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強勢、陰謀

bookmark

“你也說了,河西匪患由來已久,但是,爲何不想想,爲何屢剿不止,屢殺不絕?”劉皇帝話猶不止,繼續道:“不要同我說黃金絲路引人垂涎,也不要說黃沙萬里、戈壁密佈不易根除,固然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我要強調的是人,我們的官吏、官兵,他們在幹什麼,是否盡力了?

是不是承平久了,日子過得安逸了,不願動彈,多生麻煩?倘若他們已然盡力,賊匪還能如此猖獗,那這河西的文武,也就不需要了;倘若是刻意放任,那就更加可惡!”

說着劉皇帝語氣中已然帶上了些殺氣:“我過去聽說過,馬匪搶劫發財,官兵剿匪同樣發財,匪患不絕,征剿不止,其所謂養寇自重,又能牟利,何樂不爲?

我不得不懷疑,劫殺黑汗使團的,究竟是不是所謂的馬匪!”

見劉皇帝的懷疑越來越偏激,越來越可怕,劉暘的心中都不由忐忑起來,不是因爲畏懼,而是顧慮如此狀態、如此猜忌的劉皇帝會做出一些不必要的決定。

沒有顧及劉暘是什麼想法,劉皇帝自顧自地繼續道:“至於黑汗國,事情沒查清楚前,忙着遣使做什麼?向他們解釋?給他們交代?自爆其短,顯示大漢有多安定,顯示河西的文武官員有多能幹,連個使團都護不住?”

面對劉皇帝這番諷刺,劉暘保持着沉穩,低聲回道:“話雖然如此,但使團畢竟是在我國境內遇害的,其不遠千里,攜禮而來,遭遇這樣的噩運,即便本着大國氣度,也該有所表示,至少,派人知會一聲......”

“小小黑汗,西域邊陲小國,不值一提!”劉皇帝明白劉暘的意思,但他心裡就是有股怒憤難以發泄,因此,有些不講道理地說道:

“你怕起什麼爭端?這事明擺着,黑汗那邊要是明理,就不該怪罪大漢。若是黑汗不識時務,以此事衝突,那正好,一舉滅了它,全復西域,徹底打通前往西方的商道。

劉旻不是覺得無用武之地嗎?我想倘若如此,他會很高興的......”

魏王劉旻,如今正在安西,開府高昌,坐鎮西域。對於整個西北,劉皇帝一直都是很重視的,從來沒有放鬆過,他的認識也很清楚,漠南漠北安東等邊地,就是再亂,也難以對中國造成致命的威脅,但西北不一樣,那一亂,是可能拖累整個帝國的。

於是,除了早年把趙王劉昉派去西北,後來又把魏王劉旻也安排到安西去了,這兩個最熟知兵事的皇子親王,都放在西北地區,也可見劉皇帝的重視。

劉皇帝這番蠻橫的言辭中,充滿了一種霸道思想,劉暘也有些無奈,這也是性格使然,他還是偏向於一種溫和些的處事方式。

至少就河西之事來說,黑汗國看起來是受害的一方,委屈的一方,大漢這邊聊表誠意,以維護兩國友好,是最省便有利的事。而照劉皇帝那態度,那行事,難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響,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爭端。

但是,劉暘又不好再勸了,他也怕劉皇帝再給他一個“軟弱”的評價......而事實上,劉暘真的軟弱嗎,或許平日裡以溫和示人,但在大是大非上,該強硬的劉暘從來就沒退縮過,只是,他比較講理罷了。

而劉皇帝,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沒有耐心地同人講道理了,到老了,他的思想認知,他的行事作風,突出一個粗暴、剛愎、驕橫、自我。

劉皇帝沒有注意到劉暘臉上稍稍露出的複雜表情,反而凝起了眉,他在想,這事不會是劉旻使人乾的吧?挑起兩國爭端,趁機舉兵滅了黑汗,建功立業?

不過,這一剎那的念頭迅速被劉皇帝掐滅了,自己得多疑到什麼程度纔會這麼想,劉旻是個好孩子,不可能做出這種事......

然而,這個不經意的念頭卻給劉皇帝打開了一道思路,此事從頭到尾都透着些不尋常,之前有些過於憤怒,冷靜地想來,卻是嗅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劉皇帝不說話了,殿內一時安靜了下來,見他沉思,其他人也不敢打擾。劉暘恭敬地站着,趙普如老僧入定般坐着,王寅武還跪着不敢起身,至於張德鈞坐沒他的位置,站也站得不太自在......

良久,劉皇帝反應過來殿中的不對勁了,目光轉移,直接鎖定趙普,沉聲道:“趙卿,在想什麼?爲何不說話?”

從入殿之後,除了行禮之外,趙普這老傢伙就沒說過一字,發過一聲,顯然有異樣。

名字被點到,趙普向觸電一般從入定中驚醒過來,麻利地起身,走到殿中,躬身一禮:“回陛下,老臣也在思量此事。”

“哦?那你說說,都思量出什麼來了?以趙卿的見識,怕有些驚人論吧!”劉皇帝道。

“不敢!”趙普態度格外恭順,平靜地說道:“關於此桉的善後處置,老臣以爲,陛下所言與太子殿下建議,都有道理,可以稍加綜合,一併安排!”

聽其言,劉皇帝微皺的眉頭顯露出不悅的意思,這趙普,居然敢在他與太子之間和起稀泥來了。

不過,劉皇帝並沒有作話打斷趙普,而是任其繼續。趙普則似無察覺地道:“另外,老臣以爲,此桉的背後,怕是另有隱情!

一者,犯下劫桉的賊人,究竟是不是馬匪,尚無定論,還需詳加調查。

這二來,即便是西北馬匪幹的,那也透着詭異,最重要的,犯下此桉的馬匪,其目的是什麼?

倘若是爲求財,來往的商旅、境內的村莊,都可選擇,比起有整整一隊官兵護衛的一國使團,顯然前者更容易,危險更小。

何況,一旦動手,必然迎來朝廷與河西官府的全力打擊,全面報復,馬匪雖然悍不畏死,但絕不會自蹈死路!

再是利慾薰心的人,在生死存亡之間,也會仔細衡量!因此,老臣以爲,使團被劫殺的背後,另外有陰謀!”

不得不說,趙普的見識永遠是這麼清晰,直指要害,他這番懷疑,顯然說到了劉皇帝心坎裡,也不囉嗦了,直接開問:“趙卿所說的陰謀,指的是什麼?”

“這個,老臣不好妄加揣測!”趙普猶豫了下,道。

“直說!”劉皇帝語氣陡然轉厲,聲音都突然大了幾分,嚇了所有人一跳。

趙普沉穩依舊,斟酌了下,繼續說來:“從黑汗使團被劫殺來看,目的不難猜測,極有可能,是爲了引發兩國齟齬,挑撥兩國矛盾,畢竟,大漢與黑汗之間並沒有太深淵源,關於西域領土問題,也只是擱置。

如今黑汗使團在大漢境內被殺,這是事實,就必然授黑汗國以話柄。這西域小國,固然不值一提,但倘若兩國真因此事再起刀兵,那西域必然陷入動亂,西域一亂,河西也必然不穩,河西不穩......”

劉皇帝打斷了趙普套娃一般的說辭,直接問:“你所持陰謀論,其策劃者,會是誰?”

聞問,趙普猶豫得更加明顯了,考慮了下,道:“此爲老臣憑空猜測,至於究竟是何人陰謀,老臣就真不好說!”

“不好說也要說!”劉皇帝不管。

沉默了一會人,趙普吐露出一些人:“甘州回鶻餘孽、因該制移風易俗而不滿的諸胡、那些丟了權力、損了財產的蠻酋乃是那些強徙西北的漢民豪強,以及徙邊服刑的罪犯、官吏、刑徒.......”

趙普這話一說,劉皇帝也沉默了,高坐在御桉後,整個人彷佛籠罩在一片陰雲之下,帶給人的也是陰霾一般的感受。

“都是一羣宵小之輩!”良久,劉皇帝冷冷地說了句。

趙普表情大概有許久沒有這般嚴肅了,認真地道:“陛下,倘若這些宵小之徒,有朝一日被人引導,聯合起來,那對朝廷來說,可就是大患了!”

這個時候,王寅武忽然出聲了,小心翼翼地把王玄真關於刑徒營騷亂的情況、變化與分析稟報了一下,顯然,將這些結合起來,那問題就顯得更加嚴重了。

劉皇帝緊蹙着眉頭訴說着他內心的糾結,顯然,他有些不願意去相信,一些被他視若麪餅、任意揉捏的貨色,能對他的大漢帝國產生什麼威脅。

但是,多疑的性子,又讓他不得不加以重視,喃喃道:“朕知道,地方上出現了一些問題,積壓了一些矛盾,但已到如此地步了?”

趙普還是個明白人,在某些方向,這個長久把持大漢相權的宰相,要比劉皇帝更瞭解他的帝國。

“查!一查到底!”劉皇帝也不是反應遲鈍的人,在短暫的迷茫之後,整個人再度恢復了銳利,目光像刀子一樣盯着王寅武:“倘若真有什麼叛逆賊子,有一個,給朕揪出來一個!”

“是!”王寅武回答地很乾脆,他知道自己不能有任何其他態度。

劉皇帝此刻的懷疑,已經被趙普更進一步了,猶豫之後,就是肯定,雙倍肯定,西北已經存在一些反叛大漢的亂臣賊子了。

“你來,可也是爲河西之事?”劉皇帝這才問張德鈞。

張德鈞來時所有的小心思此時也都收起來了,恭敬應道:“回官家!正是,皇城司也收到了消息!”

“你們也一併調查,朝廷、河西、皇城、武德兩司,四方齊動,務必給朕查出個水落石出!”劉皇帝吩咐道。

“是!”

深吸一口氣,劉皇帝又瞧向劉暘,稍微有那麼點“不好意思”,醞釀了下,釋然一般吩咐道:“你方纔提的那三條建議,與我補充的意思,綜合一下,執行善後!”

劉皇帝還是接受了趙普“和稀泥”的建議,太子的見解,還是有道理的,至少比起劉皇帝那唯我獨尊、直來直去,要顯得聰明些。

第274章 老當益壯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334章 交待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1713章 機遇第13章 舉城同歡半島史話·桓王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80章 博弈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72章 磁州賊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83章 抉擇第14章 武夫軍閥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36章 西面來人第51章 耿淑妃薨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410章 剋制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31章 進軍令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124章 辭表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803章 運動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23章 老臣凋零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139章 銀州叛亂第2章 分食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80章 進攻第134章 回府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351章 林邑國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13章 市井之聲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8章 巡視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260章 論婿第165章 舊邸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1756章 海豐號第104章 在真定第125章 邢州事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121章 道士第26章 名將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37章 覆滅在即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162章 薨逝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71章 六合堤上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41章 劉信遭貶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36章 盡伏東北世宗篇47 封禪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