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

bookmark

“陛下,臣有一事,還望陛下務必應準!”似乎想到了什麼,趙普嚴肅地拱手道。

看趙普這肅然的模樣,劉皇帝略感訝異,擺手道:“你說!”

“臣明白,陛下此番出巡,有視察災害、體恤民情之意,不過,眼下疫症危機尚未消解,爲御體康安,還請暫息躬親行視,勿蹈險地!”趙普說出他的請求。

聞言,劉皇帝臉上的笑意收斂了些,但生氣抑或不滿的表現,畢竟趙普也是關懷他,出於忠心,顧全大局。

只是,劉皇帝心裡顯然是有自己想法的,語氣不急不緩的,說道:“既然卿也明白朕的心思,又何必相阻?”

“陛下千金貴體,萬乘之尊,攸關社稷,不可不慎!”趙普還是那嚴肅的表情,認真地道:“陛下若是實在記掛災地百姓,臣可代爲前往,播撒天恩......”

若是平常時候,又或者是其他什麼事,代替皇帝做什麼之類的話,趙普也是不敢直刺刺就說出來的。不過,這以身相替犯險的事,趙普說得還是很從容的,忠誠嘛。

面對趙普這一番“赤忱”諫言,劉皇帝眉頭輕微地皺了下,思索了一會兒,方纔平靜地說道:“你的心意,你的顧慮,朕能夠體諒。只是,你們也常常在朕耳邊唸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難道這大漢宇內,還有朕不可去之處?

受災州縣的百姓,同樣是朝廷治下,是朕子民,與其他道州並無區別。如今他們正處於艱難時刻,正需要提振民氣,正需要幫扶,給足支持的時候,還有什麼,比朕親臨撫慰,更能激勵其心的?

朕此番出巡,可不是遊山玩水,到開封享樂的,朕要親自看看中原的情況。這數月以來,沿河官民,先抗水抗洪,後抗疫抗病,如今仍在辛苦堅持,朕若是到東京便止步不進、裹足不前,讓災區百姓如何看待,讓天下人如何看待,沽名釣譽的事,朕不做。

朕要讓滿目瘡痍的中原州縣,讓嗷嗷待哺的災區百姓知道,朝廷與他們同在,朕與他們同在......”

聽劉皇帝說出這麼一番冠冕堂皇的話,趙普嘴角不由抽動了一下,一時間竟有種無言以對的感覺,皇帝如此大談大義,他再繼續說什麼保重御體、勿蹈危地的話,就有些枉做小人了。

“還請陛下三思!”不過,趙普仍舊沒有放棄,沉聲道。

“朕會考慮的!”劉皇帝一擺手,自信地道:“朕這些年東征西討,刀光劍影、火山湯海都趟過來了,什麼危險沒有經歷過?若說疫病,打淮南之時,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朕身處其間,還不是平安度過......”

劉皇帝繼續口吐狂言,也往自己臉上貼着金,同時,不論語氣還是神態,都透着“剛愎”二字。

看着趙普,繼續道:“朝廷這些年,醫學醫藥上投入了那麼多精力,防疫防病上也有不少建樹,朕相信我們的醫官醫生們,也相信地方的官民。

你也說了,疫症已然得到控制,倘若這樣,受災州縣還是什麼龍潭虎穴,讓朕不敢跨越雷池,那就是有司未曾盡職盡責,防控做得不到位,那趙卿該做的就不是來阻朕,而是去追責抗疫......”

何必呢?見劉皇帝這般侃侃而談,趙普心中默默地反問一句。

但見劉皇帝那堅決堅定的表情,顯然想要動搖其意志,是很困難的。想了想,趙普沉容奏道:“陛下一番愛民之心,臣欽佩之至。若陛下其意堅決,那臣請先於東京暫歇,待疫區情況進一步轉好,再行親往!”

趙普是難得如此固執地進諫,劉皇帝還無法說出什麼狠話來,畢竟人家是爲自己考慮,琢磨了下,認爲還是該給他的宰相一些面子,因此還是鬆口了,點頭道:“就這樣吧!估計,到了東京,也少不了耽擱!”

見狀,趙普終於鬆了口氣,心中則暗暗發狠,必須得督促疫區州縣,加強排除診治,提高效率。

劉皇帝可以強勢無匹地大言炎炎,他卻不能疏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倘若劉皇帝也感染了,那事情可就嚴重了。

如果是那樣,他作爲隨駕地位最高的宰相,首當其責,單單一個進諫不力就能受到攻訐了,即便他已經盡力勸說了。

事實上,這段時間,趙普的日子也並不算好過。國家出了這麼多事,風雨飄搖的,又是水災,又是疫病,規模還都不小,就像犯了天譴,遭了詛咒一般,朝野之間,可是議論紛紛。

哪怕從頭到尾,劉皇帝都一如既往地表現出“人定勝天”的決心與政策指導,毫無保留地支持趙普爲首的執政團體進行抗災救民,甚至堪稱嚴厲地打擊了那些指望求神拜佛的消極派。

但事實證明,這人心總是難測的,劉皇帝的強勢能讓朝廷噤聲,卻管不了人家所思所想。而但凡在這種大災大亂之中,總是免不了渾水摸魚的人,牛鬼蛇神也是此起彼伏,通過各種機會,用各種辦法,展現存在感。

先是水災,後是疫災,天災之下,也不乏人禍,國家出了這樣的動盪,總是有原因的,也總要有人負責。

天人感應這一套不好亂說,不能往皇帝身上扯,也不好往太子身上掛,那很多聰明人的目標,就指向趙普了。

既然不是爲君者失德,那必是爲政者失道了,而大漢朝廷內部,執政的可就是趙普了。趙普執政,權威是肅立了,很多人都畏懼他,仰其鼻息,追隨者很多,但同樣反對者一樣不少,尤其還有勳貴們。

抗洪之時,有劉皇帝護着,攻擊難起效果。待到洪水退去,疫病又起,那針對趙普的流言可就再度甚囂塵上了。劉皇帝雖然仍舊選擇相信支持趙普,但終究沒有再採取過於粗暴激進的手段了,有些言行,也是可一不可再的。

如此一來,壓力自然就來到趙普這兒了,作爲當朝首相,不說一人之下,總是大權在握的,受到那些無謂的指責與攻訐,心裡豈能痛快。

然而,即便如此,還不能展開報復,至少明面上是這樣的,既不能激化矛盾,影響朝廷內部的和諧,還要配合劉皇帝“廣開言路”的宗旨。

畢竟,上奏是朝臣、御史們的權力,人家也依着朝廷的制度做事,沒有逾越之處,只是彈劾的乃是他這個宰相罷了。於不和諧中說和諧,很多情況就是顯得荒誕不經。

同時,爲了展現自己宰相的氣度,還得笑吟吟的,不說唾面自乾,也要心如止水。大概最令其感到心堵的,就是有些人乾脆把彈劾的章程遞到他趙相公的書案上,那真是比吃了蒼蠅還難受。

君臣兩人聊着天,也談及了此事,劉皇帝甚至漫不經心的,彷彿將這樣的情況當做笑談。趙普是幾度欲言又止,想再進一言,希望劉皇帝能對大臣及言官們的上奏彈劾進行約束,廣開言路也該有限制,至少在趙普看來,不該是任其隨性,風聞言事,是要不得的。

不過,話到嘴邊,又有些說不出口,畢竟如今深受其擾的,正是他趙普。進言容易,但得考慮後果及影響,也容易落人口實,衡量之後,還是決定按捺不發,另做籌謀。

劉皇帝雖然難以看破趙普內心的掙扎,但他那欲言又止表情還是很明顯的,平日裡很少見到的焦慮情緒也感受到了。

想了想,露出一道如春風一般和煦的笑容,安慰道:“趙卿這段時間委屈了,朝廷之中,誰是誇誇其談,誰是勤懇實幹,朕心裡是有數的。

對於近來朝中那些彈劾,朕是看都沒看一眼,當然,朕這邊,受到的對你褒揚讚譽的奏章,同樣不少。

有句話怎麼說的,譽滿天下者必毀滿天下,如今的情況,只能說明,你趙相公是大漢的有爲之臣,你這個宰相,乾得很好,還當保持,不要爲朝野那些紛擾所動搖。

當然,有些人,也確實過頭了,風聞言事,小題大做,浪費紙張不說,還影響朝廷風氣,是該有所節制了......”

聽劉皇帝這麼說,哪怕是趙普,也不由心中一安,似有暖流淌過,陛下還是英明的。甚至於,在這一刻,他覺得自己與皇帝達到了那種心心相印的默契。

當然,也就一剎那的感覺罷了,趙普很快平復心情,恭順地道:“陛下聖明!臣感佩不已!除竭忠盡力,臣無以爲報!”

第15章 荊南來使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276章 玉如意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346章 底層第50章 打他一仗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70章 同州之戰第410章 剋制第53章 遁第218章 進兵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40章 潞州三傑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29章 請纓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147章 德勝渡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689章 高規格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274章 厚葬之第30章 “寬刑簡政”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309章 衡釀第3章 臺懷之事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90章 交趾收復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304章 楚州第1674章 爆發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28章 澧陽之戰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80章 春夜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67章 劉煦娶親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68章 婚宴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216章 初夏第484章 不對勁!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294章 唐粵問題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38章 殿議第82章 殺俘第60章 “暴斃”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89章 破財贖罪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341章 向錢看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212章 開寶北伐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