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冬去春來。
大漢王朝送走中平三年,迎來了中平四年。
新桃換舊符,初春剛過,洛陽城內的崇德殿裡,開啓了新年的第一次朝會。
“臣等參見陛下。”羣臣齊齊躬身,朝向天子行禮問安。
坐在帝位上的青年天子伸手輕拍着嘴巴,呵欠連天。近些時日,也不知道是怎麼了,他總是感覺有些力不從心,甚至偶爾還會產生莫名的煩躁。
好在前兩日傳來的捷報,才讓他心裡舒坦了許多。
“衆卿啊,兩日前,幽州刺史劉虞傳來捷報,幽州叛軍盡已瓦解,烏桓人臣服,遼東三郡重回大漢疆域。而叛賊張純的頭顱也已經送至京師,張舉在逃,不過朕的鎮北將軍,已經帶着人追擊出了塞外。”
劉宏說起這番話的時候,顯然是頗爲高興。
“臣等恭賀陛下,此乃陛下天威所至!”羣臣齊聲迎合。
劉宏對羣臣的反應很是滿意,回想去年的五處叛亂,盤踞南陽爲禍的趙慈最先被荊州刺史王敏所殺;隨後,武陵諸郡的蠻夷也被丁原鎮壓收降;鮮卑匈奴人的聯軍,不僅沒能踏足五原郡內,連單于須卜骨都侯亦死於戰場。
再往後,西涼叛軍被皇甫嵩、董卓帶兵擊退,再度回退關中。
如今幽州也徹底平定,基本上可以說是‘天下太平’。
“此番幽州平叛,鎮北將軍呂布可謂是功不可沒,朕決定好好褒賞。衆卿家,以爲如何?”劉宏目光掃視下方,詢問羣臣。
羣臣一聽,心中自是各有各的算盤。
諫議大夫伍符最先出列,手持笏板,行禮之後,方纔說道:“回稟陛下,臣以爲鎮北將軍之銜已然不低,呂將軍雖有戰功,卻在軍中資歷尚淺。縱是良玉,也需多加琢磨。更何況,爲國討賊乃是臣子本分,陛下出言褒揚,便是對將士們最好的嘉獎。此乃臣之愚見。”
羣臣紛紛點頭,表示認同這番見解。
說起資歷,呂布的確差上不少。他入行伍的時間十年不到,就坐到了鎮北將軍的位置,已然是火箭式的升遷,再往上爬,就快和九卿之類的朝廷大臣,身份比肩了。
反過來再看看朝堂上的這些大臣,那個不是鬍子一大把。在他們之中,三十來歲都只能算是年輕的後生。
而呂布,今年才二十有七,三十未到。
“伍卿家的意思是,三軍將士立了功,只需朕褒揚兩句,什麼都不用給,是吧?”劉宏的語氣裡透着一絲陰沉,他當天子這麼些年,荒唐是荒唐了些,但絕對不是個傻子。
最起碼,功過分明,劉宏還是懂的。
有功當賞,有過當罰,
“陛下,伍大夫不是那個意思,他是希望陛下可以換種方式賞賜呂將軍。比如賞賜珠寶財物、綾羅綢緞之類。”光祿大夫許襲出列,恭敬的說了起來。
劉宏一想,好像是有那麼點道理,畢竟呂布還很年輕,將來升遷的機會也肯定多得是。如果太早就爬上了高位,不止摔下來疼,還容易滋生一些不必要的額外想法,比如說,野心。
軍營裡的升遷就暫時免了,不過劉宏很快又想到了新的方案,他輕拍了下額頭,笑着說道:“朕怎麼把這個給忘了,呂卿家至今似乎都還未賜爵封侯。這樣吧,朕今兒個高興,就賜他豐鄉侯,食邑千戶。”
大漢朝的侯爵,大概可以分爲四類,縣侯,鄉侯,亭侯,以及有爵無邑的關內侯。
獲取侯爵的來源多種,常見的就有三種:其一,因身份而封侯,比如說皇室宗外戚。其二,有擁立之功,或是輔佐新繼任的帝王君主,並且效果顯著。其三,便是因軍功封侯,比如董卓的斄鄉侯。
百姓口中常說的萬戶侯,便是縣侯。
當然,除上面所述之外,還有些其他原因。
比如說十常侍,十二個人裡,九人都已封侯,他們既無戰功,也無輔君之能。靠的是啥,靠的乃是投機取巧,獻媚討好,博得了陛下寵信。
天子一高興,管你什麼阿貓阿狗,大手一揮,直接賞你一個侯爵。
十常侍都能封侯,而作爲鎮北將軍的呂布,不僅是天子親信,更是有實打實的軍功擺在那裡。
羣臣也不好再多說些什麼,主要還是礙於天子顏面,唯有齊聲稱讚:“陛下聖明。”
這些毫無新意的奉承之語,劉宏早就聽得起了繭子。
他打了個呵欠,病態的臉上似乎來了疲意,羣臣皆以爲天子準備下令退朝。然則此時,劉宏卻強打起精神,喝了口擺在桌上的蔘湯,掃視一圈殿內羣臣之後,才語氣稍顯凝重的說了起來:“除此之外,朕還有一件事情,要告知諸位卿家。”
羣臣很少見到天子這樣認真的模樣,心中琢磨的同時,嘴上齊聲說着:“請陛下明示,臣等洗耳恭聽。”
坐在皇位上的劉宏側過身子,往右邊的宮柱處招了招手:“協兒,你過來。”
雙人合抱的宮柱旁邊,老宦官張讓佝身低頭,牽着一名五六歲的小男孩,走到劉宏近前。
“兒臣給父皇請安。”
身穿黑墨皇子服的小男孩拱起小手掌,聲音稚嫩,卻也不失禮數的朝着父親行禮作揖。
“來,到朕這兒來!”
劉宏往下勾了勾手掌,看向小男孩的眼神中,再無往日的戾氣陰沉,有的只是父親對兒子才特有的疼愛。
小皇子倒也不怕,聽得父親喚他,便起身往前走上幾步。一直走到皇帝的位置,才立住腳跟。
劉宏看着小傢伙,是越看越喜歡這個兒子,不管是眉眼鼻口,還是性子愛好,都像極了小時候的自己。他指了指旁邊空着的位置,小皇子便乖巧的跪坐下來。
隨後,劉宏看向張讓,微微點頭。
後者會意,拿出早就擬好的詔旨,當着朝臣衆人,大聲宣念起來:“皇子劉協,聰慧伶俐性情仁和,待人以誠,深得朕心。從即日起,皇子協便是朕的太子,大漢朝的儲君!望諸卿盡心輔佐,築以大漢盛世,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