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九章 序幕拉開

楊奉從外邊緩緩走進堂內。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見是楊奉,衛鴻頓時變了臉色,二話不說就抽出了腰間佩劍,徑直砍了過去。

鏘!

楊奉自是不會坐以待斃,拔劍架住了砍來的利劍,用求助的目光看向呂布。

“住手。”呂布高喊了一聲,眉宇皺起。

可衛鴻似乎並沒有要停手的意思,繼續追攆着楊奉廝殺。楊奉沒得呂布命令,不敢反擊,只得堪堪抵擋,繞柱而走。

衛鴻便趁勢而擊,左右劈刺。

呂布見衛鴻不聽命令,當即從座位上起身,快步過來,如似閃電般的出手,輕而易舉的捏住了衛鴻握劍的手腕。

衛鴻還欲掙扎,卻發現呂布的那隻大手如鐵箍般將他的手腕牢牢鎖死,任他如何使勁,也活動不了半分。

“大司馬,你可知此賊殺了我多少河東兒郎,戕害了多少無辜百姓,差點就將整座東郡屠戮……”

呂布從衛鴻的眼中看到了無比的憤怒,他鬆開手來,很是平靜的說了聲:“我知道。”

衛鴻愕然,繼而憤怒質問:“那爲什麼不讓我殺了此賊!”

“楊奉已經降了朝廷,並且獻上了賊首韓暹的首級,我也答應過不會爲難於他。”

呂布將衛鴻手中的佩劍取下,重進插進他腰間的劍鞘,同他鄭重說着:“衛郡守,我已向朝廷奏表其爲越騎將軍。正所謂一笑泯恩仇,以後,楊奉也會是你的同僚,助你鎮守河東。”

“以後還請衛使君,多多照拂。”楊奉收起佩劍,朝衛鴻拱了拱手,臉上帶有謙遜的笑意。

相較於衛鴻的嫉惡如仇,楊奉顯然更會爲人處世。

楊奉主動退上一步,這也算是給了衛鴻臺階,只要他肯點個頭,大家以後都好說話。

然則衛鴻卻並不打算給呂布情面,他將郡守的印綬擱在桌面,態度很是決絕:“大司馬,某不願與賊子爲伍,故就此辭官,望大司馬批准。”

語氣裡,帶有幾分脅迫。

河東這一塊兒的世家林立,其中,當以衛家爲首。

呂布來的時候,的確想過拉攏衛家,可如今衛鴻非要讓呂布在他和楊奉之間二選一,呂布也頗爲頭疼。

倘若就此殺死楊奉,那麼以後,誰還敢主動投誠?

楊奉之前犯下的罪孽是一碼事,呂布該對待降將的態度,又是另外一碼事,不能混爲一談。

不待呂布想出萬全之策,衛鴻就已經走出了堂外,楊奉有些拘束的站在原地,尷尬的笑了笑,不知該說些什麼。

隨後,呂布找來戲策和逄紀商議,二人給出的答案不謀而合。

既然衛鴻選擇了辭官,那麼就再扶持一個衛家子弟,坐上郡守位置。

幾日之後,一個名叫‘衛覬’的中年男人,被推舉成爲了新的郡守。

衛覬,字伯覦。

名字取源於覬覦,取其文字意思就是,渴望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

“有點兒意思。”

呂布審視着新上任的河東郡守,臉上露出些許玩味笑容。

在得到衛覬的宣誓效忠之後,呂布也沒有過多刁難,只是吩咐了些對白波賊兵的安頓,以及一些政策相關的事宜。

衛覬記下之後,很快令人着手去辦。

至此,白波賊患消除,河東平定。

捷報傳回長安,天子劉協於朝會之上,大讚呂布‘不愧爲社稷肱骨之臣’。

然則,當討論到該如何進行封賞時,朝野之中激辯聲起,大抵上分做了兩派。

以馬日磾爲首的皇權派以爲,呂布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不如走走形式,下詔褒揚一番,然後賞賜些金銀珠寶即可。

而另一批官員則認爲,收復洛陽、平定河東,作爲大司馬的呂布功不可沒,理當升官晉爵,否則便會寒了三軍將士之心。

衆所周知,呂布如今的官爵已至頂點,再往上,就只剩下裂土封王。

而大漢朝,已經許多年都不曾有過異姓王了。

“這是違背祖宗規矩!”

皇權派以此爲理由,強有力進行了一系列的駁斥,並稱這些暗示封王的官員,懷有謀逆之心,理應罷免處死。

坐在皇位上的少年天子隻字不言,看着下方羣臣爭吵,神情失望至極。

這場本來應該高高興興的朝會,最後鬧了個不歡而散。

收到朝廷褒賞詔書的時候,呂布已經從河東出發,在去往燕縣的路上。

呂布要借道東郡,曹操二話不說的直接將東郡拱手讓了出來。當然,郡內的物資百姓,已經被他提前轉移至了兗州其他州郡。

曹操近來尤爲繁忙,自從他被鮑信等人迎入兗州之後,就暫代起了兗州牧的職位。一邊忙着平定兗州境內的黃巾勢力,一邊也忙着對兗州其餘諸郡施壓,不斷壯大自身的實力。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他必須避免與呂布的正面交鋒。

東郡讓了出去,以燕縣爲界,劃分南北。

燕縣以南,是臨近河內的區域;燕縣以北,就接近於袁紹的勢力範圍。

早在去往河東之時,呂布就派遣高順爲帥,領兵搶先佔據了燕縣,而袁紹也同樣派高覽爲先鋒,進駐在了白馬。

雙方對峙,已有數月。

當呂布抵至燕縣,季節已入初秋。

升起的中軍大帳裡,身穿武將袍的呂布居於帥位,帳內左右坐了不下二十號將領。

此刻,他們正在商議,進攻白馬縣的最佳路線。

然則作爲副帥的高順,對此卻有着不同的見解,他起身望向呂布抱了抱拳,聲音裡透着果決:“主公,末將以爲,咱們當務之急,並非是要對付堅守白馬的袁軍,而是應該將矛頭,直指兗州的曹操。”

………………

當呂布抵至燕縣,季節已入初秋。

升起的中軍大帳裡,身穿武將袍的呂布居於帥位,帳內左右坐了不下二十號將領。

此刻,他們正在商議,進攻白馬縣的最佳路線。

然則作爲副帥的高順,對此卻有着不同的見解,他起身望向呂布抱了抱拳,聲音裡透着果決:“主公,末將以爲,咱們當務之急,並非是要對付堅守白馬的袁軍,而是應該將矛頭,直指兗州的曹操。”

第六八六章 蝗蟲味,嘎嘣脆第二零四章 蒼天已死第三五零章 小露身手第三七五章 交易第一六七章 臨陣第七四七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二零四章 蒼天已死第二五三章 先生不死,鬼才難出第七二八章 聽說,你還有個妹妹?第五二九章 劉璋第八十九章 恰如初見第六二八章 百騎闖營第七零四章 強搶民女第五八三章 是攻是守第四九七章 請求歸降第三零六章 神醫第四七六章 呂策對第一一六章 成長第七七六章 讓世界聽到你們的聲音第七四八章 故人相見第五二八章 言論天下第三五六章 熊是怎麼死的第七一六章 此去,再無經年第一七五章 重圍第二零一章 未來的大佬們第六四七章 戲策出手第四三五章 太學第一六三章 何人可以爲帥第四九二章 跳樑小醜第三十八章 三個條件第四三二章 策嘉第五十三章 唱一曲空城第二三六章 一夫當關與萬夫莫開第九零五章 成長第八六九章 內訌第八六三章 司馬兄弟第六六二章 黑雲壓城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下)第五一四章 願追隨將軍第六十三章 變異的黑虎第五六七章 有人歡笑,有人在哭泣第六十五章呂布頭顱沉千斤,宵小之輩豈能提第一一三章 負荊請罪第六零九章 序幕拉開第六十一章 洛陽城第一零八章 爾虞我詐第七八一章 廝殺第四八六章 歷史改寫第三三八章 羽林中郎將第五九零章 黑山賊第二七四章 格局第二五零章第二章 記憶第二六六章 呂將軍第八九一章 劉協的憤怒第七六零章 心態炸了的李儒第一五三章 大勝第七一三章 願隨軍同行第四八六章 歷史改寫第八十五章 一聲將軍,一世主公第二四七章 醫聖第八八零章 無人能擋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中)第五一六章 入城第三九零章 立信第二五六章 再起硝煙第四二九章 我這一拳下去,你可能會死第六五九章 神秘的謀士第七五八章 我主袁紹不曾殺第二十四章 潁川戲志才第二七九章 破釜沉舟第七八二章 執着的馬超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三)第八九零章 袁紹腦殼疼第五四五章 擒袁術,如拎小雞第六一四章 殺雞儆猴第二一九章 鋪路第六四一章 有本事再擒我一次第三七一章 上對政策,下有對策第四四六章 將軍他啊,太寂寞了第一三二章 逆轉第八六三章 司馬兄弟第八十四章 真相第七十一章 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三五三章 爲什麼非要作死呢第八一九章 螳螂捕蟬第六三五章 拖下去,斬了第四一零章 拿起劍來,殺了他第二二二章 養虎第四七九章 疾如風,掠如火第二七四章 格局第五六八章 烽煙四起第三二二章 因小鈴鐺而流傳千古的美食第五零四章 夫妻夜話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中)第九一一章 想要我的寶藏嗎?第四十二章 呂布和他的騎卒們第一零七章 廣衍城第六五八章 請主公准許末將統兵!第七十章 呂奉先箭術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