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後悔的崇禎皇帝

就怕你不是示之以弱,而是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弱者。張春看着李信得意的模樣,忍不住打擊道。

老先生,我不是祖大壽,而我麾下的兵馬也不是關寧軍,更不是吳襄,這戰役剛到了緊要關頭,他就臨陣脫逃的,朝廷有這樣的軍隊,打仗的時候,豈會不敗?明日你且看看吧!李信擺了擺手,笑呵呵的說道,卻是引起了張春的一陣冷哼聲,他是不相信李信能憑藉一千騎兵就能消滅眼前的這個部落。但是他卻沒有說出來,只是站起身來,出了李信的大帳。正是如同李信所說的那樣,吳襄的臨陣脫逃,讓他臉上無光,哪裡還有臉面坐在那裡,與李信爭吵的。

這位老人家居然不相信我,也罷!只要你開口說話了,我就有辦法收服你。李信望着張春的背影,臉上露出得意之色。這收服一個人不就是慢慢開始的嗎?想自己要名望也沒有名望,要大義也沒有大義,而那張春是什麼人,他是一個飽受封建儒家思想侵蝕的人,想讓這樣的人投降可不是一般的難。但是不管怎麼樣,只要他開口說話了,那對李信來說,就是一個進步,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張春最後還是會爲自己所用。

這個李信還真是好大的膽子,居然命人傳書讓我投降?就在對面的大帳的中,固嚕思齊布望着手中的手書,臉上露出憤怒之色,更多的還是譏諷。

李信此人極爲勇猛,連大清皇帝都敗在他手上,十四貝勒和大阿哥可是屢次被其擊敗,臺吉還是小心點好。其其格在一邊勸說道。這些日子,固嚕思齊布命人四處蒐集李信的信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本這固嚕思齊布準備領着部族離開這裡,甚至回到原來的科爾沁部族呢!可惜的是,還沒有動手,李信就領軍殺來了,而且還命人送來這麼一封勸降書,這下就讓固嚕思齊布不淡定了。

他是極爲勇猛不錯,可是你也不要忘記了,當初李信能擊敗十四貝勒和大阿哥,那是在西山,西山是他們的地盤,十四貝勒和大阿哥自然不是李信的對手,可是眼下不同,這是草原,是我們的地方,李信又有什麼能耐是我的對手呢?固嚕思齊布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來,對其其格說道:你知道李信這次帶來多少人馬嗎?不過一千人。嘿嘿,他居然想着憑藉手中的一千人馬就想要我投降,簡直是天大的笑話。哼哼,若是能擊敗李信這一千人,並且能殺了李信的話,相信皇帝陛下會將這卓索圖盟周圍方圓數千裡的草場都賞賜給我,或許還會封我爲王。聽說,大皇帝陛下對李信的怨念可是很深的。

那就恭喜臺吉了。其其格雙目放光,朝固嚕思齊布拋了一個媚眼,惹的固嚕思齊布不由的吞了口吐沫。這個其其格可是一個尤物,那固嚕思齊布哪裡能忍受的住其其格的挑逗,一時間整個大帳中又傳來一陣陣格格笑聲。黑夜之中,這樣的笑聲傳的老遠。

而就在此刻,距離李信營地近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內,大內皇宮之中,無數禁衛拱衛着京師,御書房內,王承恩正在殿內走來走去,臉上正露出爲難之色,他望着大殿內部的燭光,好像看見一個年輕身影正在伏案書寫着什麼,臉上露出爲難的神色來。

現在幾更天了?王承恩招過一個內侍問道。

回乾爹,現在快三更天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太監臉上帶着討好的笑容,趕緊說道。

皇爺今天翻牌子了嗎?王承恩又問道。

翻了袁妃的牌子。那名小太監趕緊說道。

哎!王晨恩端詳着手中的摺子,臉上露出複雜的神色來,嘆息道:爲何國家事情如此之多。

乾爹,是不是邊關出大事了?那小太監眼珠轉動,笑嘻嘻的問道。

邊關出大事了,邊關打勝仗了。王承恩惡狠狠的說道。

那皇爺應該感到高興纔對,乾爹怎麼不將這捷報呈送給皇爺呢!小太監好奇的問道。

這樣的勝仗還不如不要呢!王承恩擺了擺手,想了想,最終還是搖搖頭走了進去。卻是不理睬身後小太監驚訝的眼神。

皇上。卻說王承恩進了書房,卻見崇禎皇帝正在一絲不苟的批閱着奏摺,不得不說,崇禎皇帝極爲勤政,這一點恐怕就朱元璋等人都比不上他。他連奏摺上的每個字都要認真的琢磨一番。

承恩啊!有奏摺送來了。崇禎皇帝這才擡起頭來,卻見他臉上盡是疲憊之色,連帶着自身都感覺老了幾歲。

哦,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王承恩面色一變,最後還是臉上堆滿着笑容,說道:邊關大捷,十年內建奴不會再有機會南下了。

哦!莫非張春擊敗了建奴。崇禎皇帝猛的想到了一件事,一下子站起身來說道:朕就知道孫承宗必不負朕望,這下好了,建奴十年內不會牧馬中原,朕也可以專心對付那些流寇了。崇禎皇帝臉上頓時容光煥發,在大殿內走來走去。

皇上,這。王承恩見崇禎如此高興的模樣,心中就更加的爲難了。

怎麼?不是遼東的?崇禎皇帝面色陰沉,伸出手來,王承恩不敢怠慢,趕緊將奏摺呈了上去。崇禎急急忙忙的打開奏摺,一目掃了過去,卻是面色陰沉不定。

四萬大軍盡數被消滅,連張春都被李信所俘虜,還有數十名將領?這,這也叫遼東大捷?崇禎皇帝氣的面色潮紅,雙目中盡是兇光,惡狠狠的望着王承恩。

回皇上的話,建奴被李信擊的狼狽而逃卻是事實,此戰過後,建奴實力大損,不敢南下也是事實,所以能稱的上是大捷。王承恩趕緊說道。

王承恩啊王承恩,如今遼東數萬將士被滅,張春都被俘虜了,這樣的戰績也能將勝仗?頂多算是一個兩敗俱傷而已。崇禎皇帝將手中的奏摺順手扔出,正中王承恩腦袋,那王承恩卻是不敢躲閃,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李信現在在哪裡?他怎麼能憑藉一人之力,以一萬多人馬能消滅建奴,打的建奴狼狽而逃?崇禎皇帝迫不及待的問道:上次不是說收編李信的人馬,讓他們編入關寧軍的嗎?難道李信敢反對朕的旨意不成?他是不是也想學高迎祥、張獻忠之流,看看,他還想讓朕贖回這些將領,孫承宗這是做什麼?一點用處都沒有,葬送了朕數萬大軍,還有臉到朕這邊來說項?

回皇上的話,本來李信對朝廷的處置本就不願,想當年李固,咳咳,後來祖大壽在大淩河城中宴請李信,卻不曾想到這只是一場鴻門宴而已,祖大壽的兒子祖澤潤暗自以毒酒招待李信,差點將李信毒死了,偏偏此事被李信發現,憤怒之下,暗自與建奴媾和,得了些戰馬就拔營而走,想入草原。王承恩趕緊說道:只是不知道爲什麼,那李信有殺了回來,正好處在建奴進攻我軍的關鍵時刻,他從背後殺出,一舉擊敗了建奴。不得不說,明朝的東廠、西廠、錦衣衛這樣的密探還是很強悍的,王承恩得到的消息與事實上都相差不了多少的。

這個該死的祖大壽。崇禎皇帝惡狠狠的說道:朕一定要殺了他。

皇上,如今遼東兵少將寡,雖然短時間內,建奴不會南下,但是如今卻又多了一個敵人了,還是小心點爲好。這句話也只有王承恩可以說。

李信現在在哪裡?崇禎皇帝感覺到極爲憋屈,但是還是嘆了口氣問道。

領軍入草原了。王承恩趕緊將摺子撿了起來,遞給崇禎皇帝,說道:根據東廠傳來的消息說李信說他想當一個漢驃騎,連他給那些士兵們立碑上面都寫着‘漢李信’三個字。

真是一個膽大妄爲,桀驁不馴之輩。崇禎皇帝面色冰冷,雙目中射出陰冷的光芒,但是卻還是將奏摺打開慢慢看了起來。

皇上,根據探子傳來的消息說,李信現在有兵馬大概有兩三萬人馬,這些人盡是騎兵。李信此人善於練兵,相信不久之後,他身邊就多了兩三萬鐵騎。王承恩低聲說道。

兩三萬鐵騎。崇禎皇帝面色一變,那就是比關寧騎兵還要厲害的力量,可惜的是,這股力量卻是不爲自己所用。

皇上,奴才以爲李信此人倒是可以用一用。王承恩看了崇禎皇帝一眼,見他臉色平靜,趕緊說道:李信既然想屯兵歸化城,那就讓他做一個指揮使,讓他有個名分,反正草原之上,多是林丹汗和建奴的實力,讓李信他們三方廝殺去,無論哪一方勝利了,最後也是實力大損,而我朝廷卻能從中取利。

李信他願意嗎?崇禎皇帝皺了皺眉頭,雖然這計策很好,可看上去,也是朝廷在向李信低頭。這個時候他很是後悔,當初就應該對李信加官進爵,否則的話,如今他的手下又多了數萬鐵騎。

第160章 囊囊福晉第376章 混戰(三)第200章 故技重施第155章 送糧食的來了第210章 奇兵飛奪登州城第90章 陷阱第395章 退兵第454章 崇禎之死第39章 戲耍第89章 雙方反應第124章 征討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104章 戰果第269章 一日三驚錦州城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142章 玩的你死去活來第22章 施恩收買第364章 談判搶錢第308章 王輔臣第66章 騎虎難下第47章 玩都是人家玩剩的第224章 歸降第175章 開倉放糧第120章 鐵霹靂出兵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100章 決戰(三)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382章 沸騰的京師(一)第30章 逃之夭夭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370章 指點江山第24章 成爲主公第356章 相互算計第232章 一箭三雕第299章 江山日落第30章 逃之夭夭第428章 第429 餘波第217章 壯哉!明末義士第264章 離開登州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421章 範永斗的反擊第327章 一紙書信氣死林丹汗真的死第91章 多爾袞和何可綱第3章 煉骨第111章 斬殺第190章 民心第408章 殺胡口爭端第130章 風雨聚草原第185章 闖入周府第115章 奸細第78章 祖大壽中計第453章 潰敗第73章 圍魏救趙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182章 結交第218章 要挾第462章 大決戰(二)第89章 雙方反應第217章 壯哉!明末義士第354章 溫體仁的京察第213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235章 小樣,就你也想詐城第136章 林丹汗第68章 聯軍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36章 勸降第309章 身臨絕境第420章 看誰有耐心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217章 壯哉!明末義士第182章 結交第250章 撕破臉第426章 夜襲第30章 逃之夭夭第390章 錢幣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112章 橫掃第56章 收編第459章 衝冠一怒爲父親第112章 橫掃第251章 找抽的吳三桂第43章 可悲的明朝將領第100章 決戰(三)第258章 進退兩難第105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152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0章 野心與陰謀第128章 翻臉不認人第171章 行蹤暴露第170章 再見白蓮聖女第430章 戰正酣(二)第165章 火器大師第173章 天羅地網第182章 結交第185章 闖入周府第53章 紛亂的戰場(一)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73章 圍魏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