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

bookmark

不得不說,趙老三的政治嗅覺,確實異常靈敏,基本一語成讖,西苑御宴過後,劉皇帝的後續動作果然來了。

在開寶九年的最後一天,劉皇帝起了一個早, 有違尋常地駕臨乾元殿,舉行大朝。這也是時隔已久之後的一次大朝,在此之前,劉皇帝已然三月不朝了。

皇子勳貴、文武將帥、諸部司衙職掌吏臣以及在京述職官員上千人,正坐乾元大殿,恭聽聖訓。這麼大的陣仗,最頂級的精英上層, 一堂,所議着自然是國家大政、朝廷大事。

當然,懂的都懂,所謂商討,也只是走一個形式,真正的決策,早就由主要大臣們細緻討論過了,大朝所議之事,實際上就是一場大場面的通報。

劉皇帝並沒有多作話,太子不在,主要由趙普主持,持續的時間不算短,自辰時起至午時爲止,足足兩個時辰。

朝會主題有二,其一回望過去一年內大漢的發展, 總結在財政、軍政、民政等諸多事宜上的得失, 重點回顧了開寶九年中大漢朝野民生中發生的幾件大事, 嘉獎榜樣,牢記教訓。

其二自是展望未來, 開寶九年,乃是大漢國策改變、戰略轉型的第一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雖然不乏一些問題,但已然形成了一個不錯良好的基礎。

趙普則代表朝廷,向劉皇帝做出保證,當矢志不移,繼續執行養息之政,爲天下百姓的安康,爲國政國民的發展,保駕護航。

對開寶九年的各項政策改革措施,繼續深入完善,發揚良政,彌補過失,力求在三至五年內,實現對疲敝國力的恢復。

在這個前提下,趙普又代表政事堂,向劉皇帝彙報朝廷所制定的,來年政務工作安排。當然,那一項項計劃中, 明顯體現着劉皇帝本人的意志。

趙普着重強調了,接下來朝廷將加強吏治治理,培養官吏政務能力的同時,增加操守、品行等精神建設,加強監督,明確完善升遷制度。

吏治建設,從來都不只在於打擊貪腐,也不是處置一些污官墨吏就行了的,相反,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從人才選拔培養、升遷考覈、官員任用、監察監督,涉及到方方面面。

劉皇帝過去,也是花費了十多年,方纔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的,因此爲朝廷構建了一套相對完整的官僚管理體系。

但是,完整不代表完善,過去的這些年,劉皇帝在打擊貪腐上,確實少有遺力,態度鮮明,也取得了不少建樹,乾祐至開寶二十餘年間那一樁樁轟動朝野的大案,對於犯官罪臣嚴厲的垂直,就是證明。

但同樣的,在其他方面,雖然有政治制度上的不斷完善,但仍是有不足與缺失的,而此番,趙普也打算在這方面費些心思了,繼續改良匡補。

朝會的收尾,最終以兩項決策的宣佈而告終。其一,便是一些人有所預料卻不願面對事,限勳貴策。

這道在朝廷內部醞釀多年,引發諸多非議,甚至幾度難產的政策,在經過開寶九年冬季的大紛擾後,終於正式出臺了。

當然,劉皇帝吃相沒有那麼難看,趙普手段也從來聰明,並沒有赤裸裸地宣告天下,朝廷要削減功臣勳貴的俸祿,限制其特權地位。

名義上,是因爲朝廷俸祿體系有諸多不合理之處,針對於此,由趙普領銜財政司,制定了一整套的針對大漢官僚、軍職、吏職人員的薪俸水平的調整。

僅以大漢各級官僚職吏的規定俸祿來看,在過去,整體水平都是偏低的,尤其是那些品秩較低的基層官吏。

以京城爲例,諸多下級官吏,以他們每年的俸祿,哪怕加上職司每年的福利補償,都是難以讓他們在京城過一個滋潤的生活,甚至比不上一些從事商業、手工業的平民百姓。

因此,也就難免有些官吏,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些體制外的利益,還有話可說,爲了生計。針對此點,朝廷此番是大幅度提升官員俸祿了,越是低品低階,幅度越高,同時,針對各級職司所擁的職田、職產,也開放了一些,都是爲了提升官員職吏的待遇。

當然,朝廷在財政情況並不良好的情況下,如此厚待官僚,自然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明令禁止,有職務在身的官僚及其直系血親經商。

雖然想要真正禁絕,困難很大,甚至不現實,但是,一條可以參考、可作執法依據的法案,是明確了,這無疑是給天下官員腦袋上了一圈緊箍咒,多少能給權力腐敗降降溫。

整體而言,此番天下官僚,都是得了實惠的,尤其是那些本分爲官做事的官吏。另外,由於大漢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極其不均衡,有鑑於任職貧富的差異,各地官吏的職俸水平,也隨之更改。

此一條,同樣形成條文政策,指示諸道州府,進行調整,不再似以往那般,完全依照官吏品級來制定發放。

與之配套的,則是對偏僻、貧窮地區官吏的考覈升遷上,吏部將有大幅度的放寬與優待,並且鼓勵有志官員,前往偏鄙爲官任職。

至於軍職人員,自不用多說,在過去二十年,劉皇帝從沒虧待過的,就是軍隊了,此番亦然,哪怕是調整過的職官俸祿,也只是與軍隊薪俸水平相當罷了。

而針對軍隊俸祿的調整,則侷限於軍隊內部薪資體系的完善,加重邊軍、戍卒待遇的提升,維持宿衛、禁軍水平,削減地方道司衛戍,使差異化、層次化更加明顯。

至少,哪怕國家基本進入和平年代,當兵仍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同樣的,比起吏職與軍職,對勳貴待遇的調整,就更加具備針對性了,針對性的削弱。完全按照趙普籌謀的條文,由劉皇帝稍加修改,即行頒佈。

最直觀的,便是自王爵以下,每年薪俸,皆有所削減。以親王爲例,每年的俸祿從八千貫錢、一千兩百石糧,降爲六千貫錢,八百石糧。

如今大漢的親王,也就是那幾名皇子,從兒子開始開刀削減,還真就能堵住不少人的嘴,讓人無可辯駁。

相比之下,勳臣人員的待遇,則保持不變,畢竟他們的職階無法傳承,也都是爲國建立過汗馬功勞的,劉皇帝沒有必要以此虧待。當然,這也是一種安撫的做法。

從最直接的爵祿開始,貴族免稅田產的額度,也大幅度縮減,國公五百頃,直接減爲一百頃,餘者都需向各地官府重新備案。

直接利益之外,對於勳貴其他顯性、隱性的特權,都有所限制,當然,最終還要落實到執法上來。而執法隊伍的建設,也是接下來趙普主導的朝廷重點工作。

若是過去,朝廷出臺這樣一份惡意滿滿的政策,大漢的勳貴們,只怕早就鬧翻了,那不服絕對會寫在臉上,表現在言行上。

但此番,一個個都沉默了,南市的血還沒有人去擦拭,西苑的御宴更冷得驚人,再是不服,最終也只能憋在心中,不敢發作。

而符、李、趙等權貴家族,更是帶頭表示,響應接受朝廷的政策,也表示願意接受朝廷的監督,上報土產。趙匡胤甚至還提出,願意補繳過去的田稅,但都不需劉皇帝發聲,趙普便表態,過去的恩典符合朝制,不需從後補收。

最後一項舉措,則是朝廷的人事調整了,灤國公慕容彥超正式退了,工部由侍郎潘佑代管,這是個南臣,也是個改革派,更是趙普手下的干將。

同時,崔周度拜相,兼管刑名、監察,成爲負責大漢司法工作的宰相。另外,趙匡義爲期不足一年的洛陽尹生涯結束了,被調到荊湖南道任主官。

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311章 舊識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151章 凋零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249章 冬季無戰事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65章 制舉進展第29章 請纓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62章 難得遲疑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370章 劉鋹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26章 潘美守城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55章 蓄奴之議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140章 封王第458章 再臨東京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407章 麻煩第31章 邊公在任第474章 補漏匠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49章 南國風起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61章 北使南歸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風波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284章 影響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1809章 餞行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88章 童謠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112章 整風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380章 開寶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4章 西南事務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無題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439章 自請其罪第47章 應對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44章 太后相召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08章 井陘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80章 京觀第247章 視察第18章 侯益第274章 老當益壯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347章 割韭菜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396章 天花板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91章 作別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