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提親

bookmark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這句樸實話語,劉承祐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歷代以來的國策,以農爲本、重農抑商,都是很有道理的,切合國情實際的。再沒有比填飽肚子更重要的事了,於黎民百姓而言,他們吃得了苦,受得了罪,但要是讓他們挨餓受凍,必然生變,而致社會動盪,治安敗壞。

而於軍隊,那便更恐怖了。民若亂,尚可以軍隊鎮壓。但若是讓軍隊餓了肚子,本身就是暴力機器的他們,只要有個引頭,便足以改天換地。

有了杜重威府中資財,平叛大軍的日子卻是好過了些,劉承祐料理事宜也更加從容了,對負責水、陸轉運的王景崇等官員壓迫也放鬆了。隨着天氣愈冷,輜需轉運越發困難,途中損耗也越大,要是戰事持續下去,漢廷的後勤補給遲早崩潰。很可能,在原本的歷史上,劉知遠在親征鄴都還答允杜重威投降,便是軍需供應出了問題。

劉知遠欲以杜重威家財,就地賞賜有功將士,着劉承祐負責。這道命令,又是一道甜棗,竟讓劉承祐有些不適應。

在劉承祐的統籌調度下,開始對各州的鎮兵、團練、鄉兵進行遣散,發放糧食、賞錢。同時,自各地徵集的丁壯,也着其州吏,放其還鄉,多多少少,都發放了一些糧錢,以籌其苦勞。

對於死在鄴都城下的丁壯,只命各將吏統計完畢,着各州縣官員善加撫卹。這其實是一道無用的命令,縱使朝廷有令,地方上的官員又豈會照此執行,浪費米糧?不只是國庫空虛,地方的倉廩,估計也能餓死老鼠。但是,朝廷的命令,還是得下的。

現實就是那麼操蛋,活着的人能得到撫卹,傷殘的人還能稍多些,至於獻出了生命的人,基本無人問津。能不棄屍荒野,並報喪與其家人,已是官府的“仁慈”了。

對於這些,劉承祐已能足夠冷靜地面對,不是他變得更加冷漠了,只是更加現實了。國家草創,公私帑竭,窮困異常,朝廷實在沒有餘力顧及到方方面面,只能擇其緊要者重視,比如說軍隊的撫定。

依前評議之功,劉承祐作爲“宰夫”,劉承祐對各軍將士進行封賞。平叛主力自然是禁軍,而以前期作戰的興捷、散指揮以及破城的小底軍三軍,封賞最爲優厚,次一等得苦勞,再次一等便只有參與獎了。衆寡雖然不一,但有理有據,諸軍未有不服者。當然,在軍隊中或有不服者,但軍隊終究不是個什麼事都講道理的地方。

對於死傷的將士,撫卹則更重了,一應將士信息,悉數收集記錄在案,後期有專人負責。這是必須的,做給將士們看的!

至於戰後軍職的調整遷補處降,則需等還朝之後,由樞密院總其明細,詳審權衡,再作區處。一方面,此事更加耗時耗力,另一方面,劉承祐也不好在鄴都便將樞密院的事都給做了。

另外,除了軍中將士的賞勵之外,其餘有功諸衙、各司將吏,一併容後議攻。畢竟,打仗不止是前方將士作戰的功勞。中央朝臣,撫定後方,支移糧械,也是功不可沒的。雖然後方,並不怎麼安寧,至少沒出什麼大亂。

劉邦功人、功狗之論,大漢的朝臣雖當不得功人,但總歸發揮出了些作用。在劉承祐看來,東京衆臣,以王章居首功,此人在軍需籌集供應上,一直是兢兢業業的。

隨着地方軍兵以及大量民夫的遣散放還,鄴都城外的軍隊,一下子少了許多,不過,軍隊的規模仍舊龐大。隨着戰事結束,空置的營寨也開始着手拆除,拆下來的木料悉數用以燒火取暖。

城中,一處安靜的小院中,從徵的幾名“老龍棲軍”將校聚在一塊兒,喝酒聊天。郭榮、孫立、馬全義、韓通、向訓,包括楊業等幾名指揮。仗打完了,一個個輕鬆地很,負責做東的,是李崇矩,劉承祐沒有現身,但基本所有人都知道怎麼回事。

院裡烤着一頭肥羊,兩名親軍翻動着,不時撒上點鹽、芥末,再刷上點油、醬料,動作十分熟練,瀰漫開來的香味,很快便使得場間的氣氛更加熱烈。

幾名有幸與會的幾名營指不由用力地嗅了口,不知是在聞這香味,還是在體會這氣氛。

由於時不時地下場雨的緣故,近來天氣很冷,幾近於寒冬。諸將圍成一圈,取着暖。酒,邊上熱着,也已喝開了。

“這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孫某卻是越發想念東京府中小妾的被窩了,前番新納了一房,那等水靈,那胸前二兩肉,端是柔軟溫暖......”孫立放肆地說着葷話,粗鄙地很。

此言一落,卻是鬨笑一團,楊業也跟着笑出了聲。被韓通盯上了,取笑道:“楊業,你笑什麼?家裡連個娘們都沒有,你估計還是個沒嘗過女人滋味的童子吧!”

在場諸人,就屬楊業最年輕,從軍多年,也還真沒試過。不過當着這麼多人,楊業豈能丟了面子,直接吹着牛:“韓軍頭,楊某早在十三歲,便與領家的小娘子試過了!”

“哦?是嗎?給大夥說說,什麼滋味啊?”韓通問。

直接被問住了,正欲編講一番,郭榮輕咳了一聲,打斷了這幹人。否則,不知道還能扯到哪兒去。

“自東京整編後,我等卻是許久沒有聚在一起了......”

李崇矩適時地起身,端着酒,一臉穩重地說:“諸位將軍,末將替殿下,敬諸位一杯。殿下不便,遣末將向大家問好!”

說完,一飲而盡,衆將也都附和着。孫立樂呵道:“李將軍,你只管回覆殿下,我等都明白,請他放心。”

明白什麼,明白多少,也許只有心裡各自清楚。在場的這些人,原本在龍棲軍的時候,可沒有這般“融洽”,即便此時的和諧,有幾分真心,也是不好說的。

郭榮又意味深長地給他們這場聚會定了個性:“我等今日小聚,只爲同袍之間,相聚閒談,喝酒,吃肉......”

“郭將軍說得是,趕快,取肉食之。”孫立迫不及待招呼着:“聞着這香味,我便餓了。”

在這秋寒之日,一干人聚在一起,靠着羊肉,喝着熱酒,聊着天,還是很愜意的。

“還要恭喜郭將軍了,日後,我們得稱呼你爲郭使君了。”向訓舉杯,遙敬郭榮。

周邊人聞之,也都俱向他道賀。在此次平叛戰役中,實則就郭榮出彩一些,收穫最大。次者便是孫立討了個破城之功,餘者似韓通、向訓這幹人,基本都只走了個過場,混了個資歷。

劉承祐雖是主角,卻也不能保證,凡有戰事,就他的人表現出衆,其他人都是蠢材......

面對衆人的道賀,郭榮顯得很謙虛,拱了拱手:“還仰賴陛下與殿下的提拔。郭某這心裡,實則戰戰兢兢。”

郭榮的頭腦還是很清醒的,也明白,若沒有劉承祐的影響,僅憑此前的戰功與郭威的影響,是不足以助他登上一方節度之位的,尤其是澶州這麼重要的地方。

不過其他人,看着郭榮,或多或少都帶着豔羨。要知道,八個月以前,他還只是郭威府上一操持長短庶務的養子,如今,年紀輕輕地,卻已官至節度,爲一方使君,人生之際遇,端是神奇。

如今的郭榮,顯然屬於那種站在了時代風口的人傑,直接起飛。

......

劉承祐這邊,被劉知遠叫上,在高行周下榻處拜訪。

面對父子倆親臨,高行周是受寵若驚,迎拜都有點慌亂。親自帶肉上門,也是在庭院中,隨侍的宮人在旁伺候着,烤肉喝酒。

一開始,基本上只是寒暄些場面話,雖然無用,卻有必要。喝了些酒後,劉知遠問道:“高卿,魏博乃國家鼎足之地,朕以你老成持重,威德服人,拜你留守,替朕安守,以你統軍之功封王,更是應有之義,何故拒絕啊?”

似乎早就等着劉知遠的問話一般,高行周直接答道:“臣老邁不堪,此番領軍,已是身心俱疲,恐無力承受鎮守鄴都之繁重。”

停頓了下,又道:“至於封王之事,更是萬萬不可。平叛之事,臣所行庸鈍,而致國家空費錢糧,已是萬分慚愧。破城滅賊,更是陛下之威與將士之功,臣又豈敢居其功而封王爵?”

對高行周的這副謙恭的態度,劉知遠很滿意。聞其言,笑了笑:“在朕看來,高卿是對朕與朝廷不信任,懼朕生疑,心中難安啊!”

“臣不敢!”高行周立刻抱拳,有點激動。

劉知遠擺了擺手:“朕此來,便欲帶給高卿一劑安心良藥。”

“吾弟彥超,此戰讓高卿受盡了委屈,朕心中清楚,已教訓了他。他倘若仍在澶州,恐你難安。高卿想來也聽說了,朕欲將慕容彥超移鎮他處,以郭榮爲鎮寧軍節度,這個年輕人,很不錯。”劉知遠操着那越顯磁性的聲音,對高行周幽幽道來:

“另外,朕聞高卿有女,聰敏秀麗,處變不驚,欲納之爲我兒承祐側妃,我們君臣之間結個親家,你看如何?”

前邊的話,高行周聽得認真,等劉知遠真道明來意,有些呆住了,看了眼邊上抱着個酒壺暖手的劉承祐,愕然道:“臣女庸賤之姿,又嘗爲叛逆之媳,豈能伺候周王殿下千金之體?”

“朕說可以,便可以!”劉知遠擺了擺手。

劉承祐小心地瞟着劉知遠,眉頭稍微蹙了下,此事事前,劉知遠可沒同他打過招呼。

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227章 延州事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25章 冬至宴第127章 不允第216章 馬政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80章 春夜第15章 襄陽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81章 下蔡大捷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43章 “梳理”、“優化”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31章 邊公在任第2052章 回京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91章 作別西行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72章 川蜀定製,鍾謨彙報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2章 分食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54章 難得嘮叨的劉皇帝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432章 人事大權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76章 處置決議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84章 夏州降第82章 瓦橋關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378章 遼國近況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196章 橐駝兒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497章 重拾第14章 武夫軍閥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397章 指點第44章 箇中弊端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80章 一意孤行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1695章 袁家莊第227章 延州事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31章 邊公在任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674章 爆發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7章 武德司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34章 驚陶谷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94章 寬仁的處置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動第64章 郭威支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