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劉煦娶親

bookmark

入秋之後,雖然仍有秋老虎在肆虐,但氣候也確實有轉涼的跡象,逐漸變得舒適宜人。在瓊林苑待了近兩個月的劉皇帝,也終於捨得挪窩,回到了漢宮,這一次,是他在京期間,離開皇城最久的一次。

在這段時間內,劉皇帝是真的做到了,除了郊祭、征伐、道司任命及刑殺之事外,朝中一應大小事務皆委與公卿大臣處理,太子也開始在朝中發出他的聲音,而他本人,只過問他感興趣的事務。

當然,此番回到皇宮,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皇長子秦公劉煦要成親了。劉煦如今,才滿十六週歲不久,虛歲十七,四捨五入一個更滿二十了,雖然年紀仍舊小,但成親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當年其母耿宸妃跟着劉承祐時間,劉皇帝自己也就十六七歲。另一方面,張羅劉煦的婚事,也有些時間了,劉煦是太后李氏撫養長大的,也是遂老人家的心願,讓他早點抱上重孫。

既是自己第一個兒子,又是第一次納娶兒媳,劉皇帝自然是很重視的。雖然最終是太后拿主意,他也親自參與其中,所選定自然是名門淑女,建寧伯白廷誨幼女,白瑛。

白家在大漢,雖然算不上什麼頂級豪門,卻也是元臣之後,一切的福廕,都來自已故元勳白文珂。

相較於那些赫赫有名的功臣宿舊,白文珂的名氣並不大,甚至顯得普通,但在早期,在河東政權內部,其地位之尊崇,也是少有人及的。就說一點,高祖劉知遠當初的職銜中有北京留守,白文珂就是副留守,並且跟隨的劉知遠多年,在大漢建立的過程中,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資歷雖高,在劉皇帝當政期間,白文珂的存在感卻並不強,主要以其年老,而彼時的劉承祐喜歡用青壯文武。

白文珂算是能活的了,去世之時,享年七十九歲,但也因其死得過早,又沒有突出的功績,因而在敘功之時,也無法得到過高的待遇。

不過,終究沒被人遺忘,其子白廷誨還是襲得一個建寧伯的爵位。但是,如今生了個好女兒,被太后相中,配與皇長子劉煦,也算其家時來運轉了。

白家娘子,是白廷誨最小的一個女兒,但已年滿十八,比劉煦還大兩歲多。但是,這點差距,並不算什麼,皇后還比劉承祐大呢,高貴妃更年長皇帝近三歲,再者,年紀稍長些,也更成熟些,能照顧人......

皇長子的婚事,自然是依照朝廷禮制來的,一應流程,也都照着規矩來,婚嫁六禮,也走到迎親這一日。

開寶二年七月十八,按照《開寶欽天曆》,自然是個黃道吉日,宜嫁娶、出行,劉煦的婚禮也就定在這一日。

秦國公府,坐落在皇城東南外,最靠近開封天街的樂平坊,是劉皇帝特地下詔敕建的,當然,只是尋摸一舊邸,刷新改造了一番,即便如此,也足顯示出他的重視。

而因爲劉煦大婚,開封乃至京外的達官貴人們,也都聞聲而動,要麼準備賀禮,要麼親近幫襯。皇帝的事,就是大家的事,皇長子成親,當然得重視起來,以表忠心。

得知京內外的這股風潮,劉皇帝是反應過來了,當即下詔,說秦公娶親,屬於家事,不需朝野震動,更禁絕擾民,京內外官員,不得準備賀禮,應邀請賓客,所備禮物價值也不得超過一貫錢。

有天子這道明詔,上下方纔安分了些。劉承祐的那種感覺是越來越明顯了,進入開寶元年之後,似乎只要上邊有點風吹草動,下則必甚,若是與皇家扯上關係,則定會引起轟動。

這反倒搞得劉皇帝疑神疑鬼的,不知這種徵兆與風氣,是好與不好。

但是,哪怕打好了預防針,劉煦的婚禮,仍舊辦得足夠隆重,京師之內,夠資格的權貴都得到了邀請,參與婚典,吃一頓喜宴。

劉煦是早早地住進了秦國公府,有禮部的官員及一干家臣的輔助,婚事自然不用他去操心,只需安安靜靜地等着做新郎官。此番,婚禮的司儀,也基本輪不到其他人,由水部郎中耿重恩擔任,畢竟是劉煦的舅舅,是劉承祐與太后外,與他血脈關係最親近的人。

婚禮當日,一大早,劉煦便被喚起,收拾打扮,換上喜服,還畫上了點淡妝,施以脂粉,並有禮部官員在旁,監督着他的行爲,並隨時給他講那些他已經爛熟於心的禮儀細節。

素來溫文爾雅的劉煦,差點被搞得破防,不管怎麼樣,終究還只是個十六歲的少年,就要開始承擔起責任,邁向人生的另外一個階段,難免有些緊張。

不過,當見到嘰嘰喳喳的弟弟妹妹們,氣質又恢復了,露出令人如沐春風的笑容。

劉晞、劉昉、劉昀幾個年長的弟弟,帶着一干少男少女,迫不及待地來到秦國公府,一干弟弟妹妹們,既感新奇,也覺高興,尤其是劉昀,一直是愛熱鬧的性格,看起來最爲興奮。

“這就是大哥的府邸嗎?看起來真不錯,也不知,將來我成親,爹爹應該也會賜我一座吧!”五皇子劉昀一進府邸,便是左瞧瞧,右看看的,有點豔羨道。

聽其言,身邊的親兄弟劉昉頓時拍了一下他肩膀,取笑道:“怎麼,你也動了春心,想娶媳婦了?可惜啊,你還得再等幾年!”

被胞兄突然來這麼一下,劉昀只覺得自己五臟都震了一下,苦着一張臉,趕緊躲開劉昉,把大妹劉葭擋在面前,然後對劉昉道:“我何需等幾年,明年我就向爹爹討個媳婦......”

劉昀今年,也就十二週歲,倒退個五六百年,作爲皇室成員,成個親,娶個媳婦,也不是什麼令人驚訝的事。

“看來,五郎確實是春心萌動了!”劉晞也跟着調笑了一句。

而被劉昀當做隔開四哥障礙的皇長女劉葭不樂意了,嫌棄地拍開搭在自己肩上的手,本想說他兩句,待見到出門的劉煦,雙眸一亮,趕忙迎了上去,仰頭望着劉煦:“大哥,你是要去接嫂子了嗎?”

迎着其目光,劉煦攤攤手,苦笑道:“一切都得聽司儀的安排,我可是一點都做不了主!”

“成婚這麼辛苦嗎?”

“妹妹這就不懂了,這是先苦後甜,其間之樂,在今夜之後......”劉晞嘿嘿一笑,朝着劉葭眨了眨眼睛,少有的露出了點猥瑣。

見他這副模樣,劉葭皺了皺秀眉,不明其意,下意識地躲開劉晞,面露疑惑地望向劉煦。

見狀,劉煦頓時瞪了劉晞一眼,呵斥道:“你胡說什麼呢!”

劉晞訕訕一笑,立時恢復了正經,只不過還是不正經地朝劉煦使了個不正經的眼色。劉晞也是十五歲的少年了,這個年紀,正是春心萌動時,又見多了宮廷美色,對於異性自然是感興趣的。

而劉晞呢,顯然也是嘗過箇中滋味,探索過女性身體的奧秘......因爲此事,腿差點沒被高貴妃打斷。

相較之下,劉煦年紀要長一歲多,但歷來是乖孩子,雖然也懂,也有過幻想,但還是守禮守規矩。被劉晞這麼一撩撥,那心絃兒也跟着顫了顫,雖然依舊維持着人設,但雙目之中也露出一抹期待。

今日,他也可以釋放人性之本能了。

劉葭呢,在兩個哥哥身上轉悠了一圈,更加疑惑了......

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309章 衡釀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55章 拉開序幕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64章 沉默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68章 婚宴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95章 玩陰謀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399章 還債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47章 陶谷自薦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145章 了結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22章 “鄭州站”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347章 割韭菜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亞風雲(中)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39章 濮州案(2)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106章 誘惑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488章 真實第428章 用心第408章 蠢兒子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62章 緊鑼密鼓第84章 示警第16章 態度迥異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5章 春闈第261章 冒進追擊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40章 潞州三傑第62章 二代勳貴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32章 天子上門第137章 整編事無題第15章 小人行徑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175章 在滑州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347章 嶺南戰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