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第一張底牌

二十五萬,這是衛寧能夠承受的底線,即便面對袁紹可能存在三十萬保守估計,衛寧也不可能用動搖河東根基的代價來換取勝利。冀州,幽州,他袁紹可以不在乎,但河東是衛寧一生的心血凝集在其中,不論是於內部隱患的問題,還是面對大戰帶來的浩劫,都不是衛寧可以忍受的代價。

不僅如此,衛寧還要將戰火一直抵擋在外面,絕對不能夠讓袁紹侵入半分河東土地。百姓,在他治下,便是他的子民,他絕對要對他們負責。

除去了本身河東的整個防備力量,便有二十萬,但其中最起碼得保留六萬到七萬的數量分別鎮守四州之地,想比起這個局勢來說,六七萬的數量甚至已經可以說是捉襟見肘,根本不能再抽調一兵一卒去前線。

所以,十四萬是衛寧可以動用的原本力量,如果要將戰爭擴大而徵調兵馬,衛寧還需要徵兵大約六萬的數量。剩餘五萬,衛寧的眼光自然而然的便也就放在了北方的土地上。

事實上,從袁紹的動作來看,衛寧便已經憤怒不已了,用外族來踏上漢人的土地,無論如何都是衛寧無法容忍的,這些只知道殺戮,只知道劫掠,完全就是爲破壞而生存,尤其當這破壞是建立在漢人的血肉上來餵食他們的肚子,更尤其讓衛寧無法忍受。在他絞盡腦汁擾亂草原的格局,動搖草原蠻夷的元氣,將他們的腳步擋在了漢疆之外,卻偏偏就有這樣一個利令智昏的傢伙,敞開了國門,不過是爲了滿足他權利的慾望。

而對於這些,衛寧即便早有所準備,但真到了這一刻,卻還是不由自主的生出了對袁紹的百般厭惡。而當初做好的準備,衛寧也就是爲了防範這一天的到來。

匈奴人。是衛寧預謀已久地東西。

這是衛寧用來對付北方蠻夷的利劍。在袁紹用烏桓人來騷擾幷州的時候,自然便應該是匈奴人出馬抵擋的時候了。

當初的於扶羅因爲衛寧的算計,確實元氣大傷,但衛寧並沒有趁機將他趕盡殺絕,而是大方地將他放回了朔方。這片匈奴人庇護於漢朝羽翼下的土地,在許久之前便已經是漢民。牧民雜居的土地,但隨着漢朝的衰敗,外圍的牧野幾乎都是以匈奴人爲主的,大部分漢人都退居道朔方附近尋求城池邊軍的守護。

隨着一場叛亂,於扶羅逃到了漢朝深處,得到衛寧的庇護,當那支在匈奴人看上去不可戰勝的十萬鮮卑大軍,被衛寧擊垮地支離破碎,於扶羅再沒有絲毫的妄想。

在王權和衛寧強大軍力下。即便依附在他身邊的一些根基都被犧牲了不少,但也沒有絲毫敢於違逆地意思。所以,當衛寧將他放回朔方的時候。同時跟在他背後的,卻還有大量的漢族兵馬。

在這支強橫無比地軍隊橫掃下。背叛於扶羅父親地勢力。被橫掃一空。於扶羅。理所當然地成爲新地南匈奴單于。

而這一切。都按照衛寧定下地軌道繼續行進着。

當於扶羅重新取得了單于地寶座。才驀然發現。經過了漢人幫助擊敗他地敵人。原來。本已經有了生機。有了重新崛起地南匈奴力量。卻在這一場戰爭中。消耗殆盡。重新淪落爲必須要依附在漢朝。依附在衛寧麾下才能苟延殘喘地勢力。而當初朔方一帶。本該是以匈奴人爲主地漢民。牧民混雜區。在衛寧驅策了三十萬當初從董卓手中搶過來地洛陽百姓。顯然已經發生了質地變化。

沒錯。現在地河套地方。在衛寧先後擊敗了鮮卑人。烏桓人。再攪亂了。放幹了匈奴人地頑固勢力後。短暫但卻不容置疑地真正成爲漢人地土地。匈奴人……在這裡。一挫。成爲了弱勢。

於扶羅。顯然是一個有野心地傢伙。但也是有自知之明地人物。在如今河東如日中天地時候。即便昔日高不可攀地大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中原大亂。但有一個衛寧這樣地民族主義者。根本就讓他沒有絲毫敢於冒險地心思。

而中鮮卑地大亂。已經西。東兩部地涉入。陰山以北重新陷入了無窮無止地爭鬥。何嘗又比中原好得了多少。這便是於扶羅看到地希望。在北面。還有十萬以上地北匈奴奴隸。爲各部鮮卑人流盡鮮血……這些都是他地族人。甚至可以說是他唯一完成他野心地實力。

所以,在衛寧若有若無的暗示或者是挑動下,於扶羅毫不猶豫的跳進了北方草原上的爭端中。

可是,南匈奴人,勢力已經太弱了,饒是鮮卑人被衛寧擊垮,弄成了這樣混亂局面。於扶羅那區區一萬多的控弦之士,也根本翻不起什麼花樣。

自然而然,衛寧又拋出了主意……

用漢民!在河套地上久居的漢人,不單單善良的傳授匈奴人耕種的技術,同樣也學會了他們操控馬匹的技巧。即便不如匈奴人,但這些漢民同樣也能在馬背上,發揮出不弱的戰力,更重要的是,漢人,數量夠多!而在他背後,還有一股強大的漢軍,可以作爲支持!

那被衛寧從頭到尾都徹底掌握住的野心,被刻意引導的思維,將於扶羅推到了衛寧想要看到的地方。

在邊疆的漢民中,沒有人會不知道草原蠻夷的殘暴,同樣也不會懷疑他們的強大。但當衛寧的崛起,用漢人的手腳,將整整十萬人徹底擊敗,這樣的巨大光環,毫無疑問讓所有人瘋狂的崇拜了起來。正是因爲對馬背民族的認識深刻,才能知道將對方擊敗到底又多麼強橫,又多麼不容易,畢竟漢武皇帝昔日的強大已經成了過去,但如今這一場大勝卻是許多人親眼的目睹。

一個如此強勢的勢力是他們漢人的驕傲,同樣,也是對於自己漢民身份的自豪。

看看那些驕橫的匈奴人,他們的單于都是依靠漢人的馬刀所爭奪而來,如今,在漢人地眼前。在也沒有那往日的囂張所以人對衛寧治下的統治更是充滿了信仰。

整整五萬漢民在漢軍政府的組織下,投入了幫助於扶羅的“大業”中,而這批人,毫無例外的,都是對漢朝有根,有信仰地百姓。在這個時候,他們除了還記自己是漢人,還有對自己漢族身份的自豪,他們的一切,似乎都在向馬背戰士靠近。

尤其在夾雜這一羣河東勢力下的漢人軍隊,隨同出征的時候。於扶羅集合了有接近七萬的兵馬,很快,便在陰山一帶,站穩了腳跟。

戰亂中逃散的北匈奴人。紛紛前來依附,小部落同樣尋求他的庇護。但,讓於扶羅不能不接受的事實是。漢人地觸手,在衛寧隱藏在幕後的操縱下,似乎已經將整個匈奴人的一切,都伸了上去。

不容他反抗,能夠震懾住外族地力量,大半都是漢人組成的東西。很多漢人,因爲功績,反而成了於扶羅麾下的各部大王,族長之類的人物。而他們同樣,還有衛寧冊封的官位,使得即便在他們頭上地位的匈奴貴族也無法號令。

這樣的匈奴,已經不是那種純粹的匈奴人了。在漢人帶來的耕種技術,漸漸解決掉匈奴人地保暖問題,何嘗不也是將可耕種的土地,一度藉着於扶羅的手而推動到了北方,而那些匈奴平民,甚至已經開始厭倦了馬背上的廝殺。

沉浸在勝利果實下的於扶羅。根本沒料到這樣的局勢若在繼續下去,遲早,匈奴人來去如風的秉性,將會徹底的轉變,而永遠的落根在一個地方。

當然,衛寧對這個被他一直扶持操縱下來地匈奴部落,匈奴王庭,反而擁有巨大的話語權……從來都是漢人妄圖用大環境來包容,吸收匈奴人。衛寧的反而其道而行。同樣收穫巨大。漢人會被同化嗎?有先進的知識,先進的生產力。各種繁華的事物,註定他們不會嚮往匈奴人那種顛沛流離的生活,即便他們在初期要忍受,但遲早會不由自主的改變這一切,向着漢人的方向發展,同樣,也有匈奴人……於扶羅成了衛寧吸收匈奴人地幫兇,同樣給他漢人作爲兵員,一切地補給從他征戰中掠奪鮮卑人而得來,反而養活了無數的漢民,省去了衛寧在北方地物資壓力,同樣卻也幫助訓練出來了一支不弱的騎兵。

而於扶羅取得的,只不過空虛的單于風光,以及陰山一片註定日後將要歸附在漢人治下的土地。

不過,現在,衛寧更希望他作爲抵擋烏桓人的先頭軍,用他剛收攏的兩萬北匈奴奴隸,爲幷州建立起一片人牆。

或許,袁紹也根本沒料到,衛寧竟然還有這樣一支王牌,根本不知道,在邊軍上,那個漸漸名頭漸大的匈奴部落,幾乎是被衛寧一手操縱着。即便衛寧保守的估計,動用河東根本力量的二十萬人,但他可以用的底牌,卻絲毫不弱於對方。

當匈奴部落中的龐大漢人力量一但凝聚起來,相當於不費衛寧絲毫付出,便能凝聚起數萬的漢人騎兵,他們的馬是匈奴人,鮮卑人提供的,他們的武器有的是從漢人的資助,有的是從別的部落所搶劫而來,而他們的馬背技巧,更是通過匈奴人的傳授,從一場場爭奪陰山控制權所磨礪出來的。

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對河東的歸屬感,有對衛寧的認同。

五萬,匈奴人幫助訓練出來的強大漢人騎兵,兩萬於扶羅的匈奴控弦,衛寧很想知道,當袁紹還在瘋狂而得意洋洋的妄圖讓烏桓人騷擾幷州邊疆的時候,當這樣一支力量踏上他的後方時,將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這也是衛寧給徐榮調度的一張絕強底牌,雖然控制權,還未移交給他,不過,也足夠讓衛寧躊躇滿志。

當初出兵時候的狂言,勝利,勝利,再勝利,從一場場捷報中,瓦解掉袁紹的鬥志,衛寧並沒有任何虛言。

而這,不過只是衛寧的一張底牌而已。

“典將軍是時候了!”太史慈勒馬停住,大軍已近了他判斷的地點五里之處,月色已經高攀,顯然便將是一場大戰開始的契機。

典韋臉色一喜,當即大大咧咧道,“你認爲,這就是那傻瓜河北兵想要設伏我軍的地方?”

太史慈點了點頭,微微笑道,“此計本該是不錯,既算準了衛侯對朝歌防守的重視,又算準了時機和地點,倘若不是呂布和顏良這樣的莽撞之輩,或許根本不可能讓朝歌徐晃將軍看出端倪,近而讓衛侯察覺……既然有了徐晃和衛侯的叮囑,若還不能從各種細節中看出端倪的話,便真該愧對衛侯信任了。呵呵,不過,若不是如此,又豈能讓大功與我等?”

典韋那兇惡的臉上一紅,事實上,就算有了徐晃和衛寧的提點和叮囑,他還真沒瞧出個所以然來。那雙牛眼看太史慈的眼神卻是變了幾變,弄了半天,河東所有大將中,論起頭腦來,反而他還該算末流了?

不過典韋卻也不回在這樣小事上沮喪太多,反而拍了拍胸脯鏗鏘道,“好了!不說這個了!呆會仗該怎麼打,你便直接給我說!反正公子在我北上的時候便說得清楚了,你讓我殺哪我便殺

說道此處,典韋眨巴了一下眼睛,道,“公子說,這一仗打完了,你便應該足夠在河東站住腳跟了,反正要還有誰不服氣,我老典的雙戟定然不饒他!”

太史慈微微一愣,卻是不知道衛寧竟還有這樣的吩咐。心頭不由一暖,當即沉聲道,“典君放心,我自萬萬不會讓衛侯失望!”

第三百零八章第76章 朝堂暗爭第193章 存亡第四百九十七章第405章 典韋娶親第130章 責任第81章 疑,詐,間第15章 大亂將起第三百七十三章第472章 請先生教我第456章 事後第270章 下第410章 虧欠第五百章第80章 詐降第235章 引誘第二百五十六章第167章 衛寧加冠,百貴觀禮第407章 徐州局勢第206章 袁隗滿門被誅,袁紹怒極衝冠第416章 攻城守城第二百八十一章第164章 消滅最後的隱患(上)第402章 受害者和上位者第68章 百步穿楊第65章 勸降第143章 立威第二百九十九章第55章 奪城第50章 變數第471章 楊松楊柏第278章 下第44章 小命得保第37章 破賊只在今晚第141章 冶鐵鍛兵第472章 請先生教我第三百零六章第五百一十章第三百零八章第234章 情第69章 議事第238章 九道金牌急調令第38章 舉火爲號第469章 衛寧要封公第269章 上第228章 追第二百九十九章第5章 啓蒙與離別第429章 第一個臣服的諸侯第155章 不死小強三人組的拜訪第56章 遊子思家第166章 消滅最後的隱患(下)第三百五十章第114章 突染惡疾第425章 匹夫!欺人太甚!第23章 一合斬將第446章 一統河北,收納文武第107章 攤牌,招攬第94章 衛寧的騎馬夢第458章 兩年,天下熙熙第165章 消滅最後的隱患(中)第474章 河東地圖的背後第80章 詐降第461章 張魯妥協第75章 算心,驅賊第48章 衛寧的打算第457章 滿門伏誅第444章 冀北亂起,價值幾何?第121章 左右,與我亂棍打出第402章 受害者和上位者第101章 藏鋒是爲出鞘第56章 遊子思家第424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九十六章第101章 藏鋒是爲出鞘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三百零三章第451章 三將勸降第41章 咳血第30章 招攬第三百零五章第80章 詐降第25章 潰不成軍第269章 上第26章 戰敗第154章 舉薦和三策第五百零七章第五百二十二章第五百零四章第235章 可憐之人,楊氏徙族第468章 四敬酒第四百七十九章第78章 先鋒第413章 不甘小人物第五百三十八章第7章 李儒第二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一十四章第224章 絕第216章 澠池大戰,智將徐榮,勇將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