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

bookmark

“陛下!”廣政殿內,司議郎宋準躬腰,朝着信步而來的劉皇帝拜道。

宋準是兩年前的狀元,因爲年近四旬,見識已深,在地方上又有過較久的爲政斷事經驗,因此與一般的觀政士子不同,宋準從一開始就被授實職,提拔很快。

當然最重要的是,被太子劉暘調到身邊,成爲東宮近臣。劉暘這幾年,也提拔了一些臣屬,宋準便是司議郎之一。而這對宋準而言,顯然屬於鯉魚躍龍門,一朝得志了。

美男子總是容易帶給人好感的,尤其是宋準這種顏值才情風度兼備的,看到宋準,劉皇帝也不禁暗自“神傷”,他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長偏了,宋準似乎是那種能帥一輩子的人。

衝宋準點了點頭,劉皇帝問道:“太子在裡邊吧!”

“回陛下,太子殿下正在批閱奏章!”宋準恭敬地答道。

注意到他手上的一本奏章,劉皇帝:“這是什麼?”

見劉皇帝主動問起,宋準答道:“經三法司及淮東按察司聯合調查,揚州案已有初步結果,殿下做了批示,特令臣傳達!”

“初步結果?”劉皇帝呢喃了句,目光中流露出少許玩味,也沒細問,擺了擺手,道:“你去吧!”

“臣告退!”宋準再度一禮,躬着身子,緩緩後退出門。

政事堂這邊有太子一處固定的殿堂,用以處置公事,並隨時同趙普等宰臣溝通。有一段時間,劉皇帝是同意劉暘在東宮辦公的,但是後來傳出一些流言,說東宮的弘德殿乃是另外一個小朝廷。

然後,劉暘便再沒有於東宮處理過朝廷政事,只要是正事,都到政事堂議論處置,平日裡如無他事,也都常駐廣政殿。

如此,流言很快就平息了,而傳流言的人,不管是存着什麼心機,都被處置了,並且是直接被劉皇帝安排人處決,沒有過於遮掩,目的就是震懾羣臣,震懾那些心術不端者。在維護太子這方面,劉皇帝從來都是果斷的,觸及他的底線,那雷霆手段也從不吝惜。

轉入殿中,就如宋準所說的那般,劉暘正埋頭伏案,身邊也侍候着幾名僚屬,靜待吩咐。劉皇帝的到來,顯然打破了平靜,一干人趕忙行禮。

“都免禮吧!”劉皇帝揮了下手,又對侍臣們吩咐:“你們退下吧!”

“是!”

“爹怎麼有暇來廣政殿了,如有事,兒自當親往稟奏,何勞您躬親前來!”劉暘把桌案讓了出來,扶着劉皇帝落座,嘴上恭謹地說道。

劉皇帝笑笑:“正是有這閒暇,方纔過來看看!”

擡眼注意到劉暘面上的疲憊之色,劉皇帝眉頭稍皺,手一指,說:“你近來有些辛苦,聽說你是終日伏案,不得歇息,這樣可不行!”

“多謝爹關懷!近來朝廷多事,政事堂宰相與諸部司衙大臣都在忙碌,兒自不能懈怠,兒這也是在向爹學習!”劉暘輕聲道。

劉皇帝搖搖頭,說:“也不必事事學我,我當初就是太拼了,憂勞可以興國,但同樣傷身。我適才進來,只見到你在埋頭閱覽,僚屬都站在那裡候着,這樣可不行,他們是來輔助你的,可不是用來看着你處理公務的。

你是太子,還是學會用人,把所有事往自己身上攬,勤奮是足夠了,但哪怕你年輕氣盛,精力充沛,早晚不堪其累。

長期如此,必然損壞身體,你說學我,就更因爲以我爲鑑,我可不希望,他日之你,會成了今時之我,還當保重身體。

你們常勸我少作憂慮,保重御體,說我的身體關乎到家國天下,怎麼到了自己身上,卻不注意了。你可是太子,大漢的儲君,未來的皇帝,你的身體,同樣關乎國本,關乎到大漢的安危穩定,因此,勤勞國事之餘,也要多多顧惜自己啊......”

聽劉皇帝說出這番話,劉暘矮身一禮,感動地道:“爹如此真摯關懷,兒感激不已,會注意的!”

“我看你身邊,也不缺可用之人,朝廷中也有大把的能才幹吏供你驅使。適才見到宋準,我覺得此人就不錯,可以重用!”劉皇帝道。

聞言,劉暘也露出了點笑容,說:“宋子平才思敏捷,學識出衆,直言善談,又不失謹慎,更難能可貴者,堪稱幹才,他在兒身邊也有近兩年了,侍從進諫,兒也多受裨益,正有另擇衆任以用之的考慮......”

劉皇帝微微頷首,道:“中國人傑地靈,從不乏才幹之士,朝廷更是羣英薈萃之所,不乏滿腹經綸、飽學之士,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爲幹才。而新進士子中,在爲官做事上,還是需要歷練之後才能委以重任,有的人則過個兩三年都未必能歷練出來,似宋準這樣的人,卻是可以拿來即用的,你的眼光不錯!”

劉暘小小地恭維一句:“兒不敢當,宋準是您欽點的狀元,自然是難得的人才!”

“對了,適才聽宋準講,揚州案有了初步結果,未及細問,不過,這前前後後調查了近兩月,也該有個結果了吧!”劉皇帝又說道。

提及此事,劉暘表情也變得認真起來,應道:“根據調查所得,候陟貪腐,確有其事,並非懷思誣告!他在揚州任上,勾結鹽商,逼迫當地鹽監,更改賬目,從中漁利!”

“哦,他獲利多少啊?”劉皇帝來了興趣。

劉暘:“根據供述,以及從揚州府衙及候陟私宅中查抄出的錢帛金銀,約值三萬貫錢,這其中具體有多少是涉及此案的髒錢,還需確定......”

“那也不少了!他一年的俸錢祿米纔多少,三萬貫錢,夠他不吃不喝,幹二十年揚州地知府了吧!”劉皇帝眉毛一挑,說道。

不過,雖然評價着此人此事,劉皇帝臉上卻沒有多少激動與憤怒,反而嘖嘖感嘆:“我平日裡賞賜臣下,多則數百,少則數十,就這還覺得濫施賞錢。

如此看來,還是我有些小氣了,一個區區的揚州知府,任職不過一載,所漁之利便以萬貫計,我那點小錢小惠,如何能夠收買得了臣心啊!”

“還請爹息怒,朝廷內外那麼多官員,總免不了一些害羣之馬,腐敗之徒,既然遇到,依律處置,以正國法即可!”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暘下意識地出言勸慰。

“我可沒有動怒!”劉皇帝搖了搖頭,嘴角甚至掛着點笑容:“撿的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也實無必要爲此大動肝火。不過話說回來,揚州真是好地方啊,好就好在,滿目繁華,遍地財富,供人摘取啊......”

劉暘沉默了下,說道:“爹,據說候陟供述,其貪墨及收受賄賂款項,並沒有那麼多,揚州那邊查抄出的錢財,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家田產私業所出。”

“呵!”劉皇帝頓時嗤笑一句:“這什麼意思,想要籍此減輕罪罰,乃至脫罪?三萬貫錢,就是折半,也夠處死他十幾次了,至於田產私業,僅靠種地,能賺得了這麼多,還全部集中在揚州,那他家所用土地規模得有多大?若說經商所得,那更得加判他一條違制亂法,恃權謀私,敗壞綱紀!”

在大漢,是明令禁止官員經商的,雖然現實情況會比較複雜,很多官員、勳貴都有私產私業,但至少明面上,是嚴令禁止的。

“那‘初步’二字,用得可有些意味深長啊,其中還有什麼曲折?”劉皇帝把他留意之處問了出來。

劉暘臉上更添幾分嚴肅,稟道:“經審理,對於所犯罪項,候陟供認不諱。不過,他又爲自己辯解,說他在揚州行此事,是受上官所逼,無奈之下,不得不虛以委蛇,暫且同流合污。所有行爲,都是爲了取得信任,是爲了調查更大的貪官......”

“這話,你信嗎?”劉皇帝是真繃不住了,偏頭看着劉暘。

劉暘嘆息道:“臣也覺得,有些荒誕。”

。wap.

淺談兩點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47章 誘其北上第385 禮賓館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418章 洗禮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5章 王樸走了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1章 柩前繼位第79章 勢孤危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57章 七月大朝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132章 做媒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66章 陷河陽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1674章 爆發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30章 喪國之約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59章 亂情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53章 信使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57章 提親第87章 兄弟第144章 堂審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276章 玉如意第159章 亂情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1693章 安西王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429章 向南!第211章 籌議北伐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761章 新問題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86章 鬚髮花白第6章 告一段落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104章 在真定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1736章 試炮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53章 兵制改革第461章 癲狂?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