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柴榮死了

“出了何事?面色如此凝沉!”擡眼見李昉表情嚴肅,劉皇帝不由問道。

李昉語氣有種說不出的低落,拱手沉聲道:“回陛下,英國公府傳來喪報,半個時辰前,英公在府中病逝了......”

“什麼?”聞言,劉皇帝下意識地問了句, 隨即反應過來,翻看奏章的手明顯僵了下,聲音變得如李昉那般深沉:“怎會如此突然!”

李昉重重地嘆息一聲,說道:“英公背生惡瘡,疾病難起,今日毒瘡爆發, 以致薨逝!英國公府已在舉哀,上報哀訊!”

柴榮的死訊, 在劉皇帝的心頭掠起一陣波瀾,短暫的沉默之後,便恢復平靜,悵然嘆道:“朕失一良臣,大漢失一柱石啊!”

大概是劉皇帝反應過於平靜了,顯得沒有那麼地哀傷,但是李昉還是以恭敬的語氣勸慰道:“逝者已矣,還請陛下節哀!”

劉皇帝擺了擺手,道:“人都有這麼一天的,這麼多年,朕也習慣了。只是,故人陸續凋零辭世,總是難免讓人感傷!”

“陛下,英公身後之事, 朝廷該如何致哀,還請示意!”李昉請示道。

劉皇帝輕舒一口氣,有些意興闌珊地指示道:“擬詔,追封柴榮河陽王, 增太師銜, 京中官員職吏,七品以上,悉往弔唁!由內帑撥款五萬貫,禮部差人,爲之料理後事,柴榮國家元勳,死者已矣,當盡哀榮!

明遠,你文才好,就由你親自寫一篇神道碑文,定要讓世人知道英公的文韜武略、忠誠勤懇!”

“遵命!”李昉當即應命,揖身之間,已然在構思措辭了。

劉皇帝想了想,又道:“另,吩咐下去,朕要親自登門弔唁,送一送老朋友!”

“是!”

李昉退下, 劉皇帝安靜地待了一會兒,終是重重地嘆了口氣, 從他略帶感傷的面龐可以看出,柴榮的死,對他多少還是有些觸動。

從龍之臣中,也是分親近先後的,那些最早從晉陽開始就追隨他的老臣故舊們,在劉皇帝心中的地位,自然也不一般。

晉陽老臣中,老的老,死的死,退的退,如今還在朝中發光發熱的,也僅剩楊業與韓通了,向訓也開始退居幕後了。張彥威死得淒涼,慕容延釗病逝,如今輪到柴榮了。

而作爲那一批人中的核心主幹,眼瞧着枝葉日漸凋零,劉皇帝怎麼沒有一些慼慼然。前些年還好,但隨着年紀的增長,也不免神傷,劉皇帝近來長嘆人之將老,也不只是惺惺作態,還是有些深切的感受的。

柴榮呢,最近這幾年,即便疾病纏身,但還算安度而過的,享受着一個寧靜的晚年人生。而在這一年內,劉皇帝只見過柴榮兩次,一次是北伐還都後親自登門拜訪,一次則二女劉蒹出嫁柴宗訓之時。

這許久未有聯繫,驚聞噩耗,劉皇帝這心頭,也是諸般滋味難言。

......

北風呼嘯而過,席捲全城,爲洛陽的冬日再添幾分蕭索與肅殺。英國公府內,已成一片白色的世界,素布白幡林立,裡裡外外的人,都沉浸在哀傷的氛圍之中。

英國公柴榮的死,於西京而言,絕對是一件大事,轟動朝野。事實上,哪怕沒有劉皇帝那番極盡哀榮的詔示,主動前來弔唁的人也絕不會少。

在當下的大漢,柴榮身上籠罩着太多的光芒,從龍老臣,功勳將帥,大漢國公,乾祐二十四臣,地位顯赫,聲望隆重,外臣之中,實在少有人能比柴榮地位更爲尊崇。

過去,衛公慕容延釗、英公柴榮,併爲大漢軍中旗幟,後來又與趙匡胤,並稱“柴趙”。不論與誰適配,都有其名,並且,這還是虛名,切切實實地代表着的權勢與地位。

如今,英雄凋零,忠魂遠去,感召之下,登臨公府的人是絡繹不絕,皇子外戚、貴族公卿,將士官僚,不論來人抱着什麼樣的心理與目的,都以一副感傷鄭重的面孔,前來弔唁。

自府門,至靈堂,並不算長的通道間,盡是來往的大漢上流人士,人雖多,但秩序井然,所有人都表現着對逝者的尊重,不敢冒犯着嚴肅莊重的場面。

哪怕是那些位高權重、威風八面的核心人物,也收起了自己的盛氣,擺出一副謙和的姿態,弔唁完畢,便鄭重離開。而那些好於鑽營交際的人,也不敢多嘴多舌,過於表現存在感。

有幾名將校,甚至在靈堂前含着淚,重重地磕了幾個頭,額頭破了都不在乎,也不發出其他任何聲音,只是用他們的方式表現着他們對於柴榮的敬重與哀惋。這幾人,都是柴榮的舊部,多受其恩遇與提拔,平時看起來不甚明顯,當恩主死去,這份情誼的深重方纔顯現出來。

自中及晚,往來英國公府的各色人等,數以千計,或許,柴榮自己都想象不到,他死之後,後事能有這般大的陣仗,引起如此轟動。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柴榮英雄一世,生得其榮,死盡其名,也不枉在這世上走上一遭了。

靈堂上,薰煙嫋嫋,白綢飄飄,不時響起一陣抽泣之聲,悲傷的氣氛幾乎凝爲實質。劉皇帝與郭寧妃聯袂到來,還是不可避免地打擾到這堂間的氛圍。

劉皇帝一身黑袍,郭寧妃滿身素裙,二人腰上都纏着一條白綢,止住那些要見禮的臣僚,表示死者爲大。

柴榮年長的幾個兒子,都在大漢各地任職,即便收到喪訊,也都還在返京的路上。因此,在府內主持喪事,迎來送往的,乃是柴宗訓以及劉蒹夫妻倆。

看着這新婚沒兩月的小夫妻,劉皇帝嘆息一聲,道:“英公是朕的忠臣密友,他此一去,朕自當來送行,你們節哀!”

“謝陛下!”柴宗訓紅着眼眶,一揖到底。

手一攤,喦脫立刻接過三炷香,恭敬地呈上,同郭寧妃一道,向柴榮的靈位拜了拜。不得不說,劉皇帝在少林寺拜佛祖時,都是漫不經心,甚至充滿蔑視。

站在堂中,靜靜地注視着柴榮的靈位,劉皇帝目光中難得真情流露,不過稍縱即逝,很快便轉身離開,也沒多作言語,留給其他人上香弔唁的空間。

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106章 倒趙第177章 小賢王第341章 向錢看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61章 淑妃病危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470章 分封第150章 聽政第38章 濮州案(1)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311章 李沆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79章 滏陽之捷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1689章 高規格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740章 農民苦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5章 瑤華春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115章 瀛州第100章 梁山濼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417章 輕狂第69章 東出太行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457章 粉飾一二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18章 詔議國策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3章 新皇詔制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452章 皇孫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145章 了結第452章 皇孫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1章 何謂開寶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452章 皇孫第7章 小張探花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192章 劉銖案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52章 對峙第82章 殺俘第86章 鬚髮花白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