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九章 變數

朝廷的詔書很快傳至封丘。

李傕郭汜二人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聽完之後,長吁一口大氣,朝廷責罵得越兇,就表示他們獲得赦免的希望越大。

果不其然,在詔旨的最後,有對他二人的判決——降級留用。

作爲天下人人喊打的董賊餘孽,能夠留得性命已是萬幸。如今還能降級留用,簡直是天大之恩。

二人喜不自勝,接旨之後,將使者拉進帳中,好生招待起來。

想當年,董卓麾下勇將無數,然則自董卓伏誅之後,不是死的死,就是逃的逃。

其中勢力最大的牛輔前幾日被殺,讓部下軍侯胡赤兒撿了便宜;樊稠在某處山嶺落草,說是不忘董公之恩,絕不歸順朝廷,寧願一輩子呆在深山;張濟則帶着他侄兒南下去了宛城方向,據說是聽信了一位姓賈的文士。

如今李郭二人選擇投降朝廷,董卓的餘下勢力,基本上算是徹底土崩瓦解。

朝廷使者臨走之際,李傕郭汜還不忘贈送上一大筆金銀珠寶。使者瞅了兩人一眼,李傕郭汜自是陪笑連連,使者眼中流露出蔑視的眼神,嗤夷的低哼一聲,將財物盡皆笑納。

隨後,在李傕郭汜的帶路下,踏上了返回長安的行程。

然則這支返程的隊伍還未走上多遠,就突然遭遇到了截殺,死傷殆盡。每個人的頭顱都被割下,餘下的肢體則被分解剁碎,手段之殘忍,令人膽寒。

令人不解的是,這支半路殺出的百餘人隊伍,爲首的居然是個身穿淡藍衫的陰冷儒士。

…………

封丘軍營。

送走了朝廷的使者的李、郭二人重新回到大帳,齊齊舒了口長氣,總算是了卻一樁心事。

今天以後,他們就不必再頂着董賊餘孽的頭銜,如過街老鼠一般。

此時,有士卒來報:“將軍,寨外有人求見,他自稱是二位將軍的故人。”

李傕郭汜聽得此話,對視一眼後,皆是面帶疑惑,除了樊稠、張濟,應該就沒有其他人了吧。

“來人可報過名號?”郭汜問。

士卒搖頭,如實回答:“那人沒說,只說二位將軍見了便知。”

李傕思索稍許,同郭汜交流眼神之後,很快有了決斷:“帶他進來。”

少頃,領命而去的士卒再度抵達帳外。

在他身後,有名身穿淡藍衣衫的文士,相貌略顯陰冷,尤其是那雙陷進去的眼睛,如同蟄伏的毒蛇。

嘴角掛起的笑意,似有似無,給人陰寒印象的同時,還有一種頗爲自負的感覺。

嘶~

李傕郭汜見到此人,臉上露出的表情極爲驚訝,心中同時倒吸一口涼氣,李儒!

自那日曹操袁紹夜間攻進洛陽之後,這位董卓的首席謀士便沒了蹤影,世人皆以爲李儒死在了戰亂之中。

沒想到這傢伙居然還活着,而且看起來似乎比想象中的要好。

“李將軍、郭將軍,許久未見,別來無恙否?”李儒臉上的笑容燦爛,主動打起招呼,如是許久未見的老友,闊別重逢。

李儒笑得越是高興,李傕和郭汜心中就越是沒底。兩人認識李儒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個時候找上門來,絕非好事。

郭汜已經將手悄悄按在了腰間刀柄,隨時準備解決掉眼前之人。別的不敢說,單要論武力,只需一個回合,他就能手起刀落,殺死李儒。

倘若將其首級送往朝廷,說不定還會是大功一件。

李傕對此微微搖頭,別的不說,在他認知裡的李儒,絕不會做這種沒有把握之事。

他今天敢隻身前來,就說明還藏有後手。

念在昔日大家都爲董公效力的份上,李傕也不想難爲李儒,下起了逐客令,想要同李儒劃清界限:“你走吧,我們不認識你。”

李儒卻渾似沒有聽見,自顧的走進帳內,找了個座位漫然坐下,語氣裡帶有幾分諷刺意味:“難道說,二位將軍還指望着歸順朝廷?”

“不是指望,是已經歸降了朝廷。”

李傕說得擲地有聲,這個時候,也不怕同李儒實話說了。

哪想,李儒臉上不見絲毫驚訝,反倒是嗤夷一笑,斟上杯美酒,優哉遊哉的品上一口後,笑容十足道:“若是指望朝廷,二位將軍恐怕要失望了。從你們這裡返回的那支隊伍,已經悉數覆湮,這會兒估計被野狗咬得只剩下了骨頭。”

“哦對了,順帶說上一句,我還令人放出風去,說是二位將軍不滿朝廷責斥,動手殺了朝廷使者,以泄心中憤恨。”

李儒說得淡然,然則在李傕郭汜聽來,卻是徹底的傻了眼兒,如遭晴天霹靂。

反應過來的郭汜直接拔出腰刀,滿臉怒容的舉起擂上前來,憤怒至極的破口大罵:“李儒,你這頭瘋狗!你自己想死就去,爲什麼還要拉上我們!”

這回李傕沒再攔着,因爲他也恨不得立刻將李儒五馬分屍,方解心頭之恨。

生死在即!

坐在位置上的李儒紋絲不動,既不求饒,臉上也無懼色,只是如方纔一般的平淡語氣:“你們覺得歸順了朝廷,就能有活路了嗎?”

郭汜手中斬下的刀鋒閃爍着寒芒,硬生停在了半空。

“朝廷已經給予了我們赦免,難道還會反悔不成!”他如是質問起來。

“那以後呢?誰敢保證朝中那些大臣不會隨便安個罪名,將二位將軍處死?要知道,在太師主政的時候,他們可沒少受二位將軍的辱謾。你們覺得,他們咽得下這口氣嗎?”

李儒的這番話,可謂是字字誅心。

果然,聽完之後的李、郭二人,遲疑了。

“董公待我等不薄,我們自然記得。不是我們忘恩負義,實在是沒那能耐,手中僅有七八千將士,根本無力與朝廷對抗。”

李傕嘆了口氣,如果可以,誰不想萬人之上。

李儒聽後,霍然起身,手指着南方,大聲喝道:“幾年前,一羣頭裹黃巾的農民都敢揭竿而起,甚至於差點攻進洛陽。難道二位將軍統兵多年,還不如一羣販夫走卒!”

這一聲大喝,猶如醍醐灌頂。

李傕、郭汜怔在了原處,之前因爲對手太過於強大,所以他們從未想過反抗。

“是想當一方霸主,還是卑躬屈膝的去做朝廷走狗。二位,好生想想吧,告辭!”

說着,李儒離開席位,決然的往帳外而去。

李傕郭汜茫然小會兒之後,對視一眼,皆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當年作戰時的兇戾之色。

朝廷使者被殺,這已成事實。

既然無路可走,不如捨命搏他一搏!

兩人見李儒離去,同時轉過身來,抱拳齊聲挽留:“請軍師教我!”

第七六七章 打不過老子,也贏不了兒子第八五四章 可還記得在下第六四零章 恭候多時矣第八一三章 意外收穫第一零三章 別離第七二四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第二六六章 呂將軍第五一八章 蛇鼠之輩,何足懼哉第七七八章 廝殺開始(第二更)第六八四章 老謀深算的王司徒第一五零章 高順的禮物第四四七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一章 洛陽城第五五七章 一位故人第四零九章 亂的卻是朕的江山第三二七章 嚴禮第三八一章 今日你爲君,我爲臣第四五三章 關羽出戰第六四八章 破敵之策第四五九章 河北顏良第二八八章 往北第三零七章 莽夫身上有了梟雄氣第三四三章 禁軍第五七九章 司馬家第六八八章 天上,真有神仙嗎?第六四八章 破敵之策第二五三章 先生不死,鬼才難出第七六六章 求求你別笑了第八四八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八五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二五章 一家五口第五章 呂布鬥張飛第二十二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三八九章 獵殺第六八八章 天上,真有神仙嗎?第八八七章 馬踏賊營第三十章 反殺第五六八章 烽煙四起第四七六章 呂策對第七六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一八二章 定胡碑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三)第七八一章 廝殺第七二八章 聽說,你還有個妹妹?第七四四章 請先生幫我第四七四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八五七章 劉備的顧慮第七二五章 得民心者,方得天下第一一一五章 真相第二七三章 屯田第十章 縱有萬人,我亦不懼第五零六章 崛起的袁紹第二零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四一章 誰爲螳螂誰爲蟬第七七二章 歸營第七二四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第三九六章 須卜骨都侯,死於此處第七四六章 點撥第七二二章 劉備到來第一六六章 鳳鳥乘風,聖人乘時第四五二章 潘鳳VS黃忠第四十章 大戰在即第三十四章 升任校尉第八一二章 兗州盧家第五五九章 變數第四四八章 只俱一人第三十七章 叫一聲將軍第六九五章 莽夫用長兵,帝王才執劍!第五零二章 司徒王允第七一三章 願隨軍同行第五五九章 變數第九零五章 成長第八七五章 人心不齊,泰山難移第二七六章 發芽第五八三章 是攻是守第一零二章 願爲一農夫,春耕秋收第一一五章 斬將第四四零章 毛玠第三九零章 立信第七十九章 將軍回來了第二十章 進擊的曹性第六九四章 難伺候的小公子第二三一章 鞭笞第一一一二章 信第二四八章 先定個小目標第五章 呂布鬥張飛第七五七章 與你一罈酒,你我共飲之(4000字)第五三七章 梟雄末路第四四一章 梟雄老了第四七零章 見到真人了第六四六章 彈劾第三十一章 雄鷹振翅九萬里第五五一章 聽說你有個女兒,頗有姿色第二九八章 書沒白讀第三八零章 爛事一籮筐第六一一章 陳留張邈第一五八章 幕後主使第五零五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第三四七章 強勢帶隊第八六七章 好生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