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衡清的話,概括起來,就是兩個意思。【△網www.】針對的也是之前趙銘提出來的兩個問題,第一,百姓參加科舉難度,第二,便是人才水平下降。
與其按照陛下的想法,大開科舉之門,降低科舉難度,還不如培養更多的人,讓大雍方方面面都存在人才。
朝中衆人都是人精,怎麼可能不明白衡清的意思。可是,這個東西,說起來容易,但是做出來,卻難於上青天。首先,得發展經濟,至少,得讓大多數的百姓上得起學,擴大人才基數。
但是,這經濟是說發展就發展起來的?
第二,就是專向教育。
怎麼專向教育,誰都不知道。專向教育的結果,誰也不知道。誰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要是結果好還行,結果不好的話,誰爲這些事情負責!
陛下沉默了,百官也沒有一個敢吭聲。衡清提出的意見,太過想當然,在衆人眼中,實在太過想當然了。
武侯左看右看,見到沒人肯開口,果斷出列:“陛下,我看衡清的說法挺靠譜的。”
陛下一愣,然後大笑:“衛卿,你是衡清的義父,可知道要避嫌?”
“臣不知。”武侯爺回道:“之前監考武舉的時候,吏部尚書說過一句話,叫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臣覺得衡清說的好。”
“哪裡好?”
“不知道文官怎麼看,咱們西北的武將對這個挺有感觸的。”武侯爺回道:“西北的戰士,大多是家裡窮的。好多戰士都是在家裡連飯都吃不上,纔來戰場搏殺,就爲了一條活路。臣想,要是真的百姓都有錢了,就沒那麼多可憐兮兮的戰士了。”
這句話一出,百官臉上都有些掛不住。
“其次啊,咱們西北,真正厲害的武將,有兩種。”頓了頓,武侯爺笑眯眯的回道:“一種,是臣這種,衝殺在最前線,敵人在哪,臣就在哪。”
陛下揉了揉太陽穴,這個大老粗,一點謙虛都不知道。
“還有一種,是牧之那種,真打起來,十個牧之也不夠臣兩板斧。但是,上了戰場,臣帶十倍的人,也不一定能打敗他。”說到這裡,武侯爺尷尬的抓抓頭髮:“真正的將領,應該兼有臣與牧之的能力,西北幾十萬大軍,能有這天分的,只有犬子飛鸞和老常的兒子睿城。”
武侯爺的聲音帶着驕傲:“臣以爲,衡清這辦法很好,適合衝鋒的,去學習陣前衝殺,會算計別人的,就待在後方算計別人。好鋼都用在刀刃上,誰也不浪費。不然,要是牧之那種人,跟着臣衝殺,不用一個來回,就丟外面了。”
“話糙理不糙。”陛下被逗樂了:“就按照卿家說的辦,以後武舉分爲兩項,武功,謀略。”頓了頓,陛下開口:“只是這兩者,可以有偏向,卻不能瘸腿。”
“謝陛下!”武侯爺樂顛顛的回了自己的位置。
傅元悄悄瞄了一眼武侯,見他樂顛顛的站回自己的位置,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人家的義父看着傻不愣登的,但是關鍵時候,還能神助攻。反觀自己的爹爹,整個金殿中第一個反對自己的,就是自家老爹。
坑兒子不倦啊!
“衡清,你可知道,你的建議,有多少可行性?”陛下覺得不說點什麼,這大殿上的氣氛就不大對勁了。好像衡清便是自己內定的狀元一般。他不知道的是,就算他說了點什麼,衡清也依舊是衆臣眼中的內定狀元。
衡清不卑不亢的坐在大殿中央:“未知。”
衆臣唏噓不已,瞧這個人也只是嘴上說說。
“此話怎講?”陛下卻好奇了。
陛下於衡清也算相識,自然明白衡清的習慣,一件世情不到百分之一百的可能性的時候,對於衡清來說,就是未知。
“臨江一縣,自去年開始,便全民讀書。一年時間,已經小有成效。”衡清的話,讓大殿中不少人驚訝不已。“如今,臨江縣中,九成人識字,五成人會書寫,各行各業,皆有人才。”
普及教育的思想,是容白和溫婉提出來的。但是,容白和溫婉的教育模式不符合現在的情況,所以,衡清修改之後,照搬到臨江縣中。可巧的是,因爲之前一系列的事情,唐瑜和衡清,在臨江縣中地位極高,而且溫婉在溫婉到臨江之後,臨江集團又多了一個衣食父母。
所以,推行教育才那麼順利。
但是,這種模式,推廣到全國的難度太大了,溫婉要是能成爲全國百姓的衣食父母,那擔憂的人,就要換成陛下了。
“竟有這等事情?”陛下對這個倒是很好奇。
朝中不少人也對這種事情好奇。若是一個小小的縣可以推行,那麼爲什麼不能推行到全國?要知道,這種事情,要是能推行到全國,那麼大雍便能開創更加盛世的盛景!
“臣記得,如今工部尚書,是之前臨江縣的縣令吧。”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左相看着更沒存在感的工部尚書。
說起這工部尚書,也可以稱得上是個奇人了。考了五六年才考到個會試吊車尾,之後,便被派往臨江做縣令,這一做,就不得了。三年時間,將一個不怎麼打眼的縣城,做成了南方比較富饒的縣城。
就連稅銀,都比別的縣城多了兩三成。
要不是最後臨走的時候,臨江爆發瘟疫,他回來,也不會從京兆尹做起。
這京兆尹跟臨江縣令的官職差不多,但是待遇水平就好得多了。這縣令也不知什麼時候,跟五皇子搭上,弄出了好幾個奇奇怪怪的東西。工部尚書一看,就喜歡上了。直接求陛下將這人調到工部,頂了工部侍郎的缺。
這次轉變,離這人到京城,不超過三個月。
接下來,更戲劇化了。原來的工部尚書沒過多久,就得了重病,只能告老還鄉,工部一衆人中,最活躍的,就是這個人了。結果,陛下硃筆一揮,這人便成了工部尚書。可以說,整個京城,沒有人脈關係,官職爬得最快的,就是這位工部尚書了。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