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

bookmark

錦州攻防戰役,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結束,始於四月初,終於六月中旬,兩個多月的時間,爲此,漢遼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遼軍在錦州的兵力佈置,最初只有兩萬餘卒,中間增兵五千,耀州之戰後耶律斜軫又增兵兩萬,加上一些輔卒民夫,遼軍在錦州前後投入的守備力量有近七萬人,以及大量的糧草、輜重、武器。

然而,最終成功隨耶律休哥擺脫漢軍追擊,成功撤離的遼軍,只有不到五千步騎。餘者,除了少量逸散失蹤的,大部分都戰死了,俘虜都沒有多少。

除去此前的糾纏廝殺,以及攻防鏖戰,就屬城破之日造成的傷亡最大,遼軍如此,漢軍同樣如此。當然,在漢軍完全掌控住局勢的時候,出現了一些無謂的死傷,很多將士都沒能從殘酷的戰鬥中擺脫出來,沒來得及收刀,不加甄別,一心殺人,以致於錦州城內,流血漂櫓。

最後,足足花了三日的時間,方纔從城中清理出近五萬具屍體,堆積成山,集體掩埋焚燒,那滿透着凶煞之氣的惡臭味,污染了整個錦州的空氣......

遼軍傷亡殆盡,並且死傷者多爲遼東精銳,一般的軍隊,可沒法同漢軍在如此激烈的攻防中僵持那麼久。

當然,漢軍付出的戰損同樣高昂,在錦州之戰中,足足留下了的一萬六千多具屍體,城破當日,就超過五千卒。並且,參與此戰的,也都是禁軍、邊軍中的精銳,龍棲軍、小底軍、護聖軍、平盧軍、石門軍等軍,各有損傷,尤其是馬仁瑀所統率平盧軍,傷筋動骨。

若是加上錦州之外的一些纏鬥,陣亡的將士就更多了。由於錦州攻防過於激烈殘酷,死亡率極高,因此傷亡比重,也遠超過去任何一場大漢發起的戰爭。

經最後的統計,到錦州攻破爲止,西線漢軍的傷亡,超過三萬之衆,其中還不包含那些支前的民夫壯丁。還有很多受創的將士,沒有來的及救治就死掉了,也不乏因傷過重而亡的,這還是在行營中抽調了上千名軍醫以及準備了大量傷藥的情況下。

戰爭之殘酷,在錦州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漢遼雙方因錦州之戰而付出的代價,也深刻詮釋了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

不過,付出的代價雖大,對於漢軍而言,都是值得的,何況遼軍的損傷,遠超漢軍。以大漢的體量,損失個數萬人,又算得了什麼,只要願意,隨時可以補齊,甚至都不用從後方掉,就在前線的各類人馬中,就有充足的後備力量,用以補充。

戰術上已然取得了勝利,戰略上的價值,則更大了。破了錦州,再往東,就是一馬平川了,無險可守,至遼陽不到兩百里的距離,除了幾條河流,別無阻礙,而在完全佔據水陸交通優勢的情況下,漢軍東進遼東,自然是一片坦途。

錦州的得失,關乎整個遼東戰局,甚至關乎整個北伐大業的勝敗。一旦讓幾十萬漢軍,無遮無擋地進入遼東,那遼軍面臨的形勢,就不只是惡劣所能形容的了。

遼陽,這個遼國在東北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將直接暴露在漢軍的打擊之下,遼陽若有失,那麼遼國對整個東北的統治都將動搖。

在漢遼戰爭的這段時間中,大漢一直同東北的一些部族秘密聯絡溝通着,如女真、室韋乃至渤海人,那些不滿遼國統治的人,雖有所動作,但始終保持着樸素的精明,沒有貿然參與進來。這其中既有耶律斜軫的戒備彈壓,也在於漢軍此前沒有大的進展。

當漢軍正是進入遼東,都不需要更多的動作,只要兵臨遼陽城,那麼就會給東北的諸多異族一個信號,遼國不行了。可以預見,在這種局面下,那些觀望局勢發展的部族,再難按捺住那躁動的野心了。

牽一髮而動全身,將漢遼戰局主動徹底掌控在手中,就是錦州之戰最大的意義。

攻克錦州之後,在趙匡胤的指揮下,漢軍並沒有過多的動作,不急不躁,並不貿然進軍,假破城之勢,挺進遼東。

相反,再度求穩,就初北上之時那般,整頓兵馬,休養將士,補充軍械糧草,同時對錦州城進行修復,將之打造成了挺進遼東的新基地。

這樣的做法,原因也很簡單,經過錦州的血戰,將士確實需要一定時間來休整恢復,而盛夏炎熱的天氣因素,也需要考慮進去,此前巨大的損耗更需要補充。

更重要的,錦州在手,遼東的大門被轟開,戰略主動掌握在手中,此前的一切壓力與焦慮,都消散於無形,用兵方面,趙匡胤將更加從容自如。

因此,在克城後的半個月內,東路北伐大軍全部進入休整期,在經過耀州、錦州兩場大戰役之後,遼東戰局恢復的沉寂。

這段時間內,趙匡胤只是派出了幾路騎兵,東進遼東,最遠直抵遼河,同東線的水軍聯繫直接打通。敞開大門的遼東,漢軍可以輕鬆馳騁。

相比於漢軍的從容,遼軍這邊,可就是無比難過了。在耀州的放手一搏,取得了奇效,收穫了勝利的果實,緩解了危險的局勢。

然而,這份喜悅,只不過持續了二十來日,就被漢軍無情地回擊了。你在耀州一搏,我則於錦州一擊,還是強勢的致命一擊。

哪怕是耶律斜軫,在耀州之戰後,都忍不住樂觀起來,甚至大方地給耶律休哥增援兩萬軍,有此前錦州攻防的情況在前,很多遼國貴族、官員、將領都對守住錦州放心了,甚至覺得可以籌謀,在對漢軍發起一次反擊。

因此,當錦州失陷的消息傳來之時,連耶律斜軫都不禁失態地打翻了茶杯,良久方纔緩過神來。

在此前,不是沒有考慮過錦州陷落的情況,但,不該是這樣的失守,不該是這個時間失守。意外的失陷,讓耶律斜軫措手不及,打亂了他對遼東戰事所有的部署安排,相比之下,此前耀州的勝利,都顯得黯淡了。

在漢軍休整之際,耶律斜軫當然沒有坐以待斃,哪怕漢軍沒有繼續施加壓力,但緊迫感十足,做着緊急的調度調整。

一切的防禦重點,都放在了東京遼陽城上,他知道,漢軍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了,也不會留給他更多時間。

至於錦州敗將耶律休哥,耶律斜軫也沒有重罰,只是降職留任,令其戴罪立功。相反,對於他此前的表現,私下裡還加以褒獎。

待到入秋後,在錦州休整了近二十日後,隨着朝廷徵召的三萬騎兵補充到軍前,三十萬步騎東出,挺進遼陽。

戰場的重心,轉移到遼陽,也代表着遼東戰局與北伐戰爭進展到**階段。

第5章 王樸走了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1720章 靜默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95章 大洗牌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84章 夏州降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329章 遊市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284章 影響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297章 怪圈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408章 蠢兒子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31章 送行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38章 任其紛擾這纔是感言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98章 封禪之議第327章 通達饋運、泉州內亂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207章 還京第1756章 海豐號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25章 開寶新政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93章 噩耗連連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297章 怪圈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119章 難審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36章 西面來人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無題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376章 對策第79章 大獲全勝第185章 趙礪案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53章 有詩云第1736章 試炮第15章 襄陽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60章 都安心了第40章 潞州三傑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51章 以鎰稱銖第162章 薨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