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登聞鼓響

直通皇城的東京天街,就如一幅巨大的綢緞,平鋪在地面,強勢地分割着整個京邑。路面之上,不可避免地飛揚着塵土,車馬馳過時,總有煙塵四起。

皇城廣場前的天街上, 隸屬於開封府下的幾名市政人員,頂着豔陽,辛勤地清掃着。如今不論是西京還是東京,官府對於城市的衛生是越發重視。

新建後的京師,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污水橫流, 臭氣熏天,爲劉皇帝巡遊時所察,表示不滿。於是開封府很快便出臺了新的衛生管理條例,進行了一場城市清潔運動。

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從那之後,開封的衛生條件也日見良好,縱然談不上無髒無污,也能令人耳目一新。

作爲一個人口過百萬的超級城市,衛生自然是一大難題,尤其在城市快速發展,百姓生活日益富足,每日所產生的各類垃圾污穢對京城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當然,大多是生活垃圾,雖然繁瑣, 但也容易解決,只是費些人力與財力, 在這方面,開封府每年也是有固定款項投入的。

像天街與皇城廣場, 屬於京師的門面, 在衛生要求上自然更高,開封府安排的清潔人員, 更屬“精兵強將”。

道邊的垂柳慵懶,日光下的樹影自在地於微風中搖擺,踏着樹蔭,一道人影腳步沉穩,緩緩走來,並且很快引起了勞動者的注意。

沒有乘車,也沒有騎馬,一身白衣,形單影隻,目的卻很明顯,直向廣場北側的皇城。這一名年輕人,身材看起來不甚強壯,該是個文人,目光很堅定,表情很嚴肅。

一直到皇城腳下,隔着十餘丈遠,駐足仰望着雄偉高聳的皇城, 敬畏的目光中終於閃過一抹猶豫, 但很快再度化爲堅定, 深吸一口氣, 動身繼續上前。

形跡可疑,自然引人注目,尤其是皇城的守衛,宣德門守衛軍官,挎着佩刀,快步走出攔下,目光中帶着戒備,語氣中充滿壓迫:“你是何人?膽敢擅闖皇城禁地!”

顯然,面前此人,利落白身,一眼便能看出來,非官非爵。面對軍官的喝問,青年壓下心頭的那麼不安,鄭重一禮:“學生徐士廉,乃今科士子,身負隱情,懇請覲見陛下,面陳冤屈!”

聽其來意,軍官有些意外,意外之餘,不由嗤笑道:“哪來的書生,真是異想天開,陛下是你想見就見的嗎?既是士子,有什麼冤屈找禮部,找吏部,找開封府去,禁宮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快快退去,我不予計較!”

“學生今日,定要見到陛下!”聞言,名爲徐士廉的青年深吸一口氣,固執地道。

見狀,軍官臉上也露出惱怒之色,覺得此人不知趣,冷聲道:“我已是好言相勸,你若不知好歹,在此糾纏,索拿下獄,斷你個尋釁禁宮之罪!”

聞言,徐士廉也不與這丘八糾纏,身形一動,便要越過軍官。對此,軍官的反應極快,面上的惱怒也化爲煞氣,“呲啷”一聲,一道奪目的亮光閃過,宮衛軍官手中的鋼刀直接架在了徐士廉的脖子上。

“大膽書生,竟敢擅闖宮門,再敢向前一步,立斬!”

軍官這話,可不是說說的,事實上,這書生已經感受到貼在自己脖子上的鋒芒了,若是方纔沒有及時止步,喉嚨恐怕都被割破了。

額頭滲出汗意,身體緊繃着,徐士廉見着這殺氣騰騰的軍官,生怕他真把自己砍了,那就更冤枉了。

嚥了口唾沫,徐士廉擡手指着軍官側後方,微顫聲,道:“學生不敢擅闖宮禁,只是要去那裡!”

軍官回頭,順着徐士廉手指方向看去,卻是在宣德門外,有一亭舍,亭內,安置着一面巨大的牛皮鼓,那是登聞鼓。

如此,軍官終於反應過來,看着徐士廉,確認過眼神,戒備方纔稍稍放鬆,收回了刀,沉聲道:“你要登聞覲見!”

“正是!”徐士廉緩過勁兒,連連點頭,給了一個肯定的答覆。

說着,徐士廉跨步上前,這下,軍官沒有阻攔他。只是,在徐士廉小跑等上亭臺時,從後交住,以一種勸慰的語氣,說:“書生,你可想好了!這面鼓,敲響容易,要收場可難!奉勸你一句,如果沒有天大的冤情,還是不要生這是非!”

徐士廉身體一頓,大概感受到了軍官語氣中並無惡意,回過身來,再一拱手,表情決然道:“多謝勸告!只是,學生此來,非爲一己之冤情,更爲今科所有蒙受不公的學子。這鼓,必須得敲!”

見其意志堅定,軍官也不再出言阻攔,退到一邊,只是目光仍舊盯着徐士廉,眼神中露出少許的好奇。

這登聞鼓從立國起,便設在皇城外,但這麼多年下來,響起的次數,並不多。也就劉皇帝初繼位時,有不少民間百姓或在野遺賢籍此登聞,得見皇帝。

當然,登聞覲見,可不是沒有代價的,縱然不用受廷杖、滾釘板,倘若沒有足夠說服力的理由或足夠重大的事項,最終也是真會被問責追刑的。那樣不是尋釁宮禁,而有欺君之嫌了。

徐士廉那邊,則繼續着自己的動作,站到登聞鼓前,從鼓架上取下擂槌,醞釀了一下,鼓足氣力,重重地砸在那高過他頭的鼓面上。

“咚!咚!咚咚!”

當第一聲鼓音響起的時候,軍官便知道,朝廷中恐怕要起波瀾了。皇城下的軍官,可不是一般的丘八,見識多少有些,這是今科士子,聽其簡單描述,所涉冤屈,也絕不會是一般的冤情。

鼓聲由弱到強,由緩到急,不說震動整個東京城,四分之一個總歸是有的。鼓音的穿透力也很強,或許到劉皇帝所居的崇政殿只剩下點尾音,但從響下第一槌時,這事就已經沒有退路了。

震耳的鼓聲,吸引了皇城下所有人的目光,廣場間忙活着的人不由得停下動作,駐足觀望。剛從車駕落地,準備進宮面聖的盧多遜也被吸引了。宮衛們仍舊堅守崗位,但眼神也不由往登聞亭那邊瞟。

“怎麼回事?”一名體型健碩、面貌精悍的老將走了出來,凝眉問道。

這是安定伯李儉,時任宿衛副都指揮使,登聞鼓動,正在巡查皇城。這位,也算履歷深厚的武將,雖然也曾上陣殺敵,卻沒有什麼揚名的功績,但他也是滿朝勳貴中,唯一一個靠給劉皇帝宿衛授爵的人了,他宿衛禁內,已然快二十七年了。

軍官見狀,趕忙上前行禮,快速而簡練地把情況介紹了下。聞之,李儉老臉上卻沒有多少波瀾,只是稍微好奇地看了看那邊一邊擂鼓,還不忘高聲喊冤的徐士廉,直接吩咐道:“立刻派人,將此事上報陛下!另外,將此人領至宮門待詔!”

“是!”

得了命令,衛士立刻高效地執行去了,那徐士廉在擂鼓之後,更顯得坦然了,也順從地聽候安排,跟着穿過宮門,向宮城而去。

“李將軍!”盧多遜的聲音傳來,叫住了準備回身的李儉。

對於宮城內的長駐將軍,盧多遜自然是認識的,不過,李儉對盧多遜卻是不大熟悉,但終究認識這個人。

禮節性地迴應了下,李儉顯得疏離,他也確實從不與外臣結交。盧多遜也不以爲意,笑眯眯地問道:“這登聞鼓響,不知出了何事?”

“登聞鼓響,自由冤屈!”李儉冷淡地說道。

對其態度,盧多遜眼神中恍過少許的不滿,但笑意不減,主動請道:“將軍要進宮,老夫正要進宮面聖,你我聯袂而行?”

李儉轉身,朝宮內走去,見狀,盧多遜也緊隨其後,他忽然覺得,此次進宮變得有趣了,至少有熱鬧可看了。

第399章 還債第158章 善後第4章 君臣同心第265章 楊無敵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77章 耶律妃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6章 異見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98章 溫柔鄉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268章 機遇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38章 賞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428章 用心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1764章 禁轎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88章 後續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98章 封禪之議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148章 還京第3章 取士不公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313章 日常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756章 海豐號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6章 視察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50章 喜訊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89章 談話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1714章 百姓苦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53章 兵臨刪丹第31章 議治湖湘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342章 殺肥第51章 耿淑妃薨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104章 平息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136章 趙都帥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17章 一圖一冊第60章 皇后進言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196章 橐駝兒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91章 王峻驕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