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詔令西進

在劉皇帝與大漢高層原本的計劃中,帝國至少要花費三年的時間來調整國策,梳理內政,實現南北真正的統一,修復半個多世紀造成的裂痕。

而在這個過程中,國內的事務纔是重點,對於周邊事務,則暫且按捺住,維持當下的局面,至於對外用兵,則更該慎之又慎。

不過,事物的發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才一年的時間,就偏離了原本既定的路線。當然,對於類似的情況,自劉皇帝登基以來,也已發生過不止一次了,因此,及時調整戰略,雖有些顧忌,卻也無法影響最終決定。

對於開啓西進戰略,諸部司公卿大臣中,除了竇儀之外,基本都是持同意態度的,竇儀有些頑固的地方,還在於固執地認爲,國策不宜輕改。

當然,反對無效。一直以來,當劉皇帝下定決心要做某事之時,就少有人能夠阻止,在軍國大事方面,更是從來沒人勸阻成功過。更何況此次,得到了魏仁溥、趙匡胤、李處耘等重臣的支持。

關於目前啓動西進,毫不避諱地講,是受了西域局勢的影響。劉皇帝當然希望,遼軍能夠陷入西域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甚至同那黑汗王朝對上,然而若坐觀成敗,那則是自陷被動。

就此前的戰況來看,遼軍已經在西域取得了堪稱輝煌的戰績,並且,通過北邊的一些細作、密探傳回的消息,大量的財富、牲畜、奴隸已經在向東轉移,回輸契丹國內。而遼帝耶律璟也幾次西狩,名義上是巡視狩獵,實際上卻是在給西征的遼軍背後支持,並享受勝利的果實。

遼國這兩年,最明顯的變化,便是統治重心似乎有西移的跡象,加強了對草原的關注與重視,這大概也是西征帶來的影響吧。

而對大漢來說,無法影響到西域局勢,是很難受的一件事。更可慮的是,如果讓遼國最終征服了西域,而大漢卻無所作爲,在河西仍未解決的情況下,那大漢西北的局面可就不樂觀了。

別看使者僕勒言辭鑿鑿,說回鶻君臣堅決抵抗,回鶻仍有實力,西州百姓深恨契丹人,但就他們此前的表現來看,劉皇帝對其能夠抵擋住遼軍吞併,根本不抱信心。

甘州回鶻是塊梗阻,定難軍與黨項人問題也沒解決,如果這三方最終勾搭在一起,那西北可就有糜爛的風險了。

因此,局面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又有歸義軍來附,西進又是軍心所向,劉皇帝也斷沒有放棄的可能。

至於甘州回鶻,雙方雖然仍保持着“友好往來”,但從各方面的徵兆,都體現出一點,兩國的蜜月期已經過去了,從大漢統一南方開始。

開寶二年(964年),正月大朝,同以往無異,劉皇帝高坐龍廷,接受衆臣以及諸國使節的朝賀以及諸道州進獻奏報。

散朝之後,劉皇帝連冕服都未更換,便召魏仁溥、王溥、趙匡胤,一起來到樞密院。

君臣落座,奉茶完畢,劉承祐一擺手,直接向李處耘示意:“西進軍事如何安排的,同諸卿講講吧!”

“是!”李處耘也不客氣,多年的樞相生涯下來,李處耘也是越發自如了,身份資歷上的薄弱,也隨着時間的沉澱而不再成爲他爲人詬病的短板。

兩名屬吏將河西全圖推至堂間,比照着地圖,稟述道:“陛下,諸公!經過樞密院商討,再考慮到甘州回鶻的情況,以爲收復河西,不需派大兵,遣一偏師即可。

初步擬定,以蘭、涼、靈三州及諸鎮戍卒爲主,再徵調吐蕃、諸羌五千騎,合兩萬步騎西進,攻略甘州,再以歸義軍之衆東進肅州,東西對進,兩面夾擊!”

“兩萬步騎!”劉皇帝沉吟,問道“兵力是否薄弱了,回鶻畢竟有二三十萬衆!”

一直以來,劉皇帝用兵,都喜歡以大勢壓迫,往往頗有成效,以至於,動兵不多了,反而有點不踏實了。

感受到皇帝的顧慮,李處耘道:“甘州回鶻人雖衆,但其心不齊,其部族多有與朝廷交通者。且其所倚仗者,不過刪丹、甘州、肅州三城,迂迴空間不足,只要專注其要害,指揮有方,兩萬步騎足以!”

“遼軍以兩三萬騎,能大破西域,如秋風席捲落葉,我大漢雄師,亦能成功克定甘肅!”李處耘以一種平和的語氣說着自信爆棚的話。

“還是當自隴右、關內,增派些兵馬,加強邊州防禦,以策完全!”劉承祐想了想,說道。

顯然,劉皇帝還是有些不踏實。對此,李處耘只能俯首聽命:“是!”

“另外,爲確保東西兩路兵馬配合得當,對於歸義軍,朝廷當遣人接管兵馬,統一指揮!”李處耘說。

“這是自然!”劉皇帝語氣肯定地道:“歸義軍既來附,朝廷也該當遣人接收。這樣,吏部選派一批職吏,樞密院挑選一批軍官,同曹元恭一起西歸,接掌軍政!”

“是!”

“以何人前往瓜沙,整編歸義軍!”劉承祐問。

李處耘顯然有腹稿,道:“河西兵馬副使楊廷璋,可託重任!”

楊廷璋是何人,邢國公郭威的小舅子,當然,如果只是因爲這層關係,也不足以託付重任的,其人謹慎穩重,有容人之量。指揮將才或許有所不足,但朝廷也不需要他帶領歸義軍勢如破竹,橫掃甘肅,要的也只是個牽制作用罷了。

而收服歸義軍,需要的也不是那種打打殺殺的將領。因此,稍作考慮,劉皇帝即道:“那就以楊廷璋爲瓜沙巡檢使,另外,再以盧多遜爲瓜沙安撫使,二者一同前往敦煌赴任,傳達諭旨,整合歸義軍軍政!”

“是!”

樞密院還是以往的風格,只負責大方向上的事務與安排,沒有一言一語,提到具體的戰術問題,這都需要統軍的將帥去考慮,朝廷方面,只負責兵馬、錢糧、軍械的調配。

“諸卿還有什麼補充?”劉承祐看着魏仁溥、趙匡胤。

魏仁溥想了想,應道:“陛下,西州回鶻前來求援,臣以爲,可否利用一下此事,以發兵西域救援的名義備戰,降低甘州回鶻的警惕,並遣使同回鶻汗商量借道事宜。”

“好!”劉皇帝頓時眉開眼笑的,覺得此策不錯:“照此辦理!”

趙匡胤也開口,提醒道:“陛下,大軍如發,那麼西北的邊防事務難免受到影響,產生漏洞,還當小心定難軍,以防不測!”

“有備無患,傳制豐、鹽、延州兵馬,西進期間,務必提高警惕,嚴守治安!”劉承祐直接多李處耘道。

君臣幾人,又對西進事務上朝廷該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做了討論,經此,大漢對河西走廊的收復行動,也就此正式定議。

沒有明詔,下達的機密軍令,西進的主帥自然是英國公柴榮,軍職爲河西招討使,王彥升爲副使,吳廷祚爲都監兼糧料使,輔以郭進、康再遇、陳萬通等邊將。

開寶二年正月朔,在很多人沒有預料的情況下,在漢宮之內,劉皇帝笑眯眯地夜宴羣臣,君臣喜迎新年之時,自東京至涼州的驛道上,官騎飛馳,攜帶有西進的詔令,飛速傳達。

平靜了多年的西北局面,也由此被打破,這一日,來得比很多人預想的要早得多。

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345章 剝削者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55章 拉開序幕第83章 抉擇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162章 薨逝第98章 山道第43章 事畢第11章 大典日第133章 西征!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16章 軍中俊才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22章 荊南既定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12章 令人陶醉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11章 大典日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35章 室韋覆滅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384章 反響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134章 回府第456章 遺澤第76章 大才蒙塵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61章 南北之爭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78章 滄州府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58章 正面互懟第263章 高麗想伸手了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260章 論婿第13章 考校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58章 正面互懟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47章 應對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404章 冬夜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4章 君臣同心第216章 初夏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13章 考校第304章 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