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

bookmark

州衙後堂,劉皇帝作爲主人,親自宴請自漠西北歷艱險返回的出塞官兵。酒菜不算精緻,只是勝利在豐富,量大,雞鴨魚豬羊牛肉都有,也就是酒水好些,都是宮廷御釀。更重要的,這是皇帝陛下親自設宴,還有大皇子、秦國公劉煦以及壽國公李少遊作陪。

這樣的待遇,不要說歸來的這幾名出身卑微的基層官兵了,就是朝中大臣、功勳元老,也沒幾個有機會體驗到。

因此,對於受邀的幾名官兵來說,自是喜不自禁,激動不已,連話都說不連貫,甚至不敢說話。

歸來的官兵,只有五個人,其中一人還是嚮導,軍職最高者只是一名百將,楊業與王彥升只遣了五十名士卒兼兩名嚮導,花費了一個多月,纔回到山陽道漢境。

活着的,只餘下這五個人了,剩下的,都死在了路上,或遭漠北部族截殺,或陷於沼澤,或失蹤於荒漠,或埋骨於陰山......而由他們帶回,送呈劉皇帝御前的那封漠北戰報,也浸染着血跡與汗淚。

就這區區一隊人,歸來都如此艱難,如此兇險,可想而知,出塞數千裡挺進漠北的榆林、河西兩路漢軍又經歷了些什麼,遭遇何等的困境,面臨何等的危險,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奮勇作戰,與漠北胡廝殺搏命。

很多事情,僅靠想象,靠着奏報上的文字,是實難窺其實際的。兩萬漢騎,跨越流沙,橫穿絕域,縱橫漠北,聽起來是那般豪情激越,令人振奮,但這背後,是千難萬險,是無數將士拋頭顱、灑熱血,魂喪沙場,埋骨異域。

劉皇帝接見這幾名官兵,甚至親自宴請他們,固然存在一定作秀的考慮,但是,豎耳傾聽他們的訴說,聽取他們出塞的經歷,也難免生出些感動。劉皇帝,終究是屢經戰爭的帝王,天然地瞭解軍隊,理解將士。

尤其是三名河西軍屬下官兵,他們是跟隨王彥升遠涉大漠的,親身經歷了那一系列的艱險。雖然沒有遭遇恐怖的沙暴,但也吹夠了風沙,受足了暴曬,遭遇過斷糧、斷水的危機,以及危險的迷失道途。每一項,都是死傷,都造成減員,都有全軍覆沒的風險,聽得劉皇帝心情都緊張了。

而有了這樣的經歷,挺過了生死危機,遭遇了地獄般的磨鍊之後,在此後的作戰中,有連敗胡人,痛擊遼軍,收穫那些大大小小的勝利果實,就顯得不那麼驚人了。

聽完土兀剌河之戰後,劉煦終是忍不住了,滿臉動情,感慨道:“出塞將士不易啊!經歷瞭如此艱苦與兇險,還要在漠北與遼軍作戰,還能戰而勝之,這是何等的意志,何等的精神!”

劉皇帝也拿起了酒杯,端在半空,看着五名的又黑又糙的官兵,沉聲道:“你們帶回的奏報,朕已經閱過,對於河西、榆林兩路大軍的經歷,也有所瞭解,但終究不如你們這些親歷者親身講述,這般直觀,這般觸動。朕要向你們致敬,你們辛苦了,來,與朕同飲!”

“謝陛下!”百將兩眼通紅,語帶哽咽,牽頭起身,雙手舉杯。

“都坐下!”見齊刷刷站起來的幾名壯士,劉皇帝說道。

君臣官兵,舉杯同飲,一飲而盡。侍候着的喦脫,頓時要上來給劉皇帝斟酒,被劉煦止住了,他親自拿起酒壺,給劉皇帝添杯。

劉皇帝阻止他,指着五名官兵,道:“先給歸來的勇士們斟酒!”

“是!”

劉煦應道,另外一邊,李少遊也主動起身拿起一壺酒,做同樣的事情。又是皇子,又是國公,這樣的貴人,平日裡想都不敢想,如今卻滿臉和善,親自給他們斟酒,這讓幾名官兵既感動,又無措,兩手無處安放。當然,他們窘迫乃至失禮的表現,也值得包涵。

待酒杯斟滿,劉皇帝再度舉杯,道:“這一杯,敬你們歷盡艱辛,歸來向報信!”

“這一杯,敬出塞作戰,死難的將士,他們都是英雄!”

“這一杯,敬所有北伐爲國捐軀的將士,他們英靈永存,永垂不朽!”

“這一杯,敬所有仍在各條戰線,同遼人作戰的官兵,預祝他們得勝而還,載譽而歸!”

一連五杯,杯杯滿溢,杯杯飲盡,這樣的喝法,劉皇帝許久沒有嘗試過了,喉中那少許火辣感覺,都微不足道了。顯然,他是真的有些動情了。

劉煦、李少遊陪飲,都心有所感,而五名官兵,則面色通紅,神情激動。

“你叫周泰是吧!”劉皇帝看着那名百將。

“回陛下,正是!”

“這個名字好啊!”劉皇帝語氣中帶着鼓勵道:“三國東吳就有一員猛將,名叫周泰,朕希望你,今後也能成爲大漢的戰將,將這個名字發揚光大!”

“是!”面對劉皇帝的激勵,周泰立刻起身,應道:“末將的志向,就是如此!”

“這樣,朕直接給你升職,升到營將,其他幾人,也各升兩級,賞錢百貫,都調入禁軍中來!”劉皇帝看着他們。

“叩謝陛下!”聞言,幾個人連忙起身,跪倒拜謝。雖然吃盡苦頭歸來是爲報信,爲完成任務,並沒有過多的訴求,但能夠升職受賞,也足夠驚喜。

“再給朕講講,土兀剌河之戰後的事情!”將幾個人叫起入席,劉皇帝對周泰道。

“是!”

大概是幾杯酒下肚,沒那麼緊張了,下意識地捧着酒壺痛飲一口,周泰繼續給劉皇帝講述着。

土兀剌河之戰,算是漢遼雙方在漠西北的一次小決戰,劉昉與楊延昭二人,率千騎繞行數百里,趁兩軍正面對決激烈時,突襲遼軍背後,徹底攪亂其陣腳,由此奠定勝局。

或許是有人叮囑的緣故,周泰還特地描繪了一番,劉昉在戰陣上,身先士卒,指揮若定,斬將拔旗。或許是周泰繪聲繪色,又或者是心中期待,劉昉那白馬銀甲,縱橫沙場的風采,就是躍然於腦海。

土兀剌河一戰,漢軍大勝,殺俘遼軍七千餘人,餘者不是投降,就是潰散,遼軍主帥平王耶律隆先在幾千皮室軍的拼死護衛下,方纔擺脫追擊,全身而退,最終只收容了不到六千騎,向東部撤去,不敢逗留。

而這一戰,也將遼國在漠西北的統治徹底摧毀,局勢被徹底攪亂,阻卜、達旦以及達密裡等部,不是逃散,就是乾脆向漢軍投降,而在當地的幾座草原城鎮,都落入漢軍手中。

楊業、王彥升兩軍,也由此解決了最大的危機,收穫了大量戰力品,彌補了後勤補給,獲得了一個難得的休整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方纔有空暇,書寫戰報軍情,遣人不遠數千裡返回漢境,稟報戰情。

而他們出塞,可不是爲了去奪佔那些城鎮、土地的,楊業與王彥升的聯名彙報中,也有提到,在休整之後,他們將整兵東進,將戰火燒到整個漠北,將遼國那自以爲安全穩固的後方攪個天翻地覆......

聽完彙報,見着侷促地坐在席間的幾名官兵,劉皇帝回了神,輕笑道:“光聽你們彙報了,飯菜都涼了!來,這桌酒菜是特地爲你們準備的,端起杯子,拿起筷子,開動,不必拘束!”

“你叫什麼名字?”劉皇帝看着那名最年輕的士兵。

面對慈眉善目的劉皇帝,士兵很是緊張,吞吐地應道:“我,我叫白羊!”

“哪裡人?”

“邠州人!”

“多少歲了?”劉皇帝問。

“十九!”士兵白羊答道。

聞之,劉皇帝誇獎道:“了不起啊!小小年紀,已然遠赴絕域,參與大戰,還被付以重任。”

對於年輕人,劉皇帝總是不吝惜讚賞與鼓勵的,溫言細語地說道:“多吃菜,多喝點酒,務必盡興!”

面對劉皇帝這和藹的關懷,年輕的士兵繃不住了,突然嚎啕大哭,讓劉皇帝有些納悶。問他,說是太感動了......

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308章 新貴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66章 請辭?不許!第67章 遺表第144章 堂審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42章 嶺南在望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60章 “暴斃”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398章 虞美人第42章 嶺南在望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380章 饒樂國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68章 二次北巡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15章 漸不自知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139章 韓常案半島史話·奇葩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347章 割韭菜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349章 邊情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384章 反響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265章 楊無敵第50章 喜訊第4章 中原易主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144章 堂審第191章 “從諫如流”世宗篇25 宗藩新約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68章 撤了第9章 寫得不錯!第13章 考校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34章 驚陶谷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47章 德勝渡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53章 兵臨刪丹第482章 李氏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97章 擴*整頓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790章 憂勞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125章 邢州事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379章 蕭思溫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376章 對策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765章 三郡公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350章 韶州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