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虎牢之下聞金戈

冬去春來,花開花落,轉眼已是初夏。

奉詔南下的呂布從幷州出發,率着兩千騎,往南渡過濁河,沿着濁河的幾字口,繼續往南過了西河郡,抵達河東。

然後經過司隸,往東走至河內,再變道往南,進入潁川。

一路上幾乎都是沿着濁河在走,若不是這些草原兒郎不會水性,不然怎麼都要趁着紮營歇息的功夫,下去浪他一波。

在路過滎(xing)陽的時候,遇到個老朋友,徐榮。

徐榮因協助呂布擊退過鮮卑人,封功爲威寇將軍,鎮守滎陽。

滎陽之地,乃是帝都東邊的重鎮,在其背後的二十餘里,便是天下雄關,虎牢。

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濁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呂布從關內而出的時候,他騎着赤菟,高挺起身軀,拖握畫戟,卻總能聽到耳畔響起無數的兵器交戈與熱血嘶喊。

這個地方,曾是那麼的熟悉。

徐榮同高順一樣,是個不健談卻統帥極高的人物。

他同呂布說起話來,眼眶子裡滿滿的都是羨慕。

他羨慕呂布有這樣的機會,可以上陣殺敵,可以建功立業。

和大多數的漢家男兒一樣,封侯拜相,也同樣是徐榮所追逐的夢想。

呂布對此苦笑連連,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想同徐榮調換過來,立馬回他的幷州,安安心心的守着妻女,以及五原郡內的一畝三分地。

出了滎陽數十里後,呂布發現自個兒犯了個天大的錯誤。

南方地形不像北方,到處都是寬廣大道和遼闊原野。南方多丘陵山地,條條岔岔的小道數不勝數,兜兜轉轉,頭一回來南方的呂布,腦袋都繞暈了。

如果現在折返滎陽讓徐榮派些斥候引路,又要花上許多功夫,只讓一兩騎回去吧,呂布又怕他們會迷失在這些枝繁葉茂的叢林裡。

呂布回頭問了聲,有誰能夠去前面帶路。

身後跟着的兩千騎,衆臉懵逼,同樣是分不清東南西北。

滿臉黑線的呂布只好做出決定,沿途募些當地百姓,作爲嚮導。

戲策倒是潁川本土人士,可他並未在此行之列。

主要還是戲策的身子骨不行,瘦弱單薄。而五原距潁川郡的路途又極爲遙遠,光馬背上的顛簸,都能把他的骨架子給抖落散了。

呂布本說讓戲策安心的待在九原休養,可戲策難得的犯了犟,如何都要回來走上一遭。呂布拗不過他,只能讓胡車兒領了三十名士卒,護着戲策,慢慢前往潁川。

越往前,從各地逃難的百姓就愈發多了起來,壯年男子居少,大多都是些孤寡無力的老弱婦孺。

從他們口中,呂布得知了皇甫嵩已經從郡治縣陽翟,退守至新鄭佈防。

在逃難的百姓裡,不少人都知道去新鄭的路線,但當呂布讓他們騎馬時,卻是一個個的都搖起了腦袋。

在騎馬遊牧這方面,南方人是的確不如北方。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正當呂布發愁之際,有個較爲魁實的青年在得知這位將軍要去往新鄭時,毛遂自薦,願意給他們擔當嚮導。

呂布坐於馬背,居高臨下的審視青年幾秒,問了他的名字,以及貫籍。

青年自稱是叫文稷,沛國譙縣人,因避亂蛾賊,而往北方逃難。

呂布見他不似說謊,便讓人給了他一匹馬,令他走在前頭。

奔跑兩個時辰過後,呂布下令暫作歇息。

“將軍,我可不可以加入你們?”領路青年走到呂布面前,似是鼓起了萬分勇氣,目光裡帶着憧憬,心裡有些忐忑。

呂布看得出,此人有些拳腳把式,卻也沒有明確回覆,而是問他:“爲什麼?”

青年也不多想,如實回道:“我看你手下的人跟着你,都能吃飽飯,我也想。”

“怎麼,難道其他軍中的士卒,就吃不飽飯?”呂布眉頭一沉,這看似荒唐的理由,卻讓他有了一絲震驚。

青年點了點頭。

呂布仍是有些不信,又問他:“你從何得知?”

青年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身子明顯有過瞬間的僵硬,臉上也閃過一絲窘迫和慌亂的神色。

看似細微的反應,卻逃不過呂布的眼睛。

見青年不想開口,呂布也沒有再問下去,每個人心間總會藏有一些,不能爲他人所知的事情。

呂布不問,青年反而鎮定了許多。他深吸口氣後,像是下定了極大的決心,朝呂布低聲說着:“其實,我是個逃卒。”

呂布詫然,軍營中撰有明律,明明白白的寫着:凡臨陣脫逃者,輕則發配邊疆苦役,重則斬首處死。

所以那些逃卒脫離戰場之後,要麼落草爲匪,要麼就脫去兵甲武器,混入百姓隊伍中,一同逃命。

且不說眼前青年的品行如何,單憑他敢承認自己是個逃卒,尤其是在一個將軍面前,就需要莫大的勇氣。

呂布看着他,笑容玩味:“你就不怕我將你按軍法論處?”

青年明顯變得緊張起來,似是有些後悔說出了自己逃兵的身份。

他僵直的站在原處,心裡頭,砰砰直跳。

呂布對逃兵其實並無太多的輕視,保家衛國固然是男兒的職責所在,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視死如歸。

“我可不養閒人。”呂布悠悠說道。

青年一聽,立馬有了精神,“將軍,我可以給你扛戟。”

後來的交談中,呂布得知文稷本有兩兒一女。可惜的是,大兒子在昨年夏天患疫病死了;禍不單行,抵至凜冬,小兒子又患上寒毒,家徒四壁的文稷只得含淚把女兒賣了,換來幾串銅錢,去請了郎中。

黃巾爆發之後,他逃離戰場回了老家,帶着婆娘和小兒子準備逃往北方,卻在途中遇到蛾賊,被衝散不見了蹤影。

原本只有幾萬的蛾賊,如同雪球一般越滾越多。許多百姓都隨之加入,跟着在各地大肆搶掠。地方官吏要殺,豪強世家也不放過。

一名蓬頭髒臉的小女孩遠遠望着呂布手裡的餅子,一遍又一遍的嚥着口中唾沫。

自出虎牢關以來,呂布途中見到過的難民數不勝數,但他從未有過一次施捨。

實際上他所帶的軍糧也只能維持日常開銷,而且貿然救濟,只會引起難民之間的爭奪,甚至是一擁而上的哄搶,滋生暴亂。

也許幾年之後,小玲綺也有這麼高了吧。

想到這裡,呂布露出個欣慰的笑容,朝那邊的小女孩輕輕招了招手。

這一幕,恰好落在了不遠處的一名儒衫文士眼中。

第六七八章 一家之言,我說了算第八六八章 稷風寨的兩位當家第六十五章呂布頭顱沉千斤,宵小之輩豈能提第五五五章 羽翼漸豐第二十二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六八一章 朝堂對質第三百章 董卓的憤怒第五九七章 舊亂未平,新亂又起第三一二章 禍事第七二六章 劉備算什麼東西!第七十五章 一人與衆生第一八一章 來使第七十一章 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七五八章 我主袁紹不曾殺第八十三章 你說我是誰第三二八章 新的格局第一九三章 驅虎吞狼第四七二章 兵發孟津第二三二章 雙雄第四十章 大戰在即第六五三章 奔襲袁術第七八五章 螻蟻之力,也敢來撼泰山第五八九章 策權第三八七章 斬將立威第五三四章 情報的重要性第五零四章 夫妻夜話第一四二章 反擊第五十二章 雁門月照河山蒼茫第六十八章 朝聖第七二五章 得民心者,方得天下第四一六章 帝星落,帝星起第五三六章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第八七四章 張燕的反擊第二二八章 殺降第五九五章 生辰禮物第二四五章 醫者之心第二六二章 逛長安第八一五章 呂布的手段第一二五章 呂奉先,你到底有多強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四)第五四四章 這個鍋,袁術背不背第一一一五章 真相第六五一章 突襲第一四零章 無愧於心第三七八章 父女鬥法第五零二章 司徒王允第七三八章 絕境第六六二章 黑雲壓城第三五四章 呂卿,敢應戰否第五七六章 進駐洛陽第七四二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五三章 大勝第十八章 讀書人第八八七章 馬踏賊營第四四七章 風雨欲來第四九九章 將軍意欲如何第五零九章 以西域之錢糧,來養麾下之精銳第八十九章 恰如初見第三二八章 新的格局第四三七章 溫侯第六四四章 偷雞不成第七十五章 一人與衆生第五四六章 斷案第二七八章 釜底抽薪第一七七章 身死第八八零章 無人能擋第五七八章 在河內橫着走的縣令第八六二章 黑山賊第六六三章 曹仁擅守第七三七章 追擊第一零四章 舊相識第一百章 兒時吹葉言卿爲我護第八五三章 汝知吾心也第六八一章 朝堂對質第四七九章 疾如風,掠如火第二十一章 你奈我何第一六七章 臨陣第七八六章 不準退,退者死!第五十八章 洛水之北第三四七章 強勢帶隊第七二二章 劉備到來第六四零章 恭候多時矣第四六零章 該我登場表演了第四七八章 你們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第五一七章 既然不信,那就先來個下馬威吧第五三五章 孤注一擲第五十八章 洛水之北第一八六章 兄臺爲何哂笑第四零六章 給我搜第四六二章 武者的意志第七零八章 呂字旗下,所向披靡第三八零章 爛事一籮筐第三六七章 夜談第四九一章 先禮後兵第三五一章 第一局,虎賁勝第二二七章 將軍饒命第二八六章 逃出生天第八五二章 爾等終究爲臣第八九二章 爭執七三一章 內部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