

“不需如此,不需如此!”伏泉回道:“青牛道長濟福涼州,百姓多有道長救命之人,孤掌涼州,當向道長行禮,以謝道長懸壺濟世之舉!”

說完,伏泉向封衡深深行了一禮,他這謝禮其實也是有些由衷感激,畢竟,對於封衡這樣和華佗、張機一樣,不爲名利,只是單純救人的人,是值得每個人尊敬的。

卻說封衡見伏泉如此,也是面色稍緩,畢竟,伏泉身爲一疆大員,對他行醫道士如此禮遇,而且話語裡也有一些醫匠的慈悲之語,自然好了很多。

其實封衡對於伏泉在涼州的“屠夫”之舉,是十分痛恨,雖然羌人反叛在先,但既然如今已敗投降,將其等感化安撫,不是比殺戮還好?至於要行那種慘無人道的滅種之策嗎?而且伏泉的手段,可比十幾年前,他見到那個“殺人屠夫”段熲,更狠的多了,實在是讓喜歡救人的他接受不了。

看在這伏流川似乎也不是那種嗜殺之徒的面相,老道今日一定要勸其放下屠刀,說到底人命關天,羌人也是人啊,封衡心裡想着。

兩人一番介紹認識後,伏泉揮退黃忠,便邀請封衡入大堂坐下,就開始一番暢談。他們心裡各有目的,好一會兒,都沒有坦露真言。

直到後來,伏泉覺得時機差不多,說出邀請封衡的目的後,誰知那封衡卻是回道:“伏涼州亦乃大儒後人,豈無仁慈之心,羌人死傷甚多,如今卻奴役其衆屯田,此非善人所爲也!”

這話一出,伏泉面色一冷,沒想到這老道士,不止是個心地慈悲的傢伙,在民族問題上,屁股還有點歪,不行,他得好好教育一番。

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上添花易 雪中送碳難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強根基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三百零六章 一月滅賊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二十七章 怨上加怨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學諸友今何如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兩百零一章 直搗閬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三百九十章 臥虎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三百五十一章 吏不必可畏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六百零一章 每一發兵 頭鬢爲白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三百零二章 有何喜事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四十章 事畢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六百四十六章 天子駕崩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弩在手何懼之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一百零四章 正當南下掠漢之時第六百五十八章 拉攏盟友和打擊政敵的妙招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宏與劉徹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二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三百二十三章 汝子文聘乎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八十四章 對峙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四百零九章 袁本初來賀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兵好使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四百三十八章 僕不仕也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