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

bookmark

一共就私見四名將臣,正好兩兩一對意見相左,這讓劉暘也不禁有些頭疼。當然,這不是召幾個人的問題,具體如何着手應對,最終還是需要取得共識的,只不過,他這個太子,也需要有自己的意見了。

巨大的壓力下,劉暘甚至希望,劉皇帝能夠給一個更明確的意見,更清晰的詔令,比如直接開戰,那麼他也沒有什麼好遲疑的。

但偏偏,劉皇帝對高麗、對遼東將帥釋放了一個強硬的態度,卻又僅止於此,到他們具體的操作上時,就要靠他以及將帥們,如何在詔令的基礎上執行發揮了。

郭廷渭有一點說得不錯,劉皇帝是不惜與高麗一戰,但漢麗開戰,應該也只是最後不得不撕破臉皮的做法。

既然在執行上,給了自己選擇的餘地,發揮的空間,劉暘自身也就難免有些自己的想法。或許,在劉皇帝的光芒先,劉暘的自主性沒有那麼明顯,但作爲一個實權太子,又怎麼會,怎麼能沒有自己的主見呢?

如果沒有,那說明,他不是個合格的太子!

而對劉暘而言,比較糾結的,也在於一點,他的想法,與趙匡胤類同,並不是那麼地希望,在漢遼戰爭還沒有一個決定性結果的時候,貿貿然地與南邊的友鄰發生衝突。

即便,這些年,漢麗之間關係並不那麼地和諧融洽,高麗此番的意圖也很冒犯,但終究不至於到進入戰爭的程度。

這一個多月,劉暘的工作重心,由軍轉政,他也太清楚如今遼東是個什麼情形。維持這麼多軍隊,國內又承受着怎樣的壓力,這些縱然沒有太深的認識,但多少可從一些細節上窺見些端倪,他又不是完全脫離了基層的印章太子與統帥。

另一方面,對於高麗所求,劉暘也沒有那麼嚴重的被冒犯的感覺,對於遼東南的少許城池土地,也不那麼地看重。

大漢國土廣袤,地轄萬里,劉暘並沒有太深的領土情結,況且,遼東南那片山嶺丘陵,窮山惡水的,也沒有必要因之同高麗爭一時之短。

對高麗,如果想要收拾,也完全可以選擇一個更合適、合理的時機,實在犯不着,在與遼國鏖兵時間,再進行另外一場大規模戰爭......

心中有些不敬的想法,那就皇帝老子有些過於強硬,過於固執,也顯得不那麼理智。或許,是因爲已有遼東的戰果,對於這邊的情況過於樂觀,錯估形勢了?

當然,想法的不同,還只是其次,真正令劉暘遲疑的,還在於,自己的想法似乎與劉皇帝的意志相悖了。

這一點,對劉暘而言,尤其感到焦慮。畢竟,他無法確定,自己若是想法、意見與劉皇帝相悖,會有怎樣的結果,劉皇帝之後又會怎麼看......

各種想法在腦海中浮現糾纏,焦躁的情緒甚至體現在臉上了,沉吟良久,劉暘終於平復下翻騰的心緒,盯着趙匡胤,態度認真,語氣甚至帶着些許嚴厲,問道:“榮公,倘若真到了與高麗開戰的地步,遼東這邊,可能兩面對敵,南北戰事,同時進行?”

面對劉暘,趙匡胤心下也不禁一沉,太子的想法,似乎也開始偏向與高懷德、郭廷渭了。擰着眉頭,稍加思考,也多了幾分小心,拱手一板一眼答來:“僅以軍力而言,足夠,遼南的大軍,便可用在高麗方向。

然,這並非兵多兵少的事情,高麗非速滅之國,其所擁形勝,比之遼東也更難攻取。如若戰起,老師彌衆,倘陷入對高麗戰爭的泥沼,那遼東如今的大好形勢,只怕難以保持,甚至於,北伐的勝果能否鞏固,也將成疑......”

“榮公!會至於此?”劉暘也不是沒有判斷力的人,聽趙匡胤這般說,語氣中帶有少許的疑問。

對此,趙匡胤平靜道:“凡事,當慮難爲謀!”

“殿下,臣以爲,榮公所憂,實爲過慮!”大概也是察覺到了太子口風的偏向,郭廷渭也來勁兒了,老須一顫一顫的,說道:“對高麗作戰,何來這諸多顧忌,陸上作戰,遼東南山嶺,足可據敵,不要說七萬高麗軍,就是二十萬,又能如何,我大漢軍隊,還守不住城關嗎?

海上作戰,儘可交與我東海水師,只要擊破高麗的那支水軍,便可放手登陸,席捲其西部國境。大漢水師,既然能浮海擊遼,再南下攻高麗,並非難事!”

“海安侯!不要小瞧了高麗軍!”見郭廷渭粗糲面容間的張揚之態,趙匡胤眉宇間浮現出少許陰霾,冷着聲音:“蘇州港海戰,遼軍自縛手腳,乃竟全功。這高麗水師,未必如遼軍那般。不能拿遼東的大好形勢,去冒險,倘若水軍有失,造成的後果,將不是我等所能承受的!”

見狀,郭廷渭也變得格外認真:“榮公,水軍作戰,比之陸上作戰,本就安危難料,水師兒郎,哪一次出海,不是冒着傾覆的風險?

只是,臣對大漢水師有信心,我們戰船更強大,武器更精良,將士更是訓練有素且水戰經驗豐富,絕不是高麗那拼湊出的水軍所能比較的!

末將也有信心,率領水師,戰而勝之!”

看趙匡胤神情愈顯不滿,臉上彷彿籠罩着一層陰雲,郭廷渭心中也不由嘀咕了起來。意見相左也就罷了,總不能真得罪榮國公吧,他可沒有高懷德的底氣。

腦中念頭一閃,郭廷渭趕忙轉向劉暘:“殿下,臣領軍作戰,只要登船起航,便絕不會小覷任何敵手。至於高麗水軍,也正是因爲重視,才建議主動出擊。

如今,遼軍那孱弱的水軍早已灰飛煙滅,高麗建立水師,針對是何方?唯有大漢!高麗軍隊,能夠給大漢造成威脅的,也只有他們那支水軍了!”

“海安侯,不是自信能夠擊破高麗水軍嗎?”趙匡胤不鹹不淡地說道。

迎着趙匡胤的目光,郭廷渭心下暗道,這榮國公,陸上統帥作戰是把好手,但對水戰,對海軍,仍舊沒有什麼深刻的認識與見解啊。

事實上,也是如此,畢竟大漢在海軍上面臨的威脅太小了,幾乎沒有敵手。而此番東路北伐軍,東西一海一陸進攻,也是遵照劉皇帝的戰略,趙匡胤也只是個執行者,要說對海軍有多麼地重視,多麼地肯定他們的功勞,那也不見得。尤其有耀州之敗的插曲,攻入遼東,取得如今的戰果,主要還是靠西線對錦州的突破。

郭廷渭拱手,對劉暘道:“殿下,正面對敵,高麗水師自然不足爲道。然而,倘若對方,採取避戰呢?倘若高麗水軍,採取對海路航線的破襲,對遼東大軍補給轉運船隻進行襲擊呢?

如今,支持遼東戰事的輜重,已經主要來源於海運,若海運有失,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殿下與諸公,也當明白吧。

大漢水師雖則強大,卻也難顧全到整片海域與航線......”

郭廷渭這話一出,不只是劉暘,連臉色生冷的趙匡胤,表情也凝重了起來。見自己的話引起了他們的重視,郭廷渭請示道:“因此,臣建議,在高麗遲疑之時,舉東海水師南下,趁其水軍集中之際,破滅之!只要消滅了高麗人的水軍,那麼接下來的局勢不論如何發展,就仍在我軍掌控中。”

“高麗對我軍的威脅已然萌發,就當將之消滅於萌芽,以免釀成禍患!”郭廷渭擲地有聲。

郭廷渭說完,就換了個自在的坐姿,不再言語,任他們考慮利害。劉暘微低着頭,沉思良久,擡頭看向趙、高、曹三人:“諸公以爲如何?”

高懷德當即表態:“殿下,臣以爲郭將軍所言,不無道理!”

目光落在如雕塑一般坐着的趙匡胤身上,聞問,嘆了一口氣,扭頭看向郭廷渭:“海安侯,你能保證一舉擊破高麗水師,徹底消滅他們嗎?”

顯然,趙匡胤也妥協了。

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75章 高貴妃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25章 開寶新政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35章 唐將空談第353章 信使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9章 王峻歸來第125章 冬至宴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372章 封王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403章 抓起來!第482章 李氏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48章 接納迴歸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323章 鬥法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75章 敖萊小城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251章 蜀中流言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284章 虛了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459章 挫折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675章 血戰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86章 籠絡人心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118章 查抄第98章 溫柔鄉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3章 田畔問對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321章 矛盾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65章 選擇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380章 投漢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94章 汝公出山第455章 見聞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0章 契丹亂政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1674章 爆發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56章 是非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81章 廝殺漢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153章 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