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給你一巴掌

兵部尚書張鳳翼很鬱悶,他是堂堂的兵部尚書,在建奴入侵期間,他領導大軍也曾抵擋過建奴,待洪承疇收復遵化之後,他又回到了遵化城,以兵部尚書的身份坐鎮遵化。他是兵部尚書,按照道理,是遵化城的老大,坐的地方也是大堂的中間位置,可是現在不可能了,坐在大堂中間的是一位年輕男子,身着黑‘色’盔甲,倒是生的面如冠‘玉’,目似朗星,只是大堂左右兩邊的士兵,各個兇猛,讓張鳳翼膽戰心驚,不敢‘亂’動。

“侯爺來到遵化不知道有何指教?”張鳳翼十分無奈,都說徵北軍極爲善戰,以前還不相信,現在總算是相信了,昨天還在薊縣,今天一早,趁着遵化城打開城‘門’的一個時辰之間,就衝進了城池,李信更是斬殺守城的遊擊將軍,三萬大軍呼嘯而過,就佔據了遵化城,可憐張鳳翼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就被人堵在府衙之中。最後還是在李信的屢次保證其‘性’命之下,纔打來了府衙大‘門’,放了衆人進來。

“沒什麼,聽說遵化風光不錯,上次來,我沒來得及進來,所以這次就進來走走看,怎麼,張尚書,你也不想讓本侯進來?”李信似笑非笑的望着張鳳翼。

“不敢,不敢,侯爺能來遵化,那是遵化的榮幸,下官怎麼可能反對呢?”張鳳翼臉上‘露’出微笑,心中卻是在暗罵洪承疇,他總算想起來了李信爲什麼要來遵化了,當初洪承疇將李信擋在遵化,若非忘記收拾城外大營糧草,李信恐怕要被困死在這裡了。爲了此事,洪承疇還四處宣揚,得意了好久。張鳳翼也是羨慕嫉妒恨,只是沒有想到,李信這個堂堂的徵北侯居然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傢伙,臨走的時候,放着舒適的張家口走,卻從遵化走,然後回馬一槍,硬是佔據了遵化,把自己這個堂堂的兵部尚書變成了階下囚。這些都是可惡的洪承疇造成的,你自己拉下來的屎,居然讓我張鳳翼來擦,實在是太可惡了。這個時候,張鳳翼最討厭的不是李信,而是跟在李信大軍後面的洪承疇。若不是洪承疇這個傢伙擺了李信一道,哪裡會有今日的模樣。

“那就好。”李信點了點頭,忽然說道:“當初建奴倉皇撤退,想必留下了不少的東西吧!這些及金銀財寶,還有那些糧草哪裡去了。本侯也不想盡數拿去,但是總得見者有份吧!要知道,若不是我李信拖住了建奴,諸位大人這些東西也‘弄’不到吧!”

“這個,這個?侯爺,下官可沒拿那麼多的銀子啊!”張鳳翼聽了之後,面‘色’頓時一變,他臉‘色’漲的通紅,一直紅到了脖子上。

“莫非你們都將這些金銀財寶和糧食送給了那些老百姓了不成?”李信不屑的說道。他可不相信洪承疇這些人這麼好,會將這些金銀財寶都還給失主。明朝的官吏要都是這麼好,明朝的江山社稷也不可能成了現在這個模樣了。他李信也就沒有機會在塞外崛起了。

“這個,這個,侯爺,您也是知道的,下官的兵馬是最後一個來的,等到下官到的時候,這裡面的東西都分光了,下官雖然是一個兵部尚書,也只是分了萬兩銀子和二十萬石糧草,這些還要賑濟災民,還要重新修建喜峰口,下官這裡實在是沒有多少銀兩了。”張鳳翼苦笑道。

李信看他的模樣,倒是相信了幾分,當下笑呵呵的說道:“不知道現在城中災民如何?可有回家,重新耕種勞作的?”

“侯爺說笑了。建奴剛剛離去,倒是有不少人回來的,可是田地盡數爲大戶所奪取,家中的財產也沒有保存多少。雖然返家的不少,但是同樣的,也是等着救濟而已。”張鳳翼這點倒是沒有騙人,李信在城中也確實看到這一些。

“可有興趣,將這些百姓盡數送到雲中去?”李信忽然望着張鳳翼說道。

張鳳翼卻是臉‘色’一變,頭搖的不知道像什麼似的,連連擺手說道:“侯爺,下官身負保境安民之責,豈能將治下百姓送到雲中去呢?這萬一朝廷怪罪下來,下官可是擔當不起啊!”

“張大人,你以爲你放我們家主公進城,皇帝陛下就不會找你的麻煩?”石元直笑呵呵的說道:“所謂的報保境安民,那朝廷那麼多丟失了城池,損失了百姓的官員都是該殺的。可是如今這些人還不是活的好好的嗎?下官聽說尚書大人和首輔大人‘交’好?”

張鳳翼聞言一驚,驚訝的望着石元直,他與溫體仁‘交’好的事情,還是很是隱秘的,在朝廷中並沒有多少人知曉,可是看石元直的模樣,顯然知道其中的秘密了,這讓他很是驚訝。

“石大人說笑話了。下官與首輔大臣乃是君子不黨,豈會相互勾結?侯爺也說笑了。”張鳳翼自然是否認這一點了。

“是與不是,我家侯爺自然是懶的管的。畢竟我家主公只是一個徵北侯,並不是朝廷內閣的成員,至於朝廷大員們之間的齷齪事情,我家侯爺更是不願意看到的。”石元直笑眯眯的說道:“只是我們關心的是這些百姓,建奴禍‘亂’一次,然後朝廷的軍隊再禍‘亂’一次,若是等我們走後,洪承疇的兵馬來此,再禍‘亂’一次,朝廷的威望有沒有受到損失與我們沒有關係,但是與我家侯爺有很大關係,不能讓老百姓們在背後罵我家主公,相信尚書大人明白這一點吧!”

“這個自然,這個自然。”張鳳翼心中暗罵,誰不知道李信是一個極其虛僞的傢伙,當初這個傢伙就是從江南士紳那裡奪了許多的糧食,惹的江南士紳們怨聲載道,只是沒有想到的是,李信並沒有將這些糧草收入自己的囊中,而是盡數散給了山東的老百姓,一時間山東百姓都稱呼李信爲萬家生佛。眼下李信還是這個模樣,真是可惡。

“那好,既然如此,本侯就在城中招徠流民,只要願意前往雲中的,本侯希望尚書大人不要阻攔。”李信望着張鳳翼淡淡的說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張鳳翼心中一陣惱怒,但是卻又無可奈何,只得連連點頭。

“可惡,可惡。”薊縣外朝廷大營中,一向老‘奸’巨猾的洪承疇大聲的咒罵起來,他接到了來自遵化的消息,李信是真的奪取了遵化,而且在遵化大肆招徠流民,準備將這些流民都遷移到雲中去。要知道這些流民大部分是當初建奴從中原各地俘虜過來的,後來因爲李信奪取了喜峰口,建奴又是匆忙撤軍的,導致這些大明朝的百姓留在遵化,洪承疇等人雖然收復了遵化,但是沒有來得及安置這些流民,軍隊上下,又將建奴掠奪過來的糧草、金銀財寶據爲己有,根本就沒有分給流民半分,所以這些流民只能是困在遵化城中,如今這些人都成了李信的戰利品。洪承疇雖然是早有準備,但是事到臨頭,他還是很憤怒了。

“眼下,我們恐怕是不能將李信如何了?”說話的是高起潛,他還是跟着洪承疇來了,至於盧象升,卻是領着天雄軍繼續剿匪,秦良‘玉’也領軍回蜀中了。

“軍‘門’,不如我們還是派兵前往喜峰口,堵住了喜峰口再說。”左良‘玉’眼珠轉動,忽然出言說道:“李信就算是再怎麼厲害,相比也不能在短時間內攻克喜峰口。”

“奪取喜峰口?”洪承疇雙眼一亮,但是很快又想到了什麼,罕見的搖搖頭說道:“喜峰口雖然是雄關,可惜的是,那個地方已經讓建奴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了,你不會真的以爲有張尚書在那裡,就將喜峰口修葺完工了吧!”

“末將失言了。”左良‘玉’趕緊說道。明朝官員辦事效率很差,除非是有皇帝下聖旨,否則的話,這些事情哪裡有那麼容易就能辦好的。

“實際上,這件事情我們還真不好‘插’手。”洪承疇忽然想起楊嗣昌臨走時的那一幕,那尚方寶劍可不是任何人能夠承受的住。楊嗣昌不過是去做知府而已,就算以前的宣府特殊,但是隨着林丹汗的失敗,李信統一草原之後,宣府這個地方也就不在重要了。就是這麼一個地方,楊嗣昌上任居然還帶着尚方寶劍,這恐怕是有大動作,而且這個大動作的對象針對的必定是李信。

李信哪裡那麼容易對付,洪承疇對楊嗣昌十分不屑,這個傢伙在朝廷裡待着或許還有點上升的空間,能做點事情,可是在邊關,尤其是在宣府那個地方,簡直就是找罪受。

說實在的,洪承疇或許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反駁了左良‘玉’的建議,一方面是因爲喜峰扣或許是真的不適合防禦,但是另一方面,在他的心裡,未免沒有嫉妒楊嗣昌的意思,他從天啓朝就開始效忠大明王朝,甚至在崇禎即位的時候,也曾出了不少的力,可是論及信任,或許他都沒有楊嗣昌的多。這次聯合李信,算計一下楊嗣昌也是潛意識中的反應。

“那此事是不是應該稟報天子,請天子做主。”左良‘玉’趕緊問道。

“那是自然了。”洪承疇想也不想的說道:“天子恐怕也不會想到李信會走遵化,嘿嘿,本官丟了面子倒是小事,關鍵是楊嗣昌那邊恐怕要倒黴了。”

“楊大人那裡?”左良‘玉’面‘色’一動。

“你還記得與你在午‘門’前比武的那個叫做黃得功的人嗎?他跟隨楊嗣昌去宣府了。”洪承疇忽然笑呵呵的說道:“不過這次,這個黃闖子恐怕要倒黴了。”

“大人,宣府又沒有什麼戰爭,怎麼會倒黴呢?”左良‘玉’好奇的問道。

“因爲他們這次的目標是李信。”洪承疇冷笑道:“你不會真的以爲楊嗣昌到宣府去一次,僅僅是一個知府吧!他是要對付李信,對付徵北軍,所以就將黃得功帶去了。嘿嘿,一個黃得功恐怕是不能對付的了李信的,楊嗣昌這次可是託大了。”

“大人,這徵北侯不是覲見過皇帝陛下的嗎?這怎麼可能又對付他呢?”左良‘玉’顯然不明白這裡面的道理。

●ttκan●℃O

“那又如何,李信的軍隊太過於強悍,朝廷的‘精’兵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十幾萬‘精’銳,兵馬就在宣府附近,若是攻破宣府,恐怕我們連勤王的機會都沒有,北京城就被李信攻下來了。皇上,這是在忌憚他啊。”洪承疇搖搖頭說道:“或許皇上不會要了他的‘性’命,但是制衡他還是肯定會的,畢竟,這江山乃是大明的江山。”

“可惡,可惡,洪承疇無能。”西暖閣,崇禎皇帝接到洪承疇的奏疏,李信走的是喜峰口,順帶進入了遵化城了,佔據了遵化城,雖然不知道李信爲何如此,但是到底是佔據了遵化城,遵化城出喜峰口,就能快速的到達草原上,到那個時候,還有機會對付李信嗎?

“皇上不必擔心,李信這這是報仇而已。”溫體仁在一邊勸說道:“當初洪承疇在遵化城下,將李信擋在城外,原本是用來‘逼’迫李信投降的,若不是李信攻破了左良‘玉’的大營,得了一點糧草,恐怕李信現在已經是甕中之鱉了。想李信草原,無往不利,什麼時候遭受過這種待遇了,所以這次回去,狠狠地耍了洪承疇一道,偏偏從喜峰口通過,而且進駐了遵化城。想來不久之後,李信就會撤軍。”溫體仁一臉的笑眯眯,他卻是理解李信,他李信這次可是沒佔多少便宜,雖然在北京城下耀武揚威了一番,可是卻死傷了數千士兵,還損失了一員大將,在以後差點連自己都回不了雲中,這個虧雖然表面上他沒說什麼,但是心中卻是一直記恨着。朝廷他是暫時不會發火的,可是洪承疇他總要教訓一頓,誰讓他作戰不力,還要李信來幫忙的。

“哼,李信這是叫膽大包天。”崇禎皇帝也是很憤怒。李信這固然是在教訓洪承疇,但是同樣是在教訓他崇禎皇帝。進入遵化,可是沒有朝廷聖旨的。

“皇上,李信這不過就是耍着小孩子脾氣,當不得真。”溫體仁笑呵呵的說道:“若這個李信真是有其他想法的話,恐怕這個時候洪承疇的近十萬兵馬就要倒黴了。”

“楊嗣昌現在到什麼地方了?”崇禎皇帝忽然問道。

溫體仁見崇禎皇帝並沒有繼續詢問李信的事情,偏偏又扯到了楊嗣昌那邊,心中一動,不敢怠慢,趕緊說道:“根據行程,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到了東靈山一帶了。”

“太慢了。”崇禎皇帝淡淡的說道:“馬上派人告訴楊嗣昌,讓他加快速度,快速趕到宣府。”

“是,臣這就去辦。”溫體仁心中更加的懷疑了,崇禎皇帝這不是無的放矢啊!若是沒有什麼緊要的事情,崇禎皇帝不會如此緊張的。他忽然想起了李信,莫不是,崇禎皇帝準備用楊嗣昌去對付李信。

“還有,派人去告訴李信,讓李信來京師一趟,朕準備答應他鑄造錢幣的事情,只是裡面的一些問題還需要商議一下。”崇禎皇帝忽然幽幽的說道。

“鑄造錢幣?”溫體仁心中駭然一驚,一方面是崇禎答應李信可以‘私’下鑄造錢幣,要知道這已經不是‘私’下的,而是正大光明的,從此之後李信鑄造的錢幣可以自由在市面上流通,雖然眼下,也有不少的‘私’錢在流通,可是一旦發覺,那就是抄家滅族的大罪,李信不同,他是有朝廷下的聖旨的。但是溫體仁此刻想的更多,崇禎皇帝到底是有些什麼謀劃,居然將鑄幣權都放了下去。崇禎剛烈,這是衆人都知道的,崇禎皇帝一向很少低頭的,這個時候,他說出這種話來,除非是有大事要發生。

“李信說他的軍費不足了,可是朝廷的錢幣經常被那些商人‘弄’了‘私’錢來填充,到了士兵手中十之八九不存,所以他準備在草原上尋找銀礦,然後鑄造銀幣,或者是金幣。”崇禎皇帝笑呵呵的說道:“溫先生,這草原上有銀礦或者金礦的嗎?”

“草原乃是蠻荒之地,牧民們貧困潦倒,哪裡會有什麼銀礦金礦的,若是有,也是很少,否則的歷年的草原梟雄們也不會經常南下了。”溫體仁嘿嘿一笑。不光是溫體仁是這麼想的,就是崇禎也是這麼想的,草原乃是蠻夷之地,這已經是中原人的公認了,那個地方會有金銀財寶?恐怕早就有人過去搶了,哪裡還輪到李信,這也是崇禎皇帝爲何有膽子讓李信鑄錢的緣故。要知道,這銀礦若是少了,就算是鑄造了錢幣,又沒有後續的銀錢流通,遲早會被那些貪心之人融化的乾乾淨淨。崇禎認爲李信這麼做只是一個笑話。溫體仁也同樣是這麼認爲的。

第413章 密旨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373章 夜宴第243章 好一個吳三桂第245章 皇帝睡不着了第429章 戰正酣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44章 祖澤潤想投降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146章 大戰林丹汗(二)第24章 成爲主公第289章 被拋棄的大玉兒第141章 疑神疑鬼第239章 書信第169章 白蓮聖母再現第335章 一場鬧劇第460章 老巢丟了第219章 開炮,向我開炮第461章 大決戰(一)第257章 天網恢恢第401章 給你一巴掌第318章 潰散第213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84章 跌碎了一地的眼鏡第32章 皇太極和多爾袞第41章 皇太極氣的吐血第430章 戰正酣(二)第358章 天上掉餡餅第30章 逃之夭夭第416章 奸猾洪承疇第267章 對策第237章 四面皆敵第6章 第6回關寧鐵騎第371章 爭鋒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212章 登州平第167章 節外生枝第297章 肉夾饃林丹汗第345章 誰勝誰負第188章 周道登,你行嗎?第86章 崇禎皇帝第15章 天上掉下十萬兩第403章 歸順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37章 戲耍皇太極第14章 我的老婆叫董小宛第421章 範永斗的反擊第81章 李信真的殺來了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319章 林丹汗的危機第225章 過河拆橋第392章 賭注第450章 祖大壽投敵第145章 大戰林丹汗(一)第233章 決勝千里之外第276章 滿奸一名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142章 玩的你死去活來第195章 登州第261章 坑死你第352章 試探第374章 混戰(一)第57章 李信的大義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266章 到達皮島第194章 皮島水師第247章 崇禎的決定第324章 宋矮子的厲害第27章 後金勇士鰲拜第26章 山海關事件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264章 離開登州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440章 朔州失陷(二)第414章 楊嗣昌的野望第354章 溫體仁的京察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28章 投降第28章 多爾袞殺來第283章 石灰克敵第281章 要挾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448章 姜瓖之死第298章 大漠風雲動第201章 兩女第280章 我不講規矩了第169章 白蓮聖母再現第24章 成爲主公第63章 皇太極的心思第226章 名揚山東第23章 狡兔三窟第386章 長平公主與周皇后第305章 君臣合作第290章 悲催的代善第61章 海東青第75章 皇太極割須棄袍第283章 石灰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