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

bookmark

前前後後,經過九日多的時間,劉知遠終於率大軍,趕至鄴都城下,速度已然不慢。五萬禁軍主力氣勢洶洶而來,威武雄壯之師,立刻給圍城的漢軍打了一劑強心劑,尤其是,皇帝御駕親臨。高高在上的皇帝能夠親臨戰場,不管什麼時候,對於軍心士氣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提升。

當然,要是皇帝親臨,戰事仍舊無法取得突破,鄴都仍舊攻他不下,甚至敗了,那麼,結果也絕對是悽慘。

不過眼下,漢軍上至將帥,下至走卒,不會有人抱有此等想法。不說其他,五萬東京馬步禁軍精銳的份量太足了,足以將所有戰場的不穩定因素消除。

得到通報後,早早地,高行周便在軍中做了迎奉準備,調整佈防,騰出營帳,準備熱食......動靜鬧得很大,反倒讓元城內守軍緊張了,一度以爲漢軍又要發動進攻了,驚聞之下,杜重威都親自到城頭察看。自然看不出個所以然,只是吩咐麾下心腹將校提高警惕。

城中消息塞絕,自然不清楚外界是何等情況。直到自城外突然爆發出一陣猛烈的“萬歲”山呼聲,聲浪滾滾,直衝幹雲,鄴都城池,都不由震了震,城中守軍聞之,無不色變。

“劉知遠親自來了?”得到彙報,躲在節度衙門中的杜重威直接跳了起來。

“難怪此前城外漢軍那麼大的動靜,原來是在準備迎駕。”驚詫之後,杜重威反應過來了,喃喃道。

杜重威這個人雖然不怎麼樣,但賣相屬實不錯,臉型方正,蓄這長髯,看起來威嚴雄武的樣子。

不過此時,那張臉上滿是沉抑,難看極了,瞳孔緊縮,眉宇間都彷彿配合地凝着陰雲。

“那馬伕竟然親自來了,看來真不欲罷休,鐵了心要破成了。”杜重威顯得有些手足無措,說話間,聲音都在發抖。

自家人知自家事,經過圍城前後的一番毒打下來,杜重威早沒了當初起兵時候的那番心氣。

仗,沒能打得過,高行周那老匹夫太難對付。

逃,他也不是沒想過,只是漢兵初臨城下時,他捨不得多年積攢的資財,現在是想逃都沒地逃了。

至於原本期待的契丹爸爸,根本不見影子。他卻是不知道,在北邊,耶律阮親率契丹大軍,也正與趙延壽鏖兵於幽州城下,拉鋸着。

這兩個月的圍困下來,杜重威是一日比一日惶恐,但最恐怖的,還不是城外的漢軍,畢竟還沒打進來。真正讓他坐立不安的,反而是城中的情況,軍隊、官吏、百姓。一味的強硬措施,過激的聚斂手段,能鎮得一時,但總有品嚐惡果的時候。

杜重威都能感受到此時鄴都城中的暗流,他最近都在擔心,漢軍沒打進來,手底下人就把他給辦了。故,此時的鄴都城中,守備最森嚴的地方就是杜重威的帥府,雖然不得人心,但這麼多年了,總歸能帶出一些死忠的。同時,對於那股燕兵,是越發器重,一應供給,皆優於鄴兵,更使軍心離散。

在九月初,高行周扛不住朝廷的壓力,發起進攻,差點就給破城了,只是運氣好,在漢軍進攻的最後一日,下了雨,而致其無功而返。

那給了杜重威一點期望,再守一段時間,便與朝廷請和,表示臣服。在他想來,耗了這麼久,朝廷恐怕也知道他的實力與鄴都的難打了,再打下去也是兩敗俱傷,只要他這邊稍微服一下軟,給朝廷一個臺階下,想來朝廷也不會爲了這一鎮之地與他死磕的。

如意算盤打得好,但還沒開始實施,漢皇竟然親自來了。哪怕再遲鈍,杜重威也能感受到劉知遠此來抱有的決心。

漢廷的強硬,實在太過出乎他的意料。

“節帥,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彙報的將領緊張地望着杜重威,臉上掛着明顯的畏懼:“不只是漢皇來了,還新增了好多大軍,估計是東京城中禁軍主力。”

一絲無力感涌上心頭,杜重威頹然地坐在鋪着貂絨軟墊的座位上,注意到將領的畏懼,一股氣竄了上來,惡狠狠地斥罵道:“怎麼辦,我怎麼知道怎麼辦?蠢貨,你說怎麼辦?”

他這一發怒,候在堂間的鄴將都不由低下了頭。然後,有個人,十分小聲地嘀咕了一句:“困守孤城,兵匱糧乏,如何守得住朝廷大軍。莫若趁魚死網破前,投降了......”

若是之前,有人敢言降,估計杜重威會直接發飆,將人殺了。但這個時候,此言一落,杜重威竟然沒有發怒,反而下意識地開口說道:“降?前番那般惡了朝廷,朝廷會接受嗎?”

底下的幾名鄴將,沉默了。不過,沉默間,杜重威感受到了一種讓他心驚肉跳的氣氛。

有點驚慌地,杜重威趕蒼蠅一般揮着手:“本帥要好好想想破局之策。爾等先先去統兵,約束好士卒,給我守住鄴都,不許鬆懈......”

散議之後,兩名軍甲服色明顯有異於鄴兵的軍官湊在一塊兒,悄悄議論着。這二人,是原本被契丹人遺駐在鄴都的燕將,帶頭的將軍名爲張璉。

“將軍,漢皇竟然御駕親征,鄴城肯定是守不住的,杜重威這條船要沉了,我們不能陪他送死啊!”跟在張璉身邊的軍官小聲地說:“方纔堂間,看那些晉將,恐怕都有投降的心思了,我們不得不早作準備啊!”

聽着麾下的話,張璉粗糙的臉上也帶着愁色,隨口回道:“準備?準備什麼?投降?”

軍官忙不迭地點了點頭:“這等事情,宜早不宜遲啊!”

手下說話大膽,張璉不禁瞪了他一眼,心虛地朝四周觀察了一圈,發現沒人注意他們,將之拉回了營房,方纔說:“你以爲本將沒想過?我們前番與漢軍交鋒,也殺了不少人,怎麼降?”

“打仗哪有殺人的,大家各爲其主,我們若降,朝廷難道還能以此問罪於我們嗎?倘若如此,日後還有給敢投降朝廷?”軍官大大咧咧地回了句。

張璉忍不住吸了口涼氣,表情間仍舊略顯猶豫:“可是......若是有引薦之人便好了。”

手下還欲勸,卻被張璉揮手給止住了:“先不急,看看情況。你吩咐下去,接下來讓弟兄們都給我警醒些,眼下是要命的時刻。對了,不要給督戰的那些瘋狗抓到了把柄......”

“是!”

事實上,得知漢皇親自領軍北來之後,不止是這些燕兵,其他的鄴兵,也是各種心思齊飛,沒有多少人願意跟着杜重威同朝廷對抗到底。

甚至於,杜重威自己都沒有一條道走到黑的想法與勇氣......

要是劉知遠知道,僅僅是他御駕親臨的消息,便使得城中局變如此,他恐怕能得意地笑出聲。

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2052章 回京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86章 戍卒之心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60章 “暴斃”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99章 出宮第1774章 又罷一相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243章 總結第329章 遊市第30章 湖湘之治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170章 御宴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1755章 良平島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25章 開寶新政第370章 劉鋹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33章 西征!第365章 看衰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2章 令人陶醉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376章 拷問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68章 二次北巡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30章 蒼山洱海世宗篇終 駕崩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317章 修法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41章 祭關公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00章 城戰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18章 權謀手段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36章 西面來人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43章 不自知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66章 請辭?不許!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2章 河東之患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97章 隰州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133章 納了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27章 皇城司第1773章 質問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381章 功臣閣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95章 效果已顯第101章 大整軍第1752章 放手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257章 龍舟第381章 功臣閣第157章 劉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